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合成毒品販賣團夥實施制裁

2021-01-14 道瓊風險合規


美國根據《外國毒販認定法案》(Kingpin Act),對一個被控販賣合成毒品的中國團夥實施了制裁。

美國財政部稱,一位名叫Bo Peng的男子自2011年以來通過宣稱生產醫藥及化學品的中國公司Kaikai,向美國和其他國家分銷了至少2,000公斤合成大麻和興奮劑。Bo Peng和Kaikai均受到了制裁,其美國資產已被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開展業務。



記者無法聯繫到Bo Peng和Kaikai就此置評。

美國財政部表示,上述制裁是對美國毒品管制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以及參與「Project Synergy」計劃的其他執法部門之前所採取行動的一種補充;「Project Synergy」是打擊合成毒品行業的專項計劃。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管理辦公室(OFAC)代理主任史密斯(John Smith)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生產販賣合成毒品是一項利潤可觀的犯罪活動,其勢頭有愈演愈烈之勢,它對美國公民的健康與安全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By Samuel Rubenfeld

版權所有(c)2015道瓊公司

附WSJ英文原文:


The U.S. imposed Kingpin Act sanctions on an alleged Chinese synthetic drug trafficking organization.

The U.S. Department of Treasury said Bo Peng used Kaikai, a China-based purported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products company, to distribute at least 2,000 kilograms of synthetic marijuana and stimulants since 2011 to the U.S. and other countries. Both Mr. Bo and Kaikai were placed under sanctions; as a result, their U.S. assets are frozen and Americans are barred from transacting with them.

Neither Mr. Bo nor Kaikai could be reached.

Treasury said the sanctions designations complemented action taken by the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and other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under Project Synergy, an initiative to target the synthetic drug industry.

「The synthetic drug industry is a thriving and lucrative criminal enterprise, and [it] poses an alarming threat to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Americans,」 said John Smith, acting director of Treasury’s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in a statement.

Mr. Bo was indicted in Florida in May on charges of importing ethylone and methylone, a controlled substance also known as 「Explosion.」

Kaikai is registered in New Zealand. Kaikai’s website, as well as other websites under alternate company names, advertised for sale several controlled synthetic drugs and precursors, including alpha-PVP, which is known colloquially as flakka, Treasury said.

Mr. Bo and other employees at Kaikai, Treasury said, process online orders of synthetic drugs and package them for delivery to customers who consume or redistribute the drugs. Customers use well-known money-service businesses, bitcoins or bank-wire transfers to buy the drugs, Treasury said.

Separately, a Treasury spokeswoman said OFAC lifted sanctions off nine people after they petitioned for their removal.

「The petitioners provided OFAC 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prove that they have terminated their involvement」 with those who led for them to be blacklisted in the first place, the spokeswoman said.

By Samuel Rubenfeld

Dow Jones Newswires


道瓊公司創建於1882年, 擁有道瓊指數、Factiva、巴倫周刊、華爾街日報等眾多品牌。「道瓊風險合規」是道瓊公司旗下專業的全球風險合規資訊服務品牌。獲取更多信息,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或聯繫我們:service@dowjones.com



相關焦點

  • 毒品是從哪些途徑進入中國的?
    核心提示:根據《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報告顯示,來源於境外毒品是離我國比較近的世界兩大毒品主要產出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境內的合成毒品來源則是遍地開花,高達29個省份出現製毒活動製作,儼然成了國內毒品黑市的來源大頭。
  • 販賣假毒品行為的司法認定|毒品|販賣毒品罪|甲基苯丙胺
    文/賈曉文 張亞男 韓 曦對於行為人不知情販賣假毒品行為如何定性的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於1991年4月2日《關於販賣假毒品案件如何定性問題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中指出,不知情販賣假毒品成立販賣毒品罪,但該《批覆》已於2013年1月18日被廢止。
  • 香港與內地警方聯合打擊毒品團夥 拘11人
    中新社香港1月7日電(記者 王嘉程)香港警方聯同內地執法人員於本月4日及5日進行代號「星連」的行動,合作打擊兩地販賣含迷奸成分毒品的犯罪集團,並分別於廣東清遠及香港拘捕11名涉案人。香港警方7日召開記者會交代案件情況。
  • 國家禁毒委員會發布《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
    大力開展打擊製毒犯罪專案工作,嚴厲打擊了製造合成毒品犯罪活動;創新完善堵源截流工作機制,有力遏制了毒品入境內流;集中打擊網絡涉毒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了網上涉毒問題的快速蔓延;深入實施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程,有效減緩了新吸毒人員滋生;積極推進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有效減輕了毒品社會危害;持續深化禁毒重點整治工作,徹底扭轉了一些地方毒品問題嚴重態勢;務實開展禁毒國際合作,深度參與國際緝毒事務和跨國禁毒執法行動
  • 「特情引誘」對販賣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影響
    二、裁判要旨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某某明知是毒品而販賣,其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鑑於被告人孫某某實施的該起毒品犯罪是公安機關利用特情引誘破獲的,其犯罪行為處在公安機關的掌控之中,涉案毒品不會實際完成交易和流入社會造成危害,且客觀上,在其尚未進行毒品交易時即被等候的公安民警抓獲,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
  • 鄭州警方打掉一吸食販賣「笑氣」的犯罪團夥 多人因吸食「笑氣...
    6月10日,鄭州警方對外通報,鄭州警方近日打掉一個吸食販賣「笑氣」犯罪團夥,已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11人,繳獲大小不等的「笑氣」76瓶。警方通報稱,吸食「笑氣」帶來的危害十分嚴重,一名安陽籍吸食「笑氣」女子因長期吸食,已出現癱瘓症狀,目前正在住院治療中。
  • ...一吸食販賣「笑氣」的犯罪團夥 多人因吸食「笑氣」導致下肢癱瘓
    6月10日,鄭州警方對外通報,鄭州警方近日打掉一個吸食販賣「笑氣」犯罪團夥,已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11人,繳獲大小不等的「笑氣」76瓶。警方通報稱,吸食「笑氣」帶來的危害十分嚴重,一名安陽籍吸食「笑氣」女子因長期吸食,已出現癱瘓症狀,目前正在住院治療中。
  • 為什麼說朋友圈販賣的「上頭電子菸」是毒品?
    我這一段時間,算是跟在朋友圈販賣「上頭電子菸」的不法商家槓上了,前一段時間科普此類電子含有毒品成分後,不停的還有人跳出來,說發布這樣的文章非常不負責任,嚴重誤導別人。這些人的言論,以及動機和身份是什麼,不用猜我也知道,沒有什麼好說的,畢竟動了他們的奶酪。不過,我還要說一句,你們太小看本人了,我不僅要動你們的奶酪,還要砸掉你們的飯碗。
  • 現場眼丨體內藏毒400多克 牽出19.42公斤毒品大案
    在近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公布的十大案例中,就有這麼一起宜賓警方破獲的跨境特大走私運輸販賣毒品案。2018年4月18日下午16時許,宜賓市公安局民警在四川的南大門冠英收費站開展查緝任務時,在一輛雲南牌照的計程車內查獲一男子程某軒,從其體內排出毒品海洛因90粒,淨重482.61克。
  • 美國國務院對13個中國企業或個人實施制裁
    美東時間5月22日,美國國務院國際安全與防擴散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Nonproliferation)宣布對13個中國企業及個人實施制裁,其中包括友祥科技、浙江兆晨科技等10家企業以及3名個人。
  • 北美觀察丨川普獨立日給墨西哥「添堵」:再不管制毒品制裁你!
    △川普警告墨西哥:如不加強對毒品的管控,將對墨西哥實施制裁9月16日當天,川普通過白宮發布的一則備忘錄表示:「明年,除非墨西哥政府在可核查的數據支持下(在禁毒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否則將因未切實履行在毒品管控方面向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而面臨嚴重風險」。
  • 澳洲男子來華臥底致幻劑窩點 在中國不屬於毒品
    2013年2月,16歲的澳大利亞男孩普雷斯頓·布裡奇在一次聚會中服用了中國製造的合成致幻劑25i-NBOMe,隨後產生幻覺,從高樓跳下,不幸身亡。兩年後的夏天,其父親羅德尼·布裡奇在澳大利亞《60分鐘》節目組幫助下來到中國合肥展開臥底調查。  該期節目9月13日晚在澳大利亞當地播出,反響熱烈,澳洲網友紛紛對其遠赴中國開展調查的行為表示稱讚。
  • 驚人 哈爾濱現新型毒品"喪屍藥" 吸食後發狂啃人
    2014年5月份,哈爾濱市公安局道裡分局禁毒大隊工作中查明,一個販毒團夥專門利用汽車從山西長治運輸毒品「喪屍藥」到哈爾濱及周邊販賣。
  • 提高警惕 遠離毒害--歷數17種合成毒品及危害
    核心提示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今年中國確定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近年來我國合成毒品違法犯罪問題突出,合成毒品吸食濫用人群低齡化趨勢明顯,青少年成為消費主體。青少年好奇心強,容易受到毒品的誘惑和侵害。
  • 這是新型毒品
    「小樹枝」、「香草」等含合成大麻素的案例。廣東也發現最新型毒品LSD致幻劑(俗稱「郵票」)的濫用案例,不法人員將LSD塗在郵票或貼紙上,迷惑青少年,極難發現鑑別;濫用「小樹枝」、「香草」等含合成大麻素的案例也都在廣東有查獲。廣東警方表示,將全面推廣毛髮檢測技術,提高吸毒人員發現率;用新技術及時檢測發現尿檢難以檢測出的新型毒品;鼓勵廣大群眾積極舉報疑似毒品物質,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禁毒。
  • 女主播販賣國外處方藥「藍精靈」被控販毒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 實習生 王佳珺)今日(1月31日)上午,一名網絡主播因多次向室友販賣一款日本處方藥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被控販賣毒品罪在朝陽法院受審。庭上,她稱為了治療失眠,通過代購渠道購買這款藥服用,明知有人借這款藥吸毒,還販賣給他人。
  • 提高警惕 遠離毒害--歷數17種合成毒品及危害(十三)
    核心提示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今年中國確定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近年來我國合成毒品違法犯罪問題突出,合成毒品吸食濫用人群低齡化趨勢明顯,青少年成為消費主體。青少年好奇心強,容易受到毒品的誘惑和侵害。
  • 第三代毒品較量:揭秘「喪屍藥」甲卡西酮-卡西 田海軍 化學結構...
    公安部在一次新聞通氣會上透露,目前全球的新精神活性物質,「相當一部分在中國生產」。中國成為此類被稱為「第三代毒品」的系列新型合成毒品國際製造與流通鏈條上的重要一環,一些掌握一定化學知識的製毒者,通過改變化學配方,生產調製出與被管制毒品功效相近的「替代品」,再以線上交易、包裹郵寄等形式運往海外。製毒與禁毒開始了新一輪較量。
  • 1996年,中國警察隊伍第二次嚴打,如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
    在此期間,日本情報機關也進行毒品走私。在近代社會,雖然官府也努力打擊毒品犯罪。但是由於局勢動蕩,先是軍閥混戰,隨後又是抗日戰爭。因此,打擊毒品犯罪的工作很不順利。在一些地方部隊中,很多官兵一手拿著步槍,另一隻手就拿著煙槍。截止建國之前,仍有大量的人吸食各種毒品。在建國之後,我國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無論是販賣還是吸食毒品,都會遭到嚴厲的打擊。
  • 你應該知道的毒品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第三百五十四條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毒品的危害  毒品泛濫不僅對吸毒者本人,而且對其家庭、社會都產生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