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有言:若是初心未改,多應此意須同。
在每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中,人才的存在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說沒有人才的幫助,那麼這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也必然不會有著更高的提升。對於中國的發展而言,雖然說在近代歷史中,我國曾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社會內也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而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社會的發展也進入到了全新的階段當中。
曾經,在中國出現了這樣一位天才學者,雖然說他在美國地區獲得了院士的身份,但是,為了能夠支援中國的建設與發展,他也不顧美國方面的挽留,最終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那麼,這位天才學者究竟何許人也?在科研道路上,他又曾做出過怎樣的貢獻呢?
這位天才學者就是鄧興旺,他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據了解,在鄧興旺出生的那個村子內,人們的生活條件是非常差的。雖然說成長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但是,鄧興旺卻並沒有放棄努力學習,而在1978年時,十六歲的他順利考入了北京大學生化專業,對於鄧興旺這種來自農村的學生來說,這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在讀大學期間,鄧興旺並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而在經過了四年努力之後,他也順利畢業,並繼續在北京大學的生物學專業內,對碩士學位進行著攻讀。
由於鄧興旺在生物領域內的成就水平是相對較高的,因此,在1985年時,他也來到了美國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內,開始了對植物光合作用進行研究,而由於他的成績始終十分優異,所以,後來的他也獲得了伯克利分校的優秀生獎學金。就這樣,鄧興旺也選擇留在了美國,並開始對博士學位進行著攻讀。
1989年時,成績優異的鄧興旺提前獲得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博士學位,而在這個時候,他也拿到了美國生命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後獎金。此後,為了能夠對生物方面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探索,鄧興旺選擇留在了美國的一個研究組內,進行著博士後階段內的研究。
在1992年時,鄧興旺正式進入了耶魯大學的生物學系任教,而在此之後,他也開始創建起了屬於自己的實驗室。對一位來自中國的學者來說,能夠用如此高水平的成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而在美國研究期間,他也被任命為了耶魯大學的終身正教授。可以說,正是因為鄧興旺在生物學領域內有著較高的成就,所以他才能夠得到美國方面的高度認可,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時,他也曾經獲得過美國方面的專項學科撥款。可以看出,為了留住這樣一位優秀的人才,美國高校也做出了許多的努力。
在後來的日子裡,雖然鄧興旺身處美國,但他也同樣關切中國生物學方面的發展,而自1998年開始,鄧興旺就參與到了北京大學的生物學免費講習班當中,並親自為學員授課,在2003年時,鄧興旺應邀成為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共同所長,2009年,鄧興旺也成立了一個有關於生物設計前沿的實驗室。可以看出,與那些選擇留在國外的人才不同的是,鄧興旺對祖國的發展也是十分關心的。在2013年時,鄧興旺成功拿到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榮譽稱號,對於一位科研工作者來說,這樣的榮譽也是十分難得的。
其實,像鄧興旺這種已經拿到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士,並成為了耶魯大學終身教授的人才,是完全可以留在美國,並度過自己的後半生的。但是,鄧興旺卻並不希望放棄自己的中國身份。就這樣,在2014年時,他正式辭去了耶魯大學終身教授的任職,並回到了北京大學開始籌辦現代農學院。基於鄧興旺的努力,我國雜交水稻領域的研究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而在他的引領之下,中國社會中也出現了更多的優秀生物人才。
結語
對於鄧興旺來說,雖然留在美國能夠讓他擁有著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但是,面對著祖國發展道路上的一些難題,他也並不願意將自己的個人利益擺在第一位。由此可見,正是因為在中國的發展道路上,有著諸如鄧興旺這類人才的存在,因此,新中國的發展水平才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實現跨越式的飛升。
相信通過鄧興旺的影響,在未來的日子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回到祖國,並投身於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當中,而通過這些人才的不斷努力,中國也將有著更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資料:《美國新科院士鄧興旺:難忘遙遠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