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過 南方供暖問題又開始討論了

2020-11-23 網易新聞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立冬一過,南方地區各大小區已經開始了集中供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一些南方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逐漸增加,開始不斷探索冬季供暖模式,燃氣壁掛爐、空氣源熱泵、甲醇採暖爐、清潔煤及生物質爐具等各種供暖方式不斷湧現。

  但據了解,由於並不像北方一樣有統一的供暖政策和體系,目前南方城市多為居民自發供暖的分戶採暖模式,這也引起業內關於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以及以怎樣的方式供暖的討論。

  採暖方式層出不窮

  上世紀50年代,彼時由於供暖、用熱需求有限,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供給不足,並不能保障全部地區的取暖需求,因此將每年冬季日平均氣溫在5℃以下連續超過90天的地區劃分為需要取暖的區域,這與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基本重合,基本確定了南北集中供暖的分界線。

  此後,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能源供應穩定、用熱需求快速上升,南方地區對供暖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記者了解到,一些南方城市已開始在探索冬季集中供暖。比如在貴州貴陽一些新建小區,供暖企業通過熱泵技術,將經過處理的45℃的水,送入住戶家中的地熱管中供暖。在湖北武漢,一些新建小區在建設時,就已經完成了供熱設施的建設,實現了集體供暖。

  但由於暫未有統一的供暖政策和體系,因此南方城市目前多數是以單個家庭為單位的分戶供暖模式,採暖方式也層出不窮,較為多元化。

  「目前我們大部分是對城鎮居民用戶的零售,如果用壁掛爐採暖,一般的家庭都要用到第三檔氣,3.9元/方,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一個月下來至少要2000元,很多家庭都用不起,不捨得用。」湖南省長沙市一家燃氣壁掛爐經銷商告訴記者,「這兩年市場上大部分品牌都推出了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系統,又帶空調又帶地暖,這種供暖模式的費用只需要燃氣採暖的一半,因此搶佔了一些市場。但總體來看,目前長沙市安裝暖氣的居民用戶佔比不足20%,其餘多是用空調和電暖爐等方式間歇性採暖。」

  而在南方的農村地區,老百姓多是用潔淨煤或生物質配套清潔爐具採暖,但由於燃料和爐具市場缺乏管控,老百姓自行購買,市場較為零散和混亂。

  南方供暖宜「一城一策」

  一邊是南方地區日益增長的採暖需求,一邊是零散、多元的供暖現狀,面對當前的市場情況,南方採暖究竟應走哪一條路?

  「南方城市供暖,大家的需求不一樣,供暖體系也較為複雜。北方城市一般都是採用天然氣和電,南方可以用天然氣、電、工業餘熱,但是城市集中供暖就涉及到管道等整個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動的基礎太大了,可能新建小區比較合適,對於舊小區來說就是比較龐大的工程。」北京化工大學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廣青對記者表示。

  據上述燃氣壁掛爐經銷商介紹,目前長沙市安裝暖氣的家庭一般都是新房裝修,舊房改造的相對較少。「舊房改造涉及到水管、電線等線路問題,對房屋的結構也有一定影響,存在安全隱患,所以目前舊房改造的並不是很多。」

  「南方不同用戶取暖需求差異較大,大規模供暖還會造成一定的環境和能源壓力,因此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不適用於南方城市。」在近日《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模式、潛力與影響》報告發布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黃瀅指出,「南方城市供暖可採用『一城一策』方式推進,根據自身經濟水平、居民區集中度、資源稟賦、經濟結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進行供暖模式探索嘗試。此外,政府是南方城市供暖的重要支撐,應將供熱行業納入能源系統進行統一整合,將區域供暖納入城市規划進行整體優化,並納入政府監管體系。」

  劉廣青也指出:「北方一些農村地區清潔供暖挺成功,倒是可以把這些好的解決方案在南方做一些試點,同時政府需要引導老百姓去使用,並將其納入監管體系。」

  市場潛力巨大

  儘管目前供暖較為零散,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南方城市供暖需求帶來的市場潛力巨大,層出不窮的供暖模式便是明證。

  《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模式、潛力與影響》報告結合「需求、供給、政策環境」三個因素,對秦嶺—淮河以南到長江沿線地區共133個城市進行了供暖市場潛力評估。結果表明,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鎮江、常州、武漢、寧波為南方供暖市場潛力Top10城市,大部分位於長江中下遊區域。

  報告預計,到2030年,在分戶供暖路徑下,用戶將達到6577萬戶,其中潛在用戶佔比超過50%,拉動消費330億元,累計拉動投資2156億元;在區域供暖路徑下,用戶將達到3246萬戶,潛在用戶佔比超過30%,拉動消費905億元,累計拉動投資31667億元。其中,上海的區域供暖用戶將達到400萬戶,分戶供暖用戶將接近600萬戶,位居第一,其次為南京、武漢。

  據統計, 2019年我國家用暖氣片銷量同比增長430%,而銷量增長的「主力軍」正是上海、南京、武漢等南方城市。

  「企業是建設南方城市供暖市場的中堅力量,要瞄準客戶群體,採取靈活的定價策略,制定前瞻性戰略,不斷推動技術創新以及高效的多元能源供暖方式。」黃瀅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
    導讀: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雖說今天已經到立冬節氣了,立冬也是冬季的開始,秋季的結束,怎麼沒有感覺到一絲寒冷冷,並且讓我很納悶的,院子裡的櫻花也開花了,這是典型的「反春天」,氣溫太溫暖了,連樹木沒有冬眠就開始春化了,難怪我們人也有這樣的感受。
  • 南方實現集中供暖有多貴?我給上海粗略算了筆帳
    不久前央視有條新聞火了,說南方要實現集中供暖了,這可讓一到冬天就哆哆嗦嗦的老沈又打了一個激靈。「什麼?供暖?現在立刻馬上!我!可!以!不過,當時的熱電廠主要為工廠辦公樓、車間、集體宿舍等供暖,很少為城市民用建築供應生活用熱。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的北方的城市民用建築才開始集中供暖。自此,南北方居民的冬季室溫才有了較大區別。
  • 南方供暖呼聲漸起 石油企業如何把握市場商機
    合肥熱電集團副總經理高永軍指出:「只要有需求,供暖就應當存在,問題無非是怎麼發展。」南方冬季供暖,目前已經成為一種主流聲音,已經逾越了「供不供」的討論階段,而是到了「怎麼供」的摸索實踐階段。  市場怎麼供——因地制宜多能並舉  過去,南方城市家庭多採用空調取暖,目前已不是唯一選擇。
  • 華南理工大學實現冬季集中供暖,中國南方已有兩所大學集中供暖
    廣州訊近日,本報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廣州國際校區12月30日開始集中供暖,成為廣東首個集中供暖高校。被譽為「華南理工大學檸檬校區」的廣州國際校區,以國際範的校園環境、優質的住宿學習條件備受各界關注。這次推出的集中供暖,從12月17日開始,經過了數天的試運行。
  • 供暖季來臨,南方城市還是「取暖靠抖」嗎?
    尤其是處在「南北供暖線」附近的安徽、河南、陝西等地的小夥伴們,只能看著「隔壁兄弟」在家樂逍遙。那麼,這條畫風突變的「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呢?南方城市依然是「靠抖取暖」嗎?「南北供暖線」的前世今生「南北供暖線」從秦嶺淮河一線而來。
  • 立冬丨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的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在古代民間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地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慶賀。
  • 24節氣中的立冬是什麼意思 2020立冬是幾月幾號立冬後多久開始很冷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     我國古代將立冬節氣分為3個5天,並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 2018年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是怎麼來的立冬有什麼含義
    「立,建始也」,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三日寒、四日暖」,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降溫後又回暖;「立冬補冬,補嘴空」,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雞鴨魚肉;宜適量多吃羊肉、慄子、大棗等溫熱食品;儘量早睡,不熬夜。什麼是立冬?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
  • 2018年立冬來臨日期, 立冬與冬至的區別, 厄爾尼諾70%將至, 今冬冷暖已成「定局」!
    】,那麼立冬節氣的到來,是否就意味著冬天的開始了呢?一、2018年立冬節氣的具體來臨日期2018年立冬來臨的時間是:11月7日,19:31:39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嗎?其實,根據俗語來看,「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但是在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以五日平均氣溫低於10℃來定!因此,對於冬季的開始,也有不同的解釋!
  • 石墨烯電熱膜供暖技術完美適用南方個性化採暖剛需
    與此同時,也有一條「南北供暖分界線」。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上世紀50年代,中國以北緯33度附近的「秦嶺—隴海線」為界,人為劃分的一條分界線。分界線北邊的城市,會由政府統一安裝集中供熱系統,而分界線南邊的城市, 不實行集中供暖,就採用家庭分戶採暖的方式,由每家每戶自行安裝採暖系統。」這種房屋供暖制度,一刀切,缺乏應對氣候變化的靈活性,南方採暖成了一個問題。
  • 為什麼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科學告訴你
    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也就是說,你的感覺並非那麼「忠誠」地反應外界的環境,偶爾也會「欺騙」你一下。冷熱反應的是熱量的流向問題,而不是絕對溫度。你的溫暖錯覺實際上來源於你的局部溫度(雙手)與物體的溫度差異,而不是你的體溫與氣溫的溫差。
  •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立冬簡介立冬,冬三月之始。《孝經緯》曰:「鬥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此時,草木凋零、動物蟄伏,萬物都趨於休止,開始養精蓄銳,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立冬過後,天明顯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顯得更加重要。立冬三候start of winter
  • 不管南方夏天有多熱,冬天一樣也需要供暖啊
    一直以來,沒有來過南方的北方人,總覺得南方風景宜人、四季如春,相比之下北方的氣候兼職就不是人呆的地方。畢竟天氣預報的數據在那擺著,南方的冬季溫度很少會到零下,北方隨隨便便就到零下,輕則零下幾度,重則零下幾十度。
  • 立冬有哪些習俗?要怎樣養生?為什麼很多地方天氣還很熱卻立冬了
    「冬」,當然就是每年的最後一個季節冬季,「立冬」即冬季自此開始,現在很多人會受到祝福,立冬快樂,千萬不要驚訝,在現代,立冬只是一個節氣,但是在古代,立冬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之始,在古代都是重要的節日,也有相應的節日活動。
  • 為什麼核電站要把剩餘的熱能排入大海,為何不給南方供暖?
    導語:為什麼核電站要把剩餘的熱能排入大海,為何不給南方供暖?為什麼不能夠給南方供暖嗎?為什麼不將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用來給南方供暖呢?,則是變成使用供暖管網來進行冷卻,這時候需要技術上的一大提高,一旦出現了洩漏問題,核電冷源是會受到嚴重威脅的,在這當中不僅僅是技術需要考慮,還需要考慮到成本問題。
  • 立冬和冬至什麼區別含義 先立冬還是先冬至
    《孝經緯》曰:「鬥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的「冬」字同「終」,有萬物收穫、儲藏之意,意指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此時,草木凋零、動物蟄伏,萬物都趨於休止,開始養精蓄銳,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立冬與冬至  冬季有兩個節氣是很重要的,一是立冬,二是冬至。
  • 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半球的太陽高度變小,白晝時間縮短,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於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還不很冷。
  • 俗語:就怕立冬一日晴,古人為何這樣說?暖冬不好嗎?
    俗語:就怕立冬一日晴,古人為何這樣說?暖冬不好嗎?文/小劉歷史解析寒風呼嘯,陰雨綿綿,轉眼冬季已經來臨,前幾天還下了一場小雪,古人管真正意義上的冬天為冬至,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討論下這個立冬,關於這個立冬,古人有著很多的說法,比如有句俗語就是這麼說的:就怕立冬一日晴。小編在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有點難以理解,那古人為何這樣說呢?暖冬難道不好嗎?
  • 青島人請注意 正式供暖前這些問題你需要了解
    半島全媒體記者 鮑福玉本周六即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立冬,這也意味著冷空氣會越來越頻繁,供熱的日子也越來越近。那麼在正式供暖前,市民需要注意什麼?採暖期供熱溫度的標準是什麼?如何科學避免水淹或減少水淹損失?……本報記者也梳理了往年供熱遇到的各類問題,供市民參考。
  •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區別含義
    冬季有兩個很重要的節氣,一個是立冬,一個是冬至。一字之差區別可大,立冬一般是在11月,冬至是在12月。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