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亞精胺可促進細胞更新,這些方法可補

2020-11-03 醫線天

近年來,隨著衰老研究的飛速進展,各種抗老方法紛紛湧現。從傳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到新式的換血療法、幹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應有盡有。近日,在第5屆全球抗衰老大會RAADfest上,美企推出一種主要成分為亞精胺的東西,宣稱其能促進細胞更新,益壽延衰。消息一出,隨即引起一眾男性網友歡呼,「原來抗老如此簡單s」


01發現於精液之中,可延長酵母壽命400%

亞精胺又稱三鹽酸亞精胺,最早發現於人體的精液之中。1677年,顯微鏡之父、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使用自製顯微鏡從自己的精液中發現了精子的存在,並得到一種化合物結晶,即亞精胺的前身。

這之後的幾百年時間裡,亞精胺基本無人問津。2009年,奧地利格拉茨大學研究者馬代奧(Frank Madeo)和艾森伯格(Tobias Eisenberg)在實驗中發現,給線蟲飲食中加入0.2毫摩爾亞精胺後,實驗組壽命比對照組延長了15%。並且在酵母試驗模型中這一效果更加顯著,加入4毫摩爾亞精胺酵母實驗組的壽命是對照組的400%。該項實驗結果發表在《Nature》子刊《Cell Biology》上。

這之後,亞精胺便從默默無聞一下變為坊間流傳的延壽寶貝。2018年,一篇來自世界頂尖期刊《科學》的綜述,更給了這種物質亦真亦假的延壽功效一記實錘。他們對130篇相關科研論文進行綜述後表示,這種物質的延壽假設可能是事實。


02 亞精胺背後的作用機制:清除衰老細胞,維持基因穩定

近幾年,研究人員分別對2009年《Nature》子刊《Cell Biology》發表的「亞精胺能延長動物壽命」假設進行了驗證與探索。他們發現,在將酵母、線蟲等實驗生物模型中進行細胞自噬(autophagy)的必需基因敲除後,亞精胺產生的延壽作用也會隨之消失,確認其效果和細胞自噬有關。

早在2016年,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就曾因闡明細胞自噬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他認為,人體細胞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衰老,部分蛋白結構會出現功能障礙成為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不僅會加速衰老的,還會帶來帶來一系列衰老疾病,亞精胺可通過加強細胞自噬功能,維持基因穩定。

這和早前哈佛大學發現的生命因子(艾沐菌核心物質)煙醯胺單核苷酸作用機制類似。此前,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等研究機構證實,煙醯胺單和苷酸通過維持端粒長度來保持基因穩定後,也能起到延衰益壽之功效,現在其代表產品艾沐菌已在京東等渠道走紅。2020年5月,在著名雜誌《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德國科學家Linda Partridge教授和倫敦大學Matias Fuentealba教授等人也表示,亞精胺、煙醯胺單核苷酸等NAD+前體都是具有極大潛力的抗老物質。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亞精胺的自噬機制被證實可幫助延衰,但從現有研究來看,就說它可以延壽還不是很充分。而此次美企發布的亞精胺補劑也或許意義不大,因為亞精胺的外源補充比較簡單,日常生活中只需多吃大豆、蘑菇、西蘭花等就可滿足。


03 抗老技術發展迅速,攻克衰老指日可待

儘管衰老不可避免,但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向我們證實,一定程度上的延衰凍齡可以被實現。除RAADfest大會提到的亞精胺和走紅資本市場的抗老因子艾沐菌外,基因編輯技術同樣進展飛速。

前幾日,法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科學家珍妮弗·安妮·杜德納因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中作出貢獻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獎委員會這樣評價,這項技術可以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基因剪刀被賦予了拯救人類絕症的希望。谷歌專家預測,如果這項技術成功發展並應用到人類身上的話,未來我們便可隨意改造基因編程來延緩存活期、攻克衰老。

儘管從目前來看,距離人類實現這項技術還很遙遠,基因突變、基因鑲嵌等問題都是卡在這條抗老路上的大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科技迭代和人類對生命幹預的逐漸成熟下,亞精胺、NAD+等生物技術已經在慢慢改變人類的生存格局。早前,獲獎基因編輯技術背後投資人李氏就服用過艾沐菌前體生命因子,還表示「感覺年輕了二十年」,即使92歲仍然精神抖擻。可以相信,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人類攻克衰老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美科學家:亞精胺可促進細胞更新,這些方法可補
    近年來,隨著衰老研究的飛速進展,各種抗老方法紛紛湧現。從傳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到新式的換血療法、幹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應有盡有。近日,在第5屆全球抗衰老大會RAADfest上,美企推出一種主要成分為亞精胺的東西,宣稱其能促進細胞更新,益壽延衰。
  • 諾獎級別的抗衰老新領域:細胞自噬和亞精胺
    亞精胺既然細胞自噬這麼牛,那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激活自噬呢?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方式是:間歇性斷食。但隨著年紀增大,人體生成亞精胺的能力會下降;同時,由於(前面提到的)各種細胞壓力增大,細胞出現過載,亞精胺且越來越就不夠用了,因此我們的自噬作用也會變弱。這時,我們就需要通過外源性的物質來補充亞精胺。富含亞精胺的食物有小麥胚芽、雞肝、雞心和牛腸。但從日常的食物中補充亞精胺也是有難度的。
  • 科學家從精液中發現的亞精胺,我們該不該補?
    最經濟實惠不求人的抗衰老措施早已擺在面前,可架不住飲食習慣太難改變了。我們狠不下心餓自己,科學家們貼心地研發了各種熱量限制模擬物(CRMs)幫我們一把,其核心原理就是促進細胞自噬[1]。*毒物興奮效應可以理解為細胞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或損傷後承載力變得更強,不一定是壞事喲CRM能抗衰老,與亞精胺又有什麼關係?
  • 調節性T細胞可促進心肌細胞增殖
    原標題:調節性T細胞可促進心肌細胞增殖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細胞生物學研究成果,歐洲科學家分析了調節性T細胞對心肌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這項小鼠研究揭示了允許胚胎心臟內心肌細胞增殖的細胞因子,並且表明這種因子也可以促進母體心肌細胞的增殖。
  • Nat Neurosci:亞精胺可阻止老年痴呆症發病
    與年齡有關的記憶能力下降或可通過天然物質亞精胺(spermidine)來阻止,這是德國和奧地利的科學家合作研究的結果。9月1日,該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網絡版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史蒂芬·西格瑞斯特教授和奧地利卡爾·弗朗岑斯大學的弗蘭克·馬德歐教授合作團隊研究的結果表明,亞精胺可以使老年果蠅大腦的性能回到年輕時的水平。
  •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科學家發現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新型中性粒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7 15:04:3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Benjamin M.
  • 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
    近期,俄亥俄州立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A new neutrophil subset promotes CNS neuron survival and axon regeneration」,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細胞,不僅可以挽救受損神經細胞免於死亡,還可以再生和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
  • 微生物可促進免疫細胞的肝臟分區
    微生物可促進免疫細胞的肝臟分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5:56:1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Ronald N.
  • 科學家發現人腦細胞植入鼠腦可成功再生神經元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將成人腦細胞植入老鼠大腦後,可成功長出新的神經元,有助找出治療老人痴呆症或帕金遜症等腦部病症的新方法。,但美國佛羅裡達州大學的科學家將成人腦細胞植入老鼠腦部後,這些細胞成功生出新的神經元,而且分布到大腦多個區域。
  • 抗氧化劑可促進癌擴散
    研究人員稱,無論氧化物還是抗氧化物,都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所謂的氧化還原反應中,這兩種物質都會參與其中。如過氧化氫這樣的氧化劑,少量的存在是必需的,並且它們會在人體細胞內自動生成。但一旦過量就會產生毒性,科學家們對此毫無爭議。而當氧化劑過量時,一些科學家就主張,增加抗氧化劑的攝入,來對抗過量的氧化劑和其他有毒性的活性氧(ROS)。
  • 腦科學日報: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的細胞;吃太多糖易患多動症
    1,Nature子刊: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細胞,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再生!此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具有類似特徵的人類免疫細胞系,可促進神經系統修復。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的是一種新型粒細胞,具有未成熟中性粒細胞的特徵,但具有神經保護和神經再生特性。將這種細胞注射給具有視神經損傷或脊髓神經纖維損傷的小鼠體內,能夠促進神經元存活和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軸突再生。
  • 忙碌的多巴胺,其可促進慢性疼痛機制研究
    2015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多巴胺在大腦許多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促進慢性疼痛的機制一直了解較少。
  • 這些食物能讓你長壽,全靠它!
    這些食物中都富含一種叫亞精胺的多胺化合物。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老年小鼠體內的多胺水平會下降,減緩晝夜節律,而亞精胺能逆轉這種晝夜規律,從而更不容易發生與年齡相關的疾病。所有活細胞中都有多胺分子,由人體細胞合成,可調整細胞生長和增殖。伽亞瑟博士及其團隊為了驗證多胺對生物鐘的影響,在小鼠身上做了實驗。
  • 生命科學家裴端卿:人體細胞已可「長生不老」
    如果將人類的長生不老夢比喻成一部73集的長篇電視連續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裴端卿認為,目前人類的科學研究已經「拍」到了第15集——組成人類身體的細胞已可以實現「長生不老」。接受廣州日報專訪時,裴端卿表示,神經幹細胞將可用於治療老年痴呆症、自閉症等特性疾病;多能幹細胞有望解決肝臟器官移植問題。
  •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能量回補促進軸突再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13:42:43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Xiao-Ming Xu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Zu-Hang Sheng研究小組合作取得一項新成果
  • 【學術前沿】細胞去分化助力腸上皮可塑性和再生能力
    而當小腸上皮受到持續損傷時,小腸幹細胞就無法滿足如此快速的自我更新和修復了。於是靜息期的幹細胞、祖細胞甚至一些終末分化的細胞會重新啟動細胞周期,回到幹細胞狀態,對損傷處進行再生修復(如下圖)。接下來主要對這些細胞已經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Adv Funct Mater:可注射幹細胞微巢促進骨再生
    幹細胞移植,是一門先進的醫學技術,為一些疑難雜症的治療帶來了希望。幹細胞移植是把健康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以修復或替換受損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組織再生的目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MSCs)具向多種細胞分化的潛能,在骨再生過程中倍受青睞。
  • 補硒可遠離糖尿病?相對而言,這3個好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更實際
    經過研究發現,大部分糖尿病病人體內缺硒,血液中硒含量比健康人低很多,因此有的學者認為補硒能預防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症狀,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補硒能遠離糖尿病嗎?經過研究發現,糖尿病跟脂質過氧化息息相關。硒屬於強抗氧化物質,能清除自由基,在體內起著至關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