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認定人耳鼠真實(組圖)

2020-12-05 搜狐網

曹誼林和他的團隊所研製出的「人耳鼠」。

曹誼林教授(右一)和科研人員正在做實驗。新華社發

  研究團隊重塑「人耳鼠」以證清白 病理鑑定確認是人軟骨組織

  因「人耳鼠」而享譽醫學界的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曹誼林教授昨日現身上海,他面前就擺著他的團隊近期培育出的4隻長著「人耳朵」的老鼠。這次「人耳鼠」的亮相是為了攻破此前媒體報導不實之處──曹誼林昔日科研搭檔實名舉報曹誼林的「人耳鼠」技術系學術造假,並認為曹誼林以此騙取國家3億元的科研經費。

  這種背上背著一隻人類耳朵的小老鼠最早在1997年問世,是由當時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的曹誼林於Vacanti實驗室內主要完成的。  

發現意義  可實現器官體外的培養

  新興的組織工程,可用少量組織細胞通過體外培養擴增,構建新的組織和器官,最終在人體實現無損傷修復和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這既不是「挖肉補瘡」的修復,也不是移植式手術,而是利用人體自身細胞及組織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使原先缺損的組織和器官,沿著設計好的支架、模型,再自然長出來。  

調查結果  「人耳軟骨」科研成果經專家鑑定為真實

  26日,上海交大對曹誼林教授「人耳鼠」技術真偽的調查結果在發布會上發布:裸鼠背上再生「人耳軟骨」的科研成果經專家鑑定,是真實的,也是國際公認的成果。

  為自證清白,2011年6月21日曹誼林教授研究團隊開始構建耳郭支架材料,再次開始重複驗證實驗。6月24日至25日,細胞接種於支架材料。經體外一周培養,於7月1日至5日,將接種了細胞的耳郭支架植入裸鼠體內。6周後的8月中旬,在8個裸鼠背上成功構建了「人耳軟骨」,形態良好,並作全程實驗錄像。

  8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組織了全國相關領域4名院士和8名專家組成的學術鑑定委員會對曹誼林教授領銜的國家組織工程學術研究成果予以事實鑑定。

  會上專家組聽取了曹誼林教授的匯報,進行了現場考察和學術評議。現場展示了活體「人耳鼠」,並當場取材驗證,再生組織經現場冰凍切片,病理鑑定確認為人軟骨組織,並同時移送第三方機構作組織病理學鑑定,8月16日病理報告證實為軟骨組織。

  鑑定會結果顯示:與會全體成員認為「人耳鼠」技術是真實和成熟的,曹誼林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組織工程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體外組織工程化組織構建技術等研究成果有鮮明特點,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回應質疑  質疑一:10年前展覽後「人耳鼠」死亡  回應:裸鼠的生命周期缺乏免疫力不能永久保存

  關於2001年國家「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上展出的「人耳鼠」造假的情況,曹誼林教授表示,由於裸鼠的生命周期及缺乏免疫力,最初在美國獲得成功並被報導的活體鼠不能被永久保存。

  「人耳鼠」的正常實驗過程是將帶有軟骨細胞的生物材料支架植入裸鼠體內後在無菌飼養條件下需6~8周才能形成軟骨。

  2001年曹誼林教授接到上級要求參展國家「863」計劃成果展的任務,離開布展僅兩周,實驗室將軟骨細胞接種到可降解材料的支架上並植入裸鼠體內送去參展。由於裸鼠缺乏免疫力,在展會參觀人員眾多的環境下,裸鼠被展出後2周死亡,實驗周期未能完成,裸鼠體內還未形成組織工程化軟骨,展示的裸鼠終止於實驗過程。  

質疑二:3億元科研經費的去向  回應:審計發現經費使用均嚴格按項目計劃執行

  2011年7月5日至14日,國家審計署衛生藥品審計局接實名舉報,專程派人來上海九院調查審計曹誼林科研課題申請和經費使用情況。

  經過10天的審計取證,曹誼林教授自1999年至今作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或科研課題第一負責人先後承擔了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涉及項目經費總額6409.23萬元,所有項目均已結題,通過驗收。審計取證調查反饋,7個課題均有其明確的研究任務和目標,帳目「原汁原味」,經費的使用均嚴格按項目計劃執行,科研項目達到任務書預期效果。  

小知識  「人耳鼠」知多D

  「人耳鼠」是先用一種高分子化學材料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然後讓細胞在支架上繁殖生長。「耳朵」長好後,在無毛鼠背上割開一個口子,植入「人耳」。隨後,「人耳」的支架會自己降解消失。(文/據《東方早報》)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卜範龍)

相關焦點

  • 「人耳鼠」是真實的成果(圖)
    「人耳鼠」核心提示 籠子裡,長著「人耳」的裸鼠們竄動著,籠子旁邊擺放著用於製造「人耳」的可降解材料……26日,上海交通大學及其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聯合澄清「人耳鼠」科研造假事件,公布了調查結果:「人耳鼠」是真實的成果
  • 候選院士「人耳鼠」成果被疑學術造假(圖)
    「人耳鼠」迷局中國工程院候選院士曹誼林遭質疑同事學生導師能否解十年科研迷霧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今年剛成為有效候選人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內組織工程領域「頭號人物」曹誼林,卻被「學術造假」的質疑推上風頭浪尖。
  • 從「人耳鼠」到「3D列印」 活體列印還有多遠?
    一、長在老鼠身上的耳朵1997年,一隻背上長了人耳朵的老鼠震驚了全世界。而讓世界震驚的並不是中國人把科幻片中出現的怪獸帶到現實,而是因為人耳鼠的出現給無數器官殘缺的病患帶來了重獲健康的希望!它和克隆羊一樣,是生物科學的裡程碑!
  • 治吸血蟲病之獸—耳鼠
    「北山經」:又北二百裡,曰丹燻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同兔)首麋身,其音如嗥(豪)犬,以其尾飛,明曰耳鼠,食之不䐆(採),又可以御百毒。的記載,再向北走兩百裡,有座山叫丹燻山,丹燻山上有一種野獸,外形長的像老鼠,但是它的頭卻長的像兔子的頭,身形像麋鹿,叫喚起來就像狗的叫聲,這種動物靠尾巴的擺動而飛行,這種動物名字叫耳鼠
  • 「人耳鼠」已是事實 「人獸雜交」絕非科幻片
    人耳鼠大家是否看過科幻片《人獸雜交》?電影裡的某些片段是否讓你感到毛骨悚然?其實這種半人半獸的生物早就已經從科幻走向現實。前蘇聯曾在非洲秘密研究出了「獸人」,美國一些科學家也秘密製造出了許多實驗性的生物產品,如體內流淌著人血的豬、有著人的腦細胞的老鼠等。7月23日英國《每日郵報》曝光了一則關於英國已秘密進行了3年合法「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的新聞,再次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8月26日,曾研究出「人耳鼠」的醫學博士曹誼林也再次公開幾隻經重複驗證的「人耳鼠」,力證自己學術無造假。
  • 埃及上演真實版《大白鯊》吃人事件(組圖)
    埃及上演真實版《大白鯊》吃人事件(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  很多人都看過好萊塢的驚悚影片《大白鯊》,裡面鯊魚咬人的場景讓觀眾不寒而慄。(文 環球網友「刻薄嘴」) 埃及上演真實版《大白鯊》吃人事件(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 埃及上演真實版《大白鯊》吃人事件(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
  •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率隊去西安交大交流了 2020-12-0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山海經:耳鼠會飛,你猜它是不是蝙蝠?
    有獸焉,其狀如鼠,而菟首麋耳,其音如嗥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食之不,又可以御百毒。」說從虢山再往北面行二百裡有一座山,名字叫丹燻山,山上長著茂密的臭椿樹和柏樹,地上最多的就是野韭菜,不僅如此還盛產丹雘(是一種紅色的塗料,古代裝修用的材料)。燻水就從丹燻山發源,然後一路往西注入淌水。
  • 【MBA院校:交大篇】上海交大安泰MBA報考指南
    上海交大安泰MBA項目介紹 交大安泰MBA項目致力於培養具有品行正、視野寬、基礎實、創新力強、人文底蘊深厚的商界領袖和業界精英 在教育部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上海交大「商業與管理」學科成為上海地區唯一入選的經濟管理類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和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上海交大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均位列A+。
  • 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2017年夏令營招生簡章
    填寫後發到郵箱:wangxiao15aa@126.com(郵件標題:姓名+學校-申請2017年空天院夏令營)  申請表提交後7月初通知結果,本次未獲選夏令營的同學,歡迎通過交大研招網報名參加9月份推免生複試或2017年研究生統考。
  • 上海交大醫學院發布戰疫畫冊及叢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雷禹、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正式對外發布《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系列叢書。據悉,劃策和叢書由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於今年3月起組織編寫,通過交流採訪、專題約稿等形式集結成冊。
  • 深度解密上海交大安泰新銳EMBA招生項目
    在師資隊伍中,安泰擁有中組 部千人3人、長江特聘3人、國家傑青5人、青年長江與國家優青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3人、上海市千人3人、曙光學者3人;創新群體3個。依託學院師資優勢,交大安泰EMBA著力打造「交大系」課程教授,同時引進國際優秀師資。據了解,在30多年的發展中,交大安泰已經建設成為一個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商學院,是國內第一家通過AMBA、EQUIS、AACSB三大權威認證的商學院。
  • 人類那些瘋狂的想法:人耳鼠?復活猛獁象?淘汰智人?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2.2 人耳鼠再來一例,備受爭議的人耳鼠,1996年問世,是科學家將軟骨細胞植入老鼠背部,使其背部長出了人類耳朵的形狀。讀者自行判斷吧,畢竟,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人耳鼠。又有科學家提出要在尼安德特人(以下簡稱「尼人」)滅絕三萬年後的今天,重建尼人的基因,再找代理孕母生一個尼人。
  • 上海交大醫學院戰「疫」系列書籍發布
    圖說:上海交大醫學院戰「疫」系列書籍發布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雷禹 童寬 記者 易蓉)昨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交醫戰疫》畫冊和《交大醫學戰疫2020》《醫路聆聽交醫最美逆行紀事》正式發布,該戰「疫」系列書籍是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體醫務師生員工自除夕夜以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忠實見證
  • 上海交大首屆教育碩士開始招生啦!
    上海交大首屆教育碩士開始招生啦!一個全新的學院在期待你以培養國家與上海需要的高端教師和管理者為目標,發揮交大多學科交融、理工見長的背景優勢,通過與示範性高中的緊密銜接,培養綜合性、創新型、高起點、高品質的未來教師。
  •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兄弟牽手!加強合作貢獻交大人的智慧與力量
    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前身都是創建於1896年的交通大學——南洋公學。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交通大學經歷西遷與分設,被分為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兩部分同時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7月分別獨立建制被命名為上海交通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開啟了獨立辦學的歷程。如今兩校的校門口都掛著「交通大學」,而沒有加上「上海」或者「西安」的字樣,足見其深厚的淵源。
  • 盤點6大山海經中詭異的生物,在現代均被人確定了真實身份
    蠱雕,又稱作纂雕,傳說是一種似鳥非鳥的食人怪獸,生性十分兇悍,頭部長有犄角並且叫聲詭異如同人類嬰兒的哭啼聲,《山海經》中也有對蠱雕的相關描述,在現代多被人認為是食猿雕,一種生存在菲律賓的猛禽,因喜好啄食猿猴而得名。
  • 2020年交大人的「高光時刻」!
    他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在中組部、教育部的科學指導下,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全體交大人將秉承西遷精神、堅持不懈奮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交大貢獻。交大人閃耀在抗擊疫情最前線
  • 上海交大校長畢業致辭為製衣女工點讚:敢於夢想的人始終堅強
    今年畢業生還首獲特別禮:交大自主設計的學位證、學位帽流蘇和學位服披肩以及別具一格的畢業紀念T恤。院士校友:傳承交大基因 雕刻一等人生畢業典禮上,凌文把人生經歷凝練成三句話,送給每位畢業生:傳承基因,做理想的交大人;堅守底線,做有良知的社會人;牢記使命,做有擔當的中國人。
  • 「上海交大特色」社會服務合作體系愈發完善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與雲南省、大理州共建雲南(大理)研究院,進一步加強了服務雲南高原湖泊生態保護治理工作的保障,為學校師生赴雲南開展科技服務、定點扶貧等工作提供了支撐。當前,研究院正朝著建立建成洱海湖泊生態系統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新目標努力,進一步落實將上海交大的實驗室建立在雲南的綠水青山裡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