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1.1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學習目標】
1、了解物質分類的方法和依據,認識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種類的物質,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可以對物質進行分類
2、熟悉酸、鹼、鹽的性質,熟悉常見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
【主幹知識梳理】
一、同素異形體
1、含義:由同一種元素形成的幾種性質不同的單質,叫做這種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如:金剛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氧氣和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2、產生同素異形體的原因
(1)組成分子的原子數目和成鍵方式不同,如:氧氣(O2)和臭氧(O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
3、研究對象
(1)同素異形體是指單質,不是指化合物
(2)互為同素異形體的不同單質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構成它們的原子的核電荷數相同
4、同素異形體的「同」「異」的含義
(1)「同」——指元素相同;
(1)「異」——指形成單質不同,結構不同,性質有差異
5、同素異形體的「結構決定性質」
(1)同素異形體的結構不同,性質存在差異
(2)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較大
6、相互轉化: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既有單質參加,又有單質生成,它們之間的轉化屬於化學變化,但在轉化的過程中沒有涉及化合價的變化
【即學即練1】
1、清晨,松樹林中的空氣特別清新,是因為有極少量的氧氣變成了臭氧,反應的方程式為3O2電火花(=====)2O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是一個化合反應 B.由氧元素構成的物質是純淨物
C.產生的臭氧與氧氣是氧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D.這個反應屬於物理變化
2、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一種新分子,具有空心類似足球狀的結構,其化學式為C7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70是一種化合物 B.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40
C.它的化學性質和金剛石相似 D.C70和金剛石、石墨一樣,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二、物質的分類方法
1、物質分類標準:對物質進行分類,首先要確定分類的標準,然後按標準進行分類
對下列化合物進行分類:①NaCl ②HCl ③CaCl2 ④CuO ⑤H2O ⑥Fe2O3
(1)依據通常狀況下物質的存在狀態為標準,可分為固體:①③④⑥、液體:⑤、氣體:②
(2)依據物質的元素組成為標準,可分為氯化物:①②③、氧化物:④⑤⑥
(3)依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為標準,可分為酸:②、鹽:①③、氧化物:④⑤⑥
2、交叉分類法:對同一物質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如:Na2CO3從其組成的陽離子來看,屬於鈉鹽,從其組成的陰離子來看,則屬於碳酸鹽
3、樹狀分類法:按照一定標準對同類事物進行再分類
如:物質的分類 (依據組成和性質)
【微點撥】
①單質一定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但純淨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③純淨物是由一種成分(分子)組成的物質,有化學式,有固定熔、沸點
④混合物是由多種成分(分子)組成的物質,無化學式,無固定熔、沸點
【即學即練2】
1、分類方法在化學發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以下分類正確的是( )
單質
氧化物
酸
鹼
鹽
A
金剛石
水
硫酸
燒鹼
膽礬
B
黃銅
NO2
鹽酸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磷酸
熟石灰
食鹽
D
H2
Fe3O4
HNO3
純鹼
小蘇打
2、如圖表示的是純淨物、單質、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鹼之間的包含、不包含關係,若整個大圓圈代表純淨物,則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屬物質類別的是( )
A.①單質、③化合物 B.②鹼、⑤氧化物
C.④鹼、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3、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人們在認識事物時可以採取多種分類方法,下列關於「Na2CO3」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
A.化合物 B.氧化物 C.碳酸鹽 D.鈉鹽
三、物質的分類
1、單質分類
2、氧化物的分類
(1)酸性氧化物:和鹼反應只能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又稱酸酐
如:CO2是碳酸的酸酐,SO3是硫酸的酸酐
(2)鹼性氧化物:和酸反應只能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例:CaO、Fe2O3均是鹼性氧化物
【微點撥】
①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Mn2O7為酸性氧化物、Na2O2為過氧化物、KO2為超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③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鹼。如:SiO2、CuO
④NO、CO是不成鹽氧化物.它們既不和酸反應又不和鹼反應
【即學即練3】
1、下列關於氧化物分類的說法不正確的組合為( )
①金屬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④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鹼性氧化物
⑤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關於氧化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鹼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C.鹼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化合生成鹼
D.酸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化合生成酸
3、酸的分類
4、鹼的分類
5、鹽的分類
(1)鹽的概念: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或(NH4+),陰離子是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2)鹽的分類:鹽可分正鹽、酸式鹽、鹼式鹽
①正鹽: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NH4+),陰離子是酸根離子的鹽。如:Na2SO4、NH4NO3
②酸式鹽: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除金屬離子(NH4+)外還有H+,陰離子是酸根離子的鹽。如:NaHSO4、NaHCO3
③鹼式鹽: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NH4+),陰離子除酸根外還有OH-的鹽
如:Cu2(OH)2CO3 (鹼式碳酸銅)
6、化合物的分類
四、物質的轉化
1、金屬、氧化物、酸、鹼和鹽的化學通性
(1)金屬的化學通性:以「Fe為例」
反應方程式
化學性質
反應實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①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
②金屬+酸―→鹽+氫氣
③金屬+鹽―→鹽+金屬
(2)氧化物的化學通性
反應方程式
化學性質
反應實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①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②酸性氧化物+鹼―→鹽+水
③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鹽
④鹼性氧化物+水―→鹼
⑤鹼性氧化物+酸―→鹽+水
(3)酸的化學通性
反應方程式
化學性質
反應實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①酸遇酸鹼指示劑發生顯色反應
酸遇紫色石蕊變成紅色
②酸+活潑金屬―→鹽+氫氣
③酸+鹼―→鹽+水
④酸+鹼性氧化物―→鹽+水
⑤酸+鹽―→新酸+新鹽
(4)鹼的化學通性
反應方程式
化學性質
反應實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①鹼遇酸鹼指示劑發生顯色反應
鹼遇石蕊變紅,遇酚酞變紅
②鹼+酸性氧化物―→鹽+水
③鹼+酸―→鹽+水
④鹼+鹽―→新鹼+新鹽
(5)鹽的化學通性
反應方程式
化學性質
反應實例(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①鹽+酸―→新酸+新鹽
②鹽+鹼―→新鹼+新鹽
③鹽+鹽―→新鹽+新鹽
④鹽+金屬―→鹽+金屬
【即學即練4】
1、從鐵、鹽酸、氧氣、水、硝酸銀溶液五種物質中選出一種或兩種作為反應物,按下列反應類型各寫一個化學方程式:
(1)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換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複分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H、O、S、K四種元素中選擇合適的元素,組成屬於表中第一欄類型的物質,將其化學式填在表中相應的空格內(只要求舉一例)。
類型
酸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含氧酸
鹼
含氧酸鹽
化學式
用你在上表中所填的物質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
(1)酸性氧化物+鹼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足量的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鹼性氧化物+足量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質的轉化:根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物質之間的轉化
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係並指明反應類型
化學反應方程式
反應類型
①
2Ca+O2===2CaO
化合反應
②
CaO+H2O===Ca(OH)2,
化合反應
③
CaO+CO2===CaCO3
化合反應
④
Ca(OH)2+Na2CO3===CaCO3↓+2NaOH
複分解反應
⑤
Ca(OH)2+2HCl===CaCl2+2H2O
複分解反應
⑥
CaCO3+2HCl===CaCl2+CO2↑+H2O
複分解反應
1、單質、氧化物、酸、鹼、鹽之間的轉化關係圖
圖示解讀:
(1)金屬單質―→鹼性氧化物,如:4Na+O2===2Na2O
(2)鹼性氧化物―→鹼,如:CaO+H2O===Ca(OH)2
(3)金屬單質―→鹽,如:Zn+H2SO4===ZnSO4+H2↑
(4)鹼性氧化物―→鹽,如:CaO+2HCl===CaCl2+H2O
(5)鹼―→鹽,如:Ca(OH)2+2HCl===CaCl2+2H2O
(6)非金屬單質―→酸性氧化物,如:S+O2點燃(=====)SO2
(7)酸性氧化物―→酸,如:CO2+H2O===H2CO3
(8)非金屬單質―→鹽,如:2Na+Cl2△(=====)2NaCl
(9)酸性氧化物―→鹽,如:CO2+2NaOH===Na2CO3+H2O
(10)酸―→鹽,如:HCl+NaOH===NaCl+H2O
【課後作業】
1、義大利羅馬大學的Fulvio Cacace等人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N4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4屬於一種新型化合物 B.N4轉化為N2屬於物理變化
C.N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 D.N4與N2互為同素異形體
2、某氣體經過檢驗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氣體是( )
A.一種單質 B.一種化合物
C.單質與化合物的混合物 D.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單質的混合物
3、下列各項描述的判斷正確的是( )
選項
描述
結論
A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淨物
正確
B
科學家最近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化合物S8
正確
C
紅磷轉化為白磷是物理變化
錯誤
D
納米泡沫碳和金剛石是同素異形體
錯誤
4、下列關於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碳元素形成的各種單質稱為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B.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結構雖然不同,但性質差別不大
C.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性質不同,其用途相同
D.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只有金剛石、石墨和C60
5、經測定,常溫常壓下的一瓶氣體中只含有碳、氧兩種元素,通常情況下這瓶氣體不可能是( )
A.一種化合物 B.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
C.兩種化合物 D.兩種單質
6、實驗室中的藥品常按物質的性質、類別等不同而有規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質」實驗時,實驗桌上部分藥品的擺放如圖所示。某同學取用KOH溶液後應把試劑瓶放回的位置是( )
7、物質的分類如下圖所示由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於樹狀分類法 B.乙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於交叉分類法
C.鹼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D.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8、下列物質的分類採用樹狀分類法的是( )
A.鐵是單質,又是導體 B.氧化物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
C.氯化鈉是鈉的化合物,又是氯化物 D.氫氧化鈣是純淨物、化合物,又是鹼
9、國家質檢部門檢出人們端午節包粽子的「返青粽葉」多以膽礬(化學式為CuSO4·5H2O)為添加劑,長期食用有害健康,請問膽礬是一種( )
A.氧化物 B.鹽 C.鹼 D.酸
10、根據某種共性,可將CO2、SO2歸為一類氧化物,下列物質中與它們屬於同一類的是( )
A.CaCO3 B.P2O5 C.CuO D.KMnO4
11、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出Na+、H+和SO4(2-)。下列對於NaHSO4的分類中不正確的是( )
A.NaHSO4是鹽 B.NaHSO4是酸 C.NaHSO4是鈉鹽 D.NaHSO4是酸式鹽
12、下列試劑中,屬於純淨物的是( )
A.飲用純淨水 B.水銀 C.石灰水 D.肥皂水
13、下列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鹼
酸
鹽
鹼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KOH
HNO3
CaCO3
CaO
SO2
B
NaOH
HCl
NaHSO4
Na2O
CO
C
Cu2(OH)2CO3
CH3COOH
CaF2
CO
SO2
D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純淨物一定由同種分子構成
C.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純淨物
15、下列物質一定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是( )
A.氧化物 B.鹼 C.酸 D.鹽
16、在高空中有一層臭氧層,它吸收了太陽光中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傷害,臭氧(O3)是一種(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單質 D.化合物
17、下列物質既屬於純淨物又屬於化合物的是( )
A.石墨 B.乾冰 C.鹽酸 D.食鹽水
18、將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氧化物、酸、鹼、鹽分類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銀、二氧化硫、硫酸、燒鹼、食鹽 B.碘酒、冰、硫酸氫鈉、燒鹼、碳酸鈣
C.氫氣、乾冰、硝酸、燒鹼、硝酸鉀 D.銅、氧化銅、醋酸、石灰水、碳酸氫鈉
19、下列變化不能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的是( )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SO3 D.MgSO4→Mg(OH)2
20、給圖中①~⑤選擇適當的物質,使連線的兩物質能發生反應。供選擇的試劑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銅片、食鹽、生石灰、一氧化碳、純鹼、鐵片和木炭粉。
(1)請推斷它們的化學式分別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答案
【即學即練1】
1、C。解析:氧氣與臭氧的轉化只有一種反應物,所以不屬於化合反應,A項錯誤;由氧元素可形成O2、O3兩種單質,當O2與O3混合時不屬於純淨物,B項錯誤;O2、O3均為氧元素的同素異形體,C項正確;O2與O3屬於不同物質,所以該過程為化學變化,D項錯誤。
2、A。解析:依題意,C70是一種分子,從其化學式可知,一個C70分子由70個碳原子構成,C70應是碳的單質,不屬於化合物。
【即學即練2】
1、A。解析:B項,黃銅、鹽酸、石灰水都屬於混合物,錯誤;C項,碘酒屬於混合物,錯誤;D項,純鹼屬於鹽,錯誤。
2、C。解析:因大圓圈表示純淨物,由圖中②③④⑤包含關係可知②是化合物,①是單質。氧化物和鹼均含氧元素,所以⑤是含氧化合物。
3、B
【即學即練3】
1、C。解析:金屬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為酸性氧化物,①正確;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為不成鹽氧化物,②錯誤;鹼性氧化物是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③正確;鹼性氧化物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如過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但同時還有氧氣生成,其不是鹼性氧化物,④錯誤;能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和鹼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⑤錯誤;綜上C符合題意。
2、B
【即學即練4】
1、(1)3Fe+2O2點燃(=====)Fe3O4
(2)2H2O
2H2↑+O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Fe+2HCl===FeCl2+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HCl+AgNO3===AgCl↓+HNO3
2、
類型
酸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
含氧酸
鹼
含氧酸鹽
化學式
SO3
K2O
H2SO4
KOH
K2SO4
(1)SO3+K2O===K2SO4
(2)SO3+2KOH===K2SO4+H2O
(3)K2O+2H2SO4===2KHSO4+H2O
解析:由題給4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有H2O、H2O2、SO3、SO2、K2O、K2O2(過氧化物不屬於鹼性氧化物)等,其中屬於酸性氧化物的有SO3、SO2;屬於鹼性氧化物的有K2O;形成的含氧酸有H2SO4、H2SO3;形成的鹼有KOH;形成的含氧酸鹽有K2SO4(正鹽)、K2SO3(正鹽)、KHSO4(酸式鹽)、KHSO3(酸式鹽)。(1)酸性氧化物和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如SO3+K2O===K2SO4,SO2+K2O===K2SO3;(2)酸性氧化物和足量鹼反應生成正鹽和水,如SO3+2KOH===K2SO4+H2O,SO2+2KOH===K2SO3+H2O;(3)鹼性氧化物和足量的酸反應生成酸式鹽和水,如K2O+2H2SO3===2KHSO3+H2O,K2O+2H2SO4===2KHSO4+H2O。
【課後作業】
1、D。解析:N4是一種單質,與N2互為同素異形體,二者之間的轉化屬於化學變化,N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6。
2、D。解析: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可能是純淨物單質(如O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氣體)。
3、C。解析:氧氣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單質,它們的混合氣體屬於混合物,A錯誤;S8隻含有一種元素,是一種新單質,不屬於化合物,B錯誤;紅磷和白磷屬於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均是化學變化,C正確;納米泡沫碳和金剛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種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D的結論錯誤。4、A。解析: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原子間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質差別較大,化學性質相似,用途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金剛石、石墨和C60隻是三種主要的碳單質。
5、D。解析:常溫常壓下的一瓶氣體是只含有碳、氧兩種元素的物質,不可能是兩種單質;可能是化合物或純淨物(如一氧化碳);也可能是混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氣、臭氧的混合氣體)。
6、D。解析:KOH屬於鹼類物質,應與NaOH放在一起,故選D。
7、D。解析: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8、B。解析:A、C、D涉及的都是交叉分類法。
9、B。解析:膽礬、綠礬等結晶水合物都屬於鹽、純淨物。
10、B。解析:CO2、SO2屬於酸性氧化物,CaCO3、KMnO4屬於鹽,CuO屬於鹼性氧化物。
11、B。解析:依題意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夠發生電離:NaHSO4===Na++H++SO4(2-),NaHSO4不屬於酸,答案選B。
12、B。解析: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純淨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
13、A。解析:一氧化碳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鹼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14、D。解析: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如硫酸)不一定是氧化物;純淨物可由原子構成(如金剛石);含一種元素的物質(如O2和O3的混合氣體)不一定是單質。
15、B。解析:鹼一定是由三種元素組成。
16、C。解析:臭氧(O3)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屬於純淨物。
17、B。解析:石墨屬於單質;鹽酸和食鹽水屬於混合物;乾冰是固體二氧化碳,屬於純淨物、化合物。
18、C。解析:選項A中的食鹽為混合物;選項B中的碘酒為混合物,硫酸氫鈉屬於鹽而不屬於酸;選項D中的石灰水為混合物。
19、B。解析 CuO難溶於水,不能與水反應。
20、(1)Fe H2SO4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CO2+CaO===CaCO3
解析:據單質①能和酸②發生化學反應,由題意可推知①應為活潑金屬單質即為鐵,而酸只有H2SO4,則氧化物④應為金屬氧化物CaO,則氧化物③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屬於鹽且既能與稀硫酸反應,又能與CaO反應,則⑤應為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