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溫州正值時雨時晴的「踏浪天」,仔細一想,溫州話「踏浪天」可以說對這種天氣描述得相當精準了。溫州方言說天氣預報也是很有趣,像「天光頭烏雲障,下半天曬死老和尚」、「東鱟晴,西鱟雨」(東邊太陽西邊雨)……
波狀雲
捲雲
最近溫州正值時雨時晴的「踏浪天」,仔細一想,溫州話「踏浪天」可以說對這種天氣描述得相當精準了。溫州方言說天氣預報也是很有趣,像「天光頭烏雲障,下半天曬死老和尚」、「東鱟晴,西鱟雨」(東邊太陽西邊雨)。人們常以此來預報天氣,還有什麼「東北風,雨太公」、「瓦塊雲,曬死人」等,預報的效果往往還不錯。那麼,天氣諺語有無科學道理?近日《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有文章專門對此進行分析。
「東虹日頭西虹雨」
氣象工作者經過大量研究,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天氣諺語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要準確地預報天氣,還要重視地方性和季節性的特點。例如,「東虹日頭西虹雨」是說,人們如果在傍晚看到東方天空有虹,則預示著當地天氣晴好;如果早上看到西方天空有虹,則表示當地將會是陰雨天。這樣預測是否有科學依據?
我們知道,大氣中存在一些微小的水滴。當陽光照射到這些水滴時,水滴將陽光進行折射和內反射,陽光因此而折射出多種顏色(赤、橙、黃、綠、藍、靛、紫等),在天空中形成美麗的彩色圓弧,這就是虹。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高空盛行西風氣流,受其影響,降水的雲系一般是自西向東移動的(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因此,若傍晚看到東方有虹,則表明雨區已經東移,天氣將轉晴;若早上看到西方有虹,則表明西方的空氣中水滴較多,雨區正在逼近。
所以,「東虹日頭西虹雨」是降雨雲系自西向東移動過程中的現象,有一定道理。但在另一些情況下,這條諺語就不適用了。
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颱風經常來襲,颱風常常自東南向西北方向移動。因此,如果颱風向西運動而在天空中形成虹,那就是「東虹有雨」了。
「天上有了鉤鉤雲,三日五日雨淋淋」
又如,「天上有了鉤鉤雲,三日五日雨淋淋」:人們如果見到了天空中出現了「鉤鉤雲」(在氣象學上叫做捲雲),那麼極有可能過幾天就要下雨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鋒面,這個概念很多人都知道——冷暖鋒的交界面。當暖氣團推動鋒面向冷氣團一側移動時(也就是暖鋒),常依次出現捲雲、卷層雲、高層雲和雨層雲,會引起連續性降水。其中雨層雲厚度大,降水主要發生在受雨層雲控制的地區。捲雲不直接引起降水,但它的出現,往往預示著緊接著的高層雲和雨層雲出現,以及他們所帶來的降水。
當卷層雲過境,且天空中有日暈出現,常預示著天氣即將切換成降水模式,「日暈三更雨」便是指此徵兆。日暈,又叫圓虹,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
還有一條天氣諺語,叫「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這是說,天空若出現如下圖一樣的雲塊/雲條,那麼將是晴好、日照強烈的天氣。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大氣中存在空氣密度和氣流速度不同的界面時,便會引起波動。此時,處于波峰的空氣上升冷卻成雲,處于波谷的空氣下沉無雲形成,我們就會看到「間斷」的雲排列成一條一條的樣子(氣象學上稱其為「波狀雲」)。
當大氣層下層不穩定,而上層很穩定,特別有利于波狀雲的形成,此時既保證氣流有垂直方向的波動,又不至於發展成對流,故而是天氣晴好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