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來臨,南方城市還是「取暖靠抖」嗎?

2021-01-07 中國氣象數據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你在北方的暖氣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凍成冰棍」……

冬天的「標準睡姿」,說的是南方人嗎?

圖片來源:網絡

每當秋冬季節的冷空氣來襲,南北方PK比冷、南方人羨慕北方有暖氣等就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尤其是處在「南北供暖線」附近的安徽、河南、陝西等地的小夥伴們,只能看著「隔壁兄弟」在家樂逍遙。

那麼,這條畫風突變的「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呢?南方城市依然是「靠抖取暖」嗎?

「南北供暖線」的前世今生

「南北供暖線」從秦嶺淮河一線而來。

據記載,秦嶺淮河一線的最早論述出現在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的《新撰地文學》一書當中,之後經由多方發展,它逐漸成為我國公認的南北方地理分界線。

當然,它不僅只有一個「身份」,它也是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1月份0℃等溫線、溫帶季風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界線、溼潤與半溼潤區分界線……到上世紀50年代,它又成為南北集體供暖的分界線。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

新中國成立之初,參考蘇聯模式,我國北方初步建立起了住宅鍋爐集中供暖體系,主要依據為氣溫和天數,即累年日平均氣溫穩定低於或等於5℃的日數大於或等於90天。

圖片來源:南方周末

此方法的一個明顯弊端就是忽略了溼度、風速等對人體的影響。

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體感溫度公式,在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如果相對溼度達到90%,體感溫度僅有1.2℃。在冬季,南方空氣溼度達到70%以上較為常見。

此時節相對溼度已經很「紫色」了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當然,對於南北集中供暖的界限還有另外兩種說法,但並非主流。需要注意的是,界限劃分好並不代表普通居民已經享受了這一冬季福利,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的城市民用建築才開始集中供暖。

神秘的「供暖氣象指數」

在供暖這個話題上,除了地域,另外一個要關注的就是時間了。

像是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的部分地區,每年約在9月初就已經開始供暖了,而華北黃淮等地則要晚一些。

要論具體的供暖時間,還得「看天供暖」。首先供暖日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次,即使供暖也並非維持一個熱度,而是根據「供暖氣象指數」進行適當調整。

「供暖氣象指數」是氣象專家根據氣溫、日照、風力和空氣溼度等氣象因素,綜合計算出需要供暖的量級。

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的供暖氣象指數具體劃分為5級:

手繪 席呈

1級天氣不太冷,室內的溫度略低,少量供暖;2級天氣比較冷,室內溫度較低,適當加大供暖量;3級天氣很冷,室內降溫幅度很大,最好全天供暖;4級天氣寒冷,室內熱量向外擴散迅速,須加大供暖量;5級天氣很寒冷,室外滴水成冰,室溫散熱非常快,需全力供暖才能保證室內溫暖。

這對於不少企業和自採暖用戶來說,都更加便利了不少。

南方取暖只能靠「抖」?

不不不,在部分南方城市,冬天「取暖靠抖」的情況已發生明顯變化。

近年來,武漢、合肥、長沙等城市的部分城區,在冬季已開始進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則正在規劃建設供暖項目。

像是合肥,熱電集團集中供暖的小區已達到189個,小區居民11.5萬戶,供熱面積2500萬平方米,供熱範圍已覆蓋合肥市主城區和三大開發區。

近年來,南方地區供暖的呼聲日益高漲,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對於南方該不該大範圍集中供暖,你怎麼看呢?

END

相關焦點

  • 過冬只能靠一身正氣?南方過冬取暖家電大盤點
    很多南方人都會調侃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只能靠一身正氣。實際上南方冬季對暖氣的需求一點也不低於北方,近期有報導稱,南方暖氣片銷量同比增長300%。而且,近幾年南方也要集中供暖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  那麼南方人該如何過冬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過冬的取暖家電,順便聊聊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  南方真的需要集中供暖嗎?
  • 【地評線】紫金e評:「暖冬」不是夢 南方不再「南」
    又是一年供熱季,南方供暖太「南」了。近期,隨著北方各地供暖季陸續開啟,每年此時都會被拿來熱議一番的「南方供暖」話題又火了起來。說到供暖,北方老百姓都比較熟悉,南方人對此卻是另外一番感受。「你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一波波冷空氣,讓「取暖靠抖」的南方人直呼「凍得受不了」。
  • 取暖全靠「抖」?原來古人是這樣禦寒的
    取暖全靠「抖」?那麼在沒有這些取暖設備的古代又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取暖真的全靠「抖」嗎?>古代比現代冷嗎古代有四個寒冷期,是遠比現代冷的。第一個寒冷期為西周寒冷期,因為氣候寒冷,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人們向較溫暖的南方進行了大遷移。《竹書記年》記載,「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第二個寒冷期為魏晉南北朝寒冷期。持續了大概六百年左右,甚至海水都結了冰,可見當時的寒冷程度。
  • 冬天用空調取暖合適嗎 最經濟實惠的取暖方式
    在冬天這個寒冷的季節,對於北方有集中供暖的地區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度過的,但是對於南方地區沒有集中供暖的話,只有自己考慮和選擇適合的取暖方式,當然以經濟實惠為前提,有一些南方人會選擇空調取暖,那麼下面一起探討下冬天用空調取暖合適嗎?最經濟實惠的取暖方式是什麼?
  • 世界各國如何供暖?-供暖,供暖準備,電採暖-熱泵行業-hc360慧聰網
    「你在北方靠暖氣取暖,我在南方靠抖取暖」「南方人民已凍傻,有暖氣的北方感受不到這憂傷」「在北方室內吃雪糕,是對暖氣最大的尊重」……     目前我國主要採取集中供暖的方式。那麼,其他國家是怎樣供暖的呢?
  • 南方供暖呼聲漸起 石油企業如何把握市場商機
    編者按:近年來,我國南方地區數度「冷冬」,「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隨著北方各地供暖季陸續開啟,「南方供暖」話題又引發熱議,呼聲漸高。自2006年啟動「冬暖夏涼」工程至今,已實現集中供暖的建築面積達到400多萬平方米,受益人口約15萬。  無論是國家漸進式推進,還是百姓的個人意願,冬季供暖逐漸南移的事實和趨勢已經越來越明朗化。一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南方省份,比如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即使冬季需要供暖的時間不長,老百姓當中也都開始興起了冬季供暖新時尚,感受著生活的美好。
  • 南方實現集中供暖有多貴?我給上海粗略算了筆帳
    2.供熱和供電不一樣,中間的能耗損失太大,理論上熱電廠應該建在城市的幾何中心,但現實操作中很難。而且熱電廠是耗煤大戶,一點也不節能低碳。3.供熱肯定是要收費的,北方的暖氣費一個家庭每年4-6個月供暖期在幾百至數千元不等。然而南方確實用不了5個月供暖,要是供暖2個月左右的話嗎,收的暖氣費還不夠管道維護費呢。
  • 冬天最冷的南方城市,在哪裡
    以合肥為例,目前集中供暖覆蓋了189個小區約11.5萬戶居民,但從覆蓋比例來看,尚不足10% ,絕大部分居民還是只能自行取暖,也因此,這裡並未將安徽四城作為完全集中供暖城市排除在外。湖北武漢、江蘇南京也在圖上。武漢目前在洪山區及武昌區部分小區提供集中供暖;至於南京,最快要到2020年才開始對部分地區進行集中供暖。
  • 立冬一過 南方供暖問題又開始討論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一些南方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逐漸增加,開始不斷探索冬季供暖模式,燃氣壁掛爐、空氣源熱泵、甲醇採暖爐、清潔煤及生物質爐具等各種供暖方式不斷湧現。  但據了解,由於並不像北方一樣有統一的供暖政策和體系,目前南方城市多為居民自發供暖的分戶採暖模式,這也引起業內關於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以及以怎樣的方式供暖的討論。
  • 供暖季到來,冷冬預期...
    今年冬天的溫度相較往年偏低,「冷凍」下不論南北人們的取暖需求高漲,供暖季開啟對A股有哪些影響,證券時報  每年的供暖季,都是清潔供熱提供商、天然氣、取暖小電器等能源、供暖設備等上市公司的業績高速增長期,數據寶系統梳理相關
  • 這些供暖知識你知道嗎?室溫保持18度至24度最適宜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就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等用以取暖,據考據,到西漢時期,有點條件的平民已開始用「火炕」取暖,當然這個火炕和現在東北看到的並不相同。上海是中國最早供暖的城市。民國時期,英國人在租界裡修建民宅,殖民者們開始了最早的國內區域性供暖。
  • 日本的冬天和東北一樣冷,但卻沒有供暖設備,如何取暖?
    日本的冬天和東北一樣冷,但卻沒有供暖設備,如何取暖?每當冬季來臨,相信不少國人們都想要去欣賞欣賞雪景,尤其是對於南方人來說,第一次見到雪的時候更是激動不已。在我們中國哪裡的雪景最美呢?許多人都會想到中國的東北地區,還有雪鄉。
  • 供暖季來臨天然氣漲價勢頭強勁 供熱及燃氣概念股逆市走高
    日前北方地區氣溫下降明顯,部分城市甚至出現雨雪天氣,供暖需求的到來極大提振了市場的氣氛。10月15日起,北方城市進入冬季供暖期,地區城燃補庫開啟,陝西,山西,內蒙,寧夏,新疆等多地全面開漲,價格上調100-250元/噸區間居多,市場交投氛圍良好。
  • 如火如荼的石墨烯電地暖能否助力南方集中供暖?
    南方還是溫熱天氣的時候,北方已經即將步入寒冷的冬季。在炎熱的夏季不少小夥伴們紛紛表示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在北方寒冷的季節,暖---必不可少。在過去,北方供暖主要靠燒煤,但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汙染。為了整治環境汙染,最近國家環保部門也是非常的嚴格,不少企業小夥伴們表示環保差的太嚴了,沒活路了。在北方供暖方面,國家也出了新政。
  • 這裡的供暖「零碳排放」
    當年11月15日,海陽核能供熱項目開啟首個供暖季,7000餘戶居民享受到了共計70萬平方米供暖面積的高質量核能供熱。經過136天供熱檢驗,海陽核能供熱系統設備運行正常,各項指標均達要求,居民普遍反饋供熱穩定、效果好。
  • 以前保暖全靠抖 現在充電暖一天!「取暖神器」近一周銷量大漲10多倍
    都市快報訊 最新一波冷空氣來了,在杭州保暖全靠抖的你,秋衣秋褲都安排上了嗎?有意思的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再忙著往身上添衣加褲,而是購置起了各種「取暖神器」。從充電發熱的手套、襪子、褲子,到「烤腳神器」「暖被窩神器」,最近,這些「神器」在網上大賣。
  • 看看南方和北方農村人是如何取暖的
    大雪覆蓋的城市南方農村和北方農村取暖方式的差別還是蠻大的,這是由於南北的氣候差異較大,北方緯度較高,冬季氣候寒冷乾燥,感受到的是乾冷。南方地區緯度較低,冬季氣溫相對北方而言要高一些,但是南方水汽充足,人們感受到的是溼冷。所以南北的取暖方式差異較大。
  • 南方省錢又安全的取暖方式,最後一種你絕對沒想到
    冬天來臨,南方的小夥伴又到了一年一度羨慕北方暖氣的時候了,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南方有那麼冷嗎?賴在被窩,還是起床出門?這一經典難題,就是南方版的「生存,還是毀滅」。不過到頭來玩笑歸玩笑,南方人是如何度過這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天的呢?好在南方人足夠堅強,發明了不少取暖方式,才能勉強過冬,堅強地迎接新春的到來。
  • 日本的冬天和我國東北一樣冷,沒有取暖設施,他們如何取暖?
    日本的冬天和我國東北一樣冷,沒有取暖設施,他們如何取暖?到過日本旅遊的人都知道,日本的餐廳或是旅舍很極少見地暖或其它的供暖設備的。那麼,日本的冬天和我國東北一樣冷,他們是如何取暖的呢?每當冬季來臨,相信很多小夥伴又都蠢蠢欲動,想要到北方甚至是國外去欣賞雪景,去滑雪。去我國北方還好,到處都會供暖設施,室內是一點都不會覺得冷的。如果去國外呢?大家也都知道,日本的北海道也是著名的「雪鄉」,它的滑雪場是相當出名的,和東北相似,天氣也是非常的寒冷,他們是怎麼樣取暖的呢?
  • 降溫季如何保障取暖能源供需平衡?國家發展改革委解答
    北方7個重點省市日供氣量約4.7億立方米  重點保障北方地區取暖用氣需要。今年供暖季我們繼續加大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用氣的保障力度,將資源安排向7個重點省市傾斜。目前,北方清潔取暖的7個重點省市日供氣量約4.7億立方米,保持兩位數增長,佔全國供氣量的40%左右,總體保障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