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伽們,真是把月球給玩透了!

2020-12-07 2100年的銀河

文/賀培峰

從古至今,月球一直是科幻小說家們的最愛!科幻大伽雖然誰也沒有去過月球,但正是因為他們非凡的想像,不僅給我們帶來精彩的故事,也引領人們去不斷探索月球的秘密!

最早的月科幻

古希臘的盧奇安(公元120-190),經常被認為是「科幻小說之父」,在其代表作《真實的故事》中,盧奇安越過大西洋去旅遊,經歷了一連串令人難以置信的月球歷險。一陣大風把航船卷上半空,飛了七天七夜後到了月亮。那是一個圓形的孤島般的大陸,空中之國,生活著是的地球上來的人!隨後他捲入了月球與太陽之間的戰爭,月王派出馬鷲和一隊植物鳥,並得到同盟的支援——昆蟲弓箭手和追風者,太陽則派出螞蟻兵團和飛天蚊子,最終太陽那邊贏得了戰爭,雙方籤訂停戰協定,航船也回到了地球!這本小說雖說寫於公元160-180年間,但把月球當做了基地,植物和動物做為戰爭的參與者,可以說開創了科幻文學的先河!

古希臘月神

最靠譜的登月科幻

如果說盧奇安是最早的登月科幻,那麼最靠譜的登月要數儒勒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為了寫好這部小說,凡爾納向學者們請教了許多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問題,這本書也算是一本科學指南。該作講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繫。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爾當獲悉這一消息後建議造一顆空心炮彈,他準備乘這顆炮彈到月球去探險。巴比康、米歇爾·阿爾當和尼卻爾船長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12月1日乘這顆炮彈出發了。但是他們沒有到達目的地,炮彈並沒有在月球上著陸,卻在離月球2800英裡的地方繞月運行。這部小說出版後,風行世界。1870年,凡爾納發表了續集《環繞月球》,描述了這三位太空人,最後回到地球,濺落在太平洋裡,三位太空人乘坐的密封艙被撈起,故事結局皆大歡喜。

許多火箭和航天先驅都受到這部小說的啟發和激勵,如火箭發射場、飛船密封艙、失重、火箭變軌道飛行、制動火箭、海上濺落等設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真把登月發射場選在小說設定的美國佛羅裡達州南端。可以說這本小說幫助拉開了現代航天歷史的大幕,推動了人類向月球進發。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甘迺迪航天中心

最早登上月球的科幻人

赫伯特·喬治·韋爾斯,有稱與儒勒凡爾納齊名,創作的科幻小說影響深遠,如「時間旅行」、「外星人入侵」、「反烏託邦」等都是20世紀科幻小說中的主流話題,他有一本書就叫《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

在這書中,科學家卡沃爾研製成一種能阻擋萬有引力的物質,並用它製造出一隻飛行球,與朋友貝德福一同前往月球探險。登月後,兩人遭遇月球人的追捕,貝德福得以逃生,返回地球;卡沃爾不幸被捕,囚禁在月球的地下世界,之後他又向地球發回信息,描繪月球人的身體構造和社會結構。月球人根據各自擔任的社會職責,用生物藥劑刺激某部分器官畸形發展,如數學家的腦袋碩大無比,但四肢萎縮,警察肌肉發達,郵差腿腳細長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中描寫的月球表面的奇幻景象與50年後阿波羅11號登月時發回的照片不乏相似之處。小說描寫的宇宙航行的失重現象以及人類在月球上軟著陸、飛船返回地球時在海中濺落等景象,這些設想也被現代太空人登月及返回地球著陸時採納。

最受難的月球

《嚴厲的月亮》與《異鄉異客》《時間足夠你愛》並稱為海因萊因最優秀的三大傑作。這部小說的大意,月球的地下城市中住滿了從地球流放來的罪犯。犯人們及其他們的後代經過艱苦努力,使月球變成了一個糧食基地,但卻受盡地球盤剝。為了保證月球有限的資源不會枯竭,月球人開始了反抗。一個電腦技師,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電腦,一個博學的教授和一位金髮女郎,共同組成了自由月球組織,發起了讓月球走向自由的革命,最終通過嚴密的計劃安排,憑藉著富有想像力的戰略性武器——巖石炮彈,月球最終贏得了獨立。

在這部作品中,海因萊因不僅成功塑造了曼尼等多個令人信服的反英雄形象,更以自己在技術方面超人的預見性刻畫了一臺獲得自我意識的超級電腦——月球人對抗地球的秘密武器。

最早的國人月球殖民

1904年,晚清作家徐念慈("荒江釣叟")發表了十三萬字的《月球殖民地小說》,創作於1904年,連載於小說報,受《氣球上的五星期》的影響,僅發表35回、13萬字。小說描寫了一個叫龍孟華的湖南人,參與反清革命,流亡海外。日本人玉太朗發明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飛艇,載著他在世界各地尋找失散的妻子。已經面世的部分,都是在地球上冒險。在已發表部分的結尾處,一些來源不明的人駕駛著遠遠超過人類科技水平的氣球飛臨海島。故事中暗示他們來自月球,而龍孟華的妻子也在那裡。

《月球殖民地小說》

關於月球的科幻小說,還有很多很多,月球已經被大伽們想的透之又透!

倘若喪失了科學幻想能力而欲求發展,如同盲人渴求繪出五彩繽紛的圖畫一般!

相關焦點

  • 期盼月球旅店從科幻成為傳奇
    當很多人在想如何實現近地太空旅遊的時候,我就想到月球去旅遊的可行性,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兒距離我們不遠,也許就是10-20年。同時,我慢慢地也對其中幾項關鍵技術有了創新的想法,並申請了專利,力圖為儘快實現人類重返月球的目標打下基礎。   在我們真正實現到月球去旅遊之前,有一件事兒是必須要做的。
  • 期盼月球旅店從科幻成為傳奇(科技名家筆談)
    當很多人在想如何實現近地太空旅遊的時候,我就想到月球去旅遊的可行性,越想越覺得這件事兒距離我們不遠,也許就是10-20年。同時,我慢慢地也對其中幾項關鍵技術有了創新的想法,並申請了專利,力圖為儘快實現人類重返月球的目標打下基礎。  在我們真正實現到月球去旅遊之前,有一件事兒是必須要做的。
  • 月球基地,是一部科幻史詩
    隨著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的成功著陸,中國新的一輪月球表面樣本採集的工作終於可以開展了。這是中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想必未來的某一天,中國航天員也將登上月球。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但是,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只是完成了月面的簡單探索和樣本收集。51年過去了,並沒有再派人登月,也沒有建立所謂的「月球基地」。其實關於「月球基地」,在科幻作品中可謂是屢見不鮮。不管是科幻主題的電影、遊戲、小說,都或多或少可以見到月球基地的影子。
  • 月球真是空心的?
    月球是空心的猜想,由來已久,但天然依靠引力聚集形成的形體,斷不可能是空心。因此甚至有人認為月亮是「人造的」,至於誰造的,猜測可能是地球已經滅絕的超級智慧文明,或者光年之外的智慧文明拜訪地球留下的。>通過月震測量,以及諸多現代科學儀器探測表明,月球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實心球」,甚至還擁有和固態行星類似的內部結構,存在實實在在的月核、月幔、月殼。
  • 只有一個人的科幻電影《月球》豆瓣評分8.5 成本僅500萬
    然而誰也想不到,就是這樣一部小成本科幻劇情片竟然震驚了科幻電影界,一舉囊括多項國際電影大獎。這位導演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鄧肯瓊斯,演員則名叫山姆洛克威爾,而這部電影的名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Moon》,就是《月球》。
  • 奇幻/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
    今天中秋,我來給大家當一次搬運工,講一下銀幕上的月球的故事,順便祝大家中秋快樂啦!
  • 美國從月球帶回來一具三眼女屍是真是假?這才是真相
    於是有人猜測,這具三眼女屍可能是神話傳說中的嫦娥,還有人說這個三眼女屍是外星人,或者也是太空人登錄月球後沒辦法回去,就死在了這裡,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月球三眼女屍是假的,是一個騙局。 那究竟美國從月球帶回來一具三眼女屍是真是假呢?下面我們從各個相關報導細節中來看看,是否能找到真相!
  • 古代也有科幻小說?唐朝人就想著開發月球了?
    文/留餘青近些年來,因為劉慈欣先生的《三體》科幻小說以及《流浪地球》等科幻電影,使得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關注國產的科幻小說以及科幻電影。那麼,你知道嗎,其實在我國的古代便有「科幻題材」的小說開始出現了。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科幻小說。
  • 美國至今沒有登月,阿波羅計劃真是世紀大騙局?其實美國玩不起了
    大家都聽過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但是阿波羅計劃是真是假又有多少個人知道呢?估計只有少數的美國人知道,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曾組織實施過一系列載人登月計劃,這一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計劃」,在這11年時間裡,美國共計6次登月成功,並先後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然而至此以後,美國就再也沒有組織過登月行為。
  • 科幻玩家有福了 光追科幻驚悚遊戲《飛向月球》正式發售
    說到科幻、太空題材的電影,除了今年火熱的《流浪地球》,很多人想必還會想到經典的《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等作品,那種在宇宙中穿梭的失重感,讓無數觀眾為之著迷。
  • 榆林科幻 | 月球上的聯歡會
    科幻,全稱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科學與幻想缺一不可,以真實或想像的科學理論的發現為基礎,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衝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從銀河帝國到星球大戰,從太空漫遊到星際穿越,從三體到流浪地球,科幻已走到我們身邊。
  • 為什麼我的作品很少有月球當主角 專訪科幻作家劉慈欣
    對不看科幻小說的人來說,看「玉兔號」行走月球也是一樣。  「傳統上,中國人比較關注眼前,對遙遠的時空沒有興趣。但現在,我們的生活比以前富足了許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思考與當下生活距離遙遠的宇宙。我們的嫦娥系列,我們的載人航天,更像是一個引信,點燃了這些年集聚起來的,對太空的夢想和熱情。」
  • 人類探月系列文章(五):帶有科幻色彩的月球
    觀測月球月球是人類最熟悉的天體,最早開始研究月球的是古希臘人,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50年,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意識到月球並不能自行發光,它的光亮來自於反射太陽光。另一位觀察研究月球的古希臘人是阿里斯塔科斯(公元前310-230年),他測量了太陽和月球的相對距離,還嘗試測量月球相對於地球的體積,但結果顯示他明顯高估了月球體積,因為他認為月球體積佔地球的二分之一,而實際上它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大約公元前150年,一位叫做塞琉西亞的希臘人意識到月球會引起地球潮汐。然而,在科學家發明望遠鏡之前,人們無法精確地獲得關於月球的更多信息。
  • 月球上的五大謎團
    月球,俗稱月亮,古稱太陰,它是環繞地球運行的唯一一顆衛星。這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被咱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但即便如此,在美麗的月球身上,除了它的起源之謎,依然有很多讓人琢磨不透的謎團,甚至還有「月球真是地球的衛星嗎?」
  • 月球上的五大謎團
    月球,俗稱月亮,古稱太陰,它是環繞地球運行的唯一一顆衛星。這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被咱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但即便如此,在美麗的月球身上,除了它的起源之謎,依然有很多讓人琢磨不透的謎團,甚至還有「月球真是地球的衛星嗎?」
  • 好萊塢科幻太會玩!《星際探索》竟是第一部在火星「拍攝」的電影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正式定檔12月6日,立刻引爆影迷、科幻粉絲集體狂歡。電影歷經10年精心籌備,不僅首次在大銀幕上呈現月球「速度與激情」飆車大戰,而且採用大量實拍影像展現前所未見的真實太空,連聲音都是美國NASA提供,打造360度環繞沉浸式太空音效。史上最極致的好萊塢太空科幻大片,12月6日帶你身臨其境體驗地球之外的世界! 首次太空「實拍」!
  • 賀歲話劇《月球計劃》科幻世界裡的市井瑣事
    首當其衝的便是元旦上演的賀歲喜劇《月球計劃》。此次《月球計劃》延續了《蟻族》的原創班底,邀請著名話劇導演孫大逵編導,這是他時隔兩年後的最新力作。這是青島市話劇院與孫大逵導演的第三次合作,將在歲末年初與觀眾見面,《月球計劃》將帶給大家最新鮮的刺激,最完美的享受,最真摯的笑聲。  島城的話劇迷對孫大逵這個名字不會陌生。
  • 經典科幻電影續作《獨立日2》劇照:月球基地曝光
    經典科幻電影續作《獨立日2》劇照:月球基地曝光 時間:2016-01-24 13:18:22 來源:mtime
  • 月球上的187噸「垃圾」,真是地球人留下的?人類真該警醒了
    月球上的187噸「垃圾」,真是地球人留下的?人類真該警醒了!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表示,在月球上發現了187噸垃圾,如果地球上出現垃圾,我們比較好理解,是人類頻繁活動留下的,難道在月球上也會有人生活嗎?月球上的垃圾到底是誰留下的,真是地球人製造出來的嗎?實際上事實真相震驚所有人,原來從上個世紀美國阿波羅號成功把太空人送上月球開始,垃圾就被帶上了月球。
  • 專家:建立月球村已無科幻成分
    專家:建立月球村沒有已無科幻成分】中國焦點面對面嫦娥、玉兔、廣寒宮……你對月球的想像還只停留在神話故事?24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青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根據月球探測歷程所取得的成果和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建立月球家園或月球村,即支持長期人員生存的綜合型月球基地,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從技術上講,雖然還有很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但已經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