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海底「黑煙囪」吞金吐銀
順藤摸「瓜」 2001年,在河北遵化發現25億年前的古大洋巖石記錄後,可能是生命起源地的硫化物「黑煙囪」逐漸進入北京大學地質系李江海教授的視野。這些「黑煙囪」位於大洋深處的中脊或裂谷地帶,近20年來正逐漸成為海洋研究和地質科學的「顯學」。 硫化物是「黑煙囪」可能存在的標誌。
-
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
「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但因現代「黑煙囪」分布在海底,僅有美、德、法、加、日等少數國家有能力開展研究。科學家於是將目光投向了陸地上的「黑煙囪」化石,但迄今僅在俄羅斯、愛爾蘭發現3億至4億年前的「黑煙囪」殘片。
-
圖文: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
圖文: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 圖為我國科學家發現的完整的海底「黑煙囪」切面。圖上可見兩個完整的「黑煙囪」通道。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李江海教授率領的課題組2002年10月在河北興隆地區發現14.3億年前的古海底「黑煙囪」。「黑煙囪」的形成,是由於新生大洋地殼或海底裂谷地殼的溫度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滲透可達幾公裡,在地殼深部加熱升溫後,淋濾並溶解巖石中多種金屬元素後,又沿著裂隙對流上升並噴發在海底。由於礦液與海水成分、溫度的差異,形成濃密的黑煙,海底及其淺部通道內則堆積這些硫化物的顆粒沉積。
-
【科普秀】"蛟龍"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 海底黑煙囪是怎麼煉成的?(4)
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古海底「黑煙囪」2003年2月23日消息,我國科學家經過長期不懈的野外「追蹤」,終於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
中國發現14.3億年前古海底「黑煙囪」 - 新聞回顧
2003年6月6日 華聲報訊:中國科學家經過長期不懈的野外「追蹤」,終於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完整的古海底「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
青山踏遍成正果——古海底「黑煙囪」發現始末
順藤摸「瓜」 2001年,在河北遵化發現25億年前的古大洋巖石記錄後,可能是生命起源地的硫化物「黑煙囪」逐漸進入北京大學地質系李江海教授的視野。這些「黑煙囪」位於大洋深處的中脊或裂谷地帶,近20年來正逐漸成為海洋研究和地質科學的「顯學」。 硫化物是「黑煙囪」可能存在的標誌。最初,研究組在一種古大洋巖石——枕狀熔巖中識別出了硫化物,但規模很小。
-
我國首次發現「黑煙囪」 生命起源探索再進一步
「黑煙囪」,這些億萬年前生長在海底的「黑煙囪」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但因現代「黑煙囪」分布在海底,僅有美、德、法、加、日等少數國家有能力開展研究。科學家於是將目光投向了陸地上的「黑煙囪」化石,但迄今僅在俄羅斯、愛爾蘭發現3億至4億年前的「黑煙囪」殘片。
-
「海底黑煙囪」解生命和地質之謎
什麼是「海底黑煙囪」? 海底黑煙囪的發現及其研究是全球海洋地質調查近十年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學成就。 現代海底黑煙囪的研究始於1978年,當時,美國的阿爾文(Alrin)號載人潛艇在東太平洋洋中脊的軸部採得由黃鐵礦、閃鋅礦和黃銅礦組成的硫化物。
-
海底「黑煙囪」
「黑煙囪」的發現及其研究是全球海洋地質調查近幾十年來取得的重要科學成就。 現代海底「黑煙囪」的研究,始於20世紀的70年代末,當時,美國的「阿爾溫」號潛艇內的考察人員在東太平洋中脊的軸部約2610-1650米的海底熔巖上,發現了數十個冒著黑色和白色煙霧的煙囪,從直徑約15釐米的煙囪噴溢口中噴出約350攝氏度的含礦熱液,與周圍的海水混合後,很快產生沉澱變為黑煙,沉澱物主要由磁黃鐵礦、黃鐵礦、閃鋅礦和銅一鐵硫化物組成。
-
我國水下機器人發現海底巨大「黑煙囪」
我國自主研製的水下機器人「海龍2號」在東太平洋海隆海底發現罕見巨大「黑煙囪」並成功取樣,標誌著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能使用水下機器人開展洋中脊熱液調查和取樣研究的國家之一。
-
科普:探秘海底「黑煙囪」
新華社「向陽紅01」船11月29日電(記者 張旭東)在幾千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存在很多像「黑煙囪」一樣的堆積物。這片被稱為海底熱液區的區域,無氧、無光、高壓、有毒,但卻有很多生物生存,顛覆了人們對「萬物生長靠太陽」的認知。 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正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暨中國大洋46航次。
-
「黑煙囪」意味著什麼?
本周在銅礦供應上又有了新的發現,在西南印度洋執行下潛科考的「蛟龍」號,在2800多米深的洋底發現了一個20多米高的「黑煙囪」,直徑2米左右,非常壯觀罕見。「黑煙囪」是活火山巖漿融化海底礦物形成的熱液硫化物。它被公認為國際深海科考的最前沿,我國在短短幾年中已經發現了30多個。 目前海底多金屬硫化物已經成為各國的關注熱點。
-
生命起源「原始湯」新佐證 或是深海「黑煙囪」
昨天,為紀念「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由省科協、南京地質古生物所主辦的「達爾文與進化論」科學論壇上,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介紹,30多年來,隨著深海生物科研的不斷深入,科學界認為: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海底熱液形成的「黑煙囪」。生命可能起源於「黑煙囪」海底「黑煙囪」的發現及其研究是全球海洋地質調查近幾十年取得的最重要的科學成就。
-
北冰洋發現海底黑煙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訊 瑞士和挪威科學家8月4日宣布,他們在北冰洋極北地區海域發現了被稱為「海底黑煙囪」的熱噴泉,它們不僅能噴「金」吐「銀」、形成海底礦藏,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關。 據新華網報導,科學家在格陵蘭與挪威之間的中大西洋洋脊上發現了5處非常集中的「海底黑煙囪」,其位置位於北緯73度海域,比此前發現的任何一處深海熱噴泉都更偏北。
-
海洋科普 奇特的海底「黑煙囪」
「黑煙囪」是聳立在海底的硫化堆積物,呈上細下粗的圓筒狀,形似煙囪,所以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黑煙囪」。它們的直徑從數釐米到2米,高度從數釐米到50米不等。專家們認為,海底「黑煙囪」的形成過程很複雜,主要與海水及相關金屬元素在大洋地殼內熱循環有關。
-
蛟龍號在印度洋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
此航段期間,「蛟龍」號11次深潛西北印度洋,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關鍵詞:深海 蛟龍號 印度洋 海底黑煙囪 分類名稱: 熱點新聞
-
達爾文所指生命起源處:或是深海「黑煙囪」
昨天,為紀念「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由省科協、南京地質古生物所主辦的「達爾文與進化論」科學論壇上,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介紹,30多年來,隨著深海生物科研的不斷深入,科學界認為:生命可能起源於深海海底熱液形成的「黑煙囪」。
-
中國「大洋一號」尋找海底「黑煙囪」
船長甄松剛告訴新華社記者,未來半年,他們將在太平洋中脊上尋找海底「黑煙囪」,爭取發現新的熱液硫化物區。「大洋一號」科考船第22航次第6、7航段首席科學家倪建宇說,「大洋一號」將開赴的海域位於太平洋中脊南部,國際上還沒有在這一區域發現過活動的熱液硫化物區,「大洋一號」希望在那裡找到海底「黑煙囪」。
-
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
此航段期間,「蛟龍」號11次深潛西北印度洋,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在國際上也是頭一回」 「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熱液區實施載人下潛科學考察,在國際上也是頭一回。」本航段首席科學家韓喜球說,本航段在這一海域臥蠶1號、臥蠶2號、天休與大糦4個熱液區首次實施載人深潛調查,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和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
-
嚴懲「黑煙囪」 10天發現18起 全市各地公布24小時舉報電話
12月17日,我市大氣汙染防治專項執法行動啟動,嚴厲查處「黑煙囪」和「燒秸稈」現象,至今已經發現18起「黑煙囪」,其中本周發現10起。為了發動全體市民共同參與到大氣汙染防治中來,市環保局近日聯合本報發起《全民參與大氣汙染防治,尋找身邊的「黑煙囪」》的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