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根源

2021-01-12 正義網

  主講人:劉軍 山東大學法學院(威海)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如何在全球治理中貢獻中國智慧,這是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如今,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獲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讚賞、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逐漸成為一種國際共識。

  「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其實就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全球治理中的拓展與應用,這也是中國領導人基於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入思考,為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給出的「中國答案」。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導下,我國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發展關係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例如,「一帶一路」建設、抗擊伊波拉病毒、抗擊新冠疫情的國際支援、國際維和活動的廣泛參與等。

  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這種理念根植於歷經滄桑的中華文明,歷久彌新。

  首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源於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兼容並蓄,既能夠容得下其他不同文化的發展,還能夠不斷地吸收其他文化的優勢為我所用、共同發展。

  第二,「家國天下」情懷。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促使我們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古代精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則是這種情懷的另外一種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這種情懷和文化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第三,「和為貴」的和平思想。中華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文化中講究「以和為貴」 「協和萬邦」,這種和平思想,促使我們形成了「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理念,我們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共創未來。

  第四,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四海之內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根源。

  當前,中國人民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追求的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我們不僅不會去損害他國人民的利益,還會與世界人民一道,共同發展,共創未來。屆時,我們相信「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會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中華傳統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此世界大變革、大動蕩、大發展的經濟全球化、信息革命的新時代,針對一些近視者、逆潮流而動者、看不到人類未來命運燦爛前景者,中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明世界前景,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化解對人類命運的焦慮和憂患。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
  • 【解碼「中國之治」】道德之維:我國國家制度體系彰顯優秀傳統文化...
    【解碼「中國之治」】道德之維:我國國家制度體系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 2020-09-29 15:56:0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觀照文學創作
    《禮記》認為聖人乃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呂氏春秋》認為「天地萬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謂大同」,並逐步形成「天下為公」「是謂大同」的觀念。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追求「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力圖建構起一個人人各得其所、共享發展、友好相處的美好社會。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觀照文學創作,有助於重新認識和研究世界文學的內在發展規律,深入分析和解讀經典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內核。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文化認同:增強國家凝聚力的重要舉措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作者:衛靈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文化認同是一種身份的構建和歸屬,反映了一種共同體意識,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民族國家富有凝聚力的保障。
  • 從全球戰「疫」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的重要性
    中國在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展現了大國擔當,起到了穩定錨的作用,中國用自身實際行動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疫情首先在中國發生,一個月後全世界開始蔓延。中國不僅是首當其衝的受難者,也是隨後對事件發展的有效防控力量。疫情發生始料不及,病毒來勢之洶、疫情傳播之烈、範圍擴散之廣、全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之大,堪稱前所未有。
  • 全球抗疫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全球抗疫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 陳培永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結合中國抗擊疫情實踐經驗,就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張,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 徐孝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制高點」
    日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黨委書記徐孝民同志撰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制高點」》一文,收錄於中國言實出版社《人民至上——來自兩會的聲音》「專家建議」部分。文章結合全球疫情防控鬥爭的中國實踐,從理論、歷史、時代三個維度,深入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大「制高點」。
  • 動機·前景·理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國外認知與評價
    從生成動機來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現實利益的彰顯、責任擔當的體現以及習近平領導風格的展現;從發展前景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或是切實可行的現實方案,或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或是難以實現的理想藍圖;從邏輯理路來看,要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的示範引領作用,妥善處理好世界範圍內各領域的安全問題,建立健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法律機制,提倡樹立多彩、平等、包容、互鑑的文明觀。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作者:彭 林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導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文明之一。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將人類歷史劃分為史前、古代文明、軸心時代和科技時代等四大階段,其中只有中華文明完整地跨越了四個階段。作為人類軸心時代的幾大原生文明之一,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傑出貢獻。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對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創造性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站在人類整體發展的歷史高度思考人類的前途命運,是對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的理性思考,體現了世界歷史發展的理論邏輯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邏輯之辯證統一,展現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深邃的世界眼光與高尚的時代情懷。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共有歷史基因、契合當代發展需要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的創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超智慧。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類、全球、世界、國際四個詞彙出現總次數高達106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歷史擔當。
  • 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因此,中國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主動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加強抗病毒藥物及疫苗合作研發,分享防疫經驗,協調防控措施,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還及時為部分疫情加劇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保障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益,而且為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為世界防疫樹立了新標杆。
  • 胡雪峰喇嘛:以佛教緣起共生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雍和宮住持胡雪峰喇嘛出席論壇並做了題為《尊重包容,和諧共生——以佛教緣起共生理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的主題發言,鳳凰網佛教摘錄胡雪峰喇嘛發言如下:和平、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潮流,齊心協力,交流互鑑,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人類唯一的智慧抉擇。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實寫照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人類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緊密方式聯繫在一起,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人類社會發展必須引入全新的思維方式,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合作開放、互利共贏,凝聚起攜手應對疫情等重大公共危機挑戰的全球共識。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回顧這一理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2013年3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的堅定理念表達,全面系統地展現為破解世界難題的中國智慧與致力於同世界各國攜手發展的中國方案,形成了強大的中國感召力,照亮了指向未來的人類歷史進步之路。這就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平等和主權原則、國際人道主義精神、聯合國憲章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一系列國際公認原則,應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新形勢下,要堅持主權平等,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溝通協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談判是解決衝突的根本之道,其中真誠、善意、智慧缺一不可;各國要尊重國際公約和法律文書的公平正義,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
  •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匯聚全球戰疫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國攜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匯聚全球戰疫合力,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 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典故有深意
    【「學習筆記」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經提出,就以振聾發聵的力量引發強烈反響,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被有識之士譽為:「中國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發展的鑰匙」「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筆記君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篇演講中提到的一些典故,幫助大家更好學習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深刻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亟須系統地闡釋其哲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