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策略,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為了實現某一經營目標,在一定的市場環境條件下,所有可能實現經營目標採取的行動及其行動方針,方案和競爭方式。
經營策略是不能一成不變的,必須隨內部條件、外部環境的變動而調整。在世界大環境瞬息萬變的時代,以變應變,隨時調整服務於經營戰略的經營策略是經營管理的真諦。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那些服務於經營戰略的最基本的方面往往是不會變的,這些都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根本。企業若能將這些最為重要、最為根本、最為基礎的東西抓住了,經營策略的靈活多變也就不是一件難事。
你仔細按照企業經營思維來想一想,就不難找出這些最為重要的方面:
第一是政策,因為企業經營,首先是要遵循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尤其是經濟政策。這不僅是要合法經營,而且要通過政策研究而掌握到政策先機,做到有的放矢的去爭取政府給予產業和企業的政策紅利。
第二是環境,因為企業的社會性,不僅要適應外部經濟環境,還要適應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還要搞好企業的公共關係。因此,我認為政策和環境是搞好企業經營工作的兩個前提條件。
接下來應是什麼呢?德魯克認為,企業目的是創造顧客,因此任何企業都有兩項職能,也僅有這兩項基本職能:一是營銷,二是創新。德魯克的確不愧為管理實踐學派的代表,營銷與創新可以說是企業經營的兩項法寶。你假象一下,如果你的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受市場歡迎而滯銷的話,那遲早都是倒閉的命運;如果你的產品適銷對路,但要能夠長期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開展創新,順應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立於市場競爭的不敗之地。這是第三和第四方面。
第五方面,我認為是成本,這是任何企業都必須追求的永恆主題,這一點也無須多做解釋。
我們可以將上述五個方面歸納為「政策和諧、環境友好、營銷拉動、創新驅動、成本領先」等二十個字,這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適用的,可以說這是企業最為基本的五項經營策略。
1)政策和諧。所謂政策和諧就是企業通過學習、研究、把握和影響國家、地方和行業的各類法律、法規和政策,確保企業經營在符合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的基礎上,努力享受到政策給予產業或企業的優惠待遇,並能夠把握或促進政策的新變化,為企業帶來新的機會,確保企業快速、健康與穩定地發展。
你是從事什麼產業,就必須研究國家頒布的相關產業政策,讓你的企業不斷地去適應政策環境,調整經營方向和管理重點。不僅如此,我們還要了解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以及政府頒布的與企業相關的監管政策,以把握住企業的發展節奏或周期,規避經濟周期與法律風險。
2)環境友好。所謂環境友好就是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大的社會環境)的變化,把握好企業的經營方向;還要適應企業具體環境(小的社會環境)的變化,追求與自然的和諧、與社會的和諧,以及公共關係和諧,以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
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分析(大的社會環境)共同構成戰略分析要素,是企業戰略制定之基礎。這是企業戰略層面的「環境友好」策略。
企業具體環境(小的社會環境)的環境友好,尤其要注重企業公共關係友好,正確處理好企業與政府、客戶、競爭者、合作者(如銀行、供應商、科研機構等)、內部相關利益者(如股東、管理層、員工)的關係。
3)營銷拉動。所謂營銷拉動就是企業將市場營銷作為一種重要戰略,來拉動企業的長期發展。
市場營銷戰略的主旨是提高企業營銷資源的利用效率,使企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由於營銷在企業經營中的突出戰略地位,使其連同產品戰略組合在一起,被稱為企業的基本經營戰略,對保證企業總體戰略的實施起著關鍵作用,尤其是對處於競爭激烈的企業,對制定營銷戰略更加顯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4)創新驅動。所謂創新驅動就是要以創新為手段,為解決企業問題、實現經營目標、提高經濟效益,所進行的一切有價值的、能夠產生持久影響力的改進和創造活動,包括市場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以此驅動企業的成長,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按照有關專家提出的「三維創新」模型,即市場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三個基本方面。按照企業運行結構,最外層是市場層面,這是最容易被大家所感知的,其運行效果主要取決於主導產品的技術品質和綜合競爭實力,以及產品或服務適應市場的反映速度和水平。中間層是技術層面,這是市場層面的基礎和依託,其運行效果主要取決於企業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能力與工藝水平,以及技術創新的調整速度和水平。最內層是管理層面,這是整個企業運行的最根本保證,其運行效果主要取決於高中層管理者的素質和企業整個管理與控制體系的科學有效性,以及高中層管理者的預見能力和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
5)成本領先。按照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理論,在產品性能與質量不大會有差別的情況下,努力以降低成本、降低售價來取得競爭優勢。
所謂成本領先,就是要通過建立企業低成本運營體系,從項目投資開發、工程建設、融資、商業運營,全過程長期實施低成本運營戰略,確立企業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合戰略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作業成本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方法,構建符合企業特色的成本管理控制體系,動員和發動全體員工,創造崗位價值,確保企業低成本運營,提升企業的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