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看大師們讀世界名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巨人

2020-12-05 莫茉書評
《世界名著大師課:英國卷》

我記得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會在寒暑假布置課外作業,就是讀幾本外國名著,像《莎士比亞全集》、《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等等,而真的買了書回去看,卻總被書中翻譯腔看得腦瓜疼,看完了也感覺毫無收穫,甚至有時候壓根沒有看懂,也就更提不起興趣了。

直到我發現有這樣一套書,聽大師們講世界名著,講述書裡的精彩之處,和各個知識點,那些被我們忽略掉的、不明白的地方,在這本書裡都能找到答案,整個人都仿佛豁然開朗,如果工作太忙,在上下班路上還能用聽音頻課的方式吸取知識,它就是——《世界名著大師課:英國卷》。

《世界名著大師課:英國卷》

本書講述了21部英國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比如《哈姆萊特》、《傲慢與偏見》、《羅密歐與朱麗葉》、《傲慢與偏見》、《簡.愛》、《呼嘯山莊》、《雙城記》、《德伯家的苔絲》等,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到全書精華,緊貼原著進行條分縷析地講解,並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從大師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這些名著究竟好在哪裡,如何閱讀一本好書,同時講述得非常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通過介紹這些經典文本,大師們像是我們的老朋友,和我們共同深入探討了關於青春成長、夢想奮鬥、人情財富、愛恨生死等話題,更貼近我們現在的生活,讓人產生強烈的共鳴,從中獲得人生啟迪。

我們之前讀書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就像本篇的第一節課,關於劉洪濤老師介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課程,他所選中的角度,所考慮的問題,就是我這樣的小白曾經想到過,卻被懶惰而無視掉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個愛情悲劇,對於他們所映射的封建專制和包辦婚姻的殘酷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我們卻從未思考過為什麼這個男女情愛故事會被奉為經典;為什麼這個悲劇故事那麼受歡迎;羅密歐為什麼會被朱麗葉吸引,從紈絝子弟變成深情專一的戀人;一個愛情故事而已,又有什麼人生價值與社會意義;而我們所說的命運這隻翻雲覆雨手又是怎樣在這對苦命鴛鴦之間興風作浪的,命運真的是不可改變的嗎?

等等等等,這些問題,老師都在課程中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解答,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和老師看得並不是同一本《羅密歐與朱麗葉》,他的是精裝修訂本,而我的只有一句「略……」。還真得感謝老師在文末給我們推薦了相關的出版社和譯本,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去了解莎士比亞和他的作品。

《世界名著大師課:英國卷》

同時這本書宣揚愛情的偉大,卻沒有宣揚那種為愛而死的戀愛腦,我們羨慕文學作品中的理想愛情,我自己也曾經為故事裡的真愛上頭,迷得神魂顛倒,希望有像羅密歐這樣完美的愛人,能夠為其不畏生不懼死,老師在這裡給我們敲了敲警鐘。

他是這樣說的: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是一種被高度理想化的浪漫愛情,與現實生活中的愛情有著很大的差距。我們讚美這一對戀人的真愛,欣賞他們身上被愛情激發出來的種種美好品質,進而喚起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之情,但是,這並不等於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去效仿他們的具體行為。我們既要建立文學與現實的聯繫,又要分清文學與現實的邊界,這樣,才能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

我在看完之後,深受啟發,感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巨人,從前所未有的高度,去了解書中的世界,了解作者的想法,了解故事背後的意義,然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從中找到閱讀名著的真正樂趣。

有時候不是書不好,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閱讀方法,缺少一個引路人,一盞明燈,一個指南針,我想聽了大師課再去讀名著,或者讀過名著再回頭看大師課,都是我們閱讀名著的一個非常棒的選擇。

End。

相關焦點

  • 【超高分短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英文怎麼說?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在研究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這確實是個令人鼓舞的重大發現,我們今天之所以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全是因為我們一直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百多年前牛頓留下這句膾炙人口的話。之後,每個世代都公認牛頓本人才是無人能比、仰之彌高的巨人,我們都是站在他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牛頓天性孤僻,在學校時就獨來獨往,即使上了大學仍對讀書以外的活動敬謝不敏,就連宗教也是信奉反對三位一體的非正統教派。雖然是只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孤鳥,他的天才洋溢仍讓他在24 歲時就成為劍橋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並在兩年後接任崇高的盧卡斯講座教授一職。
  • 科學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巨人的肩膀——數學的模式
    現在很多人講「巨人的肩膀」這個話題,如何理解「巨人的肩膀」?「巨人的肩膀」是什麼?我的理解是,從狹義角度看,不是所有人都能站上巨人的肩膀,能站上巨人肩膀的都是即將成為更偉大巨人的人。從廣義角度看,任何成就的取得,無論是科技,還是教育,亦或經濟、社會,都是前人基礎上的進步,離開前人的鋪墊,就沒有進步的基礎,都是巨人肩膀上的「一小步」,無數的「一小步」匯集成了人類的一大步。此時巨人既是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一個個具象的人,更泛指人類文明發展的所有成果。緊接著的話題是,我們如何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男人
    弟弟喝了哥哥製造的巨人藥水,一下變成了進擊的巨人,於是哥哥變成了站在巨人的肩膀的男人,和弟弟準備一起徵服地球。已經滅了幾個市了。 乍一看,這不就是進擊的巨人嘛。
  • 【大咖說事】站在「巨人肩膀」上進擊的唐澤
    牛頓為什麼看得比別人更遠一些那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搬運、抄襲必舉報!!!全網維權!!!】老師們經常會拿他說過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的學生,那就是:「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好理解,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老師們通常解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牛頓的自謙,意思是只有謙虛,才能獲得成功,才能看得更遠。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點擊上方文字關注「婷婷隨筆」圖片來源:攝圖網全文共1254字,閱讀需要4分鐘名人語錄: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你的起點並不決定你的終點是怎樣的,就好比一句老話所講的一樣,你的出身並不決定你往後的一生。
  • ...家是站在100年前的巨人肩膀上,但網絡作家是站在昨天巨人的肩膀上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今天中國網文出海的現狀是怎樣的?有哪些發展趨勢?11月16日,在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的首屆全球原創論壇上,全球內容生態開放平臺正式發布,海內外網文企業代表分享產業實踐成果,行業專家圍繞「網絡文學如何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對中國網文出海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展開深入探討。
  • 談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作
    寫作不是生來就會,而是慢慢學習、日積月累才可能有一點小成就的過程,在科學領域上,牛頓會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文字領域上,高手會說自己曾經是「抄手」。怎麼說自己是「抄手」,因為這不是在說自己喜歡抄襲,不是孔乙己口中的讀書人竊書不算偷,而是每一個文字工作者對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進行為我所用,助我所長的反覆咀嚼,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怎樣反覆咀嚼,大丈夫有所抄、有所不抄的堅持,那就談談怎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作。
  • 站在巨人肩膀上做創意丨原來藝術名畫還能這麼玩!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創意,就是做項目時可以適當借勢大眾心中認知度較高的 IP ,這樣不僅能夠迅速吸睛,也較能夠在目標受眾心中引起共鳴。既然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都不一樣,為了不增加受眾的理解成本,不如就從大眾普遍認同的藝術載體,大眾都認可的「巨人」入手。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SARAH BURTON如何塑造出紳士優雅的男裝?
    今秀她靈感源自藝術大師 HENRY MOORE,讓身體衣物化身成藝術裝置。在 ALEXANDER MCQUEEN FW20 開幕之前,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傳藝術大師 HENRY MOORE 的作品《THREE-QUARTER FIGURE》。其後品牌公開首個男裝系列造型,2020 秋冬系列最鮮明可見 SARAH BURTON 把充滿銳利的剪裁貫穿礦物與金屬石內。
  •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讀書經》
    對於個人而言,讀書能夠提高素質和能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創造輝煌的人生;對於一個民族而言,讀書能夠涵養精神氣質,激發朝氣和活力,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讀書能夠鑄就精神文化根基,提升國民素質,營造文明氛圍,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尤其在當今以知識和科技為人類生存、發展之本的時代,讀書學習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和迫切的。
  • 學習牛頓同學,多讀巨人的書,找找能站得肩膀!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說一下運動和力之間的糾葛,以及牛頓第一定律是如何誕生的,多學習牛頓同學,多讀巨人的書,找找能站的肩膀!運動屬於八年級上冊知識,力屬於八年級下冊知識,這所以這兩個知識點之所以經常連接在一起我們要感謝亞里斯多德和伽利略這兩個人。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我的第二條職場黃金律。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平臺的能力附加給你,把精英的氛圍環繞與你,把大企業的合規合法要求強化於你。這好比在最初你還是白紙的時候,就工工整整地寫下格式要求規範行文,不至於被後面的各種誘惑迷失了方向、蒙蔽了雙眼。年輕的職場人,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我看過、體驗過,終身受益匪淺。那麼有人說,如果我的能力達不到上面說的三點,是不是就無法做出選擇?
  • 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風景,這是一種無法替代的優勢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成功,無法離開伯樂的相助,假如你能夠遇到一個賞識你,幫助你發展的上司,自然就是遇到了你的「伯樂」,他將是你走向成功路程上的一張通行證。現實世界中,多數人都是在平庸中度過一生,多少匹曾經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的千裡馬最後威力消磨殆盡淪為普通人中的一員。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斯託克斯
    原標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斯託克斯 事實上,斯託克斯的研究是建立在劍橋大學前一輩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可以用牛頓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形容。 對他有重要影響的數學家包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傅立葉、泊松和柯西等,他們均是大名鼎鼎的數學家。由此可見做學術研究不僅需要像佩雷爾曼那樣的獨立鑽研的精神,也需要前輩的指引。
  • 《熊出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莫要忘記自己腳下的路!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但不要迷戀高處的風景,那裡暫時不屬於我們。找到正確的方向,走著自己的路,終有一天,我們也可以成長成巨人,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風景。熊出沒取得的成就熊出沒系列動畫從2011年至今,獲得了至少14項獎項,2014年正式推出電影,票房數據很不錯的。
  • 紅芯瀏覽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包」吧!
    我們也是尊重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高婧,「紅芯」聯合創始人。原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創新」,就是把巨人的產品打包幾層拿出來賣嗎?漢語詞彙「創新」的詞義,就是反反覆覆被這樣的人、這樣的公司一點一點地汙染的。過去把別人的成果拿過來,改動一點點就叫做「微創新」,大家慢慢見怪不怪都認了;現在加一層皮膚連裡面文件名都不帶改的都敢說自己是創新了,所以這次該叫什麼?打包式創新?換皮式創新?
  • 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剛上任的時候,領導就語重心長地說:「小兵啊,組織上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你是對你能力的認可,你要好好幹作出一番成績來。只要你幹得好,升職加薪都不是什麼難事,咱們這個中心是在總裁那裡都是數一數二的,只要出成績那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但是如果你幹的不好,就會有很多人拿著放大鏡看你哪裡做的不好,上一任負責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擼下來的。你要切記,不要重蹈覆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