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如何驗證萬有理論?

2021-01-15 火星科普


就目前所知,宇宙是由四種基本自然力維繫在一起的——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以及引力。其他無論什麼力,比如把分子結合在一起的範德華力,都來自於這四種基本力。


萬有理論


每發現一種基本力,都有相應的理論能夠進行準確描述。但物理學家認為,這四種基本力在宇宙大爆炸的第一時刻是統一在一起的。隨著空間膨脹,溫度降低,最初的統一力分為目前的四種基本力。因此,物理學家相信,四大基本力在更深層次上可以通過同一個理論來描述,這個終極理論被稱為「萬有理論」或者「大統一理論」。



麥克斯韋是萬有理論的先驅,他首先把電場力和磁場力統一成了電磁力。此後,在楊振寧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框架下,電磁力和弱核力得到統一。在電弱統一理論的基礎上,強核力也被統一,由此發展出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能夠非常精確地描述粒子加速器中發生的一切,並能預言未知粒子的存在,例如,幾年前剛找到的希格斯玻色子。雖然這套量子場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不是終極理論,因為引力沒有被統一。



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具有量子特性,可以通過量子場論進行精確描述。但萬有引力與其他三種基本力不同,因為它沒有量子特性,目前無法被成功量子化,我們需要量子引力理論。


牛頓最早提出了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但它無法適用於強引力場的情況。後來,愛因斯坦創立了新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它的適用性遠大於萬有引力定律,這是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引力理論。目前的問題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無法統一,物理學家希望能夠找到統一這兩套理論的萬有理論。


萬有理論的問題


不過,「萬有理論」這個稱法會有點誤導人。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使用萬有理論來解釋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它當然不能解釋一切。舉個例子,通過這個理論來解釋化學反應是不現實的,更不用說解釋人類行為。



通過宏觀物體的基本組成來描述它們,實際上並沒有讓我們深入了解宏觀物體的行為。因此,萬有理論在原則上可以解釋一切,但在實踐中仍然不能。


萬有理論的另一個問題是,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物理學家將來又會發現一些理論無法解釋的東西,或者現在就存在無法解釋的東西——暗物質和暗能量。甚至,未來還有可能找到第五種基本作用力。


因此,「萬有理論」其實應該被視為我們目前所知一切的理論,至少在原則上是這樣。


萬有理論的候選者



廣義相對論誕生至今已逾100年,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誕生至今已逾50年。過去數十年來,物理學家一直在嘗試統一這兩套理論。迄今為止,物理學家提出的萬有理論候選者包括弦理論、圈量子引力理論、熵力理論。


萬有理論的驗證


既然有可能成為萬有理論,這些候選理論必然是可以通過實驗進行測試的。原因在於廣義相對論不是完美的引力理論,它無法解釋奇點問題,在普朗克能量級別就會失效。萬有理論不但需要成功描述廣義相對論所能描述的現象,而且還能成功解釋廣義相對論所無能為力的奇點問題。



這些研究萬有理論的方法通常也會做出其他預測,例如,早期宇宙中發生了什麼,當年的那些事件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被觀測到。在某些情況下,這還會導致在粒子物理實驗中可以測量到細微的對稱性破缺,從而讓我們認識到為什麼現在的宇宙會被正物質主宰,而缺乏反物質。


那麼,這些驗證在短期內是否切實可行?



在未來50年的時間裡,我們有望看到偏離廣義相對論的現象。關於早期宇宙或者對稱性破缺模型的測試,目前還無法預知,可能只有等到中微子背景輻射和原初引力波探測取得突破之後才會有結果。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我們需要量子引力理論,因為如果沒有量子引力理論,目前的理論就是不一致的。然而,沒有理由相信基本力必須是統一的,或者所有基本力都可以用同一種理論來描述。雖然基本力的大統一看起來很美好,但也許這不是宇宙的運行方式。

相關焦點

  • 關於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終極答案的萬有理論?
    愛因斯坦與年輕學生埃絲特·沙拉曼一起散步時說: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創造了這個世界。我對這種或者那種現象,光譜或者元素並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上帝的想法,其它的只是細節。」了解上帝的想法是現代物理學的終極目標,意味著科學家能夠揭示大自然的法則,創立所謂的「萬有理論」。萬有理論能夠解答所有疑問。不過,創立這一理論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不懈努力。
  • 萬有理論: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
    他說:「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創造了這個世界。我對這種或者那種現象,光譜或者元素並不感興趣。我只想知道上帝的想法,其它的只是細節。」了解上帝的想法是現代物理學的終極目標,意味著科學家能夠揭示大自然的法則,創立所謂的「萬有理論」。萬有理論能夠解答所有疑問。不過,創立這一理論可能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不懈努力。
  • 人類能找到「萬有理論」嗎?(上)
    在這部電影中,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述史蒂芬· 霍金與其前妻簡的故事,但也擠出了一點兒時間解釋了一下霍金在物理學上都做了些什麼。 當然了,霍金絕不缺乏雄心壯志,他是眾多試圖提出一種萬有理論的物理學家中的一員。萬有理論是指能夠解釋我們所處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理論。
  • 弦理論可能被驗證嗎?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對弦理論的批評?
    當今對弦理論最主要的一種批評之聲是——無從驗證,批評家聲稱,需要一個銀河系那麼大的核粒子加速器才能驗證該理論。但是,這種批評忽略了一個事實:大多數科學的研究方式都是間接而非直接的,就像從未有人去太陽上直接考證,但人們通過分析它的光譜線就知道了太陽主要是由氫組成的一樣。
  • 萬有理論春光隱現?
    Theory of Everything (萬有理論)是假定存在的具有總括性、一致性的物理理論框架,能夠解釋宇宙的所有奧秘。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的總和,可以說是最接近想像中的萬有理論。String Theory(弦論)和Loop Quantum Gravity(圈量子引力)是目前被認為最有可能成功的萬有理論。
  • 萬有理論:等待下一個奇蹟年
    我們現在的科學,更多的是應用科學,即將牛頓、愛因斯坦等先輩的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比如前文提到的GPS、半導體、雷射燈,以及接下來的AI、機器人; 以及驗證科學,即驗證愛因斯坦等先輩的理論,比如當年刷爆朋友圈的LIGO探測器成功發現引力波(為此誕生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及黑洞照片的問世、上帝粒子的發現,均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
  • 萬有理論:人類文明的下一次升級在什麼時候?
    我們現在的科學,更多的是應用科學,即將牛頓、愛因斯坦等先輩的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比如前文提到的GPS、半導體、雷射燈,以及接下來的AI、機器人;以及驗證科學,即驗證愛因斯坦等先輩的理論,比如當年刷爆朋友圈的LIGO探測器成功發現引力波(為此誕生了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及黑洞照片的問世、上帝粒子的發現,均證明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
  • 萬有理論真的存在嗎?
    但如果我們期望我們的理論是完備的,這就意味著在我們提出任何理論之前,就已經預設了萬有理論的存在——它涵蓋了我們發現的以及尚未發現的所有基本粒子的影響,而這完全不切實際,甚至毫無可能。因此,在更小的尺度(或者更大的尺度,不過不太可能)上誕生的可能的新物理學理論,至少在實驗室可測量尺度內,不應該影響到現有的合理理論。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留下巨大遺憾:人類無法驗證他的理論
    今天,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世長辭,這一消息瞬間點燃社交網絡,大家在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同時,也回顧這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於人類探索世界的貢獻,然而,不少人卻也發現,家喻戶曉的霍金教授,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 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正確性,天體物理學家觀測到恆星拖曳時空
    天體物理學家說,該事件再一次驗證廣義相對論是正確行。圖註:該插圖是位於澳大利亞的帕克電波望遠鏡(Parkes radio telescope)觀測到的脈衝星白矮星雙星系統。物理學家們花了大量時間試圖反駁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觀點,但每一次新的嘗試都在不斷地證明理論的正確性。這一最新發現,即「參考系拖拽」的證據,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
  • 物理學家一直試圖打破引力定律,為什麼,進展如何?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項新測試再次證明了這位標誌性物理學家的正確性,這一次,科學家們重新分析了2019年4月發布的著名的首次黑洞圖片。廣義相對論的偉大成就是描述了萬有引力如何在宇宙中運行:它如何將物體相互吸引;它如何扭曲時空;以及它如何形成黑洞。為了檢驗廣義相對論,科學家們用這一理論來預測引力在某種情況下的作用。然後,他們觀察實際發生了什麼。經過多年的驗證,預測與觀測相符,廣義相對論已經通過了檢驗。但沒有一個測試是完美的。觀察太陽的引力如何沿著軌道拖拽水星,你就可以測量廣義相對論引起的水星運動。
  • 日裔物理學家證明:宇宙是神創造的,人類存在並不偶然
    著名日裔美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Michio Kaku)一直想解開這個問題,他目前就職于于紐約市立大學,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弦理論、超對稱理論以及萬有理論。他認為他的這一發現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且能證明上帝的存在!加來道雄提出了一個論點——我們的世界是由一個智慧者所創造和統治的然,也就是說上帝創造和管理著地球。
  • 當瘟疫襲來,自我隔離的牛頓苦研萬有理論,薄伽丘寫了《十日談》
    牛頓的萬有理論,薄伽丘的《十日談》,這些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著作都是在瘟疫時期完成的。自從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國人們每天便都陷入恐慌和焦慮當中。但事實上,在歐洲近代史上的萬有理論與《十日談》,這兩項甚至是改變了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著作,都是在歐洲近代的兩次瘟疫時期,牛頓和薄伽丘為了躲避瘟疫,在家潛心學習出來的結果。牛頓與萬有引力要是盤點全人類文明史上的幾場瘟疫,發生於1665—1666年間的倫敦大瘟疫絕對「享有盛名」。
  • 科學利用X射線望遠鏡尋找「萬有理論」證據
    據外媒報導,找到一種方法把相互矛盾的科學模型統一到「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中本質上是物理學領域的聖杯。現在,NASA的一個天文臺對這些理論進行了首批實驗測試之一,即在太空中搜尋可能將宇宙聯繫在一起的假想粒子的證據。
  • 量子引力: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100年來讓物理學家傷透了腦筋
    物理學家可以精確地描繪炮彈的軌跡,預測恆星或行星的軌道,卻依然弄不懂引力是怎麼與最小的粒子或量子發生作用的。為了明確這個問題,關於「量子引力」物理學家進行了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只求達到「簡單」的期望:找到一條簡單而統一的規則,描述引力是如何同時掌控著極大的星系與極小的夸克,還有這二者之間的一切。
  • 關於我們的世界,物理學家仍然無法回答的 7 個未解之謎
    與太空不同,時間似乎有一個偏好的方向,物理學家稱之為「時間之箭」。一些物理學家懷疑熱力學第二定律提供了線索。它指出物理系統的熵(對無序的度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物理學家認為這種增加是時間的方向。(例如,破碎的茶杯比完整的茶杯具有更多的熵,而且破碎的茶杯似乎總是在完整的茶杯之後出現,而不是之前。)熵現在可能正在上升,因為它早些時候較低,但為什麼它開始時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