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校長對華人學者陳剛被捕表示沮喪

2021-01-21 騰訊網

華人科學家陳剛最近被訴三項罪名。圖源:http://meche.mit.edu/people/faculty/gchen2%40mit.edu

- 導 讀 -

最新消息,「陳剛院士保釋出來了,盤問了六小時,25頁詢問筆錄。」

撰文 | 王一葦 戴威 湯佩蘭

責編 | 陳曉雪

1月14日,川普政府以未披露與中國聯繫為由逮捕了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系前主任陳剛。

對此,MIT校長拉斐爾·賴夫(L. Rafael Reif)在一封發給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郵件中表示 「驚訝、非常沮喪且難以理解」。[1] 賴夫的郵件還包含了一個MIT的聲明,其中寫道:「陳教授是一位在科研界長期服務、廣受尊重的成員,這也使得政府對其的指控更加令人沮喪。」

美國國土安全局調查員在1月13日提交的刑事起訴書顯示 [2],陳剛面臨三項刑事訴訟罪名,分別為 「電匯欺詐」(wire fraud),即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從中國的多個機構獲得的合同、任命和獎項;「未能提交外國銀行和金融帳戶報告」 和 「向美國政府機構做出虛假陳述」。

56歲的陳剛是MIT機械工程系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他以打破 「黑體輻射定律」 的研究聞名學界。2013年至2018年,他曾任MIT機械工程系系主任。陳剛是湖北人,在中國出生和長大,並於1989年赴美讀博,2000年成為美國公民。

據刑事起訴書,陳剛於2020年1月22日從中國回到美國時,曾在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遭海關人員短暫扣留,期間被收走身上的一部蘋果手機、一部華為手機和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由於文件大部分是中文內容且陳剛拒絕提供筆記本電腦的密碼,海關和美國國土安全局調查人員扣留其設備達60天,3月18日結束調查。

根據麻薩諸塞州檢察官辦公室1月14日的新聞通報,如果 「電匯欺詐」 罪名成立,陳剛或將面臨最高達20年的監禁,3年的監視居住和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如果提交錯誤報告和未提交海外帳戶的罪名成立,各意味著最高5年的監禁,3年的監視居住和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

據可靠來源的消息,在盤問6小時、筆錄25頁後,陳剛當天獲保釋。據路透社報導,陳剛的律師羅伯特·費舍(Robert Fisher)表示,陳剛 「熱愛美國,將積極地進行抗訴」。[3]

Madcoverboy at English Wikipedia,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美方起訴書:陳剛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中國的科技發展

麻薩諸塞州檢察官辦公室的新聞通報稱,陳剛自2012年以來在中國承擔多項任命,有時直接向政府官員匯報,為中國的科技發展提供專業建議。

刑事起訴書稱,陳剛在中國紐約領事館的要求下擔任了中國政府的 「海外專家」,並是至少兩個中國人才計劃的成員,其中一個為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的 「優才計劃」 [4](國土安全局調查員將其與中國的一些國家級人才計劃相提並論)。

此外,他自2015年開始擔任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評審專家,但 「從未在向美國能源部,甚至他的僱主MIT申請經費時披露這一點」。其有五項任職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包括南方科技大學顧問、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 「評審專家」、中關村發展集團 「海外戰略科學家」、中國留學生基金會顧問和中國政府第四屆 「海外專家顧問」。起訴書稱,他做的這一切都是 「為了提升中國的科技發展」。

起訴書通報還稱,自2013年開始,陳剛在獲取美國多個機構約1900萬美元資助和獎勵的同時,接受了2900萬美元的海外經費資助,其中1900萬美元來自南方科技大學。起訴書將南科大描述為 「一個中國政府用於快速建立國際化、高水準研究大學的平臺」。此外,陳剛還被控未向國稅局披露其在中國一個存款額超過1萬美元且有利息的帳號。

據公開報導顯示,陳剛於2012年7月獲聘為南方科技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任期3年。[7] 該顧問委員會為學校諮詢機構,對學校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學校未來發展提供戰略諮詢。陳剛在此後保持了與南科大的學術交流,曾於2018年受邀在南科大開設講座 「分享麻省理工的教育環境與教學創新」 [8]。

2018年開始,南方科技大學和MIT合作共建理工機械工程教育科研中心 [9],該中心於2019年1月揭牌,陳剛作為其中MIT中心的主任致辭。在回到美國被調查之前,2020年1月10日,陳剛出席了在南科大舉辦的該中心的冬季研討會。[10]

截止發稿,南方科技大學尚未回復《知識分子》的問詢。

調查員搜查了陳剛電子設備上的郵件、微信記錄和電子文件,認為其有大量未披露的與中國的溝通;並披露了其行程記錄:2016至2019年中他曾19次訪問中國,並逗留約188天。起訴書引用陳剛於2016年2月從MIT郵箱給自己發送的一份草稿郵件作為證據,郵件中,陳剛列出六項對中國科技發展的看法,其中提到十八大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 的目標,並認為 「環境保護和發展同等重要,環境甚至更高」、「關起門來的創新是沒有用的」。在第一條,他寫道,「促進與中國的合作」。調查員提出,陳剛目前在MIT研究的納米技術,正是中國 「十三五」 規劃中的重要內容。

饒毅:美國對陳剛的指控 「極其荒謬」,實為 「種族主義」

「這一指控極其荒謬。」《知識分子》總編輯、生物學家饒毅在1月15日發給致MIT校長和副校長的公開信中表示。[4]

他認為,基金申請要求研究者披露相關關係是為了避免同一研究有多重經費支持,陳剛面臨的關鍵指控是申請能源部經費時,沒有披露他在中國承擔的重要職位。「但以上五個關係都無關陳博士的研究經費,所以他當然不用在研究經費申請上披露。」 其次,他認為這些關係是大多數學者一般的校外活動,不影響其研究工作和經費評審過程,不用向經費單位披露。

他稱美國將中國科學基金會列為政府機構為 「種族主義」。「美國科學家為外國基金發放單位評審是常規工作。如果不披露為中國國家基金會評審經費是罪,那麼有可能幾乎所有MIT教授都可以被起訴曾經為以色列、義大利或英國政府的經費機構評審過研究課題。」 他寫道。

1月15日,MIT上海校友董事會就陳剛被捕事件發表聲明,稱陳剛教授是一位極其受人尊敬的師長和學者,為科學事業和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為人謙遜低調,在廣大校友中有良好的口碑。

「在真相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我們建議大家:保持客觀,理性,冷靜的態度,支持和擁護學校的立場,維護學校的聲譽。我們正在積極聯絡學校相關部門,希望能夠提供力所能及的有效的幫助。我們也歡迎大家提出寶貴建議。」 該聲明寫道。

MIT上海校友董事會主席、百健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增軍與陳剛院士在一個會議上認識,對海外華人在美國的情況非常關切。

他認為,陳剛院士的事情我們要理性,冷靜,客觀地看待事實。重誠信、守規則、講程序、尊法治。有貢獻,應該鼓勵和表揚;如果真有一些做的不完美的地方,或者有差錯的地方,如果是真的,那就要有責任擔當,不管是哪個公民,科學家也好,教授也好,企業家也好,投資人也好,在這個方面人人平等。但在沒有證明有罪過之前,我們不要誇大,不要(隨意)speculate(猜測),更不要感情用事。」

證明黑體輻射定律局限性,在MIT工作20年

賴夫在公開信中表示,陳剛是一位廣受尊重的學者和老師,在知曉逮捕發生後,MIT機械工程系主任王寧怡已與陳剛家人取得聯繫並提供幫助。

陳剛的研究領域是熱傳遞、納米和能源,自2001年被MIT 「挖角」 後已在該機構工作近20年,是機械工程系首位華人系主任。

1964年,陳剛出生於湖北襄陽南漳縣城關鎮,1980年考入了華中理工大學動力系(現華中科技大學),1987年碩士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期間,陳剛獲得了時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校長、傳熱學家田長霖的面試機會,並順利成為其博士生。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系讀博期間,陳剛研究領域為高溫超導、非極性光學、量子井、超晶格、當導體雷射。1993年博士畢業後,陳剛從上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取得杜克學大教職。之後,陳剛在1997~2001年間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副教授,2001年成為MIT終身教授,2010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陳剛的主要貢獻是和團隊一起證明了 「黑體輻射定律」 的局限性。1900年,德國物理學教普朗克提出了 「黑體輻射定律」(Blackbody radiation law),用以描述任意溫度下,黑體發射的電磁輻射的輻射率與頻率間的關係。該定律百年來受到學界普遍認可,但普朗克本人和後世學者都懷疑在兩物體極度接近時黑體輻射定律是不成立的。猜想雖在,證明卻幾十年裡屢屢受挫。

通過對極難測量的介質的近場熱傳遞,陳剛團隊用漂亮的實驗成功證明了黑體輻射定律在微距下不成立。在距離極接近時,物體間的熱力傳導可以是原輻射定律公式的上千倍。這一結論拓寬了人們對基礎物理的認識,也為光熱光電、半導體、磁儲存等領用領域帶來貢獻。

長江出版社《演講襄陽·遊子吟》一書中收錄過陳剛回顧自己求學科研過程的演講,他談到這些年來,每年都應邀到世界各地去講學,「每次回國,都會應邀到高校講學交流,這些都是正常的學術交流。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儘可能用自己的努力,幫助國內培養人才。」[11]

2019年7月,美國政府大規模調查在美華人科學家與外國政府的聯繫,陳剛曾接受接受《自然》雜誌採訪。他表示,當前的氣氛造成了很多的心理恐懼。據該報導,陳剛在2019年上半年縮短了學術休假期間在南方科技大學的工作時間,提前返回麻省理工學院,以避免人們認為他可能向中國同事洩露智慧財產權或科學知識 [12]。

2021年1月14日,聯邦調查局(FBI)官網披露了宣布逮捕MIT陳剛教授的新聞發布會講話,聯邦調查局波士頓辦公室負責人約瑟夫·博納沃隆塔(Joseph R. Bonavolonta)在會上稱,「我們已經到了聯邦調查局大約每10個小時展開一次與新的與中國相關的反情報案件的地步。在聯邦調查局進行的5000項反情報案件調查中,近一半與中國有關。」 [13]

參考文獻

[1]MIT校長郵件

https://news.mit.edu/2021/professor-gang-chen-fraud-0114

[2]美國政府VS陳剛 刑事起訴書

https://www.wwlp.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6/2021/01/Chen-Gang-criminal-complaint.pdf

[3]路透社報導陳剛被保釋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china-crime-mit-0114-thur-idCNKBS29K0C4

[45]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

https://epaper.cqcb.com/html/201710/27/content_1489.html

[5]饒毅的信

https://mp.weixin.qq.com/s/9TtFFE4TjoYeRr_Xvrolzw

[6]波士頓當地媒體報導

https://www.boston.com/news/crime/2021/01/14/mit-professor-charged-with-hiding-work-for-china

[7]陳剛於2012年7月獲聘為南方科技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684.shtm

[8]陳剛2018年受邀在南科大開設講座

https://newshub.sustech.edu.cn/zh/html/201810/10367.html

[9]南方科技大學和MIT合作共建理工機械工程教育科研中心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8-06/21/content_19348669.htm?prolongation=1

[10]理工機械工程教育科研]中心於2019年1月揭牌

https://coe.sustech.edu.cn/News-Detail-id-120.html

[11]MIT系主任陳剛院士:幸運屬於有備之人

https://mp.weixin.qq.com/s/K0UzwJz6JLWlgPqanGGxZA

[12]《自然》雜誌報導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063-z

[13]聯邦調查局(FBI)官網

https://www.fbi.gov/contact-us/field-offices/boston/news/press-releases/fbi-special-agent-in-charge-joseph-r-bonavolontas-remarks-at-press-conference-announcing-arrest-of-mit-professor-gang-chen

相關焦點

  • MIT 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據報導,陳剛在其位於劍橋的家中被捕。且在 1 月 14 日這一天,他在地方法官Donald L. Cabell面前首次出庭。 根據指控文件顯示,自 2013 年以來,陳剛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中得到了美國聯邦機構授予的 1900 多萬美元的資助。
  • 麻省理工學院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突發的消息,驚動了整個學術圈,隨後MIT校長發表公開信,「陳剛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學者」。MIT公告稱「陳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因此這樣的指控更加讓人難過」。被指「與中國合作時沒有申報經費來源,報稅不誠實」根據指控文件,陳剛是MIT帕帕拉多微納米工程實驗室主任和固態太陽能熱能轉換中心主任。
  • MIT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56歲的陳剛被控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帳戶報告以及在納稅申報單中虛假陳述。他於當天在地方法官Donald L.
  • 遭美逮捕的華人學者陳剛已被保釋:被盤問六小時,25頁詢問筆錄
    Rafael Reif)在一封發給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郵件中表示 「驚訝、非常沮喪且難以理解」。[1] 賴夫的郵件還包含了一個MIT的聲明,其中寫道:「陳教授是一位在科研界長期服務、廣受尊重的成員,這也使得政府對其的指控更加令人沮喪。」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外交部回應
    背景介紹:【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微信公眾號「科學網」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56歲的陳剛被控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帳戶報告以及在納稅申報單中虛假陳述。他於當天在地方法官Donald L.
  • 華人科學家MIT陳剛教授被捕:又是栽在跨國收入和稅務上
    據聯邦檢察官稱,陳剛被控自從2012年以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任各項職務,通過提供建議和專長,推動中國的科技發展,而自從2013年以來,陳剛據稱得到了大約2千9百萬美元的中國資金
  • 又一華人院士在美被捕,理由荒唐至極,這只會加速他們回國的進程
    又一華人院士在美被捕,理由荒唐至極,這只會加速他們回國的進程 不管什麼時候,人才都是一個國家最重要、最寶貴的財產。尤其在經濟、科技等領域,高端人才更是各個國家爭相拉攏的重要資源。
  • 美起訴並逮捕著名華人科學家,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 王茜】美國司法部網站14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美籍華人學者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MIT校長拉斐爾·裡夫14日向學校師生員工發送郵件,對此消息表示震驚,稱陳剛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學者和教員,他的被捕「令人驚訝、深感痛苦和難以理解」。此事也在中國學術圈引發震動。
  • MIT華人教授陳剛被捕!被控未披露與中國合作以及虛假報稅
    美國當地時間 1 月 14 日,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Gang Chen)遭到逮捕,原因是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獲得與中國多個實體的合同、任命和獎勵。現年 56 歲的陳剛遭到刑事指控,罪名是涉嫌電匯欺詐、未提交國外銀行和財務帳戶報告(FBAR)以及在納稅申報中作出虛假陳述。
  • 又一中國在美頂級教授被捕,納米技術專家,逮捕理由太流氓
    陳剛在中國出生,是麻省頂尖的機械工程師和納米技術專家。逮捕陳剛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即大舉在陳剛在劍橋的家中及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辦公室展開搜查。據消息稱,波士頓的聯邦檢察官指控陳剛教授的罪名,居然是所謂的「在申請撥款時沒有在納稅申報表上寫明在外國的銀行帳戶」及「沒有向美國能源部申報報酬」。
  • MIT的陳剛院士到底冤不冤
    Telegram channel,歡迎訂閱(下載app修改privacy設置;拷貝地址用瀏覽器打開(微信打開無效);點擊「join/進入」):https://t.me/MoshangUS陌上美國YouTube頻道(email登錄YouTube,訂閱):https://bit.ly/2Xg3NNF這幾天麻省理工學院(MIT)的56歲的陳剛教授被抓的新聞再度引發震動
  •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
    中公考研小編為各位考研小夥伴們整理了關於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6位華人學者當選!的相關資訊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公布了2018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華人學者共有6位。
  • 美國哥大校長再表態: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圖源:彭博社)海外網9月4日電美國媒體早前曾披露,FBI正約談多家美國大學,希望他們能協助FBI監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學者,而這一點在最近似乎也得到了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確認。哥大校長布林格日前向全校師生發送郵件並在《華盛頓郵報》上刊文,稱儘管FBI「鼓勵」大學設立渠道監視尤其是華人血統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但哥倫比亞大學不會這麼做。
  •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在美被捕 外交部回應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張素)針對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在美被捕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作出回應。據報導,根據美國司法部官方網站公布信息,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
  • 李曉江在美獲刑,另有2位華人科學家接連被捕
    李曉江在美獲刑,另有2位華人科學家接連被捕 據美國司法部網站5月11日消息,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埃默裡大學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法院判處緩刑一年,並被勒令償還賠償金35089美元。 去年5月,埃默裡大學突然解僱並關閉李曉江實驗室。
  • 美國哥大校長: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
    【美國哥大校長: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哥大校長拒絕協助FBI監視中國留學生 美國媒體早前曾披露,FBI正約談多家美國大學,希望他們能協助FBI監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學者,哥大校長日前向全校師生發送郵件並刊文,稱儘管FBI「鼓勵」大學設立渠道監視尤其是華人血統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但哥大不會這麼做。
  • MIT首位華人系主任、國際傳熱學領軍人物陳剛院士的導熱研究之路
    陳剛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和美國物理學會(APS)會士。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同時也是首位華人系主任)。
  • 饒毅:《致MIT校長副校長的信:抬起頭顱 直起脊梁》
    《饒議科學》就此事發聲,發布《致MIT校長副校長的信:抬起頭顱 直起脊梁》一文,申明這一逮捕行動是「種族主義行為「。」如果MIT不支持陳剛博士,MIT將被認為參與了二十一世紀最糟糕的學術界種族歧視案例之一。」
  • 又一位華人頂尖科學家回國前被捕,華人科學家回國引國內輿論爭議
    7月9日,美國司法部證實,現年57歲的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風溼病與免疫學專家鄭頌國教授被捕。一時之間令人震驚,美國對在美華人科學家進行清洗的聲音不絕於耳。鄭頌國教授被捕鄭教授的情況不是個例,近幾年來,美國為了打擊中國科學界,明裡暗裡陷害了不少中國以及與中國關係密切的華人科學家
  • 美國大規模審查華人學者,或加速科技人才回流中國
    他也曾擔任MD 安德森校長顧問委員會成員。今年2月1日,洪明奇成為臺灣中國醫藥大學的校長。7月26日,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芝加哥大學向外界發聲,支持華人科研群體,放開國際合作,並表示幫助那些遭受偏見的學者或學生渡過難關。此前,MIT、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積極向外界發聲。 實際上,美國這些大學校長願意向外界發表公開信,很大程度上與美國華人聯合會(UCA)及其成員的努力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