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的曲率驅動
如果把宇宙的整體想像成一張薄膜,雖然膜的局部看似平整,但空間曲率還是無處不在。
關於宇宙航行的設想,其中之一是空間摺疊:把大範圍空間的曲率無限增大,像一張紙一樣對摺,把「紙面」上相距千萬年的遙遠的兩點貼在一起。這個方案實質上並不是航行到目的地,而是通過改變空間曲率把目的地拖過來。
一艘太空飛船,如果能夠用某種方式把它後面的一部分熨平,減小其曲率,那麼飛船就會被前方更大的空間拉過去,這就是曲率驅動。曲率驅動不可能向空間摺疊那樣瞬間達到目的地,但卻有可能使飛船以無限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而且這並不違背相對論。
可怕的後果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也提出過這樣的概念。我們知道普通的飛機在它的飛行軌跡後會留下一道「尾線」,同樣的當飛船用曲率驅動引擎進行超光速飛行的時候,它留下的可是「死線」,只能飛一次不能飛第二次,因為它所產生的是個「低速黑洞」。一旦進入其中,就可能永遠無法逃逸出來,因為「低速黑洞」的光速已經被降到很低了,這樣一來飛船上的那些電器元件基本失效無用(晶片是以電信號傳輸數據,電信號是光速傳播,但在這裡速度就太慢了)。
其次,這樣的飛行方式太容易暴露位置,因為飛行產生的「死線」很明顯,很容易被其它文明所發現,進而威脅到自身文明的存在。
科學永無止境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