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裡的天才發明家:用垃圾做出發電機,15歲成MIT訪問學者

2020-11-28 奇聞趣談史

非洲,在大多人的印象裡,就是一個字,"窮"。而且在非洲地區的國家,不管是在經濟,還是科技方面都十分落後,基本上都是靠著各國的援助才得以繼續發展。然而,是"金子"就不會被埋沒,在這個貧窮的國度裡,竟然誕生了一位天才發明家。

他便是凱爾文·多伊,年僅15歲的他,只是憑藉著一堆廢墟,竟然發明出了"無線電發射機"和"發電機"。哈佛大學的校長親自邀請他參觀學府,還與他暢聊人生;甚至成為了MIT(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訪問學者

最貧窮的國家卻出現了一位"天才發明家"

"我叫DJ(電臺主播) Focus(專注),我相信只要你足夠專注,就能創造一切奇蹟。"這是凱爾文·多伊經常說的一句話。而他確實將這句話變為了現實,他自11歲時起,就創造出了一件又一件奇蹟,使整個科學界為之動容。

凱爾文·多伊,出生在非洲最貧困,戰禍最慘烈,政局最動蕩的國家——獅子山。這裡處於非洲西部,北部還有東部地區都被幾內亞包圍,東南地區是與賴比瑞亞接壤。這裡的礦產非常豐富,是整個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尤其是"鑽礦",世人皆知。

然而即便如此,獅子山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不管是購買能力,受教育的程度,還是健康方面都屬於世界倒數,建築設施方面更是欠缺嚴重。而這都是因為獅子山自1462年起,就相繼成為了葡萄牙、英國等殖民地。

長時期受到了歐洲幾個國家的壓迫,而獅子山好不容易脫離了其他國家控制後,卻又開始了幾年的內戰。這嚴重阻礙了獅子山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的發展,因此說獅子山是全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也不為過。

因為幾場戰爭的消耗,獅子山的經濟曾經一度面臨崩潰,直到2002年內戰逐漸接近了尾聲,大量外國的援助湧進了獅子山,幫助它度過了難關,實施了重建。這其實是很難以想像的,凱爾文·多伊居然是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成長為一名"天才發明家"的。

在非洲似乎不存在什麼富裕與不富裕的問題,所有家庭的條件都是差不多的:一樣的貧窮,一樣的有可能食不果腹。大概也正是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所以凱爾文·多伊的小時候,並沒有遭遇過什麼"排擠"、"欺壓"的事件。

凱爾文·多伊和大多數非洲的孩子一樣,雖然貧窮,身材也很瘦弱,但十分安穩的度過了自己的童年。要說唯一的不同,大概是他不像其他同齡人那般麻木,他的心裡依然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他希望有一天,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改變家人的未來。

上帝似乎是聽到了凱爾文·多伊內心的呼喚,他的願望很快就實現了一部分。幾乎每個人在孩童時期,都會有一個"秘密基地",有的人可能是一個"樹洞";也有可能是一個被人遺忘的"小型遊樂園"。但是凱爾文·多伊的"秘密基地",卻是一個無人會光顧的"廢墟"。

11歲的凱爾文·多伊,偶然間發現一座"寶庫"——那就是每天回家時都會路過的一片廢墟。他總是能在這片廢墟裡,找到各種電子元件、紙盒和金屬,這些在別人眼中是地地道道的"破爛兒"、"沒用的垃圾",卻讓他進入到了一個無比神奇的世界。

凱爾文·多伊在沒有任何人的指導,甚至沒有任何教科書、相關書籍參考的情況下,只是因為過於無聊,便對這些金屬片和電線進行摸索。而在這一過程中,竟然製作出來了"電池",並且成功點亮了領居家和自己家中的檯燈。這不僅讓鄰居和家人們大感驚喜,就連他自己都頗感意外。

凱爾文·多伊創造了奇蹟

自那以後,這片廢墟便成為了凱爾文·多伊的秘密基地,他經常在家裡面不需要自己幫忙的時候,鑽進這片廢墟裡。

開始聚精會神地搗鼓這些電子元件、紙盒、金屬等部件,想要嘗試發明出一些新的物件。然而沒有任何物理、數學基礎的他,在製作的過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小危險"。

像是剛開始嘗試"接通電路"這一環節上,凱爾文·多伊因為搞錯"正反極"手指被燒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次,也還好他反應夠快,才避免了觸電身亡的慘事發生;再來那時的他還過於年幼,有些需要力氣的活,他完不成,但是他又不好意思請別人幫忙,就自己咬牙硬幹,不小心扭傷手腕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不過這些"小代價"都是有回報的,凱爾文·多伊憑藉著自身的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他竟然用這些"破爛兒"、"垃圾"們,做出了一臺可以調頻的無線電發射機,一臺三頻道混頻器,一臺功放,還有一臺麥克風接收器。

不過這些機器都是需要穩定的電流,為了滿足這一條件,凱爾文·多伊竟然硬生生的製造出了一臺"發電機"。而憑藉著這些發明,他很快就成為了附近小有名氣的"發明家",有一些領居開始將家裡壞掉的小電器,拿給他進行維修,修得好就修,修不好的就給他做研究用。

這樣出色的少年註定了會不平凡,15歲時,雖然天賦異稟,但在世界上默默無聞的凱爾文·多伊,遇到了他一生的貴人。一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以下簡稱MIT)的博士研究員大衛·森格,他同樣也來自於獅子山。

因此大衛·森格深知獅子山出現像凱爾文·多伊,這樣富有發明天賦的人才是有多麼的難得。很快,這位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的"天才少年",被大衛·森格帶領著走向了世界。凱爾文·多伊,成為了MIT歷史上最年輕的訪問學者。

在美國的這三個星期,凱爾文·多伊覺得既緊張又美妙,他可以向傑出的MIT工程師請教各種知識,而頂尖實驗室裡琳琅滿目的設備令他大開眼界。就連哈佛大學的校長都親自邀請他參觀學校,並與他天空海闊,暢聊人生。

大衛·森格曾經說過:"凱爾文·多伊是個十分難得的天才,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哪怕身處在一無所有的困境裡,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更沒有向命運屈服。不光是獅子山,整個世界都需要他這樣的年輕英雄。"

凱爾文·多伊為了像他一樣的孩子,而向世界發聲

凱爾文·多伊的故事被超過1300萬人觀看,TED——有來自科學界、設計界、文學界等各界傑出人物出席,或者演講的環球會議。也邀請了他面向世界進行演講,並且柯林頓夫婦的女兒切爾西親自為他做開場介紹。

這個演講臺是凱爾文·多伊夢寐以求的"舞臺",他在演講中誠懇地說道:"這些年來,獅子山和非洲一直都在接受來自世界各國的援助。但事實上,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很難獲得真正有意義的任何幫助,我們始終生活在沒有希望的狀態中。

"所以我懇請你們就像支持我一樣,也給予那些來自獅子山和非洲的孩子們,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過去這個美好的世界與他們無關,但我希望將來他們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凱爾文·多伊這番演講,是為了自己國家的未來,為了和他一樣身處於困境孩子們發言,他贏得了無數人的掌聲。

相關焦點

  • 「天才發明家」特斯拉的故事
    有什麼值得傳世的科學發明和貢獻?又何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感動?他,就是被後人尊稱為「天才發明家」的尼古拉·特斯拉。   1856年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羅埃西亞斯米灣村一個塞族家庭,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四。父親米盧廷·特斯拉是位牧師。由於家境貧寒,父親希望小尼古拉子承父業當一名神職人員,但小尼古拉卻對神靈無動於衷,立志當電氣工程師,並因此常常和父親發生衝突。
  • 法語超級連環畫《天才發明家》中文版發行
    2015年8月23日下午,在青少年閱讀體驗大世界三層童樂園舞臺,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下簡稱「中少總社」)聯合歐漫達高文化傳媒、比利時使館瓦隆-布魯塞爾駐華代表團、法語聯盟,舉辦了「天才發明家」來啦!法語超級連環畫《天才發明家》作者見面會。
  • 最牛發明家!一生發明2000多項的愛迪生,在此人面前都不敢稱第一
    說起發明家,很多人腦海裡第一浮現的名字肯定是愛迪生。這位享譽世界的發明大師,實驗和研究成了他的第二生命,他的一生中共有兩千多項發明。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發明家,連愛迪生都望塵莫及。這個神一般存在的人物,這個智商逆天的天才,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 【名人軼事】一個超神的物理學家:「天才發明家」特斯拉的故事.如果你還不認識他,後悔吧!
    2013年1月初,在美國紐約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酒店,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為一名在科學史上默默無聞,而發明成果遠遠超過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塞爾維亞人」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紀念活動。由於家境貧寒,父親希望小尼古拉子承父業當一名神職人員,但小尼古拉卻對神靈無動於衷,立志當電氣工程師,並因此常常和父親發生衝突。十七歲前的特斯拉「中了邪」般地浸淫在發明創造的幻想裡,腦袋裡經常浮現出種種異常奇怪的現象。他後來常說,童年時代的幻覺使他痛苦不堪,腦海裡常常出現強烈的閃光,這,恐怕正是「天才發明家」的「天才」之處。
  • 一篇文章闢謠尼古拉·特斯拉,交流電和發電機真的不是他發明的!
    ,若收專利費分分鐘世界首富;有說他發明了發電機,甚至收音機和X射線都是特斯拉先研究的;還有說他是最接近神的男人,通古斯大爆炸和一些超前的設計都是他的傑作。尼古拉·特斯拉在中國似乎已經被神化了,這裡我就用一篇文章來揭開網絡上的謠言,特斯拉其實真的沒有那麼神!流言一:交流電和發電機是特斯拉發明的?在百度電腦端輸入交流電之父,頁面顯示第二位就是「交流電之父—特斯拉」,可見謠言已經深入骨髓,但其實稍有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交流電之父是法拉第,這是在高中物理課本上寫著的。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18歲時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本科就讀北大數院期間19門課程成績100分、7門99分,35歲成為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近日,數學「大神」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成為第4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惲之瑋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
  • 改變世界,高中就做小發明家!美帝學生17歲就搞發明,並將15萬美刀大獎攬回家!
    高中時期就成為發明家,並獲得15萬美刀的大獎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 從小發明家到長江學者 薛晨陽「用芯感知」世界
    中新網太原10月14日電 題:(十九大代表風採)從小發明家到長江學者 薛晨陽「用芯感知」世界  中新網記者 胡健  在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薛晨陽總是笑盈盈地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逢年過節,他總會邀請不能回家的孩子來家裡做客,對學生們而言,薛老師更像父親。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而如今卻被一個15歲的中國女孩找出了解決辦法,教授十分吃驚,特意前去中國拜訪她。許多網友看過報導後表示,這個什麼拗口的數列數組,每個字都認識,但是組合起來就讓人覺得一頭霧水。於是紛紛感慨這是「天才少女」、「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別人家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說到談方琳我就想到美國好萊塢拍攝的一部電影《天才少女》,看過的朋友應該也會記憶猶新。
  • 推薦 | 小說《發明家趙奇源》:天才沉寂五年,新發明卻和2600年前的發明意外「撞車」,才華究竟是什麼?
    所以說他是一個天才,他有別人沒有的東西。除了滷水草莓罐頭是趙奇源二十五歲遇見劉英後發明的,其餘大部分發明發生在他的少年時期。他還有一雙能力很強的手,頭腦裡想的是什麼樣的設計,一雙能手便照著模樣,從已有的家庭物件裡改良出來。他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做出了第一個發明,那是一個連接著砧板的大盤子,切好了菜便可直接裝盤。
  • MIT校長對華人學者陳剛被捕表示沮喪
    56歲的陳剛是MIT機械工程系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他以打破 「黑體輻射定律」 的研究聞名學界。2013年至2018年,他曾任MIT機械工程系系主任。陳剛是湖北人,在中國出生和長大,並於1989年赴美讀博,2000年成為美國公民。
  • 15歲天才少年自製電池為家庭供電
    為了能讓家裡常用上電,一位 15 歲的獅子山天才少年 Kelvin Doe 利用自己的智慧製作了可以電燈的電池。  Kelvin Doe 從小就很喜歡 DIY 和發明,對電路以及主板這些裝置更是非常著迷,很喜歡利用這些東西搗鼓出有用的裝備,比如他可以自己製作 FM 無線電發射臺以及發電機等等。
  • 愛迪生除了發明家,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身份?
    愛迪生提到愛迪生,誰都知道:天才發明家、電燈之父,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愛迪生還是一位商人,他和特斯拉之間的電力大戰愛迪生他是個精明的商人,發明出電燈之後,他先是成立了一家照明公司,然後又在美國的新澤西建了一座發明工廠,僱傭大批的研究員去開發電燈的配套設備,以此來推廣自己的發明。愛迪生還找來了大名鼎鼎的銀行家,摩根給自己的產品做背書,摩根本人也是愛迪生的狂熱粉絲,他把自己的豪宅貢獻給了愛迪生做實驗基地。
  • 法拉第發明發電機
    如果沒有了電我們的整個社會都會處於靜止的狀態電早就成為了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存在把人類帶入電力時代為人類生活做出偉大貢獻
  • 解密文件驚爆:天才發明家「特斯拉」來自金星
    特斯拉是一位偉大的天才發明家 >近日,FBI(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許多解密文件,其中一份文件轟動了全世界: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來自金星,他是個外星人!
  • 法語經典動漫《天才發明家》登陸百視通 進博會項目落地
    發布會宣布法語經典動漫《天才發明家》將於2020年1月15日登陸百視通平臺,後續將有《小毛毛》、《布爾和比利》等節目陸續上線。哈哈炫動衛視將於3月份帶來新版《龍漫動漫屋》,除了與百視通聯動播出動畫片以外,針對《天才發明家》和《小毛毛》,還將為小朋友們準備一個集藝術、娛樂、知識、親子、參與於一體的少兒綜藝版塊——龍漫碰碰車。
  • 他曾發明空調製冷劑,被譽為天才發明家,最終卻死在了自己的傑作
    多虧了空調的發明讓我們在炎炎夏日不用忍受酷暑的折磨。其實在這些高科技發明的背後是辛勞的科學家日復一日的實驗,最後才創造出這些利國利民的發明。但是不是所有的科技發明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就曾經有過兩項發明震驚世人,但是之後引起的一系列連鎖效應給發明者引來了不少非議。
  • 天才發明家特斯拉人生的最後十年
    截至20世紀30年代退休時,塞爾維亞裔美國發明家尼古拉 · 特斯拉發明了多達數百種設備,成功地開創了電子學的現代化,永久性地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他無與倫比的能力深刻改變了世界的命運,他自己也深知自己對世界的貢獻。 正因為如此,特斯拉有一些非常強大的敵人,比如另一個發明巨頭託馬斯 · 愛迪生,他的對頭們想方設法詆毀特斯拉所做的一切。
  • 火車司機「發明家」
    70歲的陳所利並不是科研學者。他是一名退休火車司機,只有高中學歷。但陳所利卻是不折不扣的工人「發明家」,擁有「拖把擠幹器」「新型水泥包裝袋」「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檢查井清理工程車」「列車編組溜放作業制動鐵鞋」5項國家專利。1971年,陳所利成為一名蒸汽火車司爐。
  • 荷蘭21歲發明家設計新型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裝置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7日報導,荷蘭21歲發明家史拉特(Boyan Slat)設計出一種藉助海流力量收集海洋塑料垃圾的裝置。該裝置目前在北海水域試用一年,目的為測試其在暴風雨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