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左燈向右轉,說大放水是別有用心

2020-12-04 櫻桃小房子

這幾天媒體又在選擇性報導,說央行4月份從縮表,又轉為了擴表。

到底是松還是緊,讓市場一頭霧水。

其實一時的縮表,擴表,根本代表不了貨幣政策的方向。

另外,央行早幾天4590億元的MLF,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解讀為大放水,然後放言房價還要上漲。

引得市場極為緊張。

為此,櫻桃小房子採訪了央行內部的人士,做了專業的解讀。

1

擴表不意味著貨幣放鬆

央行的一季度研究報告裡寫了,央行縮表,主要與外匯佔款有關,2015年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曾收縮2萬億,2016年3月末較1月末也收縮了1.1萬億。這兩次縮表,都是在外匯佔款下降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同時也與降低準備金率有關。

外匯佔款下降,資產下降,央行資產負債表收縮,這個好理解。那降準為什麼也會造成縮表呢?很多人都認為,降準就是放水,應該是擴表才對啊。

2015年全年5次降準,2016年3月也降準了,而降準只改變基礎貨幣結構,但並不增加基礎貨幣總量。

降準後,商業銀行法定準備金會轉化為超額準備金,具有投放流動性的作用,隨著商業銀行動用這部分流動性,超額準備金也會相應下降,由此產生縮表效應。

打個比喻,中國銀行吸收了100億元存款,按照目前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16.5%算,銀行要上繳16億5給央行,剩下的83.5億元可以拿出去放貸,但實際上中國銀行會多存點在央行,比如總共存了20億在央行,多出的3.5億就是超額準備金。

假如降準0.5個百分點,那中行就只要上繳16億的法定準備金,多出的0.5億元又成了超額準備金,那存在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就變成了4億,而中行把這多出來的0.5億元拿出去放貸後,那存在央行的超額準備金也只有3.5億了,對央行而言,負債減少了0.5億元,就是縮表了。

而美國的資產負債表裡面,資產端沒有外匯佔款這一項,只是國債,所以美聯儲的縮表,跟我們央行的縮表,完全不是一碼事。

央行解釋稱,4月份又從縮錶轉為了擴表,很多人以為又要放鬆貨幣了。

如上圖,我們4月份的外匯佔款,環比又下降了520億元,果然不出我所料,外匯管制放鬆後,資金還在繼續流出。今年2月、3月環比分別下降了581億、547億。

外匯佔款減少,相應的基礎貨幣也就少了。

但擴表主要是負債端的政府存款增加了4739億元,所以央行通過一些操作工具,比如逆回購,MLF等這些,注入市場流動性,所以對其它存款性公司債權(也就是銀行)的資產增加了3859億元。

比如央行對工行注入了一筆500億的MLF,那這筆錢在央行的表上,就屬於增加了資產,是擴表。

其實從我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在降準釋放流動性,貨幣放鬆的時候,你看到的卻是央行縮表。

換個角度,央行自己也說了,在資本流出時,央行縮表,並不意味著流動性開始緊張。

同樣,央行擴表,也不意味著流動性開始放鬆,只是這句話央行沒有明說。

反正過去央行一般都是只做不說,或者打左燈,向右轉。

因為中央的貨幣政策是高度機密,這個答案值上千億,如果讓你知道了,那就會有人做套利,怎麼會讓你一眼看出呢?

過去央行說從寬鬆貨幣政策轉為穩健,實際上是大放水,誤導市場非常嚴重。

而今年轉向穩健偏中性的貨幣政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的方向。

雖然中性仍帶有穩健,但翻譯成人話,就是不再大放水了,否則外匯儲備肯定跌破3萬億,現在3萬億是央行的命門,必須死守的底線。

2

央行大放水了?胡說八道!

5月12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4590億元,很多人解讀成央行大放水,貨幣又要變紙了,然後意淫房價又要漲了。

我只能說這是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誇大央行信號,造成房地產市場恐慌。

數據顯示,5月共有4095億元MLF到期,其中5月3日已到期2300億元,當期未續做,5月16日還有1795億元MLF到期。之前不給續,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風暴,也給市場造成了恐慌,各個銀行高於基準利率50%在高息攬儲,都說明了市場資金緊張,而這一次,央行只是給市場一次性補充一下流動性而已。

這就能代表大放水了?簡直是胡說八道。

為了更權威發聲,櫻桃小房子今天專門找央行的朋友解讀了一下,包括以下內容。

1、 說MLF是放水,肯定不對,為什麼要用這個工具呢?是因為最近監管層對銀行同業業務、委外業務等方面的打擊,導致很多商業銀行縮表厲害,對市場流動性造成了壓力,如果一下子掐的太死,市場未必能承受得了。

2、 MLF是半年期和一年期的操作,為什麼不用幾天或幾十天的短期工具呢?是因為商業銀行縮表本來就不是幾個月完成的事情,監管也不是幾個月突擊檢查一下就完事了,現在的監管才剛剛開始呢,為了防止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消除市場的擔憂,提前給市場做的一個準備。說放水是完全不客觀的評論,更何況四千多億的這個數字也不大。

近日,銀監會也在安撫市場,對於近期銀監會發布的眾多政策,將在自查督查和規範整改工作間安排4至6個月的緩衝期,為銀行實現合規達標預留時間,讓市場不必過分緊張。

3

為什麼要注入流動性?

為什麼一行三會的監管,會導致銀行資產負債表收縮,會導致銀行錢荒,市場流動性緊張。我再用通俗的話解釋一下。

很多人不懂什麼是委外業務,收縮意味著什麼。

這幾年銀行錢非常多,按照監管,總不能全部放給房地產吧,但是實體經濟太差了,好的企業各個銀行都搶著放貸,也沒那麼多好企業,差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說不定哪天就倒閉跑路了,銀行害怕放出去壞帳太多,寧可不貸,找來找去,也沒有好的資產標的可放貸。

可是錢太多了,各種理財產品要付息啊,咋辦呢,總不能天天躺在帳上吧,不然銀行怎麼賺取利差,得想法子放出去才行。

然後各個銀行腦洞大開,左思右想,為了規避監管,就發明了委外業務,就是委託外部機構做的業務,買企業債,買股票等。

比如通過券商通道,買了某房企10個億的企業債券,把錢變相的放給房企。銀行的錢放出去了,有利息,資產負債表也做大了,券商呢也賺了點佣金,房企也融到資金了,大家合作共贏,一起發財。

錢最後都跑向房地產了,房企有了錢,拼命搶地王,房價上漲預期更大了,泡沫越吹越大,中央一看嚇一跳,趕緊的去槓桿,不然到時候美國加息,我們就完蛋了。

怎麼去槓桿呢,通過加息,好像又沒到時候,畢竟經濟還沒有企穩,現在加息對實體經濟是傷害。

解鈴還須繫鈴人,把泡沫吹大的是銀行,不是央行,所以必須要打擊銀行不受監管的那些業務,讓過去的委外業務,同業理財業務等亂七八糟的金融創新,都納入監管,也就是官方說的MPA,那這樣一來,那些不受存款準備金約束的資金,空轉的資金,就要見光死了。

比如,上述例子中的這10億元債券,現在監管層要求馬上賣出債券贖回資金,所以為什麼債市跌的狗一樣,大家都在賣,都缺錢,價格自然跌了。對房企而言,錢被抽走了,當然也會缺錢。

降低槓桿,錢回收,當然是收緊流動性的一個過程。

所以當市場借不到錢的時候,央行才會適度注入中短期流動性。

中央也明白,我們的經濟就像得了癌症一樣,有點營養就全被癌細胞吸走了。

怎麼能繞過房地產給經濟輸送營養才行。

如果真想放水,那直接降準好了。然而,央行並沒有這麼做,這種中短期投放,更為精準,有助於往實體經濟流。

4月份M2的環比下降,其實已經是在收縮貨幣了。為什麼就沒有人注意到呢?而是選擇性的放大這個四千多億的MLF,尤其是房託,只選擇性的拿著有利於房價上漲的信息四處傳播。比如同樣的人民日報的報導,看空的我,會重點看它說下半年樓市調控會逐步顯效,房價穩中小跌,而有的人就選擇性的看它說長期房價還要漲。

m2環比出現負增長,最近十年,大概出現了十次左右,但連續負增長還真沒有過,所以我們到時候可以重點關注5月份的M2數據變化。

我今天問的這位央行的朋友,他說從理想的角度,中央肯定是不想讓房價崩盤,希望穩定在一個合理水平,以時間換空間,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等大家收入增長起來了,消化目前的價格泡沫,但他認為實際上很難穩定,因為市場的走勢並不是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就好比過去兩年的房價暴漲,其實也是央行沒有預料到的,按照政府的理想,肯定是希望慢慢漲,與居民收入水平同步,相匹配,跟股市一樣,希望是慢牛,但結果加了槓桿後,都成了瘋牛。

同樣,在去槓桿時,希望慢慢調整,但結果很可能超出我們預料之外。

4

一帶一路的美好藍圖

最後我補充說下這幾天重新火熱起來的一帶一路,按照我們的設想,人民幣還是要國際化,像美元一樣,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同時化解我們國內的產能。

那不管是人民幣出去,還是美元出去,反正搞一帶一路,錢都是要出去了吧,資金光流出怎麼行,按照美好的路徑設計,錢出去了,還要想辦法讓它們回來。

比如中國鐵建到巴基斯坦拿了一個鐵路工程項目,那就需要採購大量鋼鐵吧,剛好中國鋼鐵過剩,我們國家開發銀行借錢給中國鐵建,然後買中國的鋼鐵,工程建好了,交付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說,我暫時可沒錢給啊,不要急,老巴你每年用財政資金給中國鐵建一點美元,慢慢還吧。

這錢,最後慢慢不就賺回來了嘛。

當然,這是我們大中國美好的願景,能不能如願所償,我也不知道。版權聲明

櫻桃小房子的文章均屬原創,歡迎轉載,文章開頭請註明來源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號

櫻桃小房子(ID:cherryhouse2017)

相關焦點

  • 央行放水是什麼意思?關於降息、降準、M1、M2、社融的那些事
    人們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央媽又放水了!是的,「放水」——這又是一個關注財經訊息的朋友們絕不陌生的名詞,每次只要出現降息降準的相關新聞,下邊評論就是一堆的「放水」。然而,相信還有很多人,對所謂「放水」的概念是模糊的,或者說是一知半解的,所以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談一談關於降息、降準、M1、M2和社融之間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 全球持續大放水,會給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面臨困境,各國政府為助推經濟發展,以美國為首大力推行貨幣寬鬆政策,在美聯儲帶領下,各國央行都在大放水。當我們確定了央行所放之水的流向才能知曉是否會引發通脹,當商品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過多時會引發通脹,如果央行所放之水流向股市會助推股市大漲,流向樓市會致使房價大漲。
  • 《向右轉走》教學設計
    《向右轉走》教學設計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7-17 09:0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招聘體育《向右轉走》說課稿
    我是應聘小學體育學科的1號考生,我今天抽到的題目是《向右轉走》。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首先,我說一下教材:《向右轉走》選自人教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水平二的教學內容,這是一節新授課。向右轉走是體操隊列隊形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 向左轉?向右轉?酷冷暴雪讓你玩轉CPU
    現在暴雪T2 mini 「向左轉,向右轉」的獨特設計就能解決這些問題,DIYER可以根據風道及風向隨心所欲安裝散熱器,讓整體散熱到達最佳效果。風扇的最高轉速能達到2200RPM,在該轉速下可以提供30CFM風量,高效耐用,大風量同時保持風速穩定,並且噪音控制在22dBA左右,讓DIYER享受酷涼的同時不會受到噪音幹擾。
  • 情人節歌曲:向左轉向右轉
    >情人節歌曲:向左轉向右轉2015-01-28 14:33:0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選自專輯  歌曲歌詞:  [00:23.11]終於看雜誌 不再先看他的星座運勢  [00:31.65]分手後頭一次 接完他的電話安然無事  [00:39.89]昨天掉的淚 是明天的詩 青春就該有故事  [00:48.69]向左轉向右轉 都會有新的答案  [00:54.41]世界很寬 越釋然越勇敢  [00:59.60
  • 七夕情人節歌曲:向左轉向右轉
    >七夕情人節歌曲:向左轉向右轉2016-08-04 09:33:5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向左轉向右轉LRC歌詞  [ti:向左轉向右轉]  [ar:梁靜茹]  [al:美麗人生]  [offset:500]  [00:02.00]曲/蔡健雅 詞/姚若龍 編曲/黃韻仁  [00:04.00]精品網頁  [00:06.00]  [00:23.23]終於看雜誌  [00
  • 向左轉? 這是單行道 向右轉? 有禁止標誌
    有業主甚至打趣地說:「誰來教教我們,從哪條路開車出來不違章?」出小區向左轉向右轉都不對我們不可能不出去噻汪順忠先生是渝北區白鶴林小區的一名業主,平時他都是駕駛著自己的私家車上、下班出入小區。「小區門前有多條支馬路。」汪順忠說,在前段時間,有關部門對這些道路進行了整治,並在路口安置了指示牌,以方便車主的出行。
  • 中宣部:「唱紅」與意識形態向左、向右轉無關
    中新社發 富田 攝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張蔚然)中宣部副部長、新聞發言人王曉暉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唱紅歌活動與意識形態向左、向右轉沒有任何關係。有記者提問,現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唱紅」,中宣部支持這個活動,但是有些人擔心唱紅歌在陶冶心情和做文藝活動之外,也可能使一些傳統的革命意識形態又熱起來,推廣「唱紅」是不是表示中國的意識形態有點往回走?
  • 打左燈向右轉!向列寧學習的戈巴契夫到底學到了什麼?
    戈巴契夫向列寧請教後,到底學到了哪些「有益經驗」呢?一是經濟政策上的模仿。1986年是經濟政策試驗的一年。戈巴契夫在這方面開展大量的日常工作。向列寧學習二是政治路線上的覺悟。戈巴契夫對於戈巴契夫來說,向列寧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列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知識。
  • 貨幣放水正酣 黃金坐收漁利
    原標題:貨幣放水正酣 黃金坐收漁利  伴隨著油價暴跌、美元走強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人們對通縮風險的擔憂開始進一步升溫。為抵禦目前的通縮壓力,以歐洲為主的各國央行競相掀起「放水」大賽,全球貨幣戰爭正硝煙瀰漫。   「貨幣走軟或者被貶值通常對黃金是好事。」
  • 標誌牌不讓走 路面標線卻讓走 究竟能不能向右轉?
    「出門到底能不能向右轉?」家住金牛區金沙路117號院的李先生近來很疑惑,就在家門口的路,自己卻不知道該怎麼走。在李先生居住的小區門口,立著一個醒目的「禁止右轉」標誌,在李先生的印象中,門前的金沙路也一直是由西向東單行。但春節後,金沙路路面經過修整,路面標線卻顯示著可以由東向西通行。
  • 中宣部副部長稱唱紅歌與向左向右轉沒有關係
    中宣部副部長王曉暉今日回應稱,現在我們社會的文化生活非常的豐富多彩,有喜歡紅歌的,也有喜歡流行歌曲的,還有喜歡搖滾樂的,這一點與向左、向右轉沒有任何關係。  6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時,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情況。王曉暉回答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
  • 向左轉不要向右轉 臺灣再次面臨政治與情感抉擇
    從世界地圖上看,中國臺灣是太平洋西岸的一個島嶼,向左130公裡,便是中國大陸;向右去千裡之遙,是太平洋島國日本。在成為歷史的離島50多年之後,每一個時代的路口,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臺灣無時不在做著政治與情感的抉擇。
  • 央行連續「地量」放水!會否降準?寬信用進入尾聲?本周五央行一動作...
    來源:金融界網作者:趙路金融界網1月13日消息 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量周三維持「地量」,為20億元。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資金較為寬鬆,央行持續進行逆回購操作,或希望向市場傳遞既要維持流動性充裕又將保持克制的信號。
  • 法國「向右轉」 後果很嚴重?
    這是一次政治版圖大洗牌的選舉,必將深刻地影響法國乃至歐洲的政治生態。國民陣線將在大區選舉中有所斬獲雖早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但取得如此大範圍的領先仍然在法國政壇掀起極大的震動:「衝擊」、「驚雷」、「國民陣線來了」等標題佔據了7日法國主要全國報紙的頭版標題。  法國政治生態的主流歷史上長期為左右對立。
  • 「向左轉」or「向右轉」?這是大學「萌新」軍訓的獨家記憶!
    「向左轉」or「向右轉」?這是大學「萌新」軍訓的獨家記憶!都將成為上海理工大學大一新生最寶貴的獨家記憶大學生涯就此開啟全新的新鮮生活和挑戰在等你們哦相信自己堅定勇敢地向理想前進信息來源;上海理工大學原標題:《「向左轉」or「向右轉」?
  • 35歲,職場向左向右轉
    逛知乎的時候,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提問,「35歲了,在現在的公司職位比較穩定,但是往前看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前景了,想辭職去再博一番,又怕丟了這個安穩的環境,很糾結。」下面大家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求穩好,有的道趁著年輕再拼一次的好。
  • 全球大放水引通膨壓力 價值與周期迎配置良機
    在二級市場方面,國內需求的強勁復甦將帶動商品基本面持續向好,市場也逐漸從周期成長走向周期價值,低估值的代表為強周期(鋼鐵、煤炭、有色金屬)、銀行業和房地產漲幅近期已明顯高於周期成長的行業代表(消費、醫療、科技)。
  • 鄭若麟:恐襲後法國政壇可能「向右轉」
    法國會不會出現「向右轉」的趨勢?《環球時報》專訪了法國問題專家、前《文匯報》駐巴黎高級記者鄭若麟,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度解讀。問:為什麼IS會把法國作為實施恐怖襲擊的對象?答:IS把對法國實施恐怖襲擊和法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失誤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