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是瑞士著名的數學家,同時也是物理學家
公元1707年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城,父親在鄉下擔任牧師,本身就很喜歡數學,於是經常會講一些與數學有關的趣味故事給歐拉聽,因此歐拉從小就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
在歐拉13歲那年,考入了當地的巴塞爾大學數學系,成為全校最年輕的學生。但是他的父親希望兒子能延續他的理想去就讀神學系,為此,當時數學系有名的教授還親自登門拜訪,在努力苦勸之下,歐拉的父親終於改變心意,讓歐拉繼續探索數學這個領域。
歐拉20多歲的時候,已開始前往俄國皇家科學院工作,並在1731年獲得物理學教授的職位,之後由於俄國發生動亂,於是歐拉離開了俄國聖彼得堡,前往德國的柏林科學院任職。歐拉一直是一位努力的學者,他共有400多篇的論文與著作,平均每年發表的學術論文近800頁,是歷史上發表論文數第二多的數學家。
除了專心於自己的研究之外,歐拉也陸續與歐洲的300多位學者通信,樂於把自己的發現、心得與他人分享。歐拉證明了在任意三角形中,垂心(H)、外心(O)與重心(G)三點共線,通過這三點的直線稱為歐拉線,而且在歐拉線上,重心到外心的距離是重心到垂線距離的一半。
歐拉在數學領域的幾何學、微分、函數都有重要的貢獻。初中學到的函數概念f(x)就是他發明的哦,除了數學領域之外,歐拉在物理學與經濟學都有很重要的發現與幫助。
1783年9月18日下午,歐拉正與朋友們一起慶祝他成功計算出氣球上升的定律。他正和孫子一同玩樂的時候,突然菸斗從他手中落下,他口中喃喃地說著:我死了,於是歐拉停止了生命,也停止了計算。世人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前蘇聯於歐拉出生後250周年,也就是1957年,發行了紀念郵票,前東德也在歐拉逝世200周年,發行紀念郵票,上面還有他的歐拉平面圖公式。
18世紀被稱為數學史上的歐拉時代,歐拉與阿基米德、牛頓和高斯並列為貢獻最大的四大數學家,後人將他的的著作重新出版,並定名為《歐拉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