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裡
經常會看到主角失憶的戲碼
而最近竟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
最近,蘇州科技城醫院來了一位病人,進醫院的時候已經進入昏迷狀態,醒來後,卻說自己已經完全忘記了發生了什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
小夥摔傷後昏迷三天三夜,醒來竟失憶了!
小夥子名叫張杰,今年25歲,當時他已經失去意識,雙手一直在無意識的抽搐,情況相當危急。
醫生介紹,小夥除硬膜下血腫外,還發現有硬膜外血腫,如果不手術的話,很容易因腦疝而死亡。
眼看著張杰抽搐不止,還出現了嘔吐的症狀。醫生意識到他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於是立刻為他實施了長達四個小時的手術。手術完,小夥子繼續昏迷了三天三夜,才最終醒來。
然而沒想到的是,他醒來第一個反應,居然是已經忘記了發生了什麼!
「我聽同事說,我是在上衛生間的時候摔成重傷,但是為什麼會摔成這樣就不知道了,我現在都想不清細節是怎麼回事。」
醫生:失憶疑與長期熬夜加班有關!
據家人介紹,張杰在一家物流公司從事理貨員的工作,工作時間是從晚上7點到早上6點。醫生分析,這種失憶的情況,可能跟他長期上晚班,精神過度勞累有關。
醫生分析,長期熬夜加班會出現亞健康的狀態,導致心腦血管問題頻發,而且如今發病越來越低齡化,再加上後天誘發因素,導致他血腫,出現神經科的極危重症。
經常熬夜的朋友可能會問,到底要幾點睡,才不是熬夜呢?這個問題還真不是「幾點睡」這麼簡單。
凌晨 4 點睡,中午 12 點起算熬夜嗎?
嚴格來說,不算。
目前有兩個公認的調節睡眠的影響因子,一個是生物鐘,另一個是睡眠自我平衡。也就是說:睡眠的一個重點是「要規律」,另一個是「要睡夠」。
如果生物鐘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而醒的時間越長,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覺。前面提到的熬夜危害,包括睡眠不規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
但如果一直都是凌晨 4 點睡、中午 12 點起,你會發現:呀,前面說的兩個因子好像都滿足了呢。
沒錯,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了 12 點之後才睡,確實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說是「睡眠時相推遲」。
每天少睡一兩個小時,算熬夜嗎?
算!
哪怕你每天都早早上床了,長期的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通宵熬夜更嚴重。
有研究表明,連續兩星期每天減少睡眠2小時和連續48小時不睡覺,都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影響是一樣的,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復時間,卻要比通宵更多。
這裡我們可以小結一下:
幾點睡才算熬夜,可能要先看你需要幾點醒過來,然後按你需要睡夠的時間倒推,並保持這個規律。
熬夜了,能補回來嗎?
偶爾熬夜的話,還是能的。補覺肯定會比完全不補好,補覺時睡眠效率比正常睡眠還要高。
但是!如果經常熬夜的話,只能非常遺憾地說,真!的!補!不!回!來!
如果經常熬夜,總靠白天補覺,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要是體內激素分泌出現紊亂,就可能會引起失眠和前面提到的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必須上夜班、倒班,怎麼辦?
如果是一直只上夜班,反而問題不大,真正的問題是要在白天工作、夜間工作之間不斷地轉換倒班工作。如果必須倒班,那麼建議這樣做:
1. 儘量減少輪班改變的次數。
2. 儘量按照順時針的時間順序倒班。先是日班(比如上午 9 點到下午 5 點),再是小夜班(下午 4 點到凌晨 1 點),再是夜班(晚上 11 點到早上 7 點),最後回歸到日班。
3. 注意調節光照。對生物鐘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光照,不論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差別都不大。所以,上夜班時要保證有足夠強的光照,等到了白天可以考慮使用黑色墨鏡來模擬亮暗循環顛倒的環境。
希望大家還是少熬夜、多運動
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來源:江蘇新聞(jstvjsxw)、人民日報(rmrbwx)
監製:於衛亞
編輯:陳子夏、王朝、錢泳文
實習:王金、楊笑雨、丁郝時、劉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