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江與吳用是梁山上最臭味相投的一對?他們的陰損不相上下

2021-01-19 夢都娛樂評彈

文/夢都行者

#水滸亂彈#我在前面說過,晁蓋的死與宋江的陰謀無關。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宋江就是一個生性坦蕩不使陰謀的人。恰恰相反,宋江的陰損其實是與吳用的陰險不相上下且相得益彰的。這什麼這麼說呢?有事實為證。

雖然宋江在江湖的名聲非常好,於家大孝,於外仗義的人設傳得神乎其神盡人皆知。可是,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非常卑劣的奸人。人們之所以對他的奸認識不足,完全是因為吳用的奸蓋住了宋江——兩個人在梁山的職位不同,分工不同,所以宋江的奸並沒有完全暴露在我們面前。不過,宋江的奸不暴露則已,一旦暴露,便可現出他的陰損與吳用的無恥下流是如出一轍的。

吳用為了使盧俊義、徐寧和朱仝上山,什麼低級的手段都使出來了。宋江呢?在未上梁山之時就已經展現過他的殘忍毒辣。《水滸全傳》第三十四回寫道,為了賺取秦明的歸順,宋江不惜犧牲眾多無辜的平民百姓,使青州城外的「數百人家,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對於秦明來說,一些百姓的死或許不算什麼,要命的是他看到了青州城上的軍士居然用槍挑著他妻子的「首級」,這一下使他「氣破胸脯,分說不得,只叫得苦屈」。而這一切的幕後導演就是江湖上人稱孝義黑三郎、山東及時雨的義士——宋江宋公明。

宋江使人假扮了秦明的樣子「指撥紅頭子殺人放火」,只為先絕了他的歸路,導致秦明的妻小一家數口死於慕容知府之手。而面對秦明的抱怨,宋江不但毫無愧疚之意,反而大言不慚地說道:不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

上梁山之後,因為有吳用這樣的專職軍師,宋江自然不再親自出謀劃策,展現他的陰損與毒辣。不過,他內心的冷血與殘忍還是時有表現的。三打祝家莊時,在扈成已經歸順了梁山的情況下,李逵依然掄起大斧血洗了扈家莊,可憐扈太公一門老幼除扈成幸運逃脫之外,其餘被盡數殺死,不留一個。面對李逵的瘋狂殺戮,宋江也不過簡單訓斥了幾句敷衍了事,並無實質的懲罰。

還有,為了讓朱仝上山,使李逵殺死了滄州知府的小衙內。雖說是吳用的「計謀」,卻也是「公明哥哥」的將令「分付如此」的,「故意叫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和秦明一樣先絕了他的歸路。一個四歲的孩子,白白地做了犧牲品。那一刻,宋江一直被人們稱頌的「義」——在哪裡呢?

剛開始看《水滸傳》時我一直不太明白,作為晁蓋的髮小與基本隊伍、智取生辰綱的七星成員和一同奔赴梁山的親密戰友,吳用為什麼會拋棄晁蓋而緊緊追隨後上山的「公明哥哥」呢?後來才明白,原來這兩個人是《水滸傳》裡、是梁山上極其臭味相投的一對,他們要是走不到一起,就沒有人能走到一起了。

2021.1.1.

相關焦點

  • 為何吳用要在宋江去世後,在宋江墳前上吊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生活在那個不和平的年代,他們的家人大多都慘遭別人的殺害而死,生活把他們逼上了梁山,在這裡他們遇見了命運和自己相似的兄弟,他們一同為了天下的大和,而一起奮鬥,雖然到最後,他們的夢想破滅了,但是歷史卻永遠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不管怎樣他們都是英雄。梁山好漢本來就是一個共同體,他們把彼此的命運都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宋江死後,為何吳用要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原因很簡單
    宋江死後,為何吳用要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原因很簡單水滸傳作為家喻戶曉的名著之一,有一大批人都很喜歡閱讀,更多的是因為在這本書裡有許多讓人敬佩的好漢。在這裡面,不僅有各種好漢之間的兄弟情義還有非常刺激的打鬥畫面。雖然故事的開頭很吸引人的目光,但是故事的結尾確是非常悲慘的。
  • 冷眼看水滸:為什麼最有大哥派頭的晁蓋,偏偏做不長久梁山之主?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咐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水滸傳》裡晁蓋的遭遇一直讓不少讀者感覺難以理解:晁蓋這個英雄了得的好漢,明明是最有大哥派頭的人物,為什麼做了梁山之主後路卻越走越窄,到了最後竟然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死於非命,梁山之主終究沒能做長久?
  • 宋江精通的超前心理學:以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為其招安大計鋪路
    梁山泊無論從整體實力、地理位置、人員素質上,都夠不上造反當皇帝的層次。他們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從最開始王倫的那一代,也就是第一個層次,吃飽了沒人打攪就行。所以,收人策略也相當無腦,想收的我就收,不想收的就給點錢打發走。林衝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 此人比宋江陰險很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兩任頭領的心腹
    而大力主張招安的宋江在許多人眼裡更是一個極其陰險的人,但是梁山中的這個人卻比宋江還要陰險得多,在梁山幾任頭領手下都是重要心腹,最為人詬病的是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濫殺無辜。先不忙著點明他的身份,先來說說宋江。宋江此人身為一個小小的鄆城縣刀筆吏,一個押司的官職幾乎可以說是他政治生涯的終點,但是他在江湖上的名聲卻屬實不小,「及時雨」的美名天下傳頌。但他的美名又是如何得來的呢?
  • 水滸傳中108位梁山好漢,武松排名14,是否存在「屈尊」一說?
    打下東平和東昌兩府後,水泊梁山剛好湊成了一百單八人,宋江大喜遂於吳用、公孫勝等人商議,搞了個36天罡、72地煞的排名,於是英雄大聚義,按對梁山泊的貢獻、武力值高下、江湖名望、山頭派系等綜合因素考量,各授職務和軍銜,眾皆大歡喜。
  • 曾經互為生死之交的晁蓋與宋江,卻因為一個小人物而徹底決裂
    當初宋江因為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斬刑,又是晁蓋率領著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同樣冒著巨大的風險。等到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宋江分別擔任著寨主、副寨主的職位,然而同享富貴的兩人,關係卻漸漸開始有了裂痕。原因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宋江的能力強,而晁蓋的能力弱,梁山大部分頭領都是宋江的嫡系,而晁蓋始終只有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等幾個兄弟,而且吳用、公孫勝也漸漸向能力更強的宋江靠攏。這種情況下最難受的就是晁蓋,宋朝建國的歷史晁蓋不會不知道,趙匡胤就是竊取了柴榮的後周政權,宋江同樣有能力也有可能奪取晁蓋的山寨。
  • 《水滸傳》梁山108好漢中,誰才是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
    《水滸傳》中最壞的人莫過於宋江,當然他是一個為君子,把自己包裝的非常好,實際上壞的一肚子流膿。宋江派人害死了晁蓋,晁蓋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因此才死不瞑目。在《水滸獵人》中,晁蓋並沒有死,他又回來找宋江報仇。正義從來都不會缺席,但可能會遲到。
  • 豹子頭林衝的轉變:帶著徒弟離開梁山,道出晁蓋遇害真相
    他原本是京城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卻因為遭到高俅父子的迫害而家破人亡,不得不來到梁山落草。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林衝不僅大仇得報,還與舊友重逢,最終重回朝廷懷抱。按照《殘水滸》第七十二回的描述,軍師吳用得知一支押送餉銀三十萬、軍糧十萬擔的官軍隊伍即將經過梁山,立即將眾頭領招至忠義堂,分派頭領下山搶劫。
  • 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梁山好漢?有標準嗎?
    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梁山好漢?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梁山前後有三位首領,分別是王倫、晁蓋和宋江,這也可以看作是梁山的三個不同時代,即王倫時代、晁蓋時代和宋江時代。本來,梁山是一個「躲災避難」的地方,很多「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梁山而來,梁山也把他們「收留在彼」,但梁山人員很多,想成為一名好漢卻也並非易事。
  • 《水滸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宋江的成功找到了合理的註腳
    不少讀者一直無法理解《水滸傳》中為何最終只有宋江能夠成功,說起來,宋江出身不及盧俊義,名望不及柴進,勇武不及晁蓋,韜略不及吳用,形象不及武松。和梁山眾好漢比起來,宋江幾乎沒有任何一項能蓋過眾人的優勢,他看上去似乎頗為平庸。但耐人尋味的是,偏偏是這個看上去頗為平庸的宋江,最後偏偏獲得了成功,不但當上了梁山之主,還帶領梁山眾人成功贏得朝廷招安,讓眾人實現了功成名就的人生夙願。
  • 差點毀了梁山
    那麼,段景住在梁山好漢中的排名為什麼那麼低呢?一、段景住在梁山沒有人脈。「一根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宋江為什麼能夠穩坐梁山好漢第一把交椅,靠的不是武功——如果單打獨鬥,他甚至打不過李逵,也不是財產——他那點家產,與盧俊義相比無異於九牛一毛,而是有眾多兄弟捧場。
  • 梁山上那些曾經的死敵,他們天天面對仇人,是怎麼與仇人相處的?
    然而,仔細品讀卻會發現裡面的很多情節都是非常有趣的,如果你在生活中與仇敵對上,卻又沒法了結對方,甚至還要和對方共事,該怎麼辦呢?《水滸傳》裡就有很多人得面對這個問題,他們又是怎麼做的?是否每個人都能做到「杯酒泯恩仇」呢?
  • 四個方面分析「梁山108將排名」
    說水滸,就不能不說梁山108將。而說到108將,就不能不說他們的排名。水滸之所以能在士大夫和民間流行,並且流傳後世數百年不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108位梁山好漢有綽號、星號和排名。那麼,108將的排名是怎麼來的呢?在水滸第七十一回,宋江等人正在進行羅天大醮。
  • 梁山中這五人都是核心人物,卻被排到地煞星50名以後,略有不公
    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湊到一起便成了所謂的梁山一百單八將,在招安之後宋江更是以「上映星辰,下奉皇命」自居,真是看得起自己,其實讀過《水滸傳》原著的朋友都知道,梁山上有不少好漢是湊數的,這麼一幫歹人湊在一起也不配被稱為好漢,但皇帝為什麼願意招安他們?
  • 此人在梁山排名第八十三,首位上梁山的好漢,卻成最後陣亡之人
    前文談到了梁山首位陣亡的好漢——雲裡金剛宋萬,本文要說的是梁山最後一位陣亡的好漢。巧合的是,此人與宋萬一樣,都是梁山的元老。如果按照山上的前後順序,此人是首位上梁山的好漢。此人便是排名第八十三位、綽號摸著天的杜遷。
  • 大家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到底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說什麼劫富濟貧也好,除暴安良也罷,宋江吳用的所作所為我是真的喜歡不起來。之前我也寫過一些對牛二,黃文炳等小人物的看法,但總有人說我是為了博人眼球。今天就是簡單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梁山好漢的功與過,究竟如何?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梁山108將的北鬥是誰?不是宋江晁蓋
    梁山好漢梁山好漢在原著中定位是天罡星和地煞星,用天上的星星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在晁蓋等七人聚義時,號稱七星聚義,當時晁蓋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還有一道白光。的確,開局部分、中間部分,宋江是起到了指明方向的作用,表現也很穩定,引領了梁山的發展,但是後來徵方臘後,宋江的表現就完全不是北鬥了,他自己就沒整明白應該何去何從,好在大多數人並沒有按他的意思辦,才能倖免被陷害,而宋江及其鐵桿粉絲李逵等人,一同被奸臣所害。
  • 除了魯智深武松,梁山上還有正直人嗎?裴宣:我就看不慣強擄婦女
    說起梁山上的正直人,大家可能第一反應就是魯提轄,路見不平一聲吼,喝酒時聽不得隔壁金老頭的女兒翠蓮哭哭啼啼,跑去屠戶鄭大官人那裡打他三下,後來倒拔垂楊柳時和林衝結拜為兄弟,記掛上這位兄弟的安危,在野豬林又阻止公差殺林衝,可以說十分講道義。
  • 《水滸》梁山108好漢排名有貓膩,並不是根據立功多少而排
    所以說如果有人要幹點什麼事兒,首先要借老天的名義,說為什麼我要成功了,你們要聽我的呢,那不是我能耐多大,是老天爺讓我幹的,我代表老天爺,所以《水滸》一開篇,就預示著整個梁山好漢的命運,也代表著施耐庵作者本人,他的一種意圖。但是這個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為什麼說貫穿全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