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互為生死之交的晁蓋與宋江,卻因為一個小人物而徹底決裂

2020-12-04 小Q大話

作為水泊梁山的前後兩任大寨主,晁蓋與宋江也曾是好兄弟,都曾為了對方而豁出一切,是真正的生死之交。當初晁蓋等七人劫取生辰綱的事情敗露,是宋江冒著巨大的風險去給晁蓋通風報信,讓晁蓋等人在抓捕官兵到來之前逃離。當初宋江因為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斬刑,又是晁蓋率領著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

等到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宋江分別擔任著寨主、副寨主的職位,然而同享富貴的兩人,關係卻漸漸開始有了裂痕。原因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宋江的能力強,而晁蓋的能力弱,梁山大部分頭領都是宋江的嫡系,而晁蓋始終只有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等幾個兄弟,而且吳用、公孫勝也漸漸向能力更強的宋江靠攏。這種情況下最難受的就是晁蓋,宋朝建國的歷史晁蓋不會不知道,趙匡胤就是竊取了柴榮的後周政權,宋江同樣有能力也有可能奪取晁蓋的山寨。

晁蓋雖然很早就失去了對山寨的實際控制權,但名義上還是大寨主,宋江在某些重大決策上還要考慮晁蓋的意見,晁蓋雖然內心很不爽,但也不好發作。可是後來一個小人物的出現,以及他的一番話,卻徹底激怒了晁蓋,讓晁蓋決心要改變「被架空」的現狀。這個小人物就是金毛犬段景住,梁山唯一的專業盜馬賊,梁山一百零八將大聚義之後,段景住排名倒數第一,是名副其實的小人物。

按照段景住的說法,他從北方盜來了一匹有名的千裡馬,喚作照夜玉獅子,因為在江湖上只聞及時雨宋江的大名,無路可見,故欲將此馬前來獻給宋江,權表進身之意。這話宋江聽了自然高興不已,可是晁蓋聽了可就要火冒三丈了,明明晁蓋才是梁山寨主,遠在北方的無名小卒,卻只知有宋江而不知有晁蓋,這是他不能忍受的。

晁蓋聽聞戴宗的一席話後,心中大怒,難道他是因為曾頭市公開與梁山為敵而發怒嗎?梁山這夥人本來就是土匪強盜,梁山以外的人都應該與他們為敵,曾頭市就算無禮在先,似乎也沒有特別值得晁蓋大發雷霆之處。倒是晁蓋與宋江之間的關係,晁蓋名為梁山之主,卻已然被宋江架空,成了光杆司令,就連遠在北方的小人物,都只知有宋江而不知有晁蓋,這才是令晁蓋怒火中燒的根本原因。

之前梁山每每有戰事,晁蓋都不親自帶兵下山,而這一次晁蓋一反常態,堅持要自己帶兵出徵,也就是為了拯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寨主之位。因為偷馬賊段景住的出現,因為他要把照夜玉獅子馬獻給宋江,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徹底決裂了。當然也不能全怪段景住,因為在他出現之前,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已經有了裂痕,只不過段景住的出現加速了兩人關係的破裂罷了。

但是對於宋江而言,段景住始終是有大功勞的,因為是段景住解決了他與晁蓋之間的寨主之爭,晁蓋最終死於出徵曾頭市的戰鬥,也讓宋江順理成章、名正言順的晉升為梁山的大寨主。當然也正因為段景住對於晁蓋的死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段景住也不可能得到重用,梁山一百零八將,他排最後一名,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相關焦點

  • 此人位居梁山末位,深得宋江晁蓋信任,業務能力低被後浪輕易取代
    段景住自稱曾家五虎對梁山出口不遜,還要跟梁山為仇作對,「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晁蓋相信段景住所言,並聽聞戴宗的探知的情報,怒不可遏,命宋江留守山寨,親率二十位頭領和五千精兵下山。
  • 不是宋江晁蓋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好漢歌》時,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天上的星星指的是梁山108將,那北鬥到底是指誰呢?北鬥是權威,誰是指引梁山好漢的北鬥呢?梁山好漢梁山好漢在原著中定位是天罡星和地煞星,用天上的星星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在晁蓋等七人聚義時,號稱七星聚義,當時晁蓋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還有一道白光。
  • 冷眼看水滸:晁蓋是如何把自己害死的?
    晁蓋為人仗義疏財,要知道,仗義疏財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得到的,因為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武松曾經給鄆哥五兩銀子,鄆哥說夠他們父子三五個月的用度。而晁蓋一出手就給了雷橫十兩銀子,足見晁蓋平時在結交江湖好漢上面的開銷是筆不小的數目。晁蓋還有社會身份。他之所以能和縣裡的押司宋江,以及縣裡兩個都頭朱仝、雷橫都交好,就因為他有個社會身份——東溪村保正。
  • 晁蓋為什麼不能是一百零八將之一,原來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晁蓋被射死後,宋江大哭了很久。其實當時來說真正能哭得出來的人不多,後來上山的人哪個是晁蓋的人?但是晁蓋畢竟是最高領導,況且他臨死的時候還有一個很嚴格限制宋江的遺言,殺死射死自己的人才可以做山寨之主。當然眾人還是繼續推薦宋江當山寨主人,但是宋江不好意思啊,首先晁蓋剛死,其次遺言沒有兌現。即使晁蓋山寨領導人做的再失敗,好歹還是有人擁護的,再說那些對宋江或者晁蓋當領導都無所謂的人也佔了很大比例。晁蓋死了,但是他的影響力還在,他宋江要是直接推翻晁蓋的一切,那估計很多人會對他有看法,甚至直接開始反對。為了籠絡人心,宋江只好想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弱化晁蓋的影響力。
  • 冷眼看水滸:為什麼最有大哥派頭的晁蓋,偏偏做不長久梁山之主?
    晁蓋等人以為這就成功了,沒事兒了。誰知道,晁蓋等人沒有做好善後工作,這事兒很快就東窗事發了。晁蓋等人很快被官府鎖定,官府便派人直奔鄆城縣要捉拿晁蓋一行。幸虧晁蓋此前還有個身份幫了他的大忙:他曾經擔任東溪村保正,得以和鄆城縣押司宋江成為莫逆之交。
  • 水滸中的四大寇,淮西王慶才是人生贏家,宋江只是一個傀儡
    最後,宋江卻被四大奸臣合謀所毒害,不得不說,宋朝雖然孱弱,但是對待他們這些「反賊」手段卻也是層出不窮。宋江的結局註定了他就是一個大宋的傀儡,在大宋兵馬、物資的支持下,他們被大宋的金銀珠寶、高官厚祿誘惑著,舉起手中的大刀,狠狠地衝向了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當一個傀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後,他們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於是宋江便被無情地拋棄了!
  • 莫過於宋江
    《水滸傳》中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當然他是一個為君子,把自己包裝的非常好,實際上壞的一肚子流膿。宋江派人害死了晁蓋,晁蓋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因此才死不瞑目。在《水滸獵人》中,晁蓋並沒有死,他又回來找宋江報仇。正義從來都不會缺席,但可能會遲到。
  • 宋江精通的超前心理學:以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為其招安大計鋪路
    按理說,晁蓋也是個明事理的,怎麼會為了自己的仇恨,這麼武斷的定下梁山首領的人選?很多人認為,他是將死之時,因為心中激憤隨口說的。但筆者認為,晁蓋絕對是有意為之!為什麼?因為自從宋江上山,就屢次請纓下山作戰,明顯有拉攏人心的姿態。
  • 《水滸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宋江的成功找到了合理的註腳
    晁蓋受了吳用、劉唐和公孫勝等人的慫恿和攛掇,帶著大家劫了梁中書送給太師蔡京的十萬貫生辰綱,不久東窗事發,被濟州府通緝追捕,而晁蓋一行人還在他家莊子裡,對官府通緝追捕他的事情一無所知。在這關鍵時候,無意中獲得這個重要信息的宋江,不顧風險一面用計穩住濟州府的何觀察,一面偷偷快馬趕到東溪村給晁蓋通風報信,讓晁蓋一行得以及時逃脫了官府的追捕。
  • 梁山上那些曾經的死敵,他們天天面對仇人,是怎麼與仇人相處的?
    身為武將,楊志的前途並不寬闊,他的心裡非常清楚,如果順利完成任務,他將得到重用,然而,他的所有道路都被晁蓋給毀了。 可人生就是這樣,他一心仇視晁蓋,卻徹底輸給了對方,為了生存,只能在晁蓋面前裝作風輕雲淡。兩人見面時,想必楊志的心裡也是非常尷尬的吧。
  • 為什麼宋江與吳用是梁山上最臭味相投的一對?他們的陰損不相上下
    #水滸亂彈#我在前面說過,晁蓋的死與宋江的陰謀無關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宋江就是一個生性坦蕩不使陰謀的人。恰恰相反,宋江的陰損其實是與吳用的陰險不相上下且相得益彰的。這什麼這麼說呢?有事實為證。雖然宋江在江湖的名聲非常好,於家大孝,於外仗義的人設傳得神乎其神盡人皆知。可是,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非常卑劣的奸人。
  • 此人比宋江陰險很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兩任頭領的心腹
    此人比宋江陰險很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兩任頭領的心腹文/哲理金聖歎在評價《水滸傳》時,直接就把招安以後的內容全都腰斬了;毛主席在讀水滸的時候也說,這本書好就好在招安,當然這是一句反話,可以說梁山失敗的根源就在招安一事上。
  • 豹子頭林衝的轉變:帶著徒弟離開梁山,道出晁蓋遇害真相
    他原本是京城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卻因為遭到高俅父子的迫害而家破人亡,不得不來到梁山落草。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林衝不僅大仇得報,還與舊友重逢,最終重回朝廷懷抱。按照《殘水滸》第七十二回的描述,軍師吳用得知一支押送餉銀三十萬、軍糧十萬擔的官軍隊伍即將經過梁山,立即將眾頭領招至忠義堂,分派頭領下山搶劫。
  • 宋江為何非要招安不可?因為不招也活不成,至少3種死法
    梁山一百零八將聚義廳歃血盟誓後,人馬各歸其位分撥已定,宋江立刻就把招安提上日程。大排位之後,正值涼秋重陽佳節,梁山排賞菊大宴,諸頭領齊聚忠義堂,共享肉山酒海百般吃食。酒過三巡之後,宋江提筆賦詞,感慨「日月常懸忠烈膽,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此言一處,武松拍案而起,李逵一腳踢碎酒桌。
  • 史文恭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曾頭市因劫奪段景住獻給宋江的照夜玉獅子馬,遭到晁蓋率軍攻打。   晁蓋在作戰中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姓名的毒箭射中身亡,史文恭從此成為梁山公敵。盧俊義上山後,曾頭市在梁山的再次進攻中被徹底打垮。史文恭則被盧俊義活捉,最後被剖腹挖心祭奠晁蓋。   宋江會去攻打曾頭市,可戴宗帶回了幾句童謠:搖動鐵鐶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
  • 水滸中的四大寇: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
    古今智謀讀歷史,懂智謀,成為智者四大寇是指《水滸傳》中的宋朝四大反賊,有山東的宋江、淮西的王慶、河北的田虎、江南的方臘。1、山東的宋江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
  • 排名第八十位的梁山好漢:上山前追殺宋江,上山後受宋江特殊關照
    從被判刺配江州到與晁蓋等人一起前往梁山,宋江這一路上經歷的事情不少,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江湖人物。這些人有近二十人之多,最終也都成了梁山好漢。不過,客觀來說,在這近二十人中,有本事的並不多,大都是一些龍套角色。本文要說的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便是在梁山排名第八十位,綽號小遮攔的穆春。
  • 瞄準:曾經最好的搭檔,如今卻徹底決裂!水母牧魚再也回不到從前
    兩人曾經是最好的搭檔,聯手殺了不少敵特,成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頂尖狙擊手。可三年前的一次誤殺讓兩人徹底決裂,此後蘇文謙選擇了平凡的生活,並且默默地照顧著秦紫舒母女。 可池鐵城還沒有意識到蘇文謙已經變了,他一直想讓蘇文謙重新拿起槍。看到蘇文謙甘於平凡的樣子,池鐵城覺得他就是在浪費生命。因為保密局的最新任務,池鐵城和蘇文謙終於再度有了交集。
  • 天魁星宋江的綽號是「呼保義」,「呼保義」是什麼意思?
    宋江宋江,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宋江為梁山起義軍領袖,接替晁蓋成為梁山泊一百單八將的領軍人物,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宋江的綽號「及時雨」很好理解,意思是每當江湖朋友有難之際,他都會伸出援手。「呼保義」就不好理解了,而且漢語中的這種詞組很少,從字面上很難準確的解釋。《水滸傳》中,在比較正式的場合稱呼「呼保義」的較多,比如在梁山泊忠義堂前大旗上繡的是「山東呼保義」。「及時雨」這個綽號在江湖人士口頭對話中提及的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