2020寒假數學科普閱讀(十三):有趣的數字黑洞

2020-12-01 騰訊網

數學科普閱讀

——有趣的數字黑洞

大家好!我是工作室第三組的成員李立慧老師,來自嶽麓區周南梅溪湖小學。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數學科普閱讀故事是《有趣的「數字黑洞」》。

_

故事分享

黑洞原是天文學中的概念,表示這樣一種天體:它的引力場是如此之強,就連速度最快的光也不能逃脫出來。數學中借用這個詞,指無論怎樣設值,在規定的處理法則下,最終都將得到固定的一個值,再也跳不出去了,這種情況叫數字黑洞。

一、數字黑洞「123」

給大家介紹的第一個數字黑洞是「123」。請你寫出任意一個數。數出這個數中的偶數個數、奇數個數及總的位數。然後按 「偶-奇-總」 的位置順序,排出一個新的數。不斷重複上述步驟,最後一定會得到一個相同數「123」。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我們就取1949101吧。1949101中有2個偶數(4和0),5個奇數(1、9、9、1、1),數字總數為7個,用2、5、7這3個數字排成新數為「257」。對「257」重複進行上面的步驟,即數出「257」中偶數個數、奇數個數及總的位數,按 「偶-奇-總」 的位置順序,排列後得到123。123中有1個偶數、2個奇數、數字總數3個,排列後結果還是123。我們發現只要得到123後,如果重複上述步驟,123會無限循環下去。是不是很有趣。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下面讓我們通過這段視頻來了解數字黑洞123。

二、數字黑洞「6174」

再來認識另一個數字黑洞「6174」。你可任意選出4個不完全相同的數字(像6666就不行), 讓「最大排列」減「最小排列」 ,就得到另一個四位數(如果數位不足,就在前面添0補足四位)。將得到的這個數的四個數字施行同樣的變換,又將一個最大數減最小數……這樣循環下去,最多7次變換之後,得到6174。怎麼樣,是不是很有趣呢!而且無論你怎麼換數字,只要不是完全重複,最後都逃脫不了「6174」的引力,所以說「6174」是「數字黑洞」。

下面我們以5、6、7、9為例來驗證一下。重新排列後,用最大數減最小數。

為什麼我們不繼續下去了呢?因為7641-1467又等於6174,會無限循環下去。是不是很有趣?你也寫幾個不完全相同的四位數試試吧。

請你思考

我們在不完全相同的四位數中找到了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數字黑洞「6174」。你們思考一下,不完全相同的三位數,按照這樣的規則是不是也能找到數字黑洞呢?除開三位數外,其他位數也能找到數字黑洞嗎?歡迎你們在留言區留言哦!

—— E N D ——

本文轉自曠海彬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侵刪。

_

相關焦點

  • 2020寒假數學科普閱讀:《生命的旋梯——螺線趣談》
    數學科普閱讀 生命的旋梯——螺線趣談 在超長的寒假裡,有數學科普閱讀陪伴大家,相信大家過得很充實。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認識生命的旋梯——螺線。 NO.1 螺線的來歷——阿基米德螺線 為什麼說螺線是生命的旋梯?等會兒你就知道了。
  • 2020寒假數學科普閱讀:《分形之科赫雪花》
    數學科普閱讀 分形 之科赫雪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數學科普閱讀故事是《分形之科赫雪花》。 故事分享 分形,具有以非整數維形式充填空間的形態特徵。通常被定義為「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質。
  • 數學科普閱讀(四十一):數字華容道
    大家好,我是長沙市曠海彬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第三組成員曹海老師,來自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小學。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數學科普閱讀分享是智力玩具:《數字華容道》。      數字華容道又叫15—puzzle(15-難題),它是一種古老的滑塊類智力玩具。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盤龍區三年級語文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第十三題和第十四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細心程度。要求學生仔細閱讀,答案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出。同時,第4個小問題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雙重否定句。雙重否定詞有「不得不」「不可能不」「非……不可」等等。「不然怎麼會」與「不然不會」的意思一樣,因此兩個句子的意思也是一樣的。
  • 10本適合寒假閱讀的科普書,讓這個寒假有意義
    寒假就要來啦, 各位老師, 您這個寒假有哪些閱讀計劃嗎? 手繪農耕活動細節寫實,能幫助孩子深刻體會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的指導作用;地圖與二十四節氣的結合形式以及那些藏在節氣裡的傳統文化豐富而有趣,節氣由來、節氣裡的傳統節日、節氣傳說、節氣裡的古詩詞給小朋友帶來了閱讀的樂趣,既能激發孩子對自然地理的學習興趣,又是對傳統文化的啟蒙。
  • 極客數學幫課外閱讀指導課——寒假課外書籍推薦
    極客數學幫課外閱讀指導課:書中自有三千世界,何必拘泥於旅遊這個形式去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寒假在孩子們盼望的眼神中,終於到了。不知道各位家長是怎麼安排孩子的寒假時間的。前兩天有一篇文章火遍了朋友圈,叫《馬上放寒假,千萬別帶孩子去旅遊了》,極客數學幫覺得文章中有些地方說的很對,現在很多家長帶孩子出行的目的不單單是增長見識或是感受山河的壯美,而是因為這背後隱藏的層次消費,這樣的旅行真的有意義嗎?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三年級數學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西山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80分鐘,主要由5大題型組成。(二)填空題這一大題包含9個小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有:單位的基本認識、單位換算、估算及分數的意義、整數乘法的計算、時間計算、倍的應用、數字編碼的認識、刻度尺的測量和讀數、規律推算、圖形裁剪的邊長變化。其中,難度較大的是圖形裁剪。
  • 未讀科普派對:一場有關「數學之美」的閱讀分享
    我們又為什麼要學數學呢?6月27日,未讀科普新書《無言的宇宙:隱藏在24個數學公式背後的故事》和《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在言幾又書店舉行閱讀沙龍。這場題為「數學大爆炸•一次重新愛上數學的機會」 的活動邀請了科普作家同為理論物理學家的李淼以及數學科普作家顧森兩位嘉賓,與讀者探討那些不曾發覺的數學之美。
  • 數學素養閱讀 數學世界之概率、混沌和分形
    這節課是數學素養中段本學期最後一節課。本節課上,小魚老師給我們講了數學世界中三個很有趣的知識:概率,混沌和分形。在講概率時,老師舉的例子都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實例,只是在平時我們都沒有注意,也沒有將它們和數學知識聯繫在一起。通過小魚老師對我們的引導,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我們的生活與數學是如此密切相關。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盤龍區三年級數學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份(寒假前)昆明市盤龍區小學三年級數學期末區統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50分鐘,主要由5大題型組成。其中,已知積與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除法應用稍有難度,要求學生只知道積的情況下自己組合出兩個數字。
  • 科普:浪漫的數學、有趣的物理,科學世界裡的一對情侶
    這篇就作為我的第一篇吧《趣談物理與數學(函數)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物理裡面很多定理的表述都是用數學的函數方程或者是方程組來表示的,數學和物理的關係就好像是一對情侶。談物理就離不開數學,在分析物理和數學函數之間的關係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數學的函數都是怎麼工作的。
  • 數學科普經典三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學好數學不再難
    她常常告誡我們,數學不學好,以後容易吃大虧。她還舉了例子:如果你去買東西,別人少找你錢怎麼辦?如果你去賣東西,不會算帳,錢沒賺到還虧本,你怎麼做下去?原來數學這麼重要又這麼有趣!所以從小學到大學,我的數學一直是名列前茅的,這得益於小時候父母對我們潛移默化的數學思維啟蒙。
  • 中大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科普「解密」——諾獎得主發現的黑洞對地球...
    中大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科普「解密」——諾獎得主發現的黑洞對地球會產生何種影響?金羊網  作者:陳亮  2020-10-12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科普作家王爽,為讀者「解密」黑洞。
  • 暑期書單:適合初中生,高中生閱讀的10本經典科普讀物
    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逆向的過程,把《星際穿越》電影中出現的黑洞、蟲洞、奇點、高維空間等物理概念,耐心地逐一進行科普解釋,把玄奧的科幻概念,轉變為貼近生活的現代科學。書單狗也是看完了這本書,才徹底理解了電影中那些華麗絕倫的宇宙場景。
  • 關於為什麼要閱讀數學論文與閱讀數學論文的好處
    最近認識了一位浙大工科專業的大二學生,並與之交流發現他自大一寒假學習工科數學分析以來就培養了閱讀數學論文的習慣,當然這裡的數學論文是工科範圍內可以讀懂的論文,他說閱讀數學論文對自己的解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論文題目內容的歸納整理也提升了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 孩子英語單詞閱讀聯動提升就在這個寒假
    孩子英語單詞閱讀聯動提升,就在這個寒假 對於英語學習,掌握方法很重要。針對短板進行補習,讓短板變長板,讓你的英語更有底。 快來參加2020奇速英語寒假英語冬令營吧~ 這個寒假將成為你孩子英語快速提升期。 (一) 作為父母,你是否有這樣的疑惑? 背   原標題:家長注意!
  • 寒假數學作業答案對與否並不重要!寒假如何提高數學參考這幾點
    寒假怎麼提高數學?父母和孩子們首先應該做的是大致評價這學期的自我學習情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重點學習這些有代表性的知識點,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寒假數學作業答案對與否並不重要!寒假如何提高數學參考這幾點。
  • 144個真實數字裡的科普小故事
    你會發現數字在描述著這個世界——樹洞中、摩天大樓的樓層、動物的皮毛中……每一處都湧動著數字。《我發現數字無處不在》從「數」說動物、「數」說植物、「數」說地球和太空、「數」說建築物、旅途中的數字、數數我自己等六方面來說明這個事實。
  • 保持好奇心,是我們人類最大的優點,這些科普書籍,可以滿足好奇
    《數學簡史》 美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特徵,這一特徵體現在了數學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中,在閱讀本書時體會其無處不在的詩韻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是數學自身固有的美和作者優雅的藝術品位的巧妙融合。《數學簡史》讓任何人都會有興趣讀下去,且會有所收穫。
  • 慧眼識「諾」讓優質科普圖書有趣「出圈」
    英國數學物理學家、霍金的朋友羅傑·彭羅斯,榮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湖南科技社先後籤約出版過他的《皇帝新腦》《通向實在之路》《宇宙的輪迴》《時空的本性》等4本科普圖書,還有早前新籤的第五本圖書《新物理狂想曲》也將於今年12月與讀者見面,均由吳煒擔任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