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中: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帶進視光行業 倡導將人類福祉與商業...

2020-12-04 瀟湘晨報

在信息化時代,兒童青少年的視覺健康問題已經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全球77億人中,有27億人視力障礙未得到有效矯正。中國14億人口中有6億近視,而且近視發生率正逐年上升。如果近視得不到防控,將會向嚴重化發展,高度近視會導致眼底疾病甚至失明。

「視力問題,與貧困問題一樣,是巨大的社會問題、社會負擔,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會成員、中國CSR智庫副理事長、中國工經聯工業企業社會責任智庫專家、CSR思想實驗方法論創立者呂建中認為。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應用的高速發展,方便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對人們的視力健康帶來了挑戰。全國約2億兒童青少年面臨延期開學、居家自主學習。在線遊戲、在線直播等生活娛樂應用的長時間使用也給「後疫情時代」青少年視力帶來了日益嚴峻的挑戰。

與此同時,眼視光防控迎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視光領域對這機遇有敏感的認知,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比較落後」,呂建中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呂建中是可持續商務戰略和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先行者和思想引領者,一直致力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工作,在該領域有著豐富、系統、前瞻性的理論體系與實踐經驗。《視光之路》即是將可持續商業引入視光領域,倡導將人類福祉與商業解決方案的結合,將利益相關方訴求與實質性議題識別結合的作品。

(呂建中在《視光之路》籤書現場 /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每日經濟新聞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有機」金典:一盒「可持續」的牛奶
    多年來,金典致力於支持綠色低碳環保事業,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開展了一系列保護溼地動物、倡導可持續消費理念的項目,不斷與跨領域中具備「長板優勢」的各界力量加強聯動,放大合作成效、創造社會價值。潘剛在發言中表示,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激活長板優勢,伊利願與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同軌並進,凝聚發展共識、創新合作模式、建設美好未來,用行動助力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中國人口發展經驗有助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每年這一天,都再次提醒我們人口問題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相關」。那麼,當前全球人口整體面臨哪些問題?各國人口發展合作進展如何?對人類可持續發展又有何影響?人口問題日益突出 發展合作亟待強化東西吃多了,胃會不舒服;人口太多了,地球會扛不住。
  • 後疫情時代的人類可持續發展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作者:馬尼希·巴布納疫情使可持續發展議程更具緊迫性新冠肺炎全球大規模流行無疑嚴重幹擾了202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但並未削減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過,各國政府和企業仍應行動起來,採取有利於增強人類健康、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措施,實現經濟復甦。我們期待各國政府儘快確定這些大型國際會議的舉辦日期,繼續呼籲民眾支持環保行動,共同保護環境和人類福祉。馬尼希·巴布納(Manish Bapna) 世界資源研究所執行副主席兼常務董事此次疫情提醒我們,人類和自然密切相關。
  • 從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看五大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兼顧價值規律、競爭規律、供求規律,從五個維度賦予了科學發展新內涵,是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科學把握和理性思考,為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其次,五大發展理念追求的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來自自然、依附自然、受制自然,是人與自然的基本關係。
  • 專家: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方向,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波恩創新與技術中心主任道爾夫·吉倫在論壇上表示,城市推广部署可再生能源,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同時能創造就業機會,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福祉。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公眾意識,開創低碳未來。
  • 馬尼希·巴布納:後疫情時代的人類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發  【光明國際論壇筆會】  疫情使可持續發展議程更具緊迫性  新冠肺炎全球大規模流行無疑嚴重幹擾了202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但並未削減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原計劃今年舉行的多場大型國際會議紛紛推遲,包括重要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在英國舉行)等。
  •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大家樂中國採用可降解餐盒支持環保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始創於1968年的大家樂餐廳於近日宣布在環保餐盒領域的又一項新動作——大家樂內地門店的所有外賣餐盒,均使用可生物降解甘蔗渣製作的新餐盒。有著50年發展歷程的大家樂集團以此環保助力,體現企業對社會發展的責任。
  • 「美好星球,明天見」 歐萊雅中國年度綠色消費倡導啟動
    「歐萊雅,為明天」全新可持續發展項目制定了一系列面向2030年的宏偉目標,致力於以對內加速變革,對外賦能生態圈的「雙引擎」模式,在構建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的基礎上,與商業生態夥伴一起共同應對迫切的社會和生態挑戰,推動美好消費變革,守護美好星球的明天。
  • 歐萊雅:可持續發展新探索
    該報告闡釋了歐萊雅中國2010至2011年間,在經濟發展、創新研發、生產運營、責任消費、員工發展及社區貢獻六大方面的諸多實踐和成就,展示了歐萊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以及對中國社會的長期承諾。除完整版報告外,歐萊雅此次還特別針對消費者發布報告摘要版及網絡版報告,向消費者傳遞可持續發展理念。
  • 「中國理念對世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金磚國家始終堅持為實現人類共同福祉而奮鬥,為發展中國家乃至全世界帶來了巨大利好。」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俄羅斯外交政策中心主任鮑裡斯·舒梅列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金磚國家為全球治理帶來積極變化,研究和推廣中國理念對世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施懿宸:「網紅經濟」產業的ESG表現和可持續發展分析
    其中以可選消費行業和信息技術行業企業為主,可選消費行業企業共26家,總市值4135.75億元,信息技術企業共14家,總市值2028.34億元。二、「網紅經濟」產業ESG風險聚焦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是衡量企業信用品質和持續經營能力有效手段,通過對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的考量,提供企業財務指標之外的績效表現,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可持續,才美麗:歐萊雅中國發布2016/2017可持續發展階段性成果
    自聯合國正式啟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世界期待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近日,中國政府更將可持續發展提到戰略新高度,以綠色繪就美麗中國新畫卷,以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國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對可持續發展的務實思路以及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做貢獻的決心和大國風範。
  • 「耕育足跡」大足跡促進三生產業可持續發展
    通過相同的單位比較人類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給,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衡量一定的生物圈內可以合理承載的人口規模、物質生活水平、技術條件和生態生產力的能力。2、「三生足跡」是耕育足跡的提升三生足跡是「耕育足跡」與生產足跡、生活足跡、生存足跡、生命足跡等與自然和人類生存指數相關的指標,目前,生態志願者開始踐行減少碳足跡、水足跡的生態理念。
  • 與中國市場和消費者共同成長,美樂家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
    短短30年裡,美樂家逐漸發展成為一家全球年營業額超過20億美元、業務遍及19個國家及地區的跨國企業,為全球數百萬個家庭提供產品與服務。美樂家穩步發展的背後,無論是其獨特的商業模式——消費者直購系統,還是其對「品質卓越、價格合理」的產品理念的堅守,抑或是其秉持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公益理念,都源於美樂家創立以來一直堅持的初衷與使命。
  • 彭麗媛聯合國英文演講 倡導"可持續發展教育優先"
    中國網9月27日訊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當地時間9月26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特使」彭麗媛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可持續發展教育優先(Education Firs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高級別會議」上表示,教育事關婦女和女童,教育事關平等,教育事關年輕人。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根源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如今,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獲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讚賞、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逐漸成為一種國際共識。  「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同時,他也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學習已有的國際機制,加強國際合作,探討和找尋人工智慧共同的準則和規則,引導人工智慧健康發展。AI可持續發展初探索在開幕式之後的主題分享和分論壇中,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的各方代表從自身角度分享洞見,展示在AI治理方面的見解和成果,為AI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經驗。
  • 上海益民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
    責任於心 誠信益民  報告前言  報告說明:本報告是上海益民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年以來,連續第十一年度發布企業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是集團 2019 年履行經濟、環境和社會責任,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真實反映。
  • 突出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抬頭;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結構性、體制性和周期性的矛盾並存,社會民生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形勢越是複雜嚴峻,越要突出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作用。面向未來,我們只有更加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以新發展理念為航向標,才能保障中國發展的巨輪向更廣闊的天地穩速前進。
  • 正確處理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關係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誕生: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次歷史性轉變可持續發展理論的誕生,引發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又一次觀念大碰撞。中國共產黨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自覺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治國理政的總體布局,提出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將人類社會與自然關係的認識上升到新的高度,將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提升到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