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螞蚱的營養價值有多大為何如此饞人

2020-12-08 北晚新視覺網

11月5日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11月4日晚,40歲男子萬先生和朋友點了一盆所謂高蛋白的「油炸螞蚱」嘗鮮,沒想到引發了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當晚被送入醫院,經過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及時的抗休克抗過敏治療,如今萬先生轉危為安。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陳豔清提醒,螞蚱、知了、蠶蛹、竹節蟲等異體蛋白的食物要謹慎食用,一旦發現不適症狀,必須即刻送醫。

11月4日晚上,恰逢周末,萬先生和三五好友在上海靜安區中華新路的一家餐館聚餐,點了一道「油炸螞蚱」(俗稱蝗蟲),沒想到萬先生咬了一口,就發現不對勁,「咽部有異物感、口唇發麻。」甦醒過來的萬先生回憶說,他當場出現了嘔吐、腹瀉等症狀,全身皮膚潮紅,意識逐漸模糊。同行者中有一位醫生朋友,眼看症狀危險,立刻攙扶著他驅車送往就近的上海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救治。

接診的兩名醫生曹華和潘慧介紹,送到醫院急診科時,患者的血壓已下降到62/47mmHg,神志不清,情況非常危急。結合患者的主訴和症狀,以及朋友們帶來的一包螞蚱,診斷其為過敏性休克。

在該院急診科陳豔清主任的指揮下,多名醫護人員配合立刻對患者進行了緊急救治,開放靜脈、大量補液、靜脈注射激素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等抗過敏抗休克治療,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搶救,萬先生的血壓才逐漸回升,病情逐漸穩定。

醫生提醒:食用昆蟲需慎重

澎湃新聞從患者處了解到,當晚席間幾位朋友都有食用油炸蚱蜢,都沒有出現類似症狀。萬先生很困惑,自己40多歲,身體很棒,平時也不是過敏體質,飲食也沒有忌口,怎麼會吃了一口螞蚱,就出現這種情況呢?

接診的急診科潘慧醫生解釋,容易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常見食物為牛奶、黃豆、花生、蛋、魚以及甲殼類、海鮮等。螞蚱、知了等昆蟲也富含高蛋白,但是由於蟲類的食用人群較少,病例也比較少。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昆蟲類食品走上餐桌,過敏體質的人群一定要當心,昆蟲所含的異種蛋白,較肉蛋奶更易引發過敏。

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陳豔清提醒,在食用蟲類時一定要慎重,特別是有過蛋白質過敏病史的市民,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切不可掉以輕心,立刻就近送往正規醫院治療。

螞蚱,具咀嚼式口器,為植食性昆蟲。它的觸角呈短鞭狀,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螞蚱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全世界有超過12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和蝗蟲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蝗蟲的營養價值

螞蚱含豐富的甲殼素,營養專家研究認為:甲殼素被譽為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之後的人體第六大生命要素,甲殼素可升高體液的PH值,改善體內酸性環境,可清除人體自由基,抑制過氧化物對人體組織細胞的損害,活化細胞,延緩衰老,能使體內毒素得以排除,達到排毒養顏的功效(日本將甲殼素作為汙水處理的一種製劑)。因此,甲殼素被營養專家推薦為21世紀人類的最後珍寶。

螞蚱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單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小兒驚風、咽喉腫痛、疹出不暢、支氣管炎、止痙攣等,並且有降壓、減肥、降低膽固醇、滋補強壯和養胃健脾的功效、久食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入,外用可治療中耳炎,霜打過的螞蚱治菌痢、腸炎等。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體內營養成分的結構比畜、禽類更合理。

螞蚱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脂肪含量5.25%,其主要取食禾本科的青草,不吃其它飼料,據報導,有些肥胖和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趨於食用昆蟲,意欲達到減肥祛病之目的,據有關專家研究是未來人類較理想的太空食品,是現代社會減肥、健美的理想食品。

活蟲處理:採集→飢餓排糞(2~3小時)→開水燙(2分鐘左右,螞蚱由綠黃色變成棕色後,便撈出進行晾曬,並摘去翅膀、刺腳)→炸烤或冰箱速凍

 

來源:澎湃新聞 百度百科綜合

相關焦點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小小螞蚱為何有如此大的殺傷力?
    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陳豔清提醒,螞蚱、知了、蠶蛹、竹節蟲等異體蛋白的食物要謹慎食用,一旦發現不適症狀,必須即刻送醫。王先生吃的油炸螞蚱樣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供圖吃油炸螞蚱險喪命11月4日晚上,恰逢周末,萬先生和三五好友在上海靜安區中華新路的一家餐館聚餐,點了一道「油炸螞蚱」(俗稱蝗蟲),沒想到萬先生咬了一口,就發現不對勁,「咽部有異物感、口唇發麻。」甦醒過來的萬先生回憶說,他當場出現了嘔吐、腹瀉等症狀,全身皮膚潮紅,意識逐漸模糊。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過敏體質少吃昆蟲
    螞蚱在我們的眼中是害蟲,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螞蚱也是一道高蛋白的美味食物。螞蚱的功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醫生表示,過敏體質的要謹慎。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男子吃油炸螞蚱 嚴重過敏嘔吐險丟命  11月4日晚上,恰逢周末,萬先生和三五好友在上海靜安區中華新路的一家餐館聚餐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醫生:知了、蠶蛹、竹節蟲也要慎吃
    &nbsp&nbsp&nbsp&nbsp又到了秋令食補的時節,萬先生(化名)和朋友昨晚(4日)點了一盆「高蛋白」食物「油炸螞蚱」,沒想到引發了嚴重過敏,差點丟了性命!後經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及時搶救,總算轉危為安。醫生提醒,螞蚱、知了、蠶蛹、竹節蟲等屬異種蛋白,一定要謹慎食用。
  • 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用生命解讀了民以食為天(圖)
    11月4日晚,40歲男子萬先生和朋友點了一盆所謂高蛋白的「油炸螞蚱」嘗鮮,沒想到引發了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當晚被送入醫院,經過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及時的抗休克抗過敏治療,如今萬先生轉危為安。  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陳豔清提醒,螞蚱、知了、蠶蛹、竹節蟲等異體蛋白的食物要謹慎食用,一旦發現不適症狀,必須即刻送醫。
  • 上海一男子吃油炸螞蚱嚴重過敏嘔吐險丟命
    澎湃新聞11月5日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11月4日晚,40歲男子萬先生和朋友點了一盆所謂高蛋白的「油炸螞蚱」嘗鮮,沒想到引發了危及生命的嚴重過敏,當晚被送入醫院,經過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及時的抗休克抗過敏治療,如今萬先生轉危為安。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陳豔清提醒,螞蚱、知了、蠶蛹、竹節蟲等異體蛋白的食物要謹慎食用,一旦發現不適症狀,必須即刻送醫。
  • 一男子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搶救
    「咽部有異物感、舌頭髮麻、嘴唇發癢、腹痛、嘔吐、全身皮膚癢,緊接著身上起了大片狀丘疹、感覺呼吸困難……」醒來的32歲患者李某回憶起自己到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前的症狀。據李某回憶,當晚恰逢母親節,李某和家人在一家餐館就餐,點了一道叫「飛黃騰達」的菜(油炸螞蚱),李某剛剛吃了幾個,就感覺不對勁,緊接著家人看到李某症狀加重,立刻背著他驅車趕來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救治。螞蚱,學名蝗蟲,對農作物危害極大。蝗災襲時,鋪天蓋地的螞炸會把地裡的莊稼吃得精光。
  • 油炸螞蚱,農民撲殺不盡的害蟲,卻也是餐桌上美味菜餚
    農民們白天在田裡忙著農活,不管是耕田犁地還是除草總會有休息一下的時間,年輕麻利的女人們閒不住,在草叢裡追逐油螞蚱、擔擔鉤、還有一種甲殼蟲(土話叫瞎嗒嘭),撿幾個鵪鶉蛋、吉了皮,河溝裡抓些小魚小蝦或是青蛙,這些意外的收穫全可以做成高營養高檔次的下酒菜。許多土語叫油嘛子、大南婆、單南狗、長蟲枕,沒有東西裝揪一棵雜草將小蟲穿成串系在筐邊沿上。
  • 油炸螞蚱成烏幹達街頭美食
    2016年11月,烏幹達,孩子們在灌木叢中捉螞蚱。    人們常常會拎著滿滿塑膠袋的螞蚱去油炸來當作零食。螞蚱是當地每年雨季時節的美食。因為當地人認為,如果雨季大量繁殖的蚱蜢不被吃掉,任由它們飛來飛去,就會帶來災難。螞蚱繁盛季是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1月以及5月到6月。    在烏幹達,捕捉螞蚱是一種常見的商業活動。
  • 舌尖上的平民美食——油炸螞蚱
    說起油炸螞蚱,那是農村特有的一道風味小吃,也是農村孩子的至愛。特別是在那個缺肉少食的年代,可謂是童年的味蕾記憶,至今意猶未盡……螞蚱,學名蝗蟲,對農作物危害極大。蝗災襲來,片刻工夫,遮天蓋地的螞炸會把地裡的莊稼吃得淨光。
  • 螞蚱都知道是啥,農村的「山螞蚱」你未必了解,叫螞蚱又不是螞蚱
    但是在野外生長著的一種植物,被農民稱為「山螞蚱」,雖然它不是螞蚱,但也可以製作成為一道美食,並且營養價值還很高,這種被叫做「山螞蚱」的植物,卻又不是螞蚱,不少人還真未必了解。過去由於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好,大家只要能吃飽就行了,但是隨著人們的物資生活提高,人們不在講究吃飽了,而更刻意的追求要吃好,想著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吃各種新鮮的野味,如野菜、野生動物等。
  • 螞蚱是吃什麼的?螞蚱的種類包括哪些?
    螞蚱實際上就是平時所說的蝗蟲,一般在草坪中較為常見,螞蚱不僅僅是農作物的天敵,而且也是一種營養美味,可以說螞蚱讓人又喜又恨。
  • 微信公眾平臺,幫了「螞蚱王」的忙,銷售螞蚱3600斤
    微信公眾平臺,幫了「螞蚱王」的忙,銷售螞蚱3600斤 受今年疫情的影響,鹽山「螞蚱王」賈兆龍、趙傑夫婦養殖的螞蚱出現了銷售難問題。5月5日,微信公眾號「用相機說話」發布這一信息後,一經銷商看到報導後,立即與賈兆龍取得聯繫,並達成購銷協議。
  • 「禁野令」下濟南螞蚱養殖戶「慌了神」,能不能吃盼有說法
    蝗蟲,俗稱「螞蚱」,是農作物的天敵,一直被貼上「害蟲」的標籤。近年來,這一「害蟲」的營養價值被逐漸發掘,或油炸食用,或打碎成為高檔魚禽類飼料,或冷凍之後出口海外,養殖螞蚱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在濟南章丘多個村莊,不少農戶把養螞蚱當成一門「致富經」,一年忙碌五六個月,收入能有二三十萬元。
  • 夫妻養螞蚱 刷爆朋友圈
    ●夫妻養螞蚱刷爆朋友圈談起為何會選擇養殖螞蚱,張樹春說,這是他千挑萬選後,才定下來的養殖品種。1978年出生的張樹春,成家後在外面打拼了十幾年。2013年底,張樹春決定回鄉搞種養。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聞山東有人搞螞蚱養殖,而且養得很不錯。這個消息,讓他很心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們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吃出特色。
  • 「秋後的螞蚱」助力「鄉村遊」走向春天
    《本草綱目》記載,蝗蟲,又稱螞蚱、蚱蜢,其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體內營養成分的結構比畜禽類更合理,單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療百日咳、支氣管哮喘、小兒驚風、咽喉腫痛、疹出不暢、支氣管炎等病並且具有降壓、減肥、降低膽固醇、滋補強壯和養胃健脾的功效,久食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螞蚱渾身是寶。
  • 螞蚱雖是害蟲,營養價值很豐富,人工養殖效益高,只要掌握這4點
    螞蚱雖是害蟲,營養價值很豐富,人工養殖效益高,只要掌握這4點說起螞蚱和蝗蟲相信大家都感覺非常熟悉,也都聽過,但是卻很少有人都知道它們兩個其實是同一類東西。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螞蚱的養殖卻成為了一種熱潮,因為螞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炸起來的口感也非常好,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螞蚱的養殖技術。1、選擇品種螞蚱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性都非常的強。
  • 山東1位農民養螞蚱年賣20多噸,看他把螞蚱弄成了啥美食
    他說:自己是一名軍人,2011年退伍後選擇了自主擇業,當時至於幹什麼,其實心裡沒底,在一次和朋友聚會中品嘗到飯店做的「油炸螞蚱」,感覺口味不錯,朋友也說這螞蚱做的菜這幾年很流行,賣得也很火,在日照市幾個縣區的農村都有專門養殖螞蚱的農戶,據說收入都恨不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退伍後,正在苦於擇業的馬德景感到養螞蚱是個「稀罕事」,就決定養殖螞蚱。
  • 農民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秘訣在哪裡
    他究竟有什麼賺錢的門道呢?多年來,顏士廷一直患有關節炎,不能幹重活,導致家庭收入減少。2017年,顏檢查出雙腎萎縮,每月醫藥費開支1000多元,高昂的醫藥費讓顏大哥背上了沉重的生活壓力。勤勞好學的顏大哥不斷學習別人致富經驗,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電視上看到農民依靠養殖螞蚱致富的信息後,就產生試驗養殖螞蚱的念頭,第二天就到外地學習螞蚱的養殖技術。
  • 為了防治害蟲和改善食物的那些年,捉螞蚱是農村常見的活動
    近年來農藥的大量使用,使得螞蚱的危害減少了一些。可能是由於以前受災嚴重沒有糧食,也可能是為了防止蟲害,農民們發掘出了螞蚱的食用價值。自此,田間地頭抓螞蚱的人絡繹不絕,螞蚱漸漸變成了一種美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這種蟲害。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人,記憶中一到夏季以後,上山幹活或者放牛都會隨身揣著一個塑膠袋或者竹簍,幹活歇息時,就忙著捉螞蚱。
  • 農民創業螞蚱養殖,建養殖基地年收入達200萬+
    來自阜陽市潁州區九龍鎮的農民周振峰,靠養殖螞蚱走上了致富路。他的螞蚱養殖基地位於九龍鎮西劉村,佔地約50畝,共有60個養殖大棚。棚內的地上密密麻麻落滿了螞蚱,讓人不敢落腳。見有人靠近,螞蚱立即「驚慌失措」地蹦到大棚的另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