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歐狄沃)。
瀟湘晨報長沙訊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Honjo)獲獎。他們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機制,發現了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你或許會覺得,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還隔十萬八千裡。但實際上,基於他們的研究,一種被稱為「免疫檢查點治療」(以下簡稱免疫療法)的療法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並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些特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結果。而這種療法的部分新藥近兩月已在國內上市,長沙已有患者用上了新藥。
10月1日晚,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唐三元主任醫師表示,簡單地說,T細胞是人體內的一種免疫細胞,它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禦各種外來病原體的侵擾,還能及時發現並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如癌變的細胞),而惡性腫瘤細胞往往能逃避體內T細胞的免疫監視,免疫療法能重新激活T細胞的免疫「殺傷」功能,發揮它原本的作用。
唐三元表示,近年來,免疫治療改變了腫瘤治療的臨床實踐,免疫治療無論是單藥治療還是聯合化療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從2011年至今,在歐美國家已相繼有六種免疫治療的藥物獲批上市,可治療包括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肝癌等在內的多個癌種。
唐三元表示,近兩個月,上述六種藥物中已有兩種進口免疫治療新藥在國內上市,說起來也不神秘了。這兩種藥物在長沙均可買到,就在9月30日,醫院一位患者已用上了新藥。據了解,這位接受新藥治療的患者在醫院治療了五年,是一位轉移性肝癌患者,免疫療法一般需要兩三個月評價效果。他表示,免疫治療聯合化療較單純化療有效率提高約30%。
唐三元表示,兩種免疫治療新藥的價格相對於一些以往新出的靶向藥更親民,新藥3周用一次,一次費用約17000-18000元,而一些新出靶向藥一月費用要五六萬。他表示,這是繼靶向治療後又一「抗癌神藥」,在抗擊腫瘤道路上又多了一把利劍。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說,每年都有數百萬人死於癌症,這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今年的獲獎者「創立了癌症療法的一個全新理念」,「通過激發我們免疫系統內在的能力來攻擊腫瘤細胞」。委員會成員愛德華·史密斯說,此前的治療方法集中在腫瘤細胞上,新的研究主要針對免疫系統,這提高了治療效率。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通訊員徐珊
名片
詹姆斯·艾利森
70歲,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後又獲生命科學博士學位。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4年獲生命科學突破獎、唐獎生技醫藥獎、霍維茨獎、蓋爾德納國際獎、哈維獎,2015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本庶佑
76歲,日本免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文化功勞者。亞洲百大科學家。
因PD-1、活化誘導胞苷脫氨酶的有關研究舉世聞名,曾獲得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京都獎以及華倫·阿波特獎等重要榮譽。
故事
諾獎獲得者:最初並不是想研究癌症
艾利森出生於1948年,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他發現人體免疫T細胞表面有一種叫作CTLA-4的分子,對其進行「阻擊」會解除免疫細胞受到的束縛,從而全力對抗癌細胞。艾利森在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他最初並不是想研究癌症,而是打算研究免疫T細胞的生物學機理,「我從沒想到我的研究會朝著(癌症治療)這個方向行進」,這是「基礎科學所擁有力量活生生的例證」,獲得這一獎項讓他「感到榮幸和謙卑」。
現年76歲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發現了另一個免疫細胞「剎車」分子PD-1,根據他的發現所開發的PD-1阻斷療法已被證實在對抗腫瘤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本庶佑在京都大學對媒體說,他是在和同事討論論文時聽到獲獎消息的,「完全出乎意料」,「我很高興,但也感到震驚」,「我想繼續我的研究……讓這種免疫療法能夠比以往拯救更多的癌症患者」。
兩名科學家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0萬美元)獎金。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