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兩江之星」9月再次發射 民營火箭亮相國家發射場
8月31日,零壹空間正式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將於2018年9月初進行發射。目前火箭試驗隊已進入發射場,零壹團隊正在緊張進行火箭發射前最後的總裝和測試工作。此次發射任務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這也是民營火箭公司零壹空間在國家發射場的首秀。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
這是國內首個動工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首批民營衛星公司,項目生產的第一顆整星「唐山一號」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下線。標誌我國的民營衛星事業取得重大進步!
-
俄羅斯於新發射場發射火箭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航天局於昨晚在其新建東方發射基地成功發射了首個運載火箭,這枚火箭運載的三顆衛星將會監視地球和測量宇宙射線。目前並沒有見到具體的直播畫面。 另外比較有意思的是,28日成功完成火箭發射時,俄總統普京親臨現場觀摩。只是為了這一刻,他在發射場乾等了整整一天。 這個新的航天發射場耗費了數千名員工和數十億美元來修建。它的內部設有多個發射臺、一個火車站、一個任務控制中心以及組裝加工基地。 最近俄羅斯航天部門才剛剛棄用了原有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
日本今春將發射小型民營火箭 搭載工科大學的實驗裝置
日本今春將發射小型民營火箭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2月24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原日本網站「活力門」社長兼實業家堀江貴文投資的火箭開發公司計劃於今年春天發射的小型火箭,將搭載高知縣工科大學的實驗裝置。
-
民營火箭,夾縫求生
[1] 而對這一輪闖過資本關的民營火箭公司而言,錢雖落袋,卻未必能睡個安穩覺——尚處於發育初期的商業火箭市場,民營火箭公司先天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 民營火箭公司哪裡不足?為何不足?一切都要從頭講起—— 首先,我國民營火箭市場開放較晚,多數公司都在2015年後成立,整個民營火箭行業也就五歲。
-
中國首個可回收民營火箭要來了,翎客航天已完成其首次低空飛行試驗
日前,在位於山東龍口的火箭回收試驗場,翎客航天完成了RLV-T5的首次自由狀態下的低空飛行回收試驗。翎客航天的資料顯示,RLV-T5全箭高度8.1米,起飛質量1.5噸,動力系統採用5臺可變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並聯組成。該箭總體構型、著陸機構等部分核心技術,以及控制算法框架及試驗研製流程,可繼承至翎客航天首型商業運載火箭新航線一號(NewLine-1)。
-
在西昌,一次民營火箭成功發射:決定命運的900秒鐘
火箭升空瞬間 圖片:陳肖火箭是個很「性感」的東西,這是目前從地球進出太空的唯一方式但民營火箭的現實很骨感,造火箭是個艱難的事情,目前全球能夠實現火箭發射的國家也不超過十來個。從2018年正式成立,星河動力用兩年多時間才把一個50公斤的「太空快遞」送上預定軌道,從點火升空到成功入軌,這900秒的發射時間已經是公司成立以來最高光的時刻。就在發射前兩天,星河動力還剛宣布了一輪2億元A輪融資。
-
開家公司發火箭,是不是很酷?中國「太空人」做到了
9月7日,由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在西北某國家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兩天前的9月5日,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枚代號為雙曲線1Z(以下簡稱SQX-1Z)的固體亞軌道探空火箭。
-
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 | 守火箭發射場到天亮 為了第一時間告訴你...
□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吳嶽文 文昌航天發射場,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遙一火箭首發,南國都市報記者記錄下了這精彩瞬間,採訪了航天人背後的故事。每次發射,我們都不會缺席,5年來見證了文昌航天發射場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為中國探月新母港。
-
為什麼要在海南建一個火箭發射場?
長徵七號火箭將於本月在海南文昌發射,對於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來說,這將是發射中心自建成以來的第一次發射任務。然而尷尬的是,部分網友甚至不知道我國已經在海南建成了一個全國最大的火箭發射場,而更多的網友則是對我國已經有3個發射場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在海南再建一個?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民營火箭升空 80後幕後團隊經歷了什麼?(圖)
【面對面】民營火箭升空80後幕後團隊經歷了什麼?5月17日,由民營公司零壹空間自主研發的「重慶兩江之星」號火箭在西北某基地成功發射。一個月前,另一家民營公司星際榮耀空間研發的「雙曲線一號S」商用火箭剛剛完成了發射首秀。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織女星」火箭攜53顆衛星成功發射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 九天微星是中國最早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的企業之一,代表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率先完成百公斤級衛星發射和運營。此次將智能化、脈動式的工業產線引入衛星製造領域,將改變傳統的衛星製造模式,以批量化生產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的建設需求。
-
我國四大航空發射場,文昌發射場佔據哪些優勢?
、西昌以及太原發射場,不同的發射場有不同的任務分工,其中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開放程度很高。它的選址主要位於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是世界上少有的低緯度發射場。和其他三個發射場相比,文昌發射場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
-
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曾遭17級大風 主體結構完好
6月23日下午,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即將點火升空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旁,廠區工作人員正在搬運設備。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雋輝/攝6月25日晚上,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成功首飛,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在發射任務中首次亮相。在發射現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見證了這兩個即將寫入中國航天史的「第一次」,並採訪相關專家,解碼這一新建發射場。
-
中國民營火箭首成功入軌 雙曲線一號火箭首飛成功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郭超凱) 北京時間2019年7月25日13時0分,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遙一(下稱「SQX-1 Y1」)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多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300公裡圓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中國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入軌零的突破。
-
NGK公司計劃在日本航天火箭發射場部署2.4MW/14.4MWh鈉硫電池儲能系統
中國儲能網訊:據外媒報導,NGK Insulators公司計劃為日本宇航局(JAXA)的一個火箭和太空飛行器發射場部署一個鈉硫電池(NAS)儲能系統,以確保其電力系統可靠運行。日本宇航局(JAXA)種子島航天中心位於日本南部的一個小島上,這個航天中心是日本最大火箭發射場,擁有組裝和發射大型火箭的各個設施。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飛」向新高度
新華社酒泉11月8日電(奉青玲)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7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這是民營火箭首次挑戰500km太陽同步軌道成功,表明我國民營商業航天「飛」向新高度。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猛。
-
第4163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發射場
此前,11月28日,俄邦航天集團從位於俄遠東地區的東方發射場發射了一枚攜有19顆衛星的「聯盟-2.1B」運載火箭,但火箭未能將這些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些衛星來自俄邦、加拿大、挪威、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其中約半數沒有航天發射保險。
-
馬斯克的載人火箭都成功上天了,中國的民營火箭發展到哪一步了?
但相比今年已經成功發射11次的SpaceX,中國的民營火箭們還處在技術和商業探索的初步階段。目前發射成功的僅是探空火箭,這與運載火箭有著天壤之別。國內民營火箭的比賽已經開哨。一家民營火箭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由於體制內有著種種不便,例如審批繁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出來單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