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農村諺語,預測天氣準確度竟如此高,你知道幾個?

2020-12-05 農言村語

有句老話;「智慧來自於民間」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發現,來自民間預知天氣的諺語和天氣預報的準確度不分上下,下面隨便列出5條,看看你都知道嗎?

一、雞在高處鳴,雨天要晴

這句話在外婆的嘴上經常會嘮叨起來,每年雨季的時候,外婆總是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事實上,這句話準確度還挺高的,雞是相對比較靈敏的動物,對天氣變化會提前預知,雞仰起頭鳴叫,就是要晴天了。

二、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

這句諺語後經氣象學家分析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晴朗的天氣久了,空氣含有的水分自然後會少, 突然出現了大霧天,最大可能就是暖溼空氣侵入,預示將轉陰雨天氣。反之是一個道理。可見農民長期的與大自然接觸,觀察周圍的事物跡象,預知天氣準確度是十分的高。

三、空中雨鱗天,不雨也風癲

總是會聽家裡的老人講起,看這「魚鱗滿天」不知道是『風婆娘』還是『雨婆娘』啊,就是說有這樣鱗狀的捲雲往往就預示著會有雨霧的到來,同時也往往會增加風速,甚至形成風雨交加的現象,有心的人觀察會發現,這一諺語在現實中往往是真實呈現出來的。

四、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

不僅僅是在農村,在城市裡也經常會有一些身體有腰酸、腿疼、瘡疤癢的人說起,我這又酸疼了,我這又痒痒了,估計是要下雨了。你會發現十有八九他們身體有這種症狀發生都會伴隨著有雨水的到來,只想說,厲害了,現場直播的天氣預報吧。

五、泥鰍跳,雨來到

有朋友回老家探親在河邊玩,發現河邊有很多泥鰍從泥水裡跳出來,覺得好奇,還拍了視頻給我看,說自己看到的奇觀,結果不妙的是,沒有一會兒就下起了大雨,沒有任何防備的他被渾身淋透,跟媽媽講這件事的時候,媽媽便隨口便說:還真是「泥鰍跳,雨來到。」氣象學顯示,這一諺語確實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來自民間老百姓留下的諺語是不是讓我們後人不由的感嘆到古人的智慧,在我看來雖沒有天氣預報那麼具有科學性,但是準確度卻是不可藐視的。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蜘蛛織網,久雨必晴」,村民預測天氣有哪些妙招?
    農村諺語:「蜘蛛織網,久雨必晴」,村民預測天氣有哪些妙招?蜘蛛是一種其貌不揚的動物,歷史的軍事專家們都特別喜歡這種動物,因為通過蜘蛛的生活習性是可以預測到最近的天氣狀況。「蜘蛛織網在活動,久雨必晴捉昆蟲」的大致意思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下雨天,倘若你看到蜘蛛正在織網,不用過多久,天氣就會放晴。但是倘若是蜘蛛在收網的話,不用過多久,天氣就會開始下雨。蜘蛛是一個可以預測天氣的動物,因為蜘蛛對於空氣中的溼度相當的靈敏。
  • 農村老諺語:「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天溝」,說的啥意思?
    農曆七月十五剛剛過去幾日,對於多數農村地區來說中元節都是祭祖的日子,所以我們老家人們又稱中元節為鬼節。中元節次日,小編恰好碰到了鄰居廖大爺,老廖一見我就打開了話匣子,笑道:「昨兒七月十五豔陽高照,今年秋天咱們的收成不會差啦!」
  • 農村俗話說:「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預測天氣神準!
    現在我們出門前都會習慣性掏出兜裡的手機看看天氣,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天氣APP,讓我們都快忘了以前的人們是怎麼判定接下來的天氣了。其實在以前科技不怎麼發達的時候,我們廣大的勞動人民除了根據「24節氣」來預測天氣以外,基本都是靠對生活、農耕事物等的細心觀察,然後把自己觀察到的周邊環境再結合上當時的天氣情況變化,最終他們就總結出來了豐富的關於「預測天氣」的諺語,經過大家口口相傳,實際驗證,有的「預測天氣」的諺語堪比現在的天氣預報呢。
  • 70年代的小學生採用各種辦法驗證諺語預報天氣的準確性
    那時候天氣預報是個很神奇的事情,明天乃至幾天後天氣情況都知道簡直就是諸葛亮在世。男同學們對天文地理的興趣程度要遠大於女同學,於是都挖空心思尋找有關天氣預報的各類知識。天氣預報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國家正規機構公布的天氣預報,需要一系列的測量儀器對溫度、溼度、氣壓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最終得出近幾天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相對高些。另一個是靠口口相傳、民間諺語預報天氣情況,主要是根據動物在天氣變化前的異常反應進行天氣預報,準確率相對低些。
  • 這些植物界中的「天氣預報員」,你知道幾種?
    有些植物不但長的好看,可以用來觀賞外,還能充當天氣預報員,預測天氣情況呢,是不是很驚奇,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神奇的植物有哪些吧。含羞草很神奇,它能預測天氣的晴雨變化。如果用手觸摸一下,它的葉子很快閉合起來,而張開時很緩慢,這說明天氣會轉晴。而當其葉子收縮得慢,下垂遲緩,甚至稍一閉合又重新張開,這說明天氣將轉陰或者快要下雨了。
  • 「魚鱗天」的天氣諺語
    在天氣諺語中有「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和「魚鱗天,不雨也風顛」之說,但同是「魚鱗天」,為什麼對未來天氣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預測呢?其實在氣象觀測中,「魚鱗斑」和「魚鱗天」所表現的天氣現象是不一樣的。  「魚鱗斑」指的是由很多粗魚鱗狀或瓦片狀的灰白雲塊有規律地排列而成。各個雲狀成塊,但又互相相關。在雲狀之間的空隙,可以看見藍天。即使雲層較厚的地方,也能顯示出太陽或月亮的位置,雲塊中心較厚,看上去較灰暗,邊緣較薄而明亮,一明一暗好像一片粗魚鱗。雲塊排列整齊,又像房頂上的瓦片。氣象上稱它為透光高積雲。
  • 農村幾種能報喜報憂的鳥,你知道幾種?
    在農村,雖然知識普及度不高,但是,依據祖輩傳承下來的經驗與一些發現,農民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與世界觀,這些,常常體現在一些民俗諺語與迷信忌諱當中。比如說,在農村對常見的幾種鳥類都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喜鵲在大部分地方都屬于吉祥的鳥類,如果一天早晨你見到喜鵲在你家房門外叫個不停,農村人就會認為這一整天都會有好運氣伴隨著,而且,一定會有好事發生。在中國還有鵲橋相會的故事,這就說明喜鵲在農民中屬于吉祥的一類。但事實上,這種鳥類的危害有時候比麻雀還要大。2. 燕子。
  • 農村老人常說「你有一掌金,我有滿盤星」,一掌金說的是什麼?
    農村俗語記載著太多經驗和智慧,這些老話包羅萬象,預測天氣的,人情世故的,警示做人的等等,這些老話中透露出來的含義讓人感同身受,農村長輩們用簡單通俗的話來反映深刻的道理。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表現力。
  •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些天氣「農諺」,你知道嗎?
    天氣,是反映一個地方未來一段時間的大氣情況,通過天氣的變化,直接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影響。今天的我們,出門有天氣預報,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天氣預報,不管是耕地的農民,還是做貿易的商賈,都需要「看雲識天氣」,通過當天的天氣情況了解第二天的。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有無科學依據
    農村裡把天象跟收成關聯在一起的諺語有很多種,因為緯度的不同,每個地區的打雷的情況不同,所以諺語也各不相同。越往北方,緯度越高,打雷的時間越推遲。但是總的來說,農村的諺語裡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該打雷的時候打雷,收成就會好。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時間:2018-10-04 19: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近段時間,農村一片濃濃的秋意,農村老人常說:秋風秋雨秋連片,說的正是秋天的氣候及農村的秋藐。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以前農村年代裡,氣候預測和科學技術不發達,很多農業生產都是依靠農民們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通過不同時段觀察氣候變化來預測後期天氣情況。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
  •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還有誰記得這些諺語,用來預測天氣呢?
    在野外,天氣的變化對探險的行動計劃和活動安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野外活動往往由於條件的限制,不能準時收聽天氣預報,即使帶著收音機、手機,也可能會因為信號中斷或其他原因無法得到氣象信息。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掌握天氣預測的常識,通過觀察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來判定未來可能的天氣。這將為戶外探險活動的順利開展帶來很大的益處。
  • 「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原標題:「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問: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比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東虹日頭西虹雨」等等。
  • 經常聽到不少與天氣有關的諺語 它們靠譜嗎?
    經常聽到不少與天氣有關的諺語,人們常以此來預報天氣。比如「東北風,雨太公」、「瓦塊雲,曬死人」等,預報的效果往往還不錯。那麼,天氣諺語有無科學道理?氣象工作者經過大量研究,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天氣諺語都有一定道理。但是,要準確地預報天氣,還要重視地方性和季節性的特點。
  • 農村五種常見植物,是預測天氣「好幫手」,有些比天氣預報還準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燕子低飛蛇過道,不就大雨就來到」等等,都是大家比較熟知的預測天氣的俗語,在農村裡老農民不僅會看雲識天氣,也懂得通過動物的反應來預測天氣情況,還有一些有經驗的老農民甚至能通過植物來了解近期的天氣情況。
  • 八字預測的準確度,哪些能預測,哪些不能預測?
    八字預測是一個類象算法,用於預測運勢吉兇,但也和所有的預測方式一樣,有自己的適用範圍,並非所有的東西都能預測。 就像天氣預報的算法可以預測天氣,但無法預測地震。
  • 【生活物理】大氣光現象與天氣諺語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天氣諺語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因為衍射現象中各種顏色光受到的影響程度不同,因而光環為彩色,內環呈青藍色(紫色不太顯著),其外呈黃色為主,最外呈紅色,並且水滴愈小華環愈大。由於日光太亮,一般不易觀察到日華,月華則比較常見。  若天空中有卷層雲,陽光或月光透過雲中的冰晶時發生折射和反射,便會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產生彩色光環,這種七色彩環稱為日暈或月暈,統稱為暈。暈的色序與虹相反,內側呈淡紅色,外側為紫色。
  • 天氣諺語:朝霞不出門,下一句才是要出發的時間!值得收藏!
    在古代,古人不僅製造了《24節氣》,還能通過太陽的日升日落來觀測天氣,對於古人的智慧,我們不得不佩服,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和太陽有關的諺語。1、朝燒莫洗衣裙,晚燒明日天晴。早上如果有朝霞,想必今天可能會下雨,晚霞的話明日一定是大太陽。
  • 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寒潮來襲的通知這幾天天氣預報一直在強調,我們安徽地區今天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雨雪,湖北地區也面臨著強雨雪的寒潮覆蓋,希望湖北這次能挺過難關。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