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在啤酒釀造過程當中作為催化劑,它可以在麥汁中繁殖並將麥汁中的可發酵性糖轉變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啤酒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巴林公式計算,2,0665 g浸出物可以被酵母發酵產生1 g 酒精,0,11 g 酵母以及0,9565 g二氧化碳。
麥汁中酵母的營養物質:可發酵性糖(如:),氮源(主要是胺基酸),無機物(磷,硫,鎂,其他礦物質,鋅),氧氣(只在發酵前期)以及生長物質(維他命,脂肪酸,固醇)。因而營養物質在麥汁中的含量對於良好的發酵過程以及啤酒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啤酒的大體發酵流程
酵母接種 —— 主酵 —— 後熟 ——— 儲酒
酵母接種
一般在0.5 - 1天內完成,將酵母接種到充氧的,清亮的冷卻麥汁中。根據上下面發酵酵母的最適溫度,調節接種溫度。(如:上發酵酵母的發酵溫度在15 °C - 23 °C,下發酵酵母的最適溫度在4 °C -9 °C。
主發酵及後熟
一般在 6 - 13 天,在主發酵期間酵母發酵產生的中間產物以及終產物決定酒體的風格和質量。在發酵後期,酒體成熟的過程中,生青味物質漸漸被分解,香味物質形成。嫩啤酒成熟。
澄清及儲酒階段
一般在4 - 21 天,在下發酵啤酒當中,酵母在發酵結束後會沉到容器底部。上發酵酵母會在發酵終了會懸浮在酒液表面(敞口發酵)。在儲酒階段,酒體會進一步澄清(蛋白質與多酚結合物沉澱),二氧化碳在酒體中的積累。
在公元前 1500 - 1000年,埃及釀酒師在釀酒過程當中已經意識到在發酵過程中,有一種生物的存在,它對啤酒生產過程中物質轉化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在啤酒發酵過程中,會在酒體表面出現一些白色的連在一起的物質(「heza」 泡沫粥樣物質)。
人們有意識到如果想要啤酒釀造中轉化更快更安全的話,就將這種粥樣的物質添加到沒有發酵過的新鮮麥汁中。
在古埃及中,烤麵包和啤酒釀造過程中,這兩個過程是可以同時進行的。同時人們也觀察到,將啤酒中的粥狀物用來麵粉發酵。
公元27-29年 羅馬人 皮林努斯 在他的書《Naturalis Historia》中描述了酵母 (拉丁語: fermentum, 希臘語: zyme)
中世紀,啤酒廠開始用反覆利用哪些含有酵母的團狀物,因為人們已經認識到,這會使得發酵過程變得更快更安全。但當時的人們對酵母還是沒有一個概念,到底什麼是酵母,對於那時候的人們來說酵母就是啤酒發酵過程中的沉澱物 (faeces cerevisiae)
自 18 世紀以來,人們開始意識到培養酵母來做麵包。酵母本質是一種真菌,它作為一種微生物可以參與到酒精發酵過程當中。而認識到這一切歸功於顯微鏡的發明。在這之後很多科學家對此做出重要貢獻,其中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揭示了酵母在發酵過程中的秘密,而且發明了巴氏殺菌技術來提高啤酒的穩定性。
關於酵母更多,請持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