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雨雪交加 志願者們無畏凜冬到社區協助控疫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02-17 16:17:34 來源: 文楚網

舉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13日上午,在仙桃市城投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兵和仙桃市自來水公司經理翁傑兵的號召下,仙桃市自來水公司20名志願者於當天08:30集合,前往仙桃市工業園區清水灣社區,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助力社區疫情防控。

  

  仙桃市自來水公司志願者清水灣社區集合

  當天,氣溫驟降到零下,整座城市像被凍起來按下暫停鍵一樣,志願者們無畏風霜嚴寒,在挾裹著雨雪的寒風中,主動幫助社區居民送菜上門、運送生活物質,志願者們累了就隨便趴地而坐,餓了就找居民要點白開水泡麵吃,一直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晚上10點。(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記者胡毅、熊源、通訊員馮一嬋)

  

  為社區居民送菜上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爭創示範「無疫小區」,看看南山這10個社區是怎麼做的
    歐陽鏡明說,我們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更是敲開了群眾的心門,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到他們心裡,自己才會安心。 在同樂社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紅馬甲」黨員志願者的身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黨員志願者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在社區黨委的組織號召下,社區許多黨員紛紛志願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
  • 戰「疫」路上 黨旗飄揚⑫|黨員故事匯——那些堅毅的前行,那些暖...
    工人們一聽說是給值守的志願者們幫忙,第一時間蹬著三輪車,收集了門板、鐵絲、木條、鋼管、塑料管、磚塊、鐵皮等材料,帶著社工們動手為我們搭起了一個無比特別的「小屋」。 因為擔心小屋無法承受大風的洗禮,社區的同志們又找來材料進行多次加固,我們的「避風所」終於徹底建成了。大家迫不及待地鑽到裡面,風沒那麼大了,天也沒那麼冷了,心裡還暖洋洋的!
  • 堅守志願者陣地的這群90後,在戰「疫」一線書寫最美好的青春
    在南京南站,殷學強和志願者們正在為旅客測量體溫。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全面向好,人們的出行安排也慢慢開始恢復正常。為了應對這一變化,南京南站也將具有體溫檢測功能的出站口數量,從四個增加到了六個。這天下午出現了一點小狀況,東二和西二出站口的測溫點供電出現了問題,車站的志願者們需要將這邊的旅客引導至其他的四個出口。1995年出生的殷學強本職工作是南京一家培訓機構的老師。
  • 青島市北區合肥路街道:開設戰「疫」心理課 為志願者搭起「減壓艙」
    半島記者 徐傑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北區合肥路街道以51個網格黨支部為陣地,成立了51個網格防控工作組,發動轄區500餘名黨員、群眾志願者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組織志願者連續80多天奮戰一線24小時輪崗值守,織牢了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 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都有志願者默默地守護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
    核酸檢測的第一線,協助檢測的志願者忙到夜深人靜才能回家;隔離酒店,志願者們忙著防疫消殺、錄入數據;高速公路的卡口,站崗執勤的志願者們在寒風中堅守……連日來,在大連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無數志願者衝在最前線,用他們的微笑給人們以安心和溫暖。
  • 協助核酸檢測、運送生活物資 石家莊物業構築社區安全防線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附加賽」中,在社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物業人,成為第一道防線中的關注焦點。「如今,這場抗擊疫情硬仗打到了家門口,我們責無旁貸,相信勝利一定屬於我們。」一位物業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當前,在石家莊的多個社區裡,物業工作人員堅守小區出入口、落實封閉管理,協助醫務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為正在隔離的居民運送生活物資……他們正以實際行動,全力築起社區防線。
  • 德善因子、助力戰「疫」,聊城志願者在行動
    截至2月26日19:00,聊城藍天救援青年防疫突擊隊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對各單位、社區、村莊等961處公共場所進行了消殺防疫、宣導志願服務,消殺面積大約1445萬平方米,參加隊員602人次,共出動車輛220車次。
  • 復旦大學成立「語·疫」線上多語翻譯志願服務隊
    近日,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發揮專業優勢,成立了「語·疫」線上多語翻譯志願服務隊,對接社區、醫院翻譯需求,承擔青年使命,服務抗疫一線。現已有60餘名復旦外文學院學子加入的「語·疫」線上多語翻譯志願服務隊,外文學院院長高永偉等十餘位各語種中外教師提供翻譯指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團委提供醫學專業指導,並得到了校團委和外國留學生工作處的大力支持。
  • 戰疫木蘭傳⑥|「磨破嘴皮」的女片警、「戶籍小崔」……她們在社區...
    古有花木蘭為國徵戰,今有颯女警衝鋒「疫線」,誰說女子不如男且看戰疫「花木蘭」。1「女片警」蔡祺做群眾和病毒之間的堅硬防線疫情來勢洶洶,社區成為控制疫情傳播、掐斷疫情聚集性爆發的關鍵點,而專職社區民警們就成為了全覆蓋拉網排查的主力!德州市公安局運河開發區分局鐵西南路派出所社區民警蔡祺就是其中一員。
  • 戰「疫」進行時,有你也有我——海航技術新疆維修基地抗疫側記
    「疫」無反顧,堅守崗位新疆再次出現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後,全民眾志成城,居家共同抗疫。受疫情影響,航班大幅度削減,但停場飛機維修保障工作卻不能停。雖然疫情咄咄逼人,但是海航技術新疆維修基地的機務工作者們停工不停學,做好業務知識儲備,不斷夯實理論基礎,定期召開例會,制定工作學習計劃,定期組織學習,開展培訓交流。通過線上平臺開展相關業務培訓並進行學習討論,結合基地前期開展的技能練兵項目,以實際行動夯實「三基」建設,蓄勢待發,為後續復工復產打好堅實基礎。
  • 留守在武漢的「洋志願者」:我沒有理由離開
    志願者服務團隊主管華紫秀說。華紫秀介紹,志願服務的周期一般是兩周,不少志願者會因為個人工作、生活上的調整而逐漸退出,但努曼至今已滿負荷工作了一個月,是團隊裡工作時間最長的志願者之一。1月26日,當朋友詢問多梅克是否願意加入志願車隊為醫院與社區運輸物資時,他立刻爽快地答應了。作為豹變支援車隊的一員,他開著自己的車給醫院運送消毒水、橡膠手套、防護服、飯菜,還幫社區運輸蔬菜、日常生活用品。
  • 守桶志願者協助垃圾分類!流過車陂街道的河湧又見魚群暢遊
    廚餘垃圾收運量提升9.5倍11月15日下午,記者隨體驗團到訪車陂街道時並非垃圾投放時間,但街道範圍的23個定時投放點都嚴格落實守桶督導制度,守桶員守候在垃圾桶旁指導協助居民分類投放垃圾。這與記者提前一周到車陂實地觀察的結果一樣。
  • 豐臺區氣象局: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共戰「疫」
    2月12日,從單位工作信息中得知13日至15日北京市將有一次明顯的雨雪降溫天氣過程,劉海悅第一時間就向下沉的盧溝橋鄉小屯村兩委班子通報了天氣預報情況,商討在此期間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必要準備措施。
  • 暖冬行動——勝利社區為垃圾分類志願者送溫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段羅君 通訊員 邱蓉「美麗下城」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長效管理工作系列宣傳報導——自垃圾分類開展以來,不少志願者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中來,並以個人分類投放垃圾的具體行動影響周邊群眾,發揮引導作用,
  • 聽疫線戰場「徐爾摩斯」的故事!唐鎮抗擊疫情感人事跡分享會舉行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僅僅通過車窗玻璃被砸前後一處細微反光點的差異,就鎖定了肇事者的確切作案時間,協助民警成功破獲一起破壞他人財物的治安案件。來自浦東公安分局唐鎮派出所的勤務輔警徐佳健,被稱為疫線戰場的「徐爾摩斯」。
  • 疫線「五顏六色」 合奏「三好一正」
    同時,該區匯集各方力量,形成了全民同心、眾志成城的戰「疫」合力,奏響「三好一正」主旋律,構築起守護萬家燈火的銅牆鐵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甘當志願者 紅裝齊上陣 走在梅縣區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這麼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他們主動請纓,自願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元宵節碰上雷鋒日 石家莊網絡志願者進社區學雷鋒送燈謎
    元宵節碰上學雷鋒日,石家莊網絡志願者進社區學雷鋒送燈謎。    河北新聞網3月5日訊(記者張娜)今天是第52個學雷鋒日,恰逢元宵節,共青團河北省委、省會文明辦、共青團石家莊市委、石家莊市青年志願者協會等聯合在石家莊長安區義東社區開展了「學習雷鋒倡善行 青春服務進萬家」暨「春雨行動」省會青年網絡文明志願服務進社區活動,與居民一起慶佳節猜燈謎,豐富節日生活。
  • 看,那群島上的戰「疫」人
    他們用自己的平凡和堅守護衛著島上居民的安全,用敬業和奉獻默默踐行著戰「疫」人的錚錚誓言。值守點上的戰「疫」人陳琳,西壩街道辦事處禁毒社工。自參與防疫工作以來,除了處理禁毒工作,也服從街道安排,全天候協助社區做好封閉小區、體溫測量等重要工作。期間,因腸胃炎發作,連續幾天吃不下飯,仍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 武漢十二時辰·寅時|「志願者這事,做了就停不下來了」
    從1月23日「封城」至今76天,在武漢的人們在十二時辰的不同生存狀態,構成了這段抗疫史的歷史切片。寅時,即凌晨3時至5時,是十二時辰的第三個時辰,又稱日旦或黎明,是夜與日交替之際,意為生機。結束完志願者工作,楊錦駕車經過長江大橋已近凌晨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