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之星」9月再次發射 民營火箭亮相國家發射場

2020-09-26 零壹空間

8月31日,零壹空間正式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將於2018年9月初進行發射。目前火箭試驗隊已進入發射場,零壹團隊正在緊張進行火箭發射前最後的總裝和測試工作。此次發射任務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這也是民營火箭公司零壹空間在國家發射場的首秀。零壹空間依託於國家現有的優質航天、航空基礎設施,實現商業化、社會化的資源整合,深化了商業航天領域的軍民融合,成為「軍轉民」,「民參軍」的代表性力量。

(「重慶兩江之星」首飛現場圖 來源於重慶日報)

「重慶兩江之星」第二次發射 助力商業航天

據悉,即將發射的OS-X1火箭再次命名為「重慶兩江之星」,重慶兩江新區積極響應我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持續助力商業航天事業,通過引入圍繞火箭技術為核心的技術創新業態,力圖打造中國內陸地區高端產業新的增長極。5月17日「重慶兩江之星」的首次發射,也促使兩江新區成為國內首個擁有火箭研製與總裝能力的國家級新區,打響了兩江新區商業航天世界級的影響力。

先進空天技術驗證飛行聯盟 探索前沿科技

零壹空間CEO舒暢介紹稱,此次發射的OS-X1火箭是OS-X系列火箭的第二發,全箭總長10.2m,箭體直徑0.85m,起飛重量8.1t,起飛推力35t,為客戶載荷荷實現4.5馬赫的飛行速度。OS-X系列火箭是零壹空間的技術驗證型號,在「先進空天技術驗證飛行聯盟」的框架下,採用全新的研發模式,牽引多家航空航天類優勢高校及研究所,在幾大關鍵技術攻關上發揮各家團隊能力進行分工協作,緊密耦合,快速迭代。火箭涉及多項前沿技術,以低成本及可重複使用為核心目標,為未來高速飛行試驗平臺的核心競爭力積累實戰經驗。

工程師隊伍年輕化 90後上陣

據零壹空間OS-X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透露,本次OS-X1火箭試驗隊員約20人,其中近半數成員屬於90後,比首飛的團隊更年輕。部分隊員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優秀人才,這是他們首次參與的火箭發射任務。年輕人有激情、衝勁,懷有明確的航天夢,也更願意吃苦。零壹空間給年輕人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鼓勵他們身先士卒。「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親自指導,加上多次的實戰,年輕人成長的特別快,這些『小鮮肉』也給團隊注入了滿滿的創新活力」。

零壹空間成立於2015年8月,專注於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的研製、設計及總裝,旨在為商用微小衛星、特殊用途太空飛行器等提供廉價優質的發射服務,實現在保障可靠性的同時有效降低發射成本,同時致力於探索新技術、新機制在航天領域的運用,立志成為中國航天的重要補充力量。2018年5月17日,零壹空間成功實現了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用亞軌道火箭首飛。2018年8月12日,零壹空間宣布完成近3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至此,零壹空間成立至今已經累計完成四輪融資,融資總額近8億元。

相關焦點

  • 歷史上今天航天事件2018年9月7日酒泉發射商用重慶兩江之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8年9月7日12時10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發射了商用亞軌道火箭「重慶兩江之星」(OS-X1)。這是「重慶兩江之星」系列火箭第二次成功發射。「重慶兩江之星」火箭由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火箭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可為載荷提供4.5馬赫的飛行速度,用於開展相關試驗。據了解,在不到48小時之內內,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兩度組織實施民營企業商用亞軌道火箭火箭發射。此前,北京星際榮耀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雙曲線一號商業亞軌道火箭,已於5日在酒泉發射成功。
  • 民營火箭升空 80後幕後團隊經歷了什麼?(圖)
    【面對面】民營火箭升空80後幕後團隊經歷了什麼?5月17日,由民營公司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重慶兩江之星」號火箭在西北某基地成功發射。一個月前,另一家民營公司星際榮耀空間研發的「雙曲線一號S」商用火箭剛剛完成了發射首秀。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編者按今天,「鋼鐵俠」馬斯克的載人火箭上天了,這意味著前往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太空人終於不用坐著俄羅斯的飛船上下班了。航天時代落幕後,美國已近10年沒有載人發射能力,但今天發射的SpaceX將掉隊的美國拉回了載人發射國家之列。那麼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如何?我們的「造火箭新勢力」和美國相比,差距有多大?
  • 中國民營航天發展軌跡
    目前,我國主要專注於商用火箭的民營企業有星際榮耀、零壹空間、藍箭航天、星途探索、九州雲箭、靈動飛天等11家企業。  2014年國務院又正式發布了鼓勵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歡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中國的衛星商業發射、衛星應用等有關領域。
  • 民企逐鹿火箭發射④ | 拔得頭籌又失之交臂,零壹空間:年底還將進行一次智能火箭發射
    首發成功:從「0」到「1」時間回到2018年,5月17日7時33分,零壹空間「重慶兩江之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火箭在306秒飛行了273千米後,落入預定區域,實現了長時間的臨近空間有控飛行,獲取了大量真實飛行環境數據。
  • 資金靠地方政府,技術靠國家隊 民營火箭公司怎麼飛起來?
    2018年5月17日,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重慶兩江之星」OS-X火箭在中國西北某基地成功點火升空。(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8月9日《南方周末》)亦莊,這個位處北京五環外的城郊,已經成為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的熱土。因為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坐落此地。美國民營火箭公司背後,站著的是超級富豪。而中國民營火箭公司則依託於地方政府資金的扶持。在衛星發射之外,民營火箭企業瞄準的另一個方向是太空旅遊市場。
  • 開家公司發火箭,是不是很酷?中國「太空人」做到了
    9月7日,由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在西北某國家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兩天前的9月5日,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枚代號為雙曲線1Z(以下簡稱SQX-1Z)的固體亞軌道探空火箭。
  • 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或成太空商務領域主角
    日媒稱,在太空研發領域,中國民間的初創企業正在崛起,它們紛紛參與火箭的研發與發射,以及人造衛星的製造與應用等,目前已誕生了100多家這種民營企業
  • 剛剛,首枚中國民營商業火箭升空,他成了中國版埃隆·馬斯克
    日7時33分,由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商業火箭OS-X型「重慶兩江之星」點火升空。零壹空間OS-X火箭「重慶兩江之星」模型作為一位連續創業者,舒暢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讀時期就進行過四五次創業。2014年11月,《國務院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60號文)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提供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政策的口子已經被打開;2015年5月,軍民融合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國民營微小衛星企業開始湧現。
  • 在西昌,一次民營火箭成功發射:決定命運的900秒鐘
    但民營火箭的現實很骨感,造火箭是個艱難的事情,目前全球能夠實現火箭發射的國家也不超過十來個。從2018年正式成立,星河動力用兩年多時間才把一個50公斤的「太空快遞」送上預定軌道,從點火升空到成功入軌,這900秒的發射時間已經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高光的時刻。就在發射前兩天,星河動力還剛宣布了一輪2億元A輪融資。
  • 中國版SpaceX崛起,民營版火箭走向商業化,馬斯克傳奇能否被複製
    「零壹空間」自主研製的火箭OS-X型「重慶兩江之星」號進行了一次發射試驗和火箭載荷科學實驗。零壹空間稱,自己是國內首家擁有完整的火箭研發、設計、生產、總裝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營企業,其火箭從頭到腳都是完全自主研發,是我國首家成功發射自主研發火箭的民企。
  • 日本首個民營火箭發射場即將動工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5日,日本歌山縣串本町,佳能和IHI航空公司計劃在日本最南端建設的日本首個民營火箭發射場即將動工。當地時間2020年10月5日,日本歌山縣串本町,佳能和IHI航空公司計劃在日本最南端建設的日本首個民營火箭發射場即將動工。
  • 民營火箭公司藍箭:朱雀一號後還有空天飛機,目標是洲際往返
    這家成立於2015年6月的商業火箭公司聚焦於中小型的商業航天應用市場,主要研製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及液氧甲烷火箭,創始人之一、藍箭CEO張昌武還是金融出身。9月27日,朱雀一號已經啟程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10月底將搭載「未來號」衛星發射入軌。這枚火箭孕育自陝西西安一處火箭總裝工廠內,它或將成為中國第一枚民營運載火箭。
  • 俄東方發射場發射「一箭28星」
    新華社符拉迪沃斯託克12月27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航天集團27日從位於俄遠東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將一枚搭載28顆衛星的火箭發射升空。俄航天集團發布公告說,這枚「聯盟-2.1a」型運載火箭於莫斯科時間5時07分(北京時間10時07分)從東方發射場發射升空。火箭搭載了俄羅斯地球遙感衛星「老人星-V」5號和6號以及來自日本、美國、德國、西班牙、南非等國的26顆小型衛星。目前,兩顆遙感衛星已經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其他26顆小型衛星也會依次被送入相應軌道。
  • 一文盤點中國商業航天:民營火箭的兩類瓶頸和三大趨勢
    這一年,星際榮耀於4月份在海南發射首枚亞軌道固體驗證探空火箭——雙曲線一號S;緊跟其後,零壹空間也於5月17日發射名為「兩江之星」的亞軌道探空火箭;9月,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短噴管狀態試車成功;10月,藍箭航天發射我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兩江新區十二時辰 每一刻都是奮進壯美
    (李定平 攝)辰時/食時7:00—9:007時33分31秒一枚白色的火箭升空重慶兩江之星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枚民營商用亞軌道火箭首飛 (陳力行 攝)巳時/隅中9:)供圖在兩江新區涉外商務區騰訊西南總部員工正在為即將入駐騰訊西南總部大樓做各項準備工作想成為鵝廠員工?
  • 除了國家隊外,重慶武漢成都長沙北京等衛星火箭航天商業企業多牛
    公司主要研製的火箭以液氧甲烷為燃料,提供商業發射任務。藍箭航天是我國第一家取得全部準入資格的民營運載火箭企業,在2018年10月藍箭航天公司進行了我國第一次民營運載火箭發射,這是民間航天科技公司的先驅企業。
  • 自己造一枚火箭發射到太空裡去 有人做到過嗎?
    5月17日左右發射(今天已經發射成功)。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將於5月17日左右發射  因此,上面的這條消息就格外引起注意。如果這次「零壹空間」公司名為「重慶兩江之星」的首發火箭能夠發射成功,那將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期待這將是中國私營和民間航天企業起步追趕西方的一個嶄新起點。  老嚴不是很清楚「零壹空間」公司選擇在5月17日進行首發是否有比較刻意的考慮,因為這個日子其實是挺有紀念意義的: 14年前今天,2004年5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枚完全由民間人士自行研製的火箭成功發射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