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開學倒計時6天!@江蘇省中小學生,新學期即將開始,你們期待拿到新課本嗎?8月26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全省2020秋季中小學教材徵訂總量的95%已由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配送到全省各地,確保實現「課前到書,人手一冊」。
△南京一家書店內出售的高中新教材
今年秋季學期,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全面使用新教材,其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使用統編版教材。統編版有什麼特點?其它學科使用的新教材又「新」在哪裡?一起聽聽南京各大高中9門學科名師解讀。
全省中小學教材預計將於8月28日發放完畢
據悉,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鳳凰新華」)是唯一獲批江蘇省內教材發行資質的單位,截至目前,全省2020秋季中小學教材徵訂總量的95%已由鳳凰新華配送到全省各地。
△鳳凰新華新港物流中心
記者了解到,面對教材送審、新教材啟用、疫情防控常態化等新情況,鳳凰新華總部於今年5月份就啟動了中小學教材徵訂、採購工作,並陸續配送至各市縣新華書店,具體由鳳凰新華新港物流中心、淮安物流分中心以及21家代發印刷廠共同配送,預計900多萬中小學生2020秋季學期所需的教材將於28日發放完畢,鳳凰新華也將連續42年實現「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目標。
△配發教材
今年秋季開始,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級全面使用新教材,其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使用統編版教材,全省高一新教材共徵訂130個品種,約1200萬冊,高中階段教材將在開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同步完成發放工作。
語文
新教材特別強調語文核心素養
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十三中語文課程基地負責人 曹勇軍
統編版教材有很多新的變化,不過與蘇教版也有相通的地方,這是不少人忽略的。統編版教材將整個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分為三個階段,高一是必修教材,分為上下兩冊;高二用選擇性必修教材,有上、中、下三冊;高三用的是選修教材。
△高中語文新教材
「新課標特別強調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曹勇軍說,統編版必修教材每個單元都設置了不同主題,比如青春、勞動等等,單元裡選取的文章都圍繞主題延伸展開。他舉例說,第一單元主題是「青春」,分為三課,有詩歌,有小說,像臺階一樣,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斷深入思考,了解不同歷史背景下的青春的特質,促進學生發展。
其次,新教材在文體和語體的組合上更加豐富。以第一單元「青春」為例,有詩詞、中外現代詩歌、小說等不同文體。還有的單元出現了現代文和文言文「混搭」。而且每個單元最後都會有「單元學習任務」,也就是學習要求,學生們按照任務要求做好語文的事,在第一單元學習任務中,要求學生學習詩歌「意象」「語言」,探討交流小說的細節等,還提出學生寫一首青春的詩歌,並匯總班級所有同學的詩歌,全班合作編一本詩集。
△高中語文新教材
統編版教材還有幾個突出的特點,一是特別強調整本書閱讀,比如第五單元布置學生閱讀《鄉土中國》;二是重視探索發現,比如第四單元家鄉文化實踐學習,要求學生自己去記錄家鄉的人和物,訪談相關的人物等等,真正做到關心生活、關心身邊事;三是文言文的量比較大,更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信。
「看似統編版和蘇教版有很多不一樣,但語文學習萬變不離其宗,蘇教版在很多理念上都和統編版有相通之處。」曹勇軍說,像人文主題、跨文體學習、設置學習任務等等,蘇教版的教材裡都已經涉及,說明是走在前列的,所以江蘇的語文老師用統編版教材是比較有優勢的,並且會在新一輪課改中會有更深入的探索。
數學
新教材章節順序發生了變化
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南京市第九中學名師 金玉明
從今年新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江蘇省正式進入全新課改。對比新舊教材,發現變化悄然而至,以新教材必修一為例談以下幾點。首先是教材章節順序發生了變化,新教材必修一中已經將簡單邏輯用語、不等式等內容放在了函數之前,由此可以看出這兩章的作用是作為基本數學工具出現的。
從內容上看,也作了修改,比如將老教材中《四種命題及其關係》刪除,添加了《不等式的性質》。再次在每個章節開頭和每節開頭選用的背景材料有所變化。最後對教材選用的圖片、連結材料、閱讀材料等也有所改變。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教材的編寫更加緊密圍繞新課標改革提出的要求,從立德樹人出發,發揮本學科的育人作用,並盡力為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而設計。總體看,更加能夠貼合新課改各項要求。
英語
新增兩個板塊內容,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英語教研組長 劉美琳
譯林版新教材與舊版教材有很大差異。首先,從單元板塊設計上看,內容有所調整。舊教材每個單元是由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Word power,Grammar,Task,Project,Self-assessment七個部分組成,而新版教材單元板塊設計是由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 and usage,Integrated skills,Extended reading,Project,Assessment和Further study八個部分組成。新版教材將原來的Task板塊改為Integrated skills,新增了Extended reading和Further study兩個板塊的內容。Extended reading為拓展閱讀,Further study是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設置,鼓勵學有餘力的學生在課後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度探究學習。
從教材內容的設置上看,新教材語篇選材新穎、優質。內容從英美經典文學作品、現當代名人演講到經典影視作品,新增了視頻、歌曲等多模態形式的語篇類型,豐富了語言輸入形式,在每個單元開篇還增加了一小段語言優美、意義深刻的引言,引入單元主題。Workbook部分每個單元的最後專設了Appreciating language 板塊,選擇適合高中生賞析、誦讀的詩歌、演講、散文等,供學生誦讀。最後,從內容設置的層次上說,新教材更具科學性。如:在Reading板塊後面的練習由「Understanding the text」到「Building the language」;Grammar and usage板塊設計由「Exploring the rules」到「Applying the rules」等,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應用,符合學生認知。
物理
增加了實驗部分的內容
南京市玄武區李俊成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第九中學名師 李俊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在內容是上沒有大的變化,在標題上明顯變化的是第四章由原來的 《牛頓運動定律》改為《運動與力的關係》,更突顯的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價值,解決了運動和力的關係,在第三章把「物體的平衡」作為單獨的一節內容呈現出來,同樣強調了用的力的觀念解決實際問題,與此類似的還有把「超重與失重」作為單獨的一節內容呈現,在具體內容上明顯增加的實驗的內容,更彰顯了物理學科的實驗本質,在實驗選擇上還注重了與時代同步,比如同智慧型手機的加速度傳感器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物理興趣。
歷史
新教材採用通史體系,知識點很細
南京市玄武區學科帶頭人、南京市第十三中歷史備課組組長 焦玉蓉
統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與舊版的教材相比,有很大的變化。高一新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歷史綱要》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文化交流與傳播》3冊。
對比舊版的教材,新版必修2冊最顯性的變化:是編纂體例上的全面改動。舊版教材是專題史的編排,而新教材採用了通史體系,高一上學期講中國通史,高一下學期講世界通史,以時序為基本框架,展現了人類社會從古至今、從分散到整體、五種社會形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歷程,使學生認識人類歷史演變的基本脈絡。
基於這樣的編纂設計,新版教材的內容明顯增多,邏輯性較強,知識點很細,學習任務加重。新版教材在內容上古今並重,中外分開,注重史實,論從史出,闡述詳細,有圖有表,特別重視對史料的閱讀理解。緊跟學術動態,吸收新的比較公認的研究成果,注重對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即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
選擇性必修3冊教材採用專題史的形式編纂,以中外歷史重要內容為主體,各專題內的具體內容則依照時序進行表述。
化學
新教材中編入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
南京市化學學科帶頭人、南京市第九中學名師 李虎山
高一新教材作為中學化學的標準教科書,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全面體現高中化學的課程目標。
△化學新教材
教材還體現如下特點:
(1)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教科書設計的出發點,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合理而有序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例如增加學生的自主活動和探究,引導學生參與到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以獲得親身體驗的直接經驗。
(2)體現教材的基礎性和與時代性的契合性並密切注意科學與社會的發展狀況。現代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也為化學課程與現代教學手法(各類電子白板、各類傳感器紛紛引入課堂)的整合,創設了先進、開放、可選擇的的氛圍。
(3)新教材還將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做了較大的改動,這是為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提供較多的機會和空間,並輔之以相應欄目、增加旁註等適當的提示形式、引導或給出必要的活動建議等。
(4)新教材把章節體系做了適當的調整,以體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由易到難、難易分散的合理認知過程。
面對新教材的變化,要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在教學中的體現,重視必要的科學探究活動,著力於學生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努力幫助學生去弄懂相關的內容,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科書中編入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實踐活動、思維訓練等活動,如【科學探究】、【學與問】 、【思考與交流】、【科學視野】等,使學生在學科學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方法和養成科學態度。
思想政治
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南京市玄武區學科帶頭人、南京九中政治高一備課組長 王秀林
以往江蘇高中政治的教材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個模塊,選修是六門課程。本次課改後,新教材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四個模塊,並規定了選擇性必修是《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選修是《財經與生活》《法官與律師》《歷史上的哲學家》,最大的變化是將大學的很多知識放到了高中階段。
新教材所體現出來的精神,首先是課程性質發生了變化,突出體現了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將其融入到了學習的全過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課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其次是課程基本理念的變化,突出了「學科核心素養」四個方面「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素養」的重要性。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更加尊重學生身心發展客觀規律,更有利於在促使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生物
貼合新課標,重視學科核心素養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高一生物備課組組長、高級教師 李珊珊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新教材與舊版的教材相比,首先在總體框架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將原先第五章第三節「關注癌症」調整到必修2新教材第三章第二節「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細胞癌變」,更便於學生理解細胞癌變的本質。其次在具體內容上有一些補充和變動,如增加了「依賴通道蛋白的協助擴散」這一運輸方式,光合作用中出現了「NADP﹢和NADPH」,進一步分析了光反應中能量的轉化過程等,這些變化緊跟科學的發展,推進了深度學習,對達到較高認知目標(如結構和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以及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此外,教材欄目的目標指向更加明確,如「積極思維」重在引導學生通過科學思維去獲得結論,習得能力,為此還增設了「小問答」「問題與討論」「跨學科視角」欄目,形成強化「科學思維」的系列組合;再如「邊做邊學」「走進實驗室」以及「課外探究」欄目,構成了一個從課內到課外強化「科學探究」核心素養的系列組合。總體來看,新教材更貼合新課標,重視學科核心素養。
地理
重視學科大概念為核心,課程內容結構化
南京市第九中學地理教研組組長 丁翼飛
新教材「地理1」主要內容有三方面:地球科學基礎、自然地理實踐、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關係。偏重從地球科學的角度選擇內容,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學知識,當作一種通識課來學,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現象的過程與原理,增強對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現象進行觀察、識別、描述、解釋、欣賞的意識與能力,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
從教學內容看,新版教材加了地球演變史、土壤,去掉了之前必修一最難的部分:如地球的運動的地理意義、全球氣壓帶風帶、天氣系統、洋流、內外力作用等,這些內容放到選擇性必修一裡面了。
從教材的特色看,進一步精選了學科內容,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景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科特徵,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內容,呈現國家和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生態等發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實豐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相關的內容。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黃豔 舒越/文 施向輝/攝
(部分圖片由江蘇鳳凰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