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與社保的區別是什麼 退休養老金計算公式 養老金如何計算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保險

農保是指由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農村經濟組織、集體事業單位和各業勞動者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繳納義務,勞動者在年老時按照養老保險費繳納狀況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合。

社保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新農合和社保的區別

簡單來說,社保有五種保險,新農合只是醫療保險。

新農合和社保有5大區別:

①繳費標準不同

社保有五險,繳費比新農合高許多。

2018年新農合一年繳費是220元,社保最低繳費也要一千以上,而且工資越高,交的金額就越高。

②報銷比例不同

社保中的醫保,主要是用於看病報銷,包括住院醫療費報銷生育補助以及普通門診等統籌醫療費的報銷。而新農合用的地區不同報銷比例也是不同的。若在鄉鎮醫院治療的話,新農合的報銷比例較高;若在市級醫院以上的醫院的話,社保的報銷比例較高。兩者都是隨醫院級別的升高而報銷比例降低。例如:社保的醫保報銷比例一般70%-85%,新農合約50%-70%。

③使用範圍

社保中的醫保,可用於掛號、看病就醫、藥店買藥、住院治療報銷等。新農合在多個城市只有住院才能報銷,少部分城市看病就診也可報銷。

④參保範圍不同

社保只要有正式的工作或在城鎮都可參加社保。而新農合,只有農村戶口才可以辦。

⑤參保年限不同

社保每月一繳,斷繳後次月起醫療無法報銷。參保累計滿15年,退休後可每月領養老金。參保男性滿25年,女性滿20年,退休後仍然可享受醫療報銷待遇。而新農合是一年一交,只保障一年。

社保和新農合可一起買,但待遇這塊是衝突的,不能同時享受報銷。

退休養老金領取計算公式

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來領取,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這一部分來自企業(單位)繳費,如果是自由職業者,這一部分就得自己繳,總之都要交進當地的統籌帳戶。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上你自己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兩者相加之和除於2,求一個平均數,然後用所得的平均數乘以你自己的繳費年限的百分比,得到的結果就是你的基礎養老金。

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ⅹ1%。

比如你退休時上年度2017年平均工資是5000元,而你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也是5000元,那麼兩者相加除以2還是5000,而你繳費了30年,5000元乘於30等於150000元,150000x1%等於1500元,這就是你第一部分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帳戶養老金。這是我們自己繳的費用,不斷累積起來在個人帳戶裡的錢。

領取方式是等到退休時,整個繳費的本金和利息的累積額就確定了,用這個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即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內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和你的退休年齡相關,比如60歲退休就是139個月。假設你在退休時個人帳戶儲存額是20萬元,每個月領多少,就是20萬除以139等於1438.85元。

公式=200000÷139=1438.85元

過渡性養老金是針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已參加工作,卻要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退休的這一大批人。這批人改革前的工作年限沒有繳費,也沒有建立個人帳戶,而繳費年限和個人帳戶儲存額又是計算養老金的主要因素,所以,國家在政策上進行補貼,就是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限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基數ⅹ視同繳費年限x1.3%或者是1.4%。

公式=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基數x視同繳費年限ⅹ1.3%(1.4%)。

農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由國家支付

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本息除以139(139是新農保養老金計發係數。因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平均餘命為11年零7個月,也就是139個月。這種計算方法就是將個人帳戶資金平均發放139個月)。

新農保及社保查詢方法:

1、撥打熱線12333然後轉人工服務進行查詢;

2、攜帶醫保卡和身份證去社保服務大廳,讓工作人員幫忙查詢;

3、登錄當地的社保官網查詢餘額或者去醫保卡所屬銀行也可以查詢;

4、關注「保民公社」微信號查詢,選擇男女,輸入現在的年齡和參數,可以直接計算結果。

此外,支付寶中的城市服務也有醫保帳戶的查詢途徑,但不是所有地區都支持的,以頁面顯示為準。

相關焦點

  • 北京養老金計算公式(附待遇測算入口)
    北京養老金計算公式  1.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  J=(C平+C平×Z實指數)÷2×N實+同×1%  2.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G=G同+G實  其中,G同= C平×Z同指數×N同×1%  G實= C平×Z實指數×N實98×1%  3.基本養老金計算公式中有關指標解釋  (1)J 為「基礎養老金」  (2)C平 為被保險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保留兩位小數);  (3)Z實指數(實際繳費工資指數,計算結果保留四位小數)=(Xn/Cn-1 +……+X1993/C1992+X1992
  • 辦退休要提前多少天 養老金是怎樣計算的
    養老金是怎樣計算的城鎮職工中人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來領取,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這一部分來自大家所在的企業(單位)的繳費,你要是自由職業者,沒有企業給你繳費,那這一部分就得你自己繳費,總之都要交進當地的統籌帳戶,從裡面去領取。
  • 139是個什麼數字?退休計算養老金時代表什麼?是企業專用的嗎?
    問題:139是個什麼數字?代表什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也有這個數字嗎?是專門給企業設置的嗎?139是養老金計發月數之一,是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建立後退休的企事業機關單位及靈活就業人員,也就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參保人60歲退休時,計發個人帳戶養老金時的參數之一。
  • 社保交滿15年,可領多少養老金?(通俗易懂,附計算公式)
    養老保險分居民養老和職工養老,以繳納15年計,下面將分別說明養老金計算方法。本文暗含職工養老金提升辦法(絕非多繳多得),看得懂是緣分,看不懂也會受益匪淺。 居民養老退休金 一、什麼是居民養老?
  • 養老金全國統籌是不是全國所有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都一樣?
    養老金全國統籌不斷推進,會不會所有退休人員養老金都一樣呢?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這種說法,國家在不斷推動養老金全國統籌,未來養老金的待遇會更加公平。可是,真的是養老 養老金全國統籌是什麼?
  • 退休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計算方法分析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很多人不了解,下面分別做一個簡單介紹。第一,退休「老人」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對於退休老人養老金的計算辦法,這個大家都很清楚,實際上就是按照本人在崗時的工資,結合本人的工作年限,參照一定的計發比例來計發本人的養老金。
  • 養老金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養老金的平均繳費指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我們在計算養老金的公式裡面發現有一個重要的計算條件,就是平均繳費指數。那麼這個平均繳費指數是如何確定的,或者說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是我們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每一年繳費的過程中,選擇不同的繳費指數,最終會按照平均的指數來確定和計算養老金的待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假如說一個人參加了40年的基本養老保險。
  • 退休金和養老金並不是一回事,兩者差距竟這麼大,養老金如何計算
    很多人會把退休金和養老金混為一談,認為每月繳納養老金,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退休金了,但實際上兩者並非一回事。那麼退休金和養老金到底有什麼不同,今天給大家仔細說清楚。1.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每月繳納社保後,退休時到底能夠領取多少養老金呢,財稅郡帶著大家一起來算一下。我們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分兩個帳戶,個人帳戶和統籌帳戶。個人帳戶產生的就是個人帳戶養老金,統籌帳戶產生的是基礎養老金,我們實際領到手是這兩者之和。
  • 企業退休人員怎麼計算工齡?工齡跟養老金有啥關係?
    企業退休人員怎麼計算工齡?工齡跟養老金有啥關係?企業退休人員怎麼計算工齡的主要依據是人事檔案,那人事檔案中有原始資料報工表等,辦理退休時工作人員都是以人事檔案原始資料為主。如果這12年工齡找不回來,大家想想他的養老金待遇是不是有很大的損失,所以說工齡對於退休人員來說真的至關重要。還有一種情況需要我們注意,在辦理退休時,企業退休人員如果之前有服兵役,下鄉,參軍等經歷,要能夠被證明,這些年限都可以算為視同繳費年限,還會增加自己的養老金待遇。不僅如此,在上漲養老金的時候,與工齡掛鈎調整,工齡越長養老金漲就越多。
  • 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產生養老金的補發?
    Q:養老金補發是什麼意思?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養老金補發?為什麼?所謂養老金補發,指養老金未能如時發放,延遲一段時間才能落實發放的情形。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往往會出現補發的情形。1、本年度上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差額的補發退休時計算養老金所採用的參數中有一項重要數據----當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絕大多數地區的數據都要到5-6月,6-7月才公布,那麼本年度在公布這一數據之前(主要是上半年)退休的人員的養老金怎樣計算發放呢?大多數地區都會暫時採用上上年度的數據計算,然後在公布這一數據之後,再補發差額。
  • 如何提高退休後的養老金,記住這幾點,保證退休後比別人多領錢
    這幾天我們連續講到養老金的問題,許多老年朋友都給我發來了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在這裡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認可,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前進的最好動力,咱們今天繼續講點乾貨知識,就是如何才能在退休後比別人多領退休金呢?這個問題關係到我們所有人,請大家一定要看完,保證會有收穫。
  • 不同顏色的退休證有啥區別?會影響到養老金嗎
    不管是在我們失業,還是生孩子又或者是退休了之後,都能夠保障我們的生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社保的重要性,紛紛選擇繳納社保。據第一財經報導,截止今年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了9.76億人、2.08億人、2.56億人。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3.15億人,電子社保卡申領超過2億張。
  • 2017年最新個人養老金計算公式 平均指數你會算嗎?
    養老金計算  根據目前我市企業職工現行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點擊可看詳情),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的高低與本人繳費時間、歷年的繳費基數高低、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儲存額直接掛鈎。
  • 計算職工養老金待遇的平均繳費指數是這樣得出來的,了解一下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 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是計算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的重要參數之一,和養老金待遇成正比。 除了平均繳費指數,退休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和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等也是計算養老金待遇的主要參數。
  • 養老金「窟窿」難補,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施
    2020年11月3日,新華社公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及針對養老保險領域「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延遲退休的時代背景,是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與此同時,人均預期壽命在連年提高,這可能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要知道,據人社部社保所披露,中國職工平均退休年齡實際只有54歲左右,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齡較低的國家。
  • 「個人參保」沒有「單位參保」養老金多?真相來了!
    兩者有什麼不同?當然不是。除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確定辦法不同外,靈活就業人員和單位職工的待遇計發相同,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時間均計算為繳費年限,與工齡政策已經脫鉤。也就是說,在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相同的情況下,靈活就業人員和單位職工退休後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是完全一樣的。
  • 別再傻傻交社保了!看看你的社保是第幾檔,關係你能拿多少養老金
    大家都知道,咱們領取養老金有一個原則「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我們普通工人或者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社保每月1000元,一年就是12000元。按現在繳費基數和繳費檔位屬於正常標準。如果交15年社保,到60歲退休時候,每月領取退休待遇。最關鍵的是退休人員退休待遇增長機制已經建立。
  • 51歲女性一直個人交社保,還有4年退休,想交企業交有什麼好處?
    文章 /超老師分類 /社保學院字數 /1328字閱讀/約3分鐘網友問:「據說個人繳納社保沒有企業交社保,退休後領的養老金多,51歲女性還可以從個人社保轉企業社保多領養老金嗎?」超老師答:既然參保人選擇繳納社保,肯定是抱著退休後多領養老金,更好的保障基本生活為出發點。
  • 你身邊的企業退休人員一個月能拿多少養老金?怎樣形成的呢?
    我嶽母,今年67歲,2003年的時候辦理的退休,32年工齡,剛退休時養老金只有390多元,現在已經連續增長突破到了3000元。我嶽父,今年67歲,2012年辦理的退休,42年工齡,剛退休的時候養老金1500多元,現在養老金已經增長到了3100元。
  • 2036年養老金或耗盡!「延遲退休」將這樣推進 →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10月29日,由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作出以上表述。為何十四五期間要實施延遲退休的政策?實施過程中將遵循哪些原則?如何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