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高中就做小發明家!美帝學生17歲就搞發明,並將15萬美刀大獎攬回家!

2021-02-25 美國高中生

高中時期就成為發明家,並獲得15萬美刀的大獎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美帝高中的許多小夥伴們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讓你默默的羨慕嫉妒恨….

在今年的3月份,三名美帝高中學生就憑藉自己的發明獲得了大獎,每人將15萬美刀的大獎攬入了懷中,讓人羨慕的不行!

今年3月份,美國一年一度美帝高中最大國模最具知名的英特爾科學獎(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正式頒獎,加利福尼亞州學生Maya Varma憑藉自己的急性肺病確診設備的發明獲得了這個大獎的頭獎,並將15萬美刀的獎金攬入了自己的懷中。

「我很激動,我沒想到會獲獎,這真是一個驚喜」 Varma說「我真的很高興我能夠跟世界分享我的發明,我的發明會讓世界變得更好。」

今年Varma才剛剛17歲,她發明的這個儀器僅花費35美刀。而醫院用此類相同儀器卻花費好幾千美刀。Varma表示希望自己的發明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治療疾病。
Varma的儀器已經獲得了英特爾科學獎的金獎,這個儀器現在被命名為「呼吸量計」。
「人們花不起這麼多的錢去看病,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做些什麼」 Varma說,Varma在加利福尼亞的庫比蒂諾的一所高中讀書,她讀的初中跟美國蘋果公司就是鄰門,這種創新環境對於Varma的影響也很大。

Varma的發明被應用後,醫生們可以利用這個儀器的數據來確診哮喘或是肺氣腫等肺部疾病。病患們只要向儀器吹氣並配合使用相關APP就可以獲得化驗數據。這個APP也是Varma自己開發的,Varma本人擁有豐富的編程知識。

現在Varma已經就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這個儀器通過了測試就考慮進行批量生產,Varma考慮會將其推向市場。

Varma本人也決定大學的時候學習生物工程。今年是英特爾數學獎舉辦75周年的紀念年,今年入圍英特爾數學獎的美帝全國學生也僅有40人,Varma就是其中之一。獲得英特爾數學獎在美國高中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之前的英特爾科學獎獲得者許多都拿到了諾貝爾獎,菲爾茲獎以及麥克亞瑟基金會獎金,他們都被認為是天才!

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除了Varma,還有另外兩名美帝高中生,17歲的Amol Punjabi和17歲的Pagie Brown也都獲得了這個大獎的一等獎,他們每人均獲得了15萬美刀的獎金,另外還有排名第二的獲獎學生三名,每人獲得了7.5萬美刀的獎金,獲得第三名的學生3名,每人5萬美刀獎金!

「獲得第一名的單名獲獎者裡,有兩名是女生,對於科技發展來說,這可不是個小事,要知道,在科學和工程等領域,一直都是男性主導的。」英特爾科技獎基金會主席Rosalind Hudnell說。

高中就做小發明家,將自己15萬美刀的獎金攬入懷中,真真的讓人的羨慕到不行呀,你們都是大牛!厲害!

美國高中生原創翻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17歲少女發明預測癌症技術,一舉獲得大獎,受到歐巴馬白宮接見
    事實上,在十七八歲的年齡,我們還在教室裡埋頭苦學。可有一名女生,與我們都不一樣。這個名叫布列塔尼 · 溫格的美國女孩,在17歲時就發明了一項震驚世界的技術——"Cloud4Cancer"。
  • 15歲女生發明撿桌球機器人!你知道有位名人發明了「摘柿子機」麼?
    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上海一名15歲初中女生發明了一臺可以撿拾桌球的機器人,它能自動尋找、收集散落在體育館地面的桌球。發明者姚妍表示,這款機器人的靈感來自於農田裡的收割機,想用機器人來幫助保潔阿姨減輕撿球負擔,引發網友點讚。相關新聞視頻截圖實際上除了普通人,很多名人學生時期也熱衷發明創造。
  • 搞發明、造裝備樣樣拿手!濱州這個拿手術刀的「發明家」也太牛了!
    以前病人小腿骨折,手術前只能在病床上躺數周做牽引,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現在用上「骨折神器」,病人可以下床自由活動,整套「骨折神器」不到10塊錢。以前沒有兒童專用的下肢骨折牽引床,孩子至少要在醫院住3周;現在有了可以動兒童下肢骨折牽引床,住院1天後家長可以連人帶床一起帶回家休養。
  • 《小小發明家手冊》讓發明的「光」照進現實,改變世界
    成為媽媽之後,我時常驚嘆於孩子們的小腦瓜裡突發的奇思妙想,總是那麼有創意!直到我了解到孩子不同年齡段大腦生長發育的特點,才明白,原來我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呵護孩子成長中的創造性。其間,我需要一些工具來啟發孩子,拓展孩子的思路。《小小發明家手冊》,就是其中一個好幫手。
  • 拿手術刀的「發明家」三年獲得6項專利
    「最開始的需要打100多個孔、一個半小時做一套,到現在只打8個孔、10分鐘就可以做一套。」「使用這個裝置,各種檢查、大小便、翻身、護理都非常方便。」提到自己的發明帶來的好處,楊淑野感到非常的自豪,「這個發明為的是用到病人身上,讓病人減輕痛苦,就是我的初衷。」
  • 中國這位世界排第6發明家,結局卻是自殺…
    我們都知道,造紙術是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的。其實在蔡倫造紙之前,世界上也有紙張的生產和使用。古代埃及人有紙草紙,也叫莎草紙。就是把一種草的淺色內莖切成長條薄片,浸泡後排列起來,捶打並去除水分成為薄片,用來記述事物。歐洲人則將羊皮刮乾淨,再拉伸成薄片使用,叫做羊皮紙。
  • 高中肄業生 當上發明專業戶(圖)
    一個高中未畢業的重慶小夥子他發明的國內首臺自動擋摩託車昨日在高交會一亮相,就引起關注。只賣產品不賣技術  他就是現年27歲的重慶小夥子蔣富強。他的發明是一個像電吹風一樣的自動擋裝置。只要在手動擋摩託車安裝這個裝置,就能立刻變成自動擋摩託,而安裝時間不到半小時。這項獲得25項國家專利的發明,成本只要200元左右。  蔣富強昨日在高交會上現場示範,引起不少專業觀眾圍觀。
  • 加拿大15歲女孩發明用手心溫度發電手電筒
    體溫手電筒體溫手電筒【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extremetech.com」網站6月29日報導,近日,在谷歌公司舉辦的科技展覽會上,一名來自加拿大卑詩省維多利亞市的15歲高中女生安(Ann Makosinski),展示了她發明的由持拿者手心溫度供電的手電筒。
  • 【教育視線】英雄出少年:八位還是高中生的發明家【晶晶讀中英文故事】
    薩曼薩·霍普金斯,在九歲自己搭建了自己的小木屋之後,她繼續設計了可以無需土壤生長食物的月球房,自愈輪胎,而且把背包的尺寸縮減可以放進口袋裡。安妮·斯威夫特,國際青年發明家協會的創始人,該協會幫助發明人開發,申請專利並且為發明取得執照,稱年輕人,遠離障礙,經常具有發明家的優勢。「年輕發明家可許不能意識到什麼是可能的,因此他們總是趨於把夢做大,」她說。
  • 《我是發明家》即將登陸央視少兒,一起來探索發明的奧秘吧
    原標題:《我是發明家》即將登陸央視少兒,一起來探索發明的奧秘吧盼望著,盼望著,約克動漫原創動畫《我是發明家》終於要在央視播出啦!小編最新線報,《我是發明家》將在10月30日上午9點10分正式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這是繼《過山車手羅力》後,約克動漫又一部榮登央視少兒的動畫作品。
  • 廢墟裡的天才發明家:用垃圾做出發電機,15歲成MIT訪問學者
    然而,是"金子"就不會被埋沒,在這個貧窮的國度裡,竟然誕生了一位天才發明家。他便是凱爾文·多伊,年僅15歲的他,只是憑藉著一堆廢墟,竟然發明出了"無線電發射機"和"發電機"。哈佛大學的校長親自邀請他參觀學府,還與他暢聊人生;甚至成為了MIT(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訪問學者。
  • 從小發明家到長江學者 薛晨陽「用芯感知」世界
    中新網太原10月14日電 題:(十九大代表風採)從小發明家到長江學者 薛晨陽「用芯感知」世界  中新網記者 胡健  在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薛晨陽總是笑盈盈地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逢年過節,他總會邀請不能回家的孩子來家裡做客,對學生們而言,薛老師更像父親。
  • 美國天才發明家,2大發明毒害世界百年,最後卻栽在自己發明之手
    很多人都對中國古代不能發明出系統的科學技術感到十分的遺憾,比如中國發明了火藥,卻不能發明出飛機大炮,實在是一件頗為遺憾的事情;比如中國發明了火藥,卻又不願意更進一步發明出系統的化學體系,讓中國後面在科學上落後了一大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是因為中國人發明不出來嗎?
  • 學生小發明申請專利 磁懸浮筷子能飄起來(圖)
    多功能書夾解放雙手    「每天上課或回家寫作業,都得拿鉛筆盒壓住書本,還要時不時地挪動鉛筆盒,因為蓋住字了。」青島50中八年級四版趙愷順開動腦筋,用了五六分鐘就解決了這個小難題,為了讓寫作業的學生和備課的老師方便固定住課本,他找來一塊透明的有機玻璃,中間掏空成了方框,寬的一側還留下底座,看上去就像取走鏡片的鏡框。
  •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發明·家
    「長大以後,我想做個科學家「,似乎我們小時候都一臉崇拜地說過這句話。哪怕在我們年幼時,仍然懵懂的世界裡,科學家的光芒也依舊閃耀。
  • 火車司機「發明家」
    70歲的陳所利並不是科研學者。他是一名退休火車司機,只有高中學歷。但陳所利卻是不折不扣的工人「發明家」,擁有「拖把擠幹器」「新型水泥包裝袋」「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檢查井清理工程車」「列車編組溜放作業制動鐵鞋」5項國家專利。1971年,陳所利成為一名蒸汽火車司爐。
  • 數學文化|多產發明家哈羅德·艾格頓
    哈羅德·艾格頓,1903年出生與美國,他從小就愛動腦筋,10歲時,他就用一個鐵皮桶製成的一盞探照燈,轟動了整座學校。在攻讀碩士學位時,他發明了一種光線強烈的測量馬達旋速定時燈,而這種頻閃閃光燈改變了他的一生。此外,他還發明了一種使電流通過一個裝有氙氣的電子管,製造出耀眼的快速閃光的頻閃閃光燈,被他自己稱之為「萬能上帝的罐裝閃電」。
  • 蔡倫,「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
    蔡倫,出生於桂陽郡,今湖南耒陽市人,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
  • 小學生發明無線實物投影儀 摘全國科技創新大獎
    原標題:北小學生一發明摘全國科技創新大獎 來自北京東路小學六(3)班的學生鄧介銘,因為有不少小發明,被同學們稱為「小小發明家」、「科學院小院長」。近日,他又憑藉他的小發明「可攜式無線實物投影儀」獲得「中國科技館創意獎」,該作品還獲得了2014年「全國第2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 旅美科學家蔡亦鋼:兩度獲得貝爾實驗室發明家獎
    提起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人們就會想起電話、電視、遙控器、電晶體、無線電收音機、立體聲和電腦等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創造。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私立研究實驗室誕生過13位諾貝獎獲得者。包括朱棣文、崔琦、高琨3位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