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56歲的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據美國司法部網站披露的信息,美國對電匯欺詐的指控,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3年的監督釋放,以及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 陳剛教授
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饒毅教授在其個人公眾號《饒議科學》就此事發聲,發布《致MIT校長副校長的信:抬起頭顱 直起脊梁》一文,申明這一逮捕行動是「種族主義行為「。」如果MIT不支持陳剛博士,MIT將被認為參與了二十一世紀最糟糕的學術界種族歧視案例之一。」
饒毅教授
饒毅教授《致MIT校長副校長的信:抬起頭顱 直起脊梁》全文如下:
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Rafael Reif
MIT研究副校長Maria Zuber
親愛的Reif和 Zuber博士
波士頓聯邦調查局(FBI)於2021年1月13日逮捕陳剛博士不是其他,就是種族主義行為。
如果MIT不支持陳剛博士,MIT將被認為參與了二十一世紀最糟糕的學術界種族歧視案例之一。
陳博士是受高度尊重的MIT科學家。他與中國的關係是學術界非常正常的關係。
陳博士與南方科技大學(南科大)的關係,你們兩位都知道。南科大所在的深圳市領導曾經訪問MIT,與MIT領導層會晤。陳博士與南科大籤署的合約是代表MIT,不是代表他本人。陳博士諮詢南科大絲毫不是秘密。
FBI對陳博士的關鍵指控是陳博士在申請能源部經費時,沒有披露他與中國的五個關係:1)南科大顧問,2)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評審專家,3)中關村發展集團戰略科學家,4)中國留學生基金會顧問,5)中國第四屆海外專家顧問。
這一指控極其荒謬。首先,研究經費發放機構要求申請人披露與研究相關的關係,以避免同一研究有多重經費支持。如果申請人有一項研究同時得到美國兩個基金、或一個美國基金和一個中國基金支持,他應該披露。但以上五個關係都無關陳博士的研究經費,所以他當然不用在研究經費申請上披露。其次,他的這些關係是大多數學者一般的校外活動,不影響其研究和工作。它們不影響經費評審過程,不用向經費單位披露。第三,美國科學家為外國基金發放單位(如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是常規工作。如果不披露為中國國家基金會評審經費是罪,那麼有可能幾乎所有MIT教授都可以被起訴曾經為以色列、義大利或英國政府的經費機構評審過研究課題。單單挑出中國的科學基金會為政府機構當然是種族主義,因為所有主要政府都有科學基金會。
陳博士的其他四個關係,可能充其量加起來一年只需要用他半天時間。與他有那些關係的機構不過是用他的名字,以便報告上級,自己「諮詢了」國際顧問。
問題的根本所在,當然眾所周知:川普主義從根本上腐蝕了美國的道德。
美國需要做很多才能從川普主義恢復過來。全世界都見證了,在川普和他的謊言面前,美國很少政治家有脊梁。
人們當然希望,作為學術卓越和學術自由燈塔的MIT,將昂起頭顱,在波士頓FBI及其探員面前顯示自己的脊梁,保護陳博士。
這是為陳博士,也是(如果不是更是)為MIT。
世界在看著。
饒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