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中國國際傳播的新方向新空間
當前,隨著中國逐步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成為我們在國際傳播中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
-
在疫情防控中更好傳播中國聲音(新知新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中國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這為我們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
習近平國際傳播論述的傳播要素分析
提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外宣傳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在傳播學視角下,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可從傳播要素的角度進行解讀,從而更好地理解國際傳播新戰略,推動對外宣傳工作發展。
-
《人民日報》推特(Twitter)對外傳播的策略分析
沒有內容,形式無所依託;內容不明確表現形式也必然是飄忽不定的,無法給人以清晰的印象。[ 程曼麗.大眾傳播與國家形象塑造[J].國際新聞界,2007(03):5-10.]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準確定位,界定國家形象內涵。
-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講好中國故事需創新對外翻譯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需要創新中華文化的對外翻譯工作。近年來,我國的外譯工作取得長足發展,但也面臨外譯產品數量多、接受度差,投資大、效益低等問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譯過程(如計算機輔助翻譯、在線翻譯、雲翻譯)和翻譯形式(如眾包、眾籌)等都出現了新的突破。
-
周樹春:自覺把握新時代國際傳播的特徵規律
以下文章來源於對外傳播 ,作者周樹春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傳播也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歷史時期。從根本上說,新時代國際傳播應該是與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時代特徵相適應的國際傳播。
-
...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求索商學新知;講好中國故事
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求索商學新知;講好中國故事 2020-07-2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效度
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是堅定「四個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內在要求,對於提高國際話語權、塑造良好國家形象、增進國際社會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做好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工作,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力。
-
165家華文媒體齊聚杭州 傳播新時代華媒正能量
開幕式上,人民日報社編委、人民日報海外版總編輯王樹成提出,華文媒體打開機遇之門的路徑,就是融合發展。在此方面,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我們願意向全球華文媒體分享。 開幕式之後,舉行了主論壇和四個平行分論壇,代表們圍繞融合發展、城市創新發展、人工智慧與新媒體未來、新時代中國海外形象塑造、傳播方式與開放創新等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討論。
-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中國智慧推動國際合作
「和為貴」的處世哲學有助於化解國際爭端。經濟全球化並沒有消除戰爭威脅,民族國家之間相互依賴的加深同時也意味著摩擦與衝突的機率增加,持久和平仍是人類社會需要長期努力追求的目標。沒有持久和平,當然就談不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了維護持久和平,就要化解戰爭風險,這就要使和平成為國際社會認可的首要價值。
-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積極推進禮儀教育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禮儀是宣示價值觀、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禮儀作為一種制度規範和價值載體,具有成風化人的教化功能。努力實現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標,需要積極推進禮儀教育,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文明素養,推動全社會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建立禮儀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和規範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禮儀制度能夠調節各種社會關係,是加強禮儀教育的重要基礎。
-
俄羅斯國際傳播模式的三維解析
由於俄羅斯轉型以來形成的特殊國體,政府在國際傳播中居於主導地位,採取多種措施發展媒介與政府、企業之間的新型關係,表現出國際傳播戰略中傳播主體、傳播平臺、傳播內容的多元協同發展新趨勢,在國際輿論場中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
令人頭疼的國際傳播竟被一粒咖啡豆搞定了!
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國際化傳播? 11月29日,《傳媒茶話會》對話「中國好故事」項目總監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 同時,選擇了在海外年輕受眾喜愛的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首發,製作了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多個版本同步推送,能快速抵達海外受眾。 第二,受眾能不能悅納?當前,媒體在國際傳播過程中仍然存在自說自話的現象,更多的是從傳播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新知華文書局根植加德滿都六年 成為尼泊爾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
2014年11月29日,中國「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新知集團來到尼泊爾加德滿都開設了華文書局。此後的六年中,新知集團華文書局根植在尼泊爾加德滿都,開始文化書籍的出口和傳播之旅。據尼泊爾新知書店負責人項平勇先生介紹,加德滿都華文書局位於卡瑪蒂區庫爾拉特納路31號,經營面積700平方米,圖書涉及教育、外文、文學、少兒等11個類別,品種容量3萬種,是尼泊爾目前最大的華文書局。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
10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學院演播廳隆重開幕。
-
2019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城市形象國際傳播推介會
尊敬的朱小燚部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新老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非常榮幸有機會來到廣州,與大家相聚,一起探討如何對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廣州的故事。大會給我的命題是讓我說說對國際傳播的體會以及對《中國3分鐘》,下面直接進入主題。
-
發現同患新冠、流感病例!鍾南山:阻斷傳播關鍵做好兩點!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疫苗研發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 前言
前言苗建信息運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嚴謹的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對本次進博會的媒體傳播進行了深入分析,發布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幫助參與各方洞察媒體眼中的進博會。根據苗建信息數據平臺監測顯示,本屆進博會相關輿情信息近330萬條,同比增長31.5%。
-
融媒體時代科學傳播工作研討會召開
劉劍作會議總結,對進一步做好全院融媒體工作進行了展望。 中科院機關、各分院、相關院屬單位60餘位科學傳播工作分管領導、負責人參加會議。中國科學報社社長、總編輯 趙彥 報告摘要:如今信息發布渠道多元化和內容個性化顛覆了傳統媒體業,媒體融合和移動優先已成為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