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原始湯」新佐證 或是深海「黑煙囪」

2021-01-21 中國網

1871年,達爾文在一封信裡這樣寫道:「生命最早很可能在一個熱的小的池子裡面。」後來,這個「熱的小池子」被稱做「原始湯」。但是由於當時條件限制,對於「原始湯」的研究一直沒有進展。直到100多年之後的1977年,美國科學家在加拉巴戈斯群島海底找到了它。

昨天,為紀念「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由省科協、南京地質古生物所主辦的「達爾文與進化論」科學論壇上,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介紹,30多年來,隨著深海生物科研的不斷深入,科學界認為: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海底熱液形成的「黑煙囪」。

生命可能起源於「黑煙囪」

海底「黑煙囪」的發現及其研究是全球海洋地質調查近幾十年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學成就。1977年,美國「阿爾文號」深潛器潛到了加拉巴戈斯群島深海,在那裡測得深層海水高達8攝氏度,同時海底出現白色的巨型蛤類。這種反常的現象引起專家們的關注,到了1979年,「阿爾文號」又重新來到這裡,並且還帶了很多生物學家一同前往。正是這次的研究,揭開了「深海熱液生物群」的神秘面紗。

科學家們發現,海底熱液帶出大量硫化物,遇水冷卻後形成巨大的「黑煙囪」,約350℃的含礦熱液從直徑約15釐米的煙囪中噴出,與周圍海水混合後,很快產生沉澱變為「黑煙」,沉澱物主要由磁黃鐵礦、黃鐵礦、閃鋅礦和銅-鐵硫化物組成。這些海底硫化物堆積形成直立的柱狀圓丘,稱為「黑煙囪」。

近30年來,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的大洋海底相繼發現海底熱液和「黑煙囪」,包括臺灣東北角的龜山島。並在「黑煙囪」旁發現很多生物,形成與人們常識迥異的生物群和食物鏈。最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是3米長的管狀蠕蟲,這類蠕蟲沒有口腔和肛門,靠體內的硫細菌供給營養。個體大有利於一次性大量取食,也有利於迅速運動到達食物源,能夠忍耐長期飢餓。

「黑煙囪」附近生物鏈的生存環境,與太古代生命起源時期類似。太古代時期沒有綠色植物,沒有光合作用產生的大量氧氣。此外,光合作用也可能起源於熱液的「黑煙囪」。科研人員在大西洋深海的「黑煙囪」,發現有一種蝦的背上有感光區,能夠感知藍綠光線。另外,美國科學家在5000米深的海底曾關閉深潛器燈光5分鐘,在熱液口發現光線。「這種光顯然被最早的某一種生物利用了,這個時候光合作用效率高的優越性就顯示出來了,把生物的演化往前推進。由此,我們說生命的起源很可能就是從海底的『黑煙囪』開始的。」

海洋病毒堪比60個銀河系

「其實,深海裡不光有特大號生物,更重要的是,深海裡還有無數的細菌,細菌通過化學作用吸取地熱帶出來的能量,形成各級生物鏈的營養源。」汪品先說,據統計,海底有90%的生物是微生物。而且最多的是病毒,如果病毒拉手起來遊行,可以排60個銀河系。這些微生物能夠自己製造營養,過著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生態。幾十億年來,正是它們,勤勤懇懇地耕耘了這個地球。

「土衛二」上或有地外生命

科學家此前,曾在「土衛二」上的冰下,找到了5萬米深的海水。而讓大家都很驚訝的是,在這些海水裡,竟然也發現了細菌。這是否意味著有地外生命存在?汪品先院士解釋說,現在看來,應該有地外生命存在,但是人類還沒有這個本事找到地外生命。

「按照現在的能力,我們推測地外生物可能並不是以前想像的大生物。」汪品先說,現在看來只能從水和大氣的成分來推測有沒有生命活動。而且估計存在的生命很可能就是種微生物。

深海生物如何進化仍是謎

達爾文在1871年的信裡,說到生命起源可能是在「一個小的暖水池裡,有著各種氨與磷的鹽類,光,熱,電等等,化學上形成了蛋白質的成分,能夠進行更為複雜的變化;而今天有了生物,這種物質就會馬上被吃掉或吸附掉,當生命出現前就不會有這種事」。這也就是後人講的「原始湯」。達爾文時代對深海基本還是一無所知,這個想法經過很多年都沒有證實。近30年來深海生物科研的重大突破則是對這種設想的佐證。

深海生物的發現對於進化論提出了一些列問題,比如海底的生物是怎麼進化的?很多生物起碼幾百萬歲了,在極端條件下怎麼新陳代謝,怎麼遺傳?這種黑暗食物鏈和我們的陽光食物鏈能不能交融,怎麼交融熱液。生物地理分區不一樣,又是怎麼傳播呢?是不是火星過來,然後在地球上存活?這些問題都留給未來的研究者去回答。 (記者 朱姝)

相關焦點

  • 達爾文所指生命起源處:或是深海「黑煙囪」
    昨天,為紀念「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由省科協、南京地質古生物所主辦的「達爾文與進化論」科學論壇上,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介紹,30多年來,隨著深海生物科研的不斷深入,科學界認為: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海底熱液形成的「黑煙囪」。
  • 汪品先院士: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黑煙囪」
    (新華組稿·達爾文誕辰200周年)汪品先院士: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黑煙囪」新華網上海2月11日電(記者楊金志、張建松)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學系教授汪品先最近表示,近30年來隨著深海生物科研的不斷深入,科學界有看法認為: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黑煙囪」;
  • 生命起源:深海巖壁——在冰與火的夾縫中繁盛
    了解生命歷史,認識生命本質,探索生活真諦。大家好,我是小二,現在我們繼續來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阿爾文號」的深海探索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米勒的「原始湯理論」再也站不住腳,而人們對於生命起源的探索卻並沒有停下腳步。
  • 「原始湯」是什麼?它是生命起源的證據嗎?
    它們雖然保留了原始的模樣,但是我們想要尋找的生命起源信息幾乎也所剩無幾了。 但是,人類從未放棄尋找生命起源的腳步。有科學家想到,在古老的巖石中,或許封存了與世隔絕數十億年之久的水。這些水可能從未接觸過生命。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原始湯」,而這一次,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接近目標的一次。
  • 我國首次發現「黑煙囪」 生命起源探索再進一步
    我國首次發現「黑煙囪」 生命起源探索再進一步」,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現代海底黑煙囪及其硫化物礦產的發現,是全球海洋地質調查近10年中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之一,因其和海底成礦、生命起源等重大問題有關而成為國際科學前沿。但因現代「黑煙囪」分布在海底,僅有美、德、法、加、日等少數國家有能力開展研究。科學家於是將目光投向了陸地上的「黑煙囪」化石,但迄今僅在俄羅斯、愛爾蘭發現3億至4億年前的「黑煙囪」殘片。
  • 北極發現最高溫"海底黑煙囪" 或為生命起源處?
    北極發現最高溫"海底黑煙囪" 或為生命起源處?  地熱出口區 煙囪最高四層樓   由挪威柏根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德國布裡曼大學以及洛桑瑞士聯邦科學院組成的科研團隊,在格陵蘭島與挪威之間的大西洋中洋脊海域,北緯七十三度的海面下三公裡處,發現共包括五個「黑煙囪」的海底地熱流出口群,其中最高的「煙囪」有四層樓高。
  • 新聞分析:古海底「黑煙囪」緣何引起關注
    隨著最近二三十年深海探測及載人深潛等科技手段的發展,美國、日本、法國等國科學家在大洋深處發現了大量冒煙的「黑煙囪」。這些「黑煙囪」一般位於正在擴張的大洋中脊處,裡面不僅可以「噴」金「吐」銀,而且噴射出許多微生物,並在周圍形成繁榮的深海生物圈。  就在20年前,人們還普遍認為地層和大洋深處是生命的禁區。然而,一系列研究發現,大洋深處並非一片冰冷,也並非一片寂靜的「生命沙漠」。
  • 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
    此航段期間,「蛟龍」號11次深潛西北印度洋,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在國際上也是頭一回」  「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熱液區實施載人下潛科學考察,在國際上也是頭一回。」本航段首席科學家韓喜球說,本航段在這一海域臥蠶1號、臥蠶2號、天休與大糦4個熱液區首次實施載人深潛調查,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和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
  • 生命起源的真相-無用知識第二十九期
    「黑煙囪」假說中存在的重要缺陷。首先,瓦西特肖瑟(Günter Wächtershäurse)所提出的「黑煙囪」假設有一個與「原始湯」假設相同的問題——「濃度」。就如同大家總說的「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一樣,拋開濃度談化學反應同樣也是紙上談兵。
  • 中國「大洋一號」尋找海底「黑煙囪」
    船長甄松剛告訴新華社記者,未來半年,他們將在太平洋中脊上尋找海底「黑煙囪」,爭取發現新的熱液硫化物區。「大洋一號」科考船第22航次第6、7航段首席科學家倪建宇說,「大洋一號」將開赴的海域位於太平洋中脊南部,國際上還沒有在這一區域發現過活動的熱液硫化物區,「大洋一號」希望在那裡找到海底「黑煙囪」。
  • 「海底黑煙囪」解生命和地質之謎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李江海近日向記者透露,今年8月以他為首的研究組在對我國五臺山-太行山交界區進行中-美-加專家聯合地質調查時,發現了25億年前的海底黑煙囪,這些發現為地球生命起源與大洋演化提供了重要證據。同行的美國和加拿大專家充分肯定了李江海研究組的這項科學發現,並給予高度評價。
  • 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 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新證據
    我研究人員利用自主設備在深海熱液區發現超臨界二氧化碳生命來自海底「黑煙囪」又有了新證據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RiP)在深海熱液區原位探測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 受訪者供圖近日,我國科學家在深海熱液又被稱作「黑煙囪」,通常與海底巖漿活動有關,是一種海水被加熱並與巖漿中揮發性物質一起噴出海底所形成的地質現象,溫度可達三四百攝氏度,熱液流體的噴發不僅向海洋釋放熱量,還帶來了很多的金屬元素和氣體組分,孕育了豐富的基因資源和大量熱液硫化物礦床。
  • 【科普秀】"蛟龍"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 海底黑煙囪是怎麼煉成的?(4)
    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古海底「黑煙囪」2003年2月23日消息,我國科學家經過長期不懈的野外「追蹤」,終於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 北冰洋發現海底黑煙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訊  瑞士和挪威科學家8月4日宣布,他們在北冰洋極北地區海域發現了被稱為「海底黑煙囪」的熱噴泉,它們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據新華網報導,科學家在格陵蘭與挪威之間的中大西洋洋脊上發現了5處非常集中的「海底黑煙囪」,其位置位於北緯73度海域,比此前發現的任何一處深海熱噴泉都更偏北。
  • 海洋科普 奇特的海底「黑煙囪」
    「黑煙囪」是聳立在海底的硫化堆積物,呈上細下粗的圓筒狀,形似煙囪,所以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黑煙囪」。它們的直徑從數釐米到2米,高度從數釐米到50米不等。專家們認為,海底「黑煙囪」的形成過程很複雜,主要與海水及相關金屬元素在大洋地殼內熱循環有關。
  •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深潛器拍攝到奇異的「海星」遊動在深海熱液噴口處  喬恩·科普利認為實驗室分析結果可發現新的深海物種,從身體形態上判斷,我們已經發現了幾個新品種,比如一種新的海葵,罕見的蠕蟲類生物,還有一些甲殼類動物。
  • 最古老的「原始湯」
    發現「原始湯」  理論上講,研究生命起源最好的證據,是地球上40億年前的巖石和化石中所包含的信息
  • 中國海洋科考探秘南大西洋 探查"海底黑煙囪"
    深海奧秘:  探查「海底黑煙囪」   大西洋航段首席科學家李傳順表示,南大西洋海域的核心工作是探查海底熱液硫化物分布特徵。「海底熱液硫化物是一種富含金、銀、銅、鐵、鋅的礦產資源,由洋殼內高溫熱液噴發至海底冷卻沉澱形成。它俗稱『海底黑煙囪』。」  「海底黑煙囪」主要出現在大洋中脊的斷裂帶上。
  • 生命的起源之「原始湯」的破滅-無用知識第二十五期
    這種看法在現在的人眼中看來不免有一些幼稚,但是在當時,這可能確實是最接近生命起源真相的論述了。達爾文眼中生命起源之地(圖源:網絡)1953年,哈羅德·尤裡和他的學生一起設計了一個時至今日依舊可以在中學課本中找到的著名實驗來驗證生命的起源,這便是「米勒-尤列實驗(Miller-Urey experiment
  • 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
    中外科學家將合作探索地球早期生命起源  據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王文韜 李斌)我國科學家經過長期不懈的野外「追蹤」,終於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