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空間成功交付某火箭試驗彈移動發射車

2020-09-26 零壹空間

3月27日,零壹空間集團某火箭試驗彈移動發射車在重慶兩江新區火箭智能總裝製造基地總裝完成,並成功交付客戶使用。




零壹空間團隊秉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研發投入」的價值觀,不斷打磨產品功能和性能,提升產品價值,自主研發了集貯存、轉載、起豎和發射功能於一體的火箭試驗彈移動發射車。


該車高度3.4米,長度19米,體重41噸,配備有牽引頭、底盤系統、起豎系統、保溫系統、電控系統和液壓系統,具備遠程無人值守操作功能。本發射車採用3+3軸形式,選用空氣彈簧,整體平順性高,行駛時更平穩,能保證所運火箭完整無損。



別看這輛火箭試驗彈移動發射車塊頭大,可它的主打特點卻是「靈活、機動」


發射車作為固體火箭的移動發射平臺,可使火箭發射的響應更為靈活迅速。有了它,固體火箭就不需要經歷在發射場轉運、吊裝到發射前複雜的準備和測試工作,發射現場只需要2名操作人員,整個發射前的準備時間也只要15分鐘,僅需要一個網球場大小的發射區域就可實現發射,極大提高了火箭的發射效率,為後續M系列運載火箭和X系列飛行試驗平臺的快速機動發射奠定了基礎。


  • 聚焦技術創新,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站在科技迭代、產業變革的風口,零壹空間集團不僅僅滿足客戶基礎的技術要求,還將「產品價值創造」作為整體研發思路,分別從操作簡易性、維護成本、通用化程度、智能化程度和研發周期進行分析和研究,並針對傳統發射車做了大量技術創新,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 抗擊新冠疫情,加班加點保證交付


該發射車於去年年初開始研發,客戶為某軍工院所,主要用於為國家級研究院所提供飛行試驗的配套支持,原計劃春節期間交付。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產品交付帶來巨大挑戰,產品裝配和試驗時間被大量壓縮,研發人員只能加班加點趕生產,在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優化試驗和調試流程,保證產品性能和質量,嚴格按時履約。零壹空間集團以責任和誠信,樹牢了客戶心中的良好形象。



  • 打造「火箭+」平臺,為國防軍工服務


本次交付的某火箭試驗彈移動發射車隸屬於零壹空間集團「保障裝備」業務板塊,為公司6大技術領域之一。


五年來,公司致力於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實戰化」的「火箭+」產業服務平臺,已開拓火箭和總體設計、無線通信、智能控制、數據採集及試驗測試系統、保障裝備、固體動力6大技術領域。


目前已有多項技術及產品參與探月工程、深空探測、國產大飛機等重大戰略工程,服務全球 40 家衛星客戶、100 餘家國防軍工客戶,涵蓋航空航天、兵器兵裝、核工業、船舶等軍工集團及其下屬相關院所單位,產品與服務得到客戶高度認可。


相關焦點

  • 衛星小微型化新趨勢,「零壹空間」專注固體小火箭打造
    2018年5月首枚民營自研商用亞軌道火箭OS-X0成功發射,這是國內首枚由民營企業自主研製的商業亞軌道火箭;此後零壹空間順利完成多次固體火箭發動機點火試驗。舒暢坦言,如今零壹空間的很多戰略思路其實就是在那一段被人質疑、然後去論證的過程中形成的。這也逐漸形成了零壹空間的差異化。首先,零壹空間專注於「快響」火箭的研製。
  • 零壹空間:從零到壹,從無到有
    2018年5月,美國CNN報導稱,零壹空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壹空間」)是中國版的「SpaceX」,其創始人舒暢也被譽為中國的「埃隆·馬斯克」。    得到如此評價,是因為零壹空間在2018年成功發射了中國首枚民營自研亞軌道火箭,成為國內民營航天領域的「領頭羊」。    「零壹空間的出現,可以說是偶然。」
  • 兩江新區企業零壹空間交付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 為火箭裝上「智能心」
    近日,兩江新區落戶企業零壹空間順利完成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的交付工作。本次零壹空間交付的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主要用於發動機地面試驗時對發動機所有的供氣、供油、供水等進行時序控制。同時,接收發動機主要部件的壓強、溫度、振動等監控信號,並進行解算判斷發動機是否正常工作。若出現故障,則向發動機及風洞設備發出緊急停車指令。該系統對於火箭發射至關重要,正是前期完備充足的發動機地面試驗,才能為火箭的順利發射保駕護航。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不過當下中國火箭運載能力依舊有限,遠未能夠將 20 噸的飛船送至月球軌道,在現階段,服務於中國空間站建設才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最重要意義。事實上,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型、新一代飛船將投入使用的基礎之上,中國空間建設的計劃繼續推進,載人航天事業邁入了最終的空間站建設階段。
  • 零壹空間回應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初查因箭上速率陀螺出現故障
    4月1日,據零壹空間官方披露消息,零壹空間第一時間組織多方專家對火箭飛行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定位故障。經過數據判讀和分析,目前初步確定原因是箭上速率陀螺在火箭飛行45.68秒後出現故障,導致火箭姿態發散。
  • 民企逐鹿火箭發射④ | 拔得頭籌又失之交臂,零壹空間:年底還將進行一次智能火箭發射
    在此之前,有藍箭航天朱雀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固體運載火箭三枚民營火箭先後挑戰入軌發射。其中,零壹空間OS-M固體運載火箭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首枚入軌」的民營火箭。被寄予厚望是因為,自2015年創立以來,「首個」是伴隨著零壹空間成長的標籤。
  • 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永不止步
    近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掛牌成立,弘揚航天精神,推廣航天文化,零壹空間永不止步。零壹空間航天科普基地建築面積1500㎡,展廳面積1000㎡,包含航天發展歷程區、火箭展示區、衛星展示及應用區等,科普教育內容板塊設有太空飛行器、固體發動機、制導一體化、通用地面站等七大主題。
  • 為火箭裝上「智能心」,零壹空間順利交付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
    近日,零壹空間順利完成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的交付工作,交付客戶為某研究機構。如果說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那麼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將使這顆「心臟」變成「智能心」。(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實物圖)本次零壹空間交付的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主要用於發動機地面試驗時對發動機所有的供氣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此次變推力長程試車之前,今年7月19日、21日, 「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已有兩次試車成功,最長試車時間100秒。   據藍箭航天介紹,新一次試車重點考核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方案的可行性,意味著國內首次突破雙低溫火箭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和高精度低溫調節器技術,為可重複使用火箭返回奠定技術基礎,同時也有助於火箭飛行彈道優化和火箭起飛前的故障診斷。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從2014年起,已有多家民營火箭公司成立,拉開了中國民營火箭的序幕。從融資和估值來看,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零壹空間」)及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成為目前的第一梯隊,備受市場的關注。
  • 民營火箭升空 80後幕後團隊經歷了什麼?(圖)
    【面對面】民營火箭升空80後幕後團隊經歷了什麼?5月17日,由民營公司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重慶兩江之星」號火箭在西北某基地成功發射。一個月前,另一家民營公司星際榮耀空間研發的「雙曲線一號S」商用火箭剛剛完成了發射首秀。
  • 資金靠地方政府,技術靠國家隊 民營火箭公司怎麼飛起來?
    2018年5月17日,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重慶兩江之星」OS-X火箭在中國西北某基地成功點火升空。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家民營火箭公司零壹空間也宣布喬遷新址,在亦莊附近租下了一棟5層高的獨立辦公室。藍箭航天和零壹空間始終沒有離開亦莊一帶,是因為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坐落此地。多位受訪者向南方周末直言,選址亦莊就是為了爭奪從火箭院走出來的技術人才,彼此間相互挖角的情況時有發生。亦莊,這個位處北京五環外的城郊,已經成為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的熱土。
  • 智匯八方|重慶兩江新區這家企業為火箭裝上「智能心」
    零壹空間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9日20時3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 通訊員 趙鵬)近日,兩江新區落戶企業零壹空間順利完成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的交付工作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本次零壹空間交付的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主要用於發動機地面試驗時對發動機所有的供氣、供油、供水等進行時序控制。同時接收發動機主要部件的壓強、溫度、振動等監控信號,並進行解算判斷發動機是否正常工作。若出現故障,則可向發動機及風洞設備發出緊急停車指令。如果說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那麼發動機地面試驗控制系統將使這顆「心臟」變成「智能心」。
  • 「重慶兩江之星」9月再次發射 民營火箭亮相國家發射場
    8月31日,零壹空間正式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將於2018年9月初進行發射。目前火箭試驗隊已進入發射場,零壹團隊正在緊張進行火箭發射前最後的總裝和測試工作。此次發射任務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這也是民營火箭公司零壹空間在國家發射場的首秀。
  • 開家公司發火箭,是不是很酷?中國「太空人」做到了
    9月7日,由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在西北某國家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兩天前的9月5日,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枚代號為雙曲線1Z(以下簡稱SQX-1Z)的固體亞軌道探空火箭。
  • 一枚火箭載多顆衛星,汽車運輸發射,中國航天低成本發射或已來臨
    此次發射亮點很多,除了一次火箭發射搭載的衛星越來越多以外,還有一個亮點值得關注,那就是使用了移動運輸車發射,不再是龐大的發射平臺,而這個裝備的研發充滿了艱辛,如今成功使用在商業衛星發射上。也許未來15年內,我們就將實現航班化航天運輸系統。
  • 一文盤點中國商業航天:民營火箭的兩類瓶頸和三大趨勢
    截至2019年1月,我國已有60餘家初創企業入局,大部分處於A輪和A輪之前,僅藍箭航天和零壹空間率先完成了B+輪和B輪融資,均已累計融資至少8億元人民幣。星際榮耀近日宣布,自2017年正式運營起,已經累計獲得各類投資逾7億元。民營火箭的關鍵動力——發動機也實現了從固態向液態的升級。
  • 零壹空間整流罩分離試驗圓滿成功
    昨天小壹送出的敬業福大伙兒都有收到嗎?今天小壹又要送禮了這是一個熱騰騰的可以自動「剝皮兒」的神秘「大彩蛋」!2019年1月31日下午,零壹空間開展整流罩分離試驗。整流罩正常分離,成功獲取關鍵數據,試驗圓滿成功!整流罩分離是啥?「整流罩」:它位於火箭的頂部,用於保護衛星及其它有效載荷,以防止衛星受氣動力、氣動加熱及聲振等有害環境的影響,是運載火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西安首個「壹號院」即將迎來超配交付,封面生活就此揭秘!
    這份答案來自即將交付的融創·西安壹號院。01西安首個「壹號院」迎來交付如同一個自帶BGM的主角,從第一眼開始就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其實也不難理解,融創在高端方面向來有話語權,「壹號院系」更是融創「TOP系」產品,此次融創將該產品系帶到西安,自是看點十足,至今猶記得當時樣板間開放後,業內讚不絕口的場景。2017年底,融創·西安壹號院項目入市銷售,產品包含高層和小高層;兩年後的2019年底,項目售罄;而今已是交付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