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健走成為健身新風尚
最近,擔任揚州市長跑協會副會長的鄒爾強有些忙,市跑協成立了微馬俱樂部,為了能夠讓微馬俱樂部的成員都能「動起來」,他和微馬俱樂部的副隊長韋琳一起,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創編了三套花樣健走的動作。目前,我市已有1000多名中老年健身愛好者在學習花樣健走。
負責微馬俱樂部 繼續在跑步圈裡發光發熱
說起鄒爾強,他是揚州跑步圈裡的名人:揚州最早跑馬拉松的跑友之一,2004年就參加了上海馬拉松比賽;2008年為了慶祝北京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歷時34天,行程1300多公裡,一路從揚州跑到北京;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裡,他跑步的距離已經超過6萬公裡,繞地球一圈半都不止……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前兩年一次意外導致的骨折,恢復後的老鄒已很少進行長距離的跑步了。前年,揚州市長跑協會換屆選舉,老鄒成為跑協副會長,繼續在揚州的跑步圈裡發光發熱。
「現在我們協會有3000多人,多數是年齡比較大的中老年人,在我們的會員中,大概只有一半人能跑步,其餘人只能走步。」鄒爾強說,其實,與其說是走步,還不如說是散步,根本起不到健身效果。為改變這個現狀,今年協會成立了微馬俱樂部,就是希望能讓這部分人小跑起來。
所謂「微馬」,就是「微型馬拉松」的簡稱,「距離相對較短,以十分馬為主,就是全馬距離的十分之一,大概3-5公裡的跑步。」鄒爾強說,微馬俱樂部成立後,就由他來負責。
「跑步要循序漸進,無論是健走還是小跑,都有些枯燥無味,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體能。」鄒爾強考慮,能不能創編一套適合微馬俱樂部成員的走跑結合的健身方式呢?
創編3套花樣健走目前已有上千揚州人學習
說幹就幹,鄒爾強找到了擅長音樂和廣場舞的微馬俱樂部副隊長韋琳,「我們研究之後,決定引進部分外地社團比較有意思的健走動作,再結合武術的五禽戲動作、廣場舞、廣播操等元素,改編幾套花樣健走套路,選擇節奏感強的音樂,使健身與趣味性、觀賞性相結合,逐步從健走過度到小跑!」
鄒爾強和韋琳忙活了4個多月,終於創編出了三套花樣健走套路。「平時的健步走,大部分鍛鍊的是下肢,上肢和腰部等部位的鍛鍊效果相對較小,我們在創編動作時,儘量把全身的肌肉都調動起來。」鄒爾強說,三套花樣健走套路,每套都有8-9個動作,結合中老年人的特點,呈現為循序漸進的關係。
「第一套以上下肢鍛鍊為主,第二套增加腰、頸和腦部的動作;第三套加大運動幅度和速度,健走和小跑相結合,增加心肺功能的鍛鍊。」鄒爾強給這三套花樣健走的每一個動作都起了很有趣的名字,比如猿猴託月、螳螂捕蟬、蛟龍鬧海、鷹擊長空、虎口拔牙等,這些動作脫胎於傳統武術;而直臂健走、屈臂健走的動作則結合了廣播操動作;駿馬碎跑、激情脈動、劈波斬浪,則吸取的是廣場舞的精華。
目前,三套花樣健步走的套路已創編完成,進入推廣普及階段,「我們先召集協會幾名骨幹進行培訓,再由微馬俱樂部部長張莉莉負責組織各個分隊的骨幹學習,最後到各分隊教其他隊員。」鄒爾強說,第一套花樣健步走套路已在10個分隊展開教學,學習人數超過1000人,「大家普遍反映很好,以前參加活動不多的會員說,學會了花樣健走,鍛鍊不再是枯燥的。」
鄒爾強希望花樣健走的形式能在揚州引導一個運動新潮,「我們計劃組織骨幹到全市各社區進行巡迴展示和教學,引導更多市民加入到運動跑步的行列中來。」
記者 傅春揚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