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300676.SZ)旗下公司被美列入實體清單。
7月21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新增11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其中華大基因旗下公司——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六合」)位列其中。另一家被列入實體清單的華大系公司——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疆絲路),則是華大基因控股股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科技)的控股孫公司。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上表示,新疆絲路自2016年11月成立至今沒有開展實際業務。
受此消息影響,華大基因21日低開-5.11%,收報於162.20元,跌幅1.70%。
那麼,子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到底會對華大基因業務產生多大影響?
華大基因公告稱,北京六合主營業務為面向科研的一代測序服務。至於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具體原因,有待公司方面進一步溝通核實。
數據來源:天眼查、界面新聞研究部天眼查數據顯示,華大基因通過旗下公司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直接控股北京六合。北京六合的主要資產是華大青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青蘭生物)。
2012年,青蘭生物的前身無錫青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江蘇宜興,主要業務為全基因合成技術服務,包括基因合成、DNA序列的設計與優化、克隆載體選擇等。2018年7月19日,華大基因通過北京六合將其收購,後改名青蘭生物。
根據青蘭生物官網介紹,青蘭生物創始人戴俊彪博士與聯合創始人林繼偉主要從事合成生物學研究,並且在基因合成領域頗有影響力。由此,青蘭生物也成功參與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並且是唯一中國企業。
青蘭生物的優勢在於高通量、統一性高的基因合成平臺。有觀點認為,青蘭生物是國內基因合成領域的標杆企業。本次青蘭生物母公司北京六合被列入實體清單,或將對青蘭生物業務產生影響。
具體到利潤層面,華大基因稱,北京六合2019年度實現的淨利潤不超過上市公司同期淨利潤的1%。按華大基因2019年2.76億元歸母淨利潤測算,北京六合2019年淨利潤不超過276萬元。
華大基因表示,後續公司將進一步分析和評估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並將積極與美國商務部及相關部門溝通,盡最大努力消除不利影響。
華大基因是全球新冠檢測類產品最大的提供商之一。新冠疫情爆發後,華大基因完成了多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產品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技術覆蓋螢光PCR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等。
目前華大基因相關新冠檢測試劑盒獲得了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資質及認證,並率先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應急使用清單。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華大基因新冠檢測產品已經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海外發貨已累計超過3,500萬人份。
此外,華大基因還推出了「火眼」實驗室——即新冠檢測服務。公司累計在海外運營「火眼」實驗室58個,分布在全球17個國家(地區),已運營「火眼」實驗室最大日檢測通量超過20萬人份。
由於新冠檢測需求不斷上升,華大基因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增。公司預計2020年上半年實現盈利15.30至16.30億元,同比增長672.83%至723.35%。
得益於業績提升,華大基因股價也得以「觸底反彈」,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到136.2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部分股東紛紛減持。據Wind統計的數據,今年4月以來,包括上海高林同創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和玉高林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公司已先後15次減持華大基因股票,參考減持市值合計達13.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