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夜雨寄北

2021-01-21 一起學詩詞xn

李商隱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鑑賞:本詩又名《夜雨寄內》,是一首抒情詩。「內」即內人,指詩人的妻子。一說本詩作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間,其時詩人正在東川為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他的妻子王氏已經去世,所以此詩應該是寄給長安友人的。今所存各本皆題為《夜雨寄北》,「北」指在北方的人,既可指妻子,又可指友人。就其內容判斷,以「寄內」之意理解還是相對貼切些,因為入梓州幕府與妻子逝世兩件事都發生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很可能是王氏逝世在前,詩人寫詩在後。因為交通閉塞,消息不通,以致如此。而且即便詩人已知妻子不在人世,作此詩緬懷,也在情理之中。

前兩句通過問答與環境描寫,抒發了詩人心底的孤獨苦悶之情及對妻子的深切思念。第一句有問有答,節奏恰當,頗顯藝術功力,寫出遠行之憂悶、難歸之無奈,表現出自然而然的離愁與思念。第二句借描寫眼前景色,寄託深沉的相思之意。行旅之惆悵、相思之痛楚融入茫茫夜雨中,隨雨水「漲秋池」,在山中飄蕩。

後兩句由眼前景物延伸開來,縱橫詩思,別出心裁,設想重逢之時的溫馨場面:重聚時刻,夫妻二人一起在西窗下互訴衷腸,情深意濃,通宵達旦,使得蠟燭結了蕊花。二人於是一起剪燭,還是有道不完的心裡話和無盡的歡喜。詩人幻想中的這種快樂,襯託他在雨夜中的愁悶,然而這種愁悶,屆時將成為重聚時的話題,使重聚更加快樂。

這首詩用語平淡而情意深摯,委婉雋永,流傳甚廣,給人以品不盡的韻味。

相關焦點

  • 我愛記詩歌|李商隱《夜雨寄北》
    今天和大家一起記憶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起欣賞李商隱這封寫給妻子的家書。 #唐詩#一、說文解字在記憶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時,第一步是理解《夜雨寄北》全文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李商隱的基本情況和《夜雨寄北》這首詞的字詞等意義,那麼想要記憶《夜雨寄北》就無從談起了。
  • 《夜雨寄北》,寄與誰人?
    最近李商隱被熱議。起因是某博主發文問:「李商隱是誰?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經人指正後又說:「對不起,不知道李商隱是個冷門詩人。」這一下子激起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把「冷門詩人李商隱」送上了熱搜。唐朝詩人李商隱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人生何如,如此悲涼
    我停了停,看著他的眼睛說道: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他看著我認真的表情,不像在開玩笑,很是疑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北》「是這首嗎?」,他熟練背完後問我。「是的」,我答道。「這是李商隱寄給妻子的家書,怎麼會和殘酷絕望扯上關係?」,他更是疑惑。
  •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千年後被罵抄襲上熱搜,網友:讀過歷史嗎
    ——《夜雨寄北》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時,寫給遠在長安的友人(或是妻子)的一封覆信,也是一首抒情七言絕句。現今我們也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這首詩,此外李商隱的《常娥》、《無題》、《錦瑟》等詩皆被選入進過各個年級的課本。
  • 唐詩《夜雨寄北》背後李商隱和王晏媄的悽美愛情
    就在昨天(6月12日)新圖文:【《夜雨寄北》別解及其他】發布,我閱讀幾遍,覺得師兄的別解另闢蹊徑,很通暢。也引發了我的幾點思考,不吐不快,寫出來和師兄交流並分享給大家。願以我們師兄弟二人討論交流,走出簡單的點讚,評論小圈,開直抒胸臆,坦誠討論的清流之風。《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夜雨寄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夜雨寄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李商隱抄襲夜雨寄北,李玟請嶽飛寫詞,文化斷代到底有多可怕?
    晚唐詩人李商隱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絕無僅有,他的才情不輸於任何一位唐朝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他的詩歌幾乎年年入選課本,比如著名的《無題·錦瑟》就是其一,「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首詩每一聯都是經典。除了這首還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等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然而前些日子在網上爆出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一位霹靂粉說「這個叫李商隱是誰啊?
  • 《夜雨寄北》為寄友的一條內證
    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名作《夜雨寄北》,一題《夜雨寄內》。今人劉學鍇根據對此詩歷代版本異文的辨析,以及對李商隱大中年間梓幕行跡、其妻王氏卒於大中五年(851)等考證,判斷該詩詩題應為《夜雨寄北》,乃「寄給身居北方(當是長安)的某位親友」之作,並認為該詩最有可能作於大中七年。
  • 《夜雨寄北》被訴抄襲?女網友維權鬧笑話,卻說李商隱是冷門詩人
    高考的學生對這個詩人的感情可能比較濃厚,因為李商隱的詩詞不管是聽起來,讀起來都有一種朦朦朧朧的美感,所以有很多學生喜歡這個詩人的詩詞,很多好看又有意境「表白」的句子就是「抄」人家的。不過這次李商隱火了的原因可不是因為高考的學生寫作文反覆拿出來「遛詩人」。
  • 李商隱因「抄襲」《夜雨寄北》被罵上熱搜?年輕人不讀書有多可怕
    前幾日, 微博上出現了一條「冷門詩人李商隱」的熱搜,看得人非常摸不著頭腦。於是點擊去一看,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事情是這樣的:有一位博主問: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啊?抄襲了霹靂的夜雨寄北。姐妹們知道他的微博嗎?必須爆了他!
  • 李商隱《夜雨寄北》,最美詩句,當屬第2句「巴山夜雨漲秋池」
    這是李商隱流傳最廣的七言絕句。在整首古詩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詩人對於時空轉換的把握。一會兒寫妻子寄來書信,一會兒寫詩人此時此景的情感和所看到的景色,一會兒又暢想未來,寫兩人相聚之時共剪西窗燭的浪漫。那種時空的轉換,讓人目不暇接。
  • 李商隱最經典的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把相思之情刻畫的深入骨髓
    夜雨寄北唐朝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是李商隱晚年的代表作,開篇第一句「君問歸期未有期」更是成為情人寄「相思」的佳句,被認為把相思之情刻畫的深入骨髓。「巴山」指縉雲山,今位於重慶嘉陵江一帶,詩中用來泛指巴蜀之地。公元851年十一月,李商隱接受了西川(今四川一帶)節度使的邀請,赴四川任職。而李商隱的妻子王氏在他去四川之前就已經病逝。
  • 有人在網上舉報: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抄襲了霹靂布袋戲的詞
    當然,這個橋段還沒有出現,卻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消息,一位網友將李商隱舉報了。很顯然,這位舉報人並不知道李商隱是晚唐人。還問大家,這個叫李商隱的是誰呀,姐妹們知道他的微博嗎?必須爆了他。不要因為大霹靂退出大陸就覺得好欺負,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碰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 十首李商隱詩:誰說我只會寫《無題》
    今天,我們來欣賞十首李商隱的詩歌,體會李商隱的詩意吧!不知道這是不是李商隱的處境。我官職低下漂浮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長滿雜草。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李商隱這實是說蟬,實際上說的是自己吧!
  • 古詩詞中的雨,煙雨、夜雨、微雨,總有一種是你鍾情
    在古詩詞中,可謂寫盡了雨的精魂;煙雨、夜雨、微雨、好雨,等等。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感受雨的美,雨的靈動,雨的精魂所在。1.煙雨定風波·三月七日 ——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與妻子的愛情故事
    李商隱的愛情故事,自古以來就被許多人關注,原因在於李商隱在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緻婉轉的感情,容易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在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的日子裡,大概是李商隱這一輩子最難過的時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早年為牛黨的重要成員令狐楚重視,後來又得到李黨成員王茂元的賞識,並娶其女兒為妻。兩黨之間勢如水火,李商隱為了和王氏喜結連理,就這樣無辜被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從而備受兩黨排擠,一生之中困頓不得志。然而雖不得志,卻有妻子相陪,讓他感受到了有人陪伴的溫暖。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詞感情濃烈纏綿,在意境塑造上追求至美,大多構思新奇,時而含蓄細膩,時而隱晦迷離。讓後世人百讀不厭。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
  • 李商隱美到極致的六句古詩詞,寫盡詩人風雨坎坷的一生!
    李商隱(813~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後遷鄭州滎陽。李商隱一生窮困潦倒,空有滿腹壯志卻懷才不遇。尤其是自己還陷入了唐代晚期的黨爭之中,最終淪為了犧牲品,可悲可嘆。
  • 夜雨改白天
    △全國6小時降雨量排行榜單(中央氣象臺/發)民聲天下8月22日北京快訊 相信很多人對於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的那句「巴山夜雨漲秋池」「卻話巴山夜雨時」,一定印象深刻。不過,和之前不同,今天到明晨(23日)的雨,夜雨不明顯,在白天相對大。這是因為低空氣流方向變了,今晨是東南風湧入,遇到地形抬升。明天凌晨氣流是南風,基本和盆地地形平行,地形抬升就不明顯了。業內人士強調指出,持續的強降水對當地的汛情壓力,產生極大的影響。在臨近的區域。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險情。比如從新聞視頻報導出的樂山,便遭遇了泥石流,水和泥沙石塊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