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7月17日電 綜合成都社保官微消息,今年就要退休的市民,到時候能領多少養老金?相信這個問題,是大夥最關心的社保問題之一了,那麼,哪些平臺可以測算養老金呢?來了解一下吧!
單位參保職工
預測對象:僅限本單位在職職工,且本年度在成都市辦理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領取手續的人員。
第一步:錄入本單位需預測人員的個人社保編碼
第二步:基本養老金模擬預審
包括:個人參保信息、繳費信息、退休信息、增發待遇核定。
這裡需要單位經辦人根據預測人員的個人實際情況,錄入離退休日期,添加養老待遇增發類型。
第三步:認定參保人基本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默認系統數據,最後以個人原始檔案認定為準。若單位已辦理了預審檔案,則顯示預審後的數據。
第四步:確認模擬計算
第五步:查看模擬計算結果
要提醒市民的是,因預測過程中的填寫的數據為單位申報數據,尚未經社保經辦機構核定,預測結果僅供參考。
非本年單位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人員
此外,非本年單位退休人員和個體參保人員,又該怎麼去了解呢?
目前可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掌上12333、天府市民雲等APP在線預測。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手機APP
下載APP後,通過掌上12333和天府市民雲APP首頁、支付寶和微信的城市服務模塊,點擊「電子社保卡—養老金測算」。
怎麼測算呢?
進入「養老金測算」頁面後,按照參保類型選擇「城鎮企業職工」或「個體工商戶或靈活就業人員」,輸入數據即可自動測算。
來了解一下需填寫的幾個數據:
預計退休年齡(歲)
單位職工: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職工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年滿55周歲,在生產、經營、服務崗位上工作的年滿50周歲。
個體參保人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
實際繳費年限(年)和視同繳費年限(年)
按個人實際情況填寫。
以前年度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指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每年申報的繳費工資數除以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得出繳費當年的繳費工資指數。每年計算一次,把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實際繳費年限得出「以前年度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上年末個人帳戶儲存額(元)
用於記錄參保人員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從單位繳費中劃轉計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上述兩部分的利息。
參保地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元)
2018年度四川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80464元,其中月平均6705元,2019年度的工資待統計部門公布。
預測信息
未來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
未來個人帳戶記帳利率
城鎮企業職工填寫:本年繳費月工資、未來繳費工資增長率
個體工商戶或靈活就業人員填寫:未來繳費檔次
養老金測算數據僅供參考,讓大家對退休後的收入「心中有數」,「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測算存在多個未知變量,因此該測算並非實際領取養老金的金額喲,實際金額以退休時社保經辦機構計算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