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莫名反覆高燒
病情危重險些丟掉性命
6月2日,被病痛折磨了半個月的廖先生
終於康復出院
險些致命的罪魁禍首
竟然是一隻小小的恙蟲
01
上山勞作後突發高燒
5月6日,家住崇陽的廖先生到家附近的山上勞作。由於天熱,他把褲腿卷至膝蓋以上。沒想到這個舉動險些要了他的命。
5月19日,廖先生突發高燒39.5℃,吃了退燒藥後體溫暫時恢復正常,數小時後又繼續高燒,體溫波動在39-40℃,這樣反覆持續高燒4天。伴有寒戰、劇烈頭痛、疲乏、全身酸痛、嗜睡、食慾下降。
5月24日,因病情危重,廖先生由當地醫院120送到鹹寧市中心醫院感染科救治。
經檢查發現,廖先生的心臟、肝臟、神經系統和凝血功能都受損,軀幹及四肢可見散在紅色斑片狀皮疹,右側腋前及腹股溝可觸及腫大淋巴結,有壓痛,右側膝關節內下側可見一黑色橢圓形焦痂,大小約0.8*1cm,邊緣突起,周圍有紅暈,無滲液,不痛不癢。
醫生結合症狀和廖先生的經歷,確診他是因恙蟲叮咬致病。
經過10天的積極救治和精心護理後,廖先生的體溫、血常規、血生化及凝血功能等指標均恢復正常。
02
小小恙蟲可能致命
恙蟲,又稱恙蟎、沙蝨,能傳染恙蟲病。全世界已知的恙蟎有3000多種,中國有記載的有350餘種。
市中心醫院專家稱,近兩年夏秋季接診數例被恙蟎幼蟲叮咬的重症患者。近期天氣漸熱,野外鼠類活動平凡,寄生於鼠類身體的恙蟲開始活躍,因此要儘量遠離雜草叢生的地帶。
專家稱,恙蟎的直徑只有約0.5毫米,它們太過微小以至用肉眼無法看到。恙蟎以皮膚細胞中的液體為食的。
為了攝取細胞液,它們會附著在皮膚毛孔或毛囊中,注入一種裂解細胞的消化酶。這種酶同時會讓周圍的皮膚組織硬化,形成一種供吸取皮膚細胞液的吸管。攜帶恙蟲病東方體的恙蟎幼蟲蟲叮咬人體皮膚後,人體不覺得痛癢,但它會將該病傳入人體致病,潛伏期十到十四天。
被恙蟲叮咬感染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如持續發熱,渾身酸痛、皮疹等。經過檢查,會發現患者的肝脾、淋巴結有輕度的腫大,被咬的皮膚會出現不痛不癢的焦痂,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可能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03
如何預防蟲咬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朱俊提醒廣大市民,夏秋季是本病高發期,在野外勞作或外出郊遊可能深入草叢、樹林時,儘量遠離雜草叢生的地帶,更不要在草地上坐臥,必須紮緊衣袖口和褲腳口。
也可以塗上如鄰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防蟲劑,都是預防恙蟎蟲叮咬的最佳選擇。
由於恙蟎蟲喜好叮咬人體溼潤、氣味較濃以及被壓迫的部位,回家後也要注意清洗這些身體部位,一旦被叮咬發生,不可隨意外塗藥物了事,如果有發熱情況立即就醫,並告訴醫生野外活動史等,以免延誤病情。
相
關
鏈
接
夏季當心這幾種蟲
01/ 隱翅蟲:遇到千萬別拍
毒隱翅蟲身體各段均含有毒素,當其停留於皮膚上受壓或被拍打、壓碎時,即釋放強酸性毒液灼傷皮膚,經過數小時到2天的潛伏期後可出現皮膚損害,引起隱翅蟲皮炎。
其主要表現為局部出現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伴有密集丘疹、水皰及膿包,繼發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若接觸到隱翅蟲毒液的部位位於眼瞼或外陰,則會出現明顯的腫脹、瘙癢,有灼痛、灼熱感。
發現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將其輕輕吹走或用其他東西把蟲子撥掉。建議與毒隱翅蟲接觸過的身體部位立即用肥皂水(可以起到與毒液酸鹼中和的作用)衝洗,避免皮膚與毒液的二次接觸。
02/ 蜱蟲:切勿用力撕拉
蜱蟲在夏季活動頻繁,通常出沒在草叢、灌木叢、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有的還會藏在人或動物的毛髮中。
蜱蟲體型很小,大概綠豆這麼大,但吸血之後會明顯脹大。
蜱蟲最大的特性就是會鑽進皮膚吸血,它可以攜帶傳播83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
蜱蟲會專挑我們皮膚較薄又難被發現的部位「下手」,比如頭皮、耳後、腋下、腹股溝、腳踝下方、腳趾間等部位。
一旦發現蜱蟲叮咬、鑽入皮膚,切勿用力撕拉,因為硬拽可能導致蜱蟲的甲頭留在皮下,會引起皮膚繼發性損害。
可用酒精(找不到酒精可用高度白酒)、煤油、松節油、石蠟油、菸頭等塗在蜱體上,等待蜱蟲自然從皮膚上落下,再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
網絡圖片
另外,發現蜱蟲後,無論是在人體還是地面,不要用手抓取,要用紙、布或其它工具夾取,然後燒死,如不慎皮膚接觸,尤其是蜱蟲擠破後的流出物,要進行清洗消毒。
03/ 野蜂:惹不起,趕緊躲開
夏季也是野蜂頻繁出沒的季節,去山區遊玩遇見蜜蜂、馬蜂之類的飛蟲,應該及時避開,不要驚動它們。
因為野蜂的螫針含有蟻酸、神經毒素、血清毒素、心臟毒素等,人被蜇傷和咬傷後,在很短時間內便會出現頭暈、噁心、視力模糊、嘔吐等症狀。如不及時對傷口進行處理,很容易造成生命威脅,嚴重者甚至死亡。
因此,居民在遭遇野蜂時,若無專業知識和專業工具,切忌上前驚擾,最好還是撥打119,交由消防隊員處理。
遭遇野蜂追趕時,正確的做法是用衣物及隨身物品保護好頭、頸、手等部位並原地趴下,一旦人的體味被地面的味道所遮蓋,野蜂長時間找不到目標便會自動散去。若一定要逃跑,千萬不要順風逃跑,一定要逆風逃跑、反向逃跑,面對蜂群飛來的方向衝過去。此外,千萬別用手驅趕,否則會招致更多的攻擊。
感染性疾病科室介紹
感染性疾病科成立於1970年,是集感染性疾病醫療、教學和科研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臨床學科。鹹寧市市級臨床重點專科,鹹寧市衛健委指定的全市愛滋病診療指導中心。承擔全市各型肝病、感染性發熱、各類普通及危急重症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成人及兒童)隔離和診療,消除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危害等衛生工作,承擔多家醫學院校各專業、各層次的傳染病學教學任務。多次在本市、縣(區)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科室設置獨立的門診及住院病區,開設發熱門診、肝病、腸道門診、愛滋病門診,診療病種包括感染性發熱、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愛滋病、肝病、禽流感、痢疾、肺結核、傷寒、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等。住院病區設置標準病床60張,ICU專配負壓感染病室1間。嚴格按「五區三通道」布局,流程規範,擁有獨立的排汙系統。配備無創肝臟彈性檢測儀、肝病治療儀、超聲診斷儀、血糖檢測儀、心電監護儀、呼吸機等儀器設備。病區環境溫馨、服務設施人性化 。
全媒體記者:周萱 通訊員 朱俊
編輯:周萱
監製: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