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研究成果頻現:細胞2條老化路徑被發現 對基因編程可延壽

2020-12-08 前瞻網

衰老研究成果頻現:細胞2條老化路徑被發現 對基因編程可延壽

 黃琨 • 2020-07-17 11:09:01 來源:前瞻網 E131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繼稀釋血漿、注入基因後,加州大學科學家團隊發現了衰老背後更加根本的機制。他們分離出了細胞在衰老過程中的2條截然不同的路徑,並設計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對這些過程進行基因編程以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發表在7月17日的《科學》雜誌上。

人類的壽命是由每個細胞老化決定的。為了了解不同的細胞是否以相同的速率和原因老化,研究人員使用釀酒酵母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這是學界研究衰老機制的常用模型,包括皮膚和幹細胞的老化路徑都是用的這種酵母。

科學家們發現,同一遺傳物質和同一環境中的細胞衰老的方式截然不同,它們的命運通過不同的分子和細胞軌跡展開。

利用微流控、計算機建模和其他技術,他們發現,大約一半的細胞衰老是由於核仁的穩定性逐漸下降而老化的——這是核DNA中合成蛋白質「工廠」的關鍵組成部分。相比之下,另一半的衰老是由於細胞的能量生產單位——線粒體的功能失調導致的。

細胞在其生命早期就走上了不同的衰老道路,並沿著這條路線走完整個生命周期,直至衰退和死亡。在控制的核心,研究人員發現存在一個主迴路,負責引導這些老化過程。

在衰老的觀察模型中,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操縱並最終優化老化過程。計算機模擬幫助研究人員通過修改主分子電路的DNA來重新編程,使他們能夠從基因上創造出一種新的衰老途徑,顯著延長壽命。

在此之前,加州大學曾提出過用稀釋血漿的方式逆轉衰老。他們在研究中用鹽水和白蛋白的混合物代替小鼠的一半血漿(其中白蛋白簡單地替代了去除原始血漿後丟失的蛋白質)後,觀察其效果。

結果顯示,這一作法使得小鼠的大腦、肝和肌肉都出現了某種逆轉衰老的現象,更重要的是,它在成年小鼠身上的效應,比年幼小鼠更強。

這或許驗證了研究人員的假設,即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血液中某種含量越來越高的蛋白質是有害的,而在血液置換後,這種蛋白質的含量下降了。

這不是什麼新鮮東西,在此之前,美國FDA已經批准了一種稱為治療性血漿置換(或血漿取出法)的臨床療法,用於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除此之外,波恩大學研究者還發現了一種共同存在於小鼠和人類體內的信號通路,可以用於逆轉腹圍增大、肌肉萎縮這2種衰老典型現象。

他們通過刺激年老小鼠細胞內一種叫A2B的受體,刺激其脂肪燃燒,同時肌肉增長。在實驗過程中,年老小鼠的耗氧量(能量消耗的指標)顯著增加了近乎一半;而且在4周後,其肌肉也恢復到了年輕水平。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7/200716144732.htm

[2]https://dx.doi.org/10.1126/science.aax9552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基因編程黑科技揭秘衰老關鍵機制!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微流體、計算機建模等技術,揭秘了衰老背後的關鍵機制。還通過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延緩了細胞的衰老。這一研究進展加快了人類逆轉衰老的步伐。 每個人都希望延緩衰老、永葆青春。
  • 美科學家:亞精胺可促進細胞更新,這些方法可補
    他們發現,在將酵母、線蟲等實驗生物模型中進行細胞自噬(autophagy)的必需基因敲除後,亞精胺產生的延壽作用也會隨之消失,確認其效果和細胞自噬有關。他認為,人體細胞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衰老,部分蛋白結構會出現功能障礙成為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不僅會加速衰老的,還會帶來帶來一系列衰老疾病,亞精胺可通過加強細胞自噬功能,維持基因穩定。
  • 美科學家:亞精胺可促進細胞更新,這些方法可補
    近年來,隨著衰老研究的飛速進展,各種抗老方法紛紛湧現。從傳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到新式的換血療法、幹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應有盡有。近日,在第5屆全球抗衰老大會RAADfest上,美企推出一種主要成分為亞精胺的東西,宣稱其能促進細胞更新,益壽延衰。
  • 秀麗隱杆線蟲延壽5倍,人類可活到400歲?
    科學家們意外地發現到,實驗中,秀麗隱杆線蟲的壽命竟然由於兩個基因突變,而使壽命延長至原來的 500%,相當於人類可活到400歲。眾所周知,秀麗隱杆線蟲和人類有很多相同的基因,而且壽命又比較短,一般只有2周左右的壽命,線蟲在短期內的壽命變化,可以作為人類壽命抗衰老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生命科學家們都特別喜歡用它作為延壽試驗對象。
  • Science:釀酒酵母揭開細胞衰老的兩條不同途徑:核仁與線粒體
    >兩種不同途徑,並設計了一種新方法——通過基因編程來延長細胞壽命。人類壽命是由單個細胞的老化所決定的。為了解不同的細胞是否以相同的速度和原因老化,研究人員研究了釀酒酵母。這是一種研究衰老機制的可操作模型,也適用於皮膚和幹細胞的衰老途徑。我們知道,許多損傷因素,包括染色質不穩定、線粒體功能障礙和活性氧都有助於細胞衰老。
  • 科學家發現控制細胞老化的主迴路,重新編程可大幅延長壽命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細胞「主迴路」,該迴路可以充當「指揮中心」,決定了酵母細胞在酵母中衰老選擇哪一種方式。 兩種途徑中的一種可以帶來健康的衰老,而另一種途徑的細胞則因其機械停頓、攪碎蛋白質而更快地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 高紹榮/鞠振宇/樂融融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於《細胞·幹細胞》,有助於...
    高紹榮介紹,它能防止染色體末端的重組和降解,對維持細胞染色體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螺絲帽漸漸老化,變小了、短了,最終導致螺絲失去穩定的管束,車輪漸漸就跑偏了、出故障了,成體細胞的細胞分裂最終停滯下來了。因此,端粒縮短是引發個體衰老的重要原因,人類衰老的諸多疾病都是因它而起的。如何才能保證螺絲帽的「青春常在」?
  • 【盤點】衰老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2】Cell metabolism:新節食方法既可減肥又可延緩衰老近日,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周期性攝入能夠模擬飢餓效應的低卡路裡飲食(FMD)可能對健康大有益處。
  • Mol Cell丨陳捷凱/裴端卿合作組揭示體細胞重編程的細胞命運決定路徑
    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理解體細胞重編程經歷的分子路徑,並且提供了利用單細胞測序分析複雜命運變化的研究中「發現分支——預測原因——功能驗證」的研究範式。研究人員比較了分支的表達譜,發現非重編程分支細胞具有較高的角質細胞特徵,而其中CD34可以作為非重編程分支細胞分選的標誌物,經過細胞分選後的繼續重編程實驗驗證,CD34+的非重編程細胞分支細胞基本喪失了重編程能力,並可維持特異的細胞形態及CD34表達。
  • 美國科學家通過細胞基因編輯技術,找到了可以減緩衰老的方法
    科學家找到了一種通過直接重新編程人類細胞來減緩衰老的方法。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研究人員利用年輕和老年患者的皮膚細胞(稱為成纖維細胞)成功創建了保留其年齡分子的血管細胞。有關血管細胞如何老化的大多數信息來自解釋這些細胞如何隨時間變化的研究,例如動脈和靜脈如何增粗,變硬以及彈性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變化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並增加血壓。
  • 美科學家發現造血幹細胞移植可延壽12%,人類戰勝衰老正變成現實
    2月3日,來自美國UT Health San Antonio醫學中心的研究小組在國際衰老研究期刊《Aging Cell》上發表論文稱:利用一種無需進行放療的新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科學家們在小鼠身上首次實現了基於細胞治療方式的壽命延長。
  • 《Nature》:治癌神器CART技術10天清除衰老細胞
    01跨界也瘋狂,抗癌新星CART成抗衰新利器衰老細胞存於身體之中,具備老而不死並且不斷分泌炎性因子攻擊、同化鄰近正常細胞的特性,所以也被稱為"殭屍細胞",《Nature》研究發現,僅萬分之一的衰老細胞就能讓年輕小鼠出現老年鼠的症狀,死亡風險增加5.2倍。
  • 表觀遺傳學揭秘長壽,衰老有望被逆轉!
    熱量限制對衰老的影響同時也體現在生物鐘上。小鼠表皮幹細胞和肌肉乾細胞中的白日轉錄組會隨著衰老發生重編程,改變基因表達傾向。這種年齡相關的轉錄組重編程可以被長期的熱量限制所抑制。因此,細胞重編程可能具有重設衰老時鐘的能力。 從百歲老人和早衰症患者體內獲得的纖維母細胞都可以被誘導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在體細胞重獲多能性的同時,端粒長度,基因表達譜,氧化應激和線粒體代謝功能等衰老相關特徵都會被重置。在表觀遺傳方面,OSKM的表達會引起大範圍的染色質重組。
  • Nature:長壽基因PHA-4 生命衰老的控制開關
    而另一個測試發現,如果擁有PHA-4基因,蚯蚓即使維持正常飲食,壽命也會延長20%至30%。更令人驚喜的是,這樣的蚯蚓除了比它的同類長壽,也比其他蚯蚓更有活力。  據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和《自然》雜誌今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一種長壽基因,不僅可以控制生命衰老過程,還能促進健康,使人類向「不老的傳說」又大大邁進了一步。
  •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可延緩衰老的新型「基因療法」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魏夢佳)人類基因組中有多少衰老調控基因?其參與衰老調控的分子機制是什麼?能否在分子層面「操控」這些基因以延緩機體衰老?我國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成果對這些衰老領域的重要問題給出新的見解。
  • 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可延緩衰老「基因療法」
    事實上,人體年輕與否與細胞核染色質的「狀態」密切相關。讓年齡「一鍵還原」的「RESET」鍵究竟在哪裡呢?1月7日,《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刊登了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大學聯合研究團隊歷時6年多的研究發現,他們通過全基因組基因編輯篩選平臺,最終鎖定一個強大的關鍵基因(KAT7)——影響年輕OR衰老的、能觸及細胞核內本質的「RESET鍵」。
  • Aging Cell:關鍵酶可預防細胞衰老
    2020年8月9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使用綜合遺傳分析發現, NSD2酶可調節許多基因的作用,同時能夠阻止細胞衰老。他們的實驗表明:1)抑制正常細胞中NSD2的功能會導致衰老迅速; 2)衰老細胞中NSD2的數量明顯減少。
  • 皮膚「逆齡」可望實現 研究發現逆轉細胞老化關鍵蛋白質
    日前,韓國一項聯合研究從分子水平闡明了幹預和逆轉人類真皮成纖維細胞老化的機理和關鍵蛋白質。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研究人員建立了細胞衰老調控網狀模型,通過仿真發現,PDK1蛋白質(3-磷酸肌醇依賴性蛋白激酶1)可能逆轉細胞的老化進程。
  • 清華北大聯合發現,減少甲硫氨酸可延壽10年,實驗登上《科學》
    這項研究最終刊登在了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子刊上[2],實驗的結果相當具有顛覆性,並且暗示著一種長期以來都被忽視的物質,或許馬上就要重新返回抗衰老的主戰場。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一種改良過的微流技術,以前所未有的精細度,觀察了熱量限制對酵母菌這一經典衰老研究模型的影響。除了壽命大幅延長這種理所應當的結果外,數據還顯示,熱量限制極大幅度的降低了酵母菌體內的甲硫氨酸(也叫蛋氨酸)水平。
  • 操縱優化細胞衰老新方式已被發現,或可延長人類壽命
    細胞衰老優化新機制>7月17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一篇在《科學》期刊發表的研究揭示了細胞衰老的關鍵機制。科學家們通過對DNA重新編程,創立全新的衰老途徑,發現可以操縱並優化衰老過程。之後計劃將該模型在複雜生物體上測試。該團隊通過研究酵母細胞的衰老方式,發現具有相同遺傳物質且生活在相同環境下的細胞可以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衰老。 其中一部分細胞因為細胞核核仁的穩定性逐漸下降而衰老,另一部分則由於線粒體功能失調導致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