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立冬一過,南方地區各大小區已經開始了集中供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一些南方城市居民的供暖需求逐漸增加,開始不斷探索冬季供暖模式,燃氣壁掛爐、空氣源熱泵、甲醇採暖爐、清潔煤及生物質爐具等各種供暖方式不斷湧現。
但據了解,由於並不像北方一樣有統一的供暖政策和體系,目前南方城市多為居民自發供暖的分戶採暖模式,這也引起業內關於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以及以怎樣的方式供暖的討論。
採暖方式層出不窮
上世紀50年代,彼時由於供暖、用熱需求有限,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供給不足,並不能保障全部地區的取暖需求,因此將每年冬季日平均氣溫在5℃以下連續超過90天的地區劃分為需要取暖的區域,這與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基本重合,基本確定了南北集中供暖的分界線。
此後,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能源供應穩定、用熱需求快速上升,南方地區對供暖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記者了解到,一些南方城市已開始在探索冬季集中供暖。比如在貴州貴陽一些新建小區,供暖企業通過熱泵技術,將經過處理的45℃的水,送入住戶家中的地熱管中供暖。在湖北武漢,一些新建小區在建設時,就已經完成了供熱設施的建設,實現了集體供暖。
但由於暫未有統一的供暖政策和體系,因此南方城市目前多數是以單個家庭為單位的分戶供暖模式,採暖方式也層出不窮,較為多元化。
「目前我們大部分是對城鎮居民用戶的零售,如果用壁掛爐採暖,一般的家庭都要用到第三檔氣,3.9元/方,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一個月下來至少要2000元,很多家庭都用不起,不捨得用。」湖南省長沙市一家燃氣壁掛爐經銷商告訴記者,「這兩年市場上大部分品牌都推出了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系統,又帶空調又帶地暖,這種供暖模式的費用只需要燃氣採暖的一半,因此搶佔了一些市場。但總體來看,目前長沙市安裝暖氣的居民用戶佔比不足20%,其餘多是用空調和電暖爐等方式間歇性採暖。」
而在南方的農村地區,老百姓多是用潔淨煤或生物質配套清潔爐具採暖,但由於燃料和爐具市場缺乏管控,老百姓自行購買,市場較為零散和混亂。
南方供暖宜「一城一策」
一邊是南方地區日益增長的採暖需求,一邊是零散、多元的供暖現狀,面對當前的市場情況,南方採暖究竟應走哪一條路?
「南方城市供暖,大家的需求不一樣,供暖體系也較為複雜。北方城市一般都是採用天然氣和電,南方可以用天然氣、電、工業餘熱,但是城市集中供暖就涉及到管道等整個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動的基礎太大了,可能新建小區比較合適,對於舊小區來說就是比較龐大的工程。」北京化工大學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廣青對記者表示。
據上述燃氣壁掛爐經銷商介紹,目前長沙市安裝暖氣的家庭一般都是新房裝修,舊房改造的相對較少。「舊房改造涉及到水管、電線等線路問題,對房屋的結構也有一定影響,存在安全隱患,所以目前舊房改造的並不是很多。」
「南方不同用戶取暖需求差異較大,大規模供暖還會造成一定的環境和能源壓力,因此北方的集中供暖模式不適用於南方城市。」在近日《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模式、潛力與影響》報告發布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黃瀅指出,「南方城市供暖可採用『一城一策』方式推進,根據自身經濟水平、居民區集中度、資源稟賦、經濟結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進行供暖模式探索嘗試。此外,政府是南方城市供暖的重要支撐,應將供熱行業納入能源系統進行統一整合,將區域供暖納入城市規划進行整體優化,並納入政府監管體系。」
劉廣青也指出:「北方一些農村地區清潔供暖挺成功,倒是可以把這些好的解決方案在南方做一些試點,同時政府需要引導老百姓去使用,並將其納入監管體系。」
市場潛力巨大
儘管目前供暖較為零散,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南方城市供暖需求帶來的市場潛力巨大,層出不窮的供暖模式便是明證。
《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模式、潛力與影響》報告結合「需求、供給、政策環境」三個因素,對秦嶺—淮河以南到長江沿線地區共133個城市進行了供暖市場潛力評估。結果表明,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鎮江、常州、武漢、寧波為南方供暖市場潛力Top10城市,大部分位於長江中下遊區域。
報告預計,到2030年,在分戶供暖路徑下,用戶將達到6577萬戶,其中潛在用戶佔比超過50%,拉動消費330億元,累計拉動投資2156億元;在區域供暖路徑下,用戶將達到3246萬戶,潛在用戶佔比超過30%,拉動消費905億元,累計拉動投資31667億元。其中,上海的區域供暖用戶將達到400萬戶,分戶供暖用戶將接近600萬戶,位居第一,其次為南京、武漢。
據統計, 2019年我國家用暖氣片銷量同比增長430%,而銷量增長的「主力軍」正是上海、南京、武漢等南方城市。
「企業是建設南方城市供暖市場的中堅力量,要瞄準客戶群體,採取靈活的定價策略,制定前瞻性戰略,不斷推動技術創新以及高效的多元能源供暖方式。」黃瀅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