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來的疾病大多發生在胃部,其中當屬胃癌最兇險。最新統計顯示,胃癌已成為我國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種。記者11月2日獲悉,首個胃癌免疫治療創新藥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相關晚期胃癌患者。而其聯合化療用於晚期胃癌療效顯著,這也是近十年來晚期胃癌一線治療領域的首個重大突破。
我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胃癌患者群體,同時發病率也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如2018年我國新增胃癌病例數為45.6萬人,死亡病例則高達39萬人,分別佔全球總數的44%和50%。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教授表示,我國約80%的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國家癌症中心數據顯示,中國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36%。
令人欣慰的是,近期免疫治療終於看到了曙光。「今年是胃癌治療的『豐收年』,近期首個胃癌免疫治療藥物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被用於治療相關晚期胃癌患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沈琳教授說。
就在9月底,大型國際臨床研究CheckMate-649也傳來新進展,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用於晚期胃癌的一線治療獲得成功,相比目前化療的標準治療方式,新療法顯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獲益,這也是近十年來晚期胃癌一線治療領域取得的首個重大突破。
作為這項研究的中國主要參與者,沈琳毫不掩飾激動的心情,「這有望改變胃癌一線治療的格局,並成為今後我國重要的治療指南依據之一。」
如今的免疫治療方案其實也符合我國上醫治未病的傳統思路。據介紹,免疫腫瘤治療是通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提前阻斷免疫抑制通路,以恢復體內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力,阻斷腫瘤抗原性逃逸。
對於百時美施貴寶研發的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來說,本庶佑博士開發這一創新藥的早期研究已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它也是全球唯一由諾獎得主直接參與研發的一種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幫助機體恢復抗腫瘤免疫反應。
李進認為,創新藥和新療法的不斷湧現,使我國從過去的單純化療走向了靶向治療時代,又從靶向治療時代走向了免疫治療時代,這使得病人治療的效果不斷提升,而治療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則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