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雖然原油價格企穩回升,國內高速公路恢復收費等因素利好甲醇,但國內供應充足、港口壓力仍大、需求改善有限等因素整體制約中期甲醇上漲空間。
圖為甲醇2009合約日線
進入5月,OPEC+啟動減產,國際油價企穩回升,對化工板塊整體有所提振。但從基本面看,國內供應整體充足,港口壓力仍大,需求恢復有限,甲醇市場依舊面臨較大的壓力。
春檢力度有限
每年4—5月是內地甲醇生產裝置春季檢修高峰期,雖然今年以來甲醇生產利潤持續走低,但從4月的情況來看,國內甲醇生產裝置整體檢修力度有限:4月國內甲醇裝置平均開工率為68.2%,西北地區甲醇裝置平均開工率為82%,僅比3月平均值分別下降2個百分點和2.25個百分點。進入5月,雖然國內仍有較多煤頭裝置公布檢修計劃,包括新能鳳凰92萬噸、榮信一期90萬噸、中原大化50萬噸、兗礦國宏70萬噸等,但寧夏寶豐二期220萬噸也計劃於5月試車。同時,近期氣頭裝置接連復工:青海中浩60萬噸4月27日點火,重慶卡貝樂85萬噸5月6日點火,青海桂魯80萬噸計劃於5月中旬復工。根據卓創數據,截至5月8日當周,國內甲醇平均開工率為69%,西北甲醇開工率為82%,環比均增加1個百分點。
對於內地甲醇生產企業而言,是否檢修除了設備需要,還要考慮庫存。像今年2月,國內實行交通管制,甲醇生產企業脹庫嚴重,西北地區庫存最高達到38.1萬噸,為了緩解庫存壓力,當時涉及超過1000萬噸產能的甲醇裝置降負荷或停車,國內甲醇開工率最低降至62%。而目前內地庫存壓力尚可,根據隆眾數據,截至5月8日當周,西北地區甲醇庫存為30.25萬噸。因此,從目前裝置檢修重啟計劃以及庫存情況分析,預計5月國內甲醇裝置檢修較為有限,內地供應整體充足。
港口壓力仍大
每年一季度是外盤裝置檢修高峰期,因而甲醇進口量處於季節性低點,但隨著近年來外盤裝置陸續投產,今年一季度我國甲醇進口量同比仍然增加。今年1—2月,我國甲醇進口量為172萬噸,同比增加6.2%;3月,我國甲醇進口量84.8萬噸,同比增加26%。進入二季度,隨著外盤裝置復工以及海外疫情蔓延,更多的國際甲醇流入中國。根據卓創數據,4月我國甲醇進口量預估值為111.6萬噸,同比增幅達到75.8%。
目前沿海主流罐區甲醇均處於滿庫狀態,船貨卸貨緩慢,港口庫存總體仍在緩慢攀升。根據卓創數據,截至5月8日當周,沿海地區甲醇庫存114.6萬噸,環比增加1.9萬噸;江蘇甲醇庫存70.8萬噸,環比增加2萬噸。從5月8—24日中國甲醇進口船貨到港量在63萬噸左右,雖然較4月底明顯減少,但絕對量級仍不低,港口壓力仍大。
需求乏善可陳
需求方面仍舊乏善可陳。傳統需求恢復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根據卓創數據,截至5月8日當周,甲醛、二甲醚、MTBE、醋酸、甲縮醛和DMF的開工率分別為22.80%、17.58%、36.72%、56.91%、10.39%和74.01%,環比分別變化-0.28、0、0、-1.95、-0.23和0個百分點。
新興需求MTO方面,隨著南京誠志二期、陽煤恆通等裝置陸續結束檢修,上周國內甲醇制烯烴開工率明顯提升。根據卓創數據,截至5月8日當周,MTO/MTP開工率84%,較前一周提升5個百分點。5月,國內仍有蒲城、久泰等MTO裝置有檢修計劃。新興需求整體改善較為有限。
總之,甲醇價格仍將維持底部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