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地圖總要畫海怪?海洋異獸傳說的真相揭秘

2020-11-21 鳳凰網

在10世紀至16世紀末的歐洲地圖上,常會出現一些奇異的海怪。鯨魚、鯊魚、海象、烏賊以及各種拍腦瓜想出來的莫須有動物,張牙舞爪,在海洋裡興風作浪,佔據了海洋的版圖。

這些海怪真的存在過嗎?為什麼製圖師一定要將它們繪製在地圖上?這些海怪到底意味什麼?

塞壬的歌聲:性誘與變形

在西方,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海怪,不外乎這兩位:一塞壬,二利維坦。

塞壬用她美妙的歌喉令過往的水手神魂顛倒,迷失方向或者跳海溺亡,失去掌舵者的船隻最後觸礁沉沒。海怪塞壬的威名令海上的過客聞風喪膽。在希臘神話中,塞壬人首鳥身或者鳥首人身,而在希臘之後的神話故事中,塞壬又和美人魚類似,這是個人形變異系統的海怪。

人首鳥身的塞壬

你聽,塞壬在《荷馬史詩》中這樣歌詠著:

「過來吧,尊貴的俄底修斯,阿開亞人的光榮和驕傲!

停住你的海船,聆聽我們的唱段。」

荷馬根本沒有描述塞壬長什麼樣,無論她們美或醜,她們的歌聲都是致命的。幸好,俄底修斯遵循女神基耳凱的忠告,船隻還沒駛到能聽到歌聲的地方,俄底修斯就命人把他拴在桅杆上,並吩咐手下用蠟把他們的耳朵塞住。他還告誡他們,通過這片死亡之海時不要理會他的命令和手勢。而他本人之所以沒有用蠟封死耳朵,主要是他想聽一聽,塞壬的歌聲到底有多麼美妙。

當船駛過塞壬的海域時,他終於聽到了這讓他心亂神迷的蜜一般的歌聲。他示意夥伴為他鬆綁,但他的夥伴們完全聽不到他說什麼,這才躲過一劫。

無數人為這段故事著迷。格非的第一本文學隨筆集就叫《塞壬的歌聲》,而莫裡斯·布朗肖在《未來之書》中問:「塞壬的歌聲的本質是什麼?它的缺陷何在?為什麼這個缺陷讓它如此強大?」

布朗肖認為,塞壬的歌聲「喚醒了那種人在生命的正常狀況下無法滿足的墜落的極端快樂」,才使得人們走向毀滅。

這種極端快樂是什麼?難道不是性嗎?

毫無疑問,塞壬的誘惑有明顯的性暗示,就像女兒國,符合男性的性幻想。

張伯倫(B.H.Chamberlain)說北海道的女人,如果遇上有男人漂流至此,先強與其交合,然後將其吃掉,簡直就是螳螂。而此地的女人,沐浴後面向東風而孕。這種迎風而孕的方式,與元代周致中所記相合,他寫的《異域志》「女人國」條:「其國乃純陰之地,在東南海上,水流數年一泛。蓮開長丈許,桃核長二尺。皆(若)有舶舟飄落其國,群女攜以歸,無不死者。有一智者,夜盜船得去,遂傳其事。女人遇南風裸形,感風而生。」

周致中《異域志》

另一方面,塞壬和所有怪物一樣,是一種異化和變形。中國的典籍中,這種變形隨處可見,《西遊記》、《封神演義》這樣的神魔小說自不消說,正史當中,二十四史之一的《南史》記梁天監六年,有福建晉中人渡海,被風吹到一個海島上,發現這個島上生活著非常奇怪的土著。女的和中國人差不多,而男的,人身狗頭,說話也像犬吠一樣。什麼動物在海邊生活,長著一隻狗頭?這像不像海獅?而海牛(儒艮),則被認為實際上就是美人魚,那個誘惑著海上行人的塞壬的原型。

1375年的《卡塔蘭地圖集》和1460年的《卡塔蘭-埃斯特世界地圖》證明,塞壬並非愛琴海的專利,在印度洋也有塞壬。

《卡塔蘭地圖集》

現藏法國國家博物館的《卡塔蘭地圖集》畫著被印度洋重重包圍的雙尾塞壬。這個雙尾塞壬也就是星巴克LOGO上的形象。塞壬之所以會出現在星巴克的LOGO上,是因為星巴克(Starbucks)是麥爾維爾的《白鯨》中大副的名字,現在中文版小說中翻譯成斯塔布。塞壬對於水手意味著誘惑、迷戀、成癮,而星巴克對於顧客漩渦般的吸引力剛好與之類似。

雙尾塞壬

《卡塔蘭-埃斯特世界地圖》中有三隻塞壬,上半身都為女性,下半身分別為魚、鳥和馬。有人認為,單尾的美人魚就是從雙尾塞壬發展變化而來的。在這張地圖中,塞壬可以是人和魚及其它動物的混雜,但代表女性性徵的乳房則表明了堅定的女性身份,以及她的性暗示。

利維坦:海蛇還是槳魚?

利維坦(Leviathan)的字面意思為裂縫,在《聖經》中是象徵邪惡的一種海怪,《舊約·以諾書》:「在那天,兩個獸將要被分開,女的獸叫利維坦,她住在海的深處,水的裡面;男的名叫貝西貘斯,他住在伊甸園東面的一個曠野裡,曠野的名字叫登達煙,是人不能看的。」

利維坦通常被描述為鯨魚、海豚或鱷魚的形狀。《以賽亞書》中描述利維坦為「曲行的蛇」,這很明顯是受希伯來神話的影響,在希伯來神話中有一種叫蒂雅瑪特(Tiamat)的蛇怪,名字的意思是「盤繞起來的東西」,所以與其說利維坦是鯨魚或鱷魚,還不如說是大海蛇的形狀。

1875年11月30日,《倫敦新聞畫報》曾經報導,皇家海軍運煤船"保琳號"行駛至巴西海岸時,遇到了大海蛇和抹香鯨的搏鬥。據船長德雷瓦說:"蛇身纏繞抹香鯨約兩周……不計纏著鯨的部分,單蛇頭蛇尾就有三十來英尺長,八九英尺粗。蛇纏著鯨急轉了約十五分鐘,然後突然用力把鯨拖入水底。」

一般生物學上的海蛇身長1—1.5米,「三十來英尺長」差不多有9米多長,這麼長的海蛇還是海蛇嗎?

星巴克的雙尾塞壬形象是女妖舉著她的兩隻尾巴,這種動作在人魚來講其實不太容易完成,而她如果是一隻烏賊的話就不同了。大王烏賊露出強有力的腕足,在海面上搖擺,常被誤認作是大海蛇。

科幻短片《利維坦》中的利維坦形象

此外,在Discovery節目《河中巨怪》中,追蹤水怪的英國生物學家傑裡米·維德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大海蛇會不會是槳魚?

槳魚(Oarfish)又稱皇帶魚,長得就像巨大的帶魚,可以長至10-50英尺(即3-15.2米),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東部和地中海,深及近萬米的深海海洋。皇帶魚屬於月魚目、皇帶魚科,主要有勒氏皇帶魚和鯡王皇帶魚兩種。它是海洋中最長的硬骨魚。

槳魚

槳魚腹鰭紅色,槳狀,所以稱之為「槳魚」,它的背鰭呈紅色,很長,最大可以長到兩層樓那麼高!傑裡米·維德認為,古代航海者傳說中的大海蛇其實就是皇帶魚。

製圖與上帝

關於海怪到底是什麼的爭論從古至今就沒有停止過,傑裡米·維德的槳魚說也聊備一說。那麼,在地圖上表現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海怪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呢?

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家人文學基金會梅隆研究員切特·凡·杜澤認為,地圖中的海怪有兩種作用:「其一,海怪形象地傳遞出了文獻中有關海怪的記載,標記出了海怪出沒的位置,對水手起到警示作用;其二,海怪可以作為裝飾元素,使世界的形象栩栩如生。」

切特·凡·杜澤的《海怪: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地圖中的海洋異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未讀2018年2月

聖奧古斯丁和塞爾維亞的依西多祿就說「怪物」是上帝有意為之的,乃宇宙之點綴,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可防範犯罪。海怪,從對海洋行者實際的威脅,轉變為道德上的規訓。

15世紀的神秘主義神學家庫薩的尼古拉斯把製圖比作上帝:上帝創世,製圖師創造世界之圖景。製圖師似乎也在提醒人們:大海,就像塞壬女妖一樣,慾壑難填而又冷酷無情,你們需要時刻提防大海的誘惑。

地圖上的大海意味著未知,那是神秘的蠻荒之地。

16世紀在地圖上表現海怪的奧勞斯·馬格努斯就是一位神甫。1539年,馬格努斯的《海圖》正式刊行。這幅地圖的寬度近1.5米,由九個版畫模塊拼接而成,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細節都表現了出來。

在馬格努斯的《海圖》中,我們看到眾多海怪,還有一條利維坦正在纏繞住一艘海船,並用它的血盆大口捕捉著落水的水手,那正是最令水手們魂飛魄散的場景。

《海圖》

四十多年後,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達了廣州,那一年是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年)。他自製一幅《坤輿萬國全圖》進獻,令萬曆皇帝大開眼界。可是明明麥哲倫已經完成了環球航行,哥倫布也已經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而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上面竟然全是異獸!在這張地圖是上繪製了鯨魚、鯊魚、海獅以及其它似是而非你叫不出名字的海生動物共15頭,與陸地上的犀牛、大象、龍等動物相映成趣。所以也有人據此認為,《坤輿萬國全圖》不可能是利瑪竇或當時的歐洲人繪製,因為地圖上的義大利沒有教皇領地,義大利的地形也不對。實際上《坤輿萬國全圖》上的歐洲是文藝復興以前的歐洲。這是不是事實呢?那為什麼利瑪竇這個以西方科學精神照耀著徐光啟的義大利人,會用一張過時的地圖來進獻給皇帝呢?他就不怕因此惹上麻煩?

《坤輿萬國全圖》

這是一個學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尚無定論。只是,從基督教的角度來看,利瑪竇之所以執意要將這些海怪明示在地圖上,和庫薩的尼古拉斯的教誨應該是一樣的,都是在提醒使用地圖的人:大海有危險,入海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代製圖師要把海怪繪製在地圖上
    在10世紀至16世紀末的歐洲地圖上,常會出現一些奇異的海怪。鯨魚、鯊魚、海象、烏賊以及各種拍腦瓜想出來的莫須有動物,張牙舞爪,在海洋裡興風作浪,佔據了海洋的版圖。這些海怪真的存在過嗎?為什麼製圖師一定要將它們繪製在地圖上?這些海怪到底意味什麼?
  • 明明沒有海怪存在,在古歐洲地圖上卻有海怪分布圖,這是為什麼?
    在歐洲古代的地圖是很奇異神秘並且生動的,因為,繪製地圖的人往往在單調的地圖上繪製出一些生物,除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大型鯨魚、鯊魚、烏賊等,還有很多造型怪異人們似乎從未見過的怪物,據說他們就是傳說中的海怪。西方的美人魚一直是傳說最多的海怪,它們以美麗的女人形態出現在水手們的船頭,能唱出極其美妙的歌聲,歌聲能迷倒船上的所有人,人們會出現思維混亂,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或跳海追尋美人魚,或迷失了航行方向,最後很少會有人安全歸來。大家都知道,隨著對海底世界的開發與認知,人們似乎已經找到了美人魚的原型儒艮。而巨大的海蛇、巨型烏賊等生物也是真實存在的。
  • 《文明6》地圖上的海怪,究竟有什麼來頭?
    ,提醒水手們不要貿然接近——當然,也不儘是出於這麼無私的原因,乾乾淨淨的地圖其實也不少,在上面仔細畫上這麼多海怪和今天商家用心做海報是一樣的,這些來自未知世界的生物可以有效激發觀眾的好奇心。或者還有一些更自私的目的,比如奧拉斯·馬格努斯在1539年繪製的北歐海圖上面遍布海怪,便是為了恐嚇別國漁民,避免他們進入北歐海域爭奪本地人的漁業資源想像與抄襲  然而很容易想到的一點是:當時地圖學家們自己肯定也沒見過海怪,要一下子在地圖上畫這麼多富有特色的海怪也還真是難為他們了,正如從沒做過實驗的學生被要求寫論文一樣,地圖學家也想到了同一個點子:抄。
  • 海盜傳說:真的有海怪、美人魚嗎?-海盜,海怪,傳說 ——快科技(驅動...
    (圖片來源:By:ben.hannis)那些僥倖逃脫死亡的海盜們,在每一天的航海中既要忍耐汙濁的船艙和粗劣的食物,還要飽受各種海洋怪物傳說的驚嚇。在古代傳說和聖經故事裡,以及道聽途說的航海傳聞中,大海是個充斥著狂暴生物的兇險之地。各種良莠不齊的中世紀海圖上,更是活靈活現地描繪了眾多恐怖無比的吃人海怪。
  • 從古代航海圖扒一扒傳說中的海怪
    儘管這些海怪在今天看來完全就是天方夜譚,但畢竟人類只探索了不到20%的海洋,所以深海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我們也不能用常識來定論——或許真如古代航海圖所描述的那樣充滿著許多海怪,又或許這一切只是杜撰的神話故事而已,總之無論怎樣,下面神秘學君就來從這些航海圖扒一扒傳說中的海怪。
  • 海盜傳說:真的有海怪、美人魚嗎?
    (圖片來源:By:ben.hannis)那些僥倖逃脫死亡的海盜們,在每一天的航海中既要忍耐汙濁的船艙和粗劣的食物,還要飽受各種海洋怪物傳說的驚嚇。在古代傳說和聖經故事裡,以及道聽途說的航海傳聞中,大海是個充斥著狂暴生物的兇險之地。各種良莠不齊的中世紀海圖上,更是活靈活現地描繪了眾多恐怖無比的吃人海怪。
  • 盤點14種,在文藝復興時期,水手們認為出沒於海洋海怪
    在16世紀,每個人都說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海怪故事,一種攻擊水手的可怕生物。1539年,一位名叫奧勞斯·馬格努斯(Olaus Magnus)的瑞典人,試圖在一張名為Carta Marina的詳細地圖上,向一群義大利人解釋北海的神秘生物。馬格努斯在地圖的海洋上,放滿了人們在文藝復興時期相信的奇怪而富有想像力的生物。從海豬到巨大的海蛇,馬格努斯的海怪對水手來說非常可怕。
  • 盤點14種,在文藝復興時期,水手們認為出沒於海洋海怪
    在16世紀,每個人都說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海怪故事,一種攻擊水手的可怕生物。1539年,一位名叫奧勞斯·馬格努斯(Olaus Magnus)的瑞典人,試圖在一張名為Carta Marina的詳細地圖上,向一群義大利人解釋北海的神秘生物。馬格努斯在地圖的海洋上,放滿了人們在文藝復興時期相信的奇怪而富有想像力的生物。
  • 世界十大恐怖海怪傳說,真的有海怪嗎?
    你有沒有想過數百萬年前在海洋裡有哪些生物?古往今來,世界各地關於海洋巨型生物的傳說故事有很多,那些海洋生物是巨大兇猛的,有鋒利的牙齒等等其他特徵。海洋中生活著大量形形色色的「怪物」。廣袤的海洋裡生活著很多我們叫不上名字來的生物,一直以來世界各地也都陸續報導過一些海灘之上驚現死掉了的海怪的新聞。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恐怖海怪傳說,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 冰島不為人知的海怪王國
    在這冰火交加的地圖上,海怪的蹤跡隨處可見,冰島的海面幾乎都被鋼牙火鬣的海怪填滿。十六世紀末的冰島,正是海中大物的黃金年代,航海活動的發展,使人們得以望見大魚的身影,偶爾露出的一鱗半爪,成為爭相傳誦的海怪故事,冰島也因此而成為歷史久遠的海怪王國。
  • 北海巨妖——北歐神話傳說中的挪威海怪
    蔚藍色的大海廣袤無垠,深不可測,時至今日海洋中仍有許多未知生物不為人們所獲知,這也使得海洋頗具神秘感。在地球上,無論是炎熱的撒哈拉、酷寒的南極,亦或是茂密的亞馬遜叢林深處,還有珠穆朗瑪絕巔,都有著人類的足跡。唯有海洋,雖然從遠古涉足至今,但人類還是無法探索其更深處的秘密。因此,人類對神秘的海洋充滿了嚮往和遐想。
  • 挪威海怪?北海巨妖?大王烏賊身上依舊披著神秘面紗
    《加勒比海盜》中的海怪在北歐神話之中,一直都有著章魚模樣的巨大海怪的傳說。一直以來,人們對於這樣的海怪形象也多有幻想。但是這樣的生物真的存在嗎?在蔚藍的深海裡,會不會也有相似的生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了海怪的原型。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科學之中所發現的,傳說中挪威海怪的原型——大王烏賊。
  • 探索百年神秘海怪之謎,聖奧古斯丁海怪至今無解!
    除去《聖經》裡記載的「利維坦」海怪,最為著名的要數「聖奧古斯丁海怪」了。獅頭海怪之謎歐肯納根水怪歐肯那根湖位於加拿大,傳說中經常出現不明生物,也因此每年都有許多水怪愛好者來到這裡尋求真相。
  • 探秘百年神秘海怪之謎,聖奧古斯丁海怪至今無解
    自從人類出現,我們對世界的探索就從未停止,從陸地開始徵服,漸漸的擴張到了海洋。海洋的平均深度大約為3700米,最深的地方可達一萬多米,也正因為海洋的深廣,人類對海洋的認知至今還只是九牛一毛。傳說中故事中的海怪
  • 「挪威海怪」是否真的存在,它身上又有啥秘密?西瓜視頻為你揭秘
    進入大海航時代後,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活動越來越多,關於挪威海怪的記述也越來越詳細。根據經驗豐富的船員留下的記載,挪威海怪因體型巨大,吞吃、排洩就足以形成一個移動的漁場。在這個漁場生態系統中,大量海洋魚類圍繞在海怪四周,依靠海怪的排洩物為生,而海怪也默許這種行為,因為可以方便以這些魚類為食。因此在大航海時代甚至有挪威漁夫為了好的捕獲,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在傳說中挪威海怪的出沒海域捕魚。
  • 傳說中的神秘挪威海怪確實存在!
    海怪確實是存在的。
  • 大王烏賊為什麼這麼大?基因測序解析海怪真身
    廣袤的海洋除了帶給人類豐富的漁業資源,還孕育了原始的恐懼。在深邃黑暗的深海中,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人類難以想像的龐然大物冰冷地注視著海面上航行的船隻。自人類開啟航海時代,海怪的傳說就一直流傳在水手中間。
  • 「海綿寶寶」亮相南京 地質學家揭秘古海洋奧秘
    「海綿寶寶」亮相南京 地質學家揭秘古海洋奧秘  【解說】動畫片《海綿寶寶》深受孩子們喜愛,而現實版的 「海綿寶寶」更為奇特。2月9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集中推出海底生物海綿化石、鱟等遠古海洋生物化石,揭秘億萬年前海洋多彩的世界。
  • 志怪:來自歐洲的海怪傳統 馬格努斯《海圖》創立海怪譜系
    作者:盛文強瑞典地理學家奧拉斯·馬格努斯(1490-1557)繪製的《海圖》初看《海圖》,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陸地狀貌似乎總被一瞥帶過,最為引人注目的深淵海怪們噴吐水柱,折斷桅杆,把水手當做食物。在馬格努斯之後,《海圖》創立的海怪譜系生長為參天大樹,難以撼動。海中巨蟒利維坦(Leviathan)總是喜歡綁架船隻,它在地圖上出現時,正用全身之力纏繞住一艘海船,海船面臨崩塌的危險。製造渦流的怪物普裡斯特(Pristes)則如參天巨塔,身似馬,頭似龍,從高處噴水滂沱,致使船舶沉沒。還有吞噬巨型龍蝦的海犀牛,以及布滿芒刺的北海巨妖。
  • 南極洲出現巨型海怪化石,古生物學家:它們不應該在這裡
    在大約6600萬年前,即白堊紀時代,一種五層樓高的史前海怪遊蕩在南極洲的神秘海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