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2021-01-13 湖南在線

諾獎頒發前已造福長沙患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腫瘤免疫治療新藥已用於臨床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歐狄沃)。

瀟湘晨報長沙訊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Honjo)獲獎。他們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機制,發現了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你或許會覺得,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還隔十萬八千裡。但實際上,基於他們的研究,一種被稱為「免疫檢查點治療」(以下簡稱免疫療法)的療法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並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些特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結果。而這種療法的部分新藥近兩月已在國內上市,長沙已有患者用上了新藥。

10月1日晚,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唐三元主任醫師表示,簡單地說,T細胞是人體內的一種免疫細胞,它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禦各種外來病原體的侵擾,還能及時發現並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如癌變的細胞),而惡性腫瘤細胞往往能逃避體內T細胞的免疫監視,免疫療法能重新激活T細胞的免疫「殺傷」功能,發揮它原本的作用。

唐三元表示,近年來,免疫治療改變了腫瘤治療的臨床實踐,免疫治療無論是單藥治療還是聯合化療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從2011年至今,在歐美國家已相繼有六種免疫治療的藥物獲批上市,可治療包括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胃癌和肝癌等在內的多個癌種。

唐三元表示,近兩個月,上述六種藥物中已有兩種進口免疫治療新藥在國內上市,說起來也不神秘了。這兩種藥物在長沙均可買到,就在9月30日,醫院一位患者已用上了新藥。據了解,這位接受新藥治療的患者在醫院治療了五年,是一位轉移性肝癌患者,免疫療法一般需要兩三個月評價效果。他表示,免疫治療聯合化療較單純化療有效率提高約30%。

唐三元表示,兩種免疫治療新藥的價格相對於一些以往新出的靶向藥更親民,新藥3周用一次,一次費用約17000-18000元,而一些新出靶向藥一月費用要五六萬。他表示,這是繼靶向治療後又一「抗癌神藥」,在抗擊腫瘤道路上又多了一把利劍。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說,每年都有數百萬人死於癌症,這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今年的獲獎者「創立了癌症療法的一個全新理念」,「通過激發我們免疫系統內在的能力來攻擊腫瘤細胞」。委員會成員愛德華·史密斯說,此前的治療方法集中在腫瘤細胞上,新的研究主要針對免疫系統,這提高了治療效率。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通訊員徐珊

名片

詹姆斯·艾利森

70歲,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微生物學學士學位,後又獲生命科學博士學位。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4年獲生命科學突破獎、唐獎生技醫藥獎、霍維茨獎、蓋爾德納國際獎、哈維獎,2015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本庶佑

76歲,日本免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現任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文化功勞者。亞洲百大科學家。

因PD-1、活化誘導胞苷脫氨酶的有關研究舉世聞名,曾獲得首屆唐獎生技醫藥獎、京都獎以及華倫·阿波特獎等重要榮譽。

故事

諾獎獲得者:最初並不是想研究癌症

艾利森出生於1948年,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他發現人體免疫T細胞表面有一種叫作CTLA-4的分子,對其進行「阻擊」會解除免疫細胞受到的束縛,從而全力對抗癌細胞。艾利森在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他最初並不是想研究癌症,而是打算研究免疫T細胞的生物學機理,「我從沒想到我的研究會朝著(癌症治療)這個方向行進」,這是「基礎科學所擁有力量活生生的例證」,獲得這一獎項讓他「感到榮幸和謙卑」。

現年76歲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發現了另一個免疫細胞「剎車」分子PD-1,根據他的發現所開發的PD-1阻斷療法已被證實在對抗腫瘤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本庶佑在京都大學對媒體說,他是在和同事討論論文時聽到獲獎消息的,「完全出乎意料」,「我很高興,但也感到震驚」,「我想繼續我的研究……讓這種免疫療法能夠比以往拯救更多的癌症患者」。

兩名科學家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0萬美元)獎金。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獲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在頒發前就已造福長沙患者
    原標題:斬獲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在頒發前就已造福長沙患者 △腫瘤免疫治療新藥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歐狄沃)。他們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機制,發現了一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 你或許會覺得,實驗研究與臨床應用還隔十萬八千裡。但實際上,基於他們的研究,一種被稱為 " 免疫檢查點治療 "(以下簡稱免疫療法)的療法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並從根本上改變了一些特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療結果。而這種療法的部分新藥近兩月已在國內上市,長沙已有患者用上了新藥。
  • CART技術獲批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 造福骨髓瘤患者
    原標題:滬蘇聯動加速「未來技術」造福骨髓瘤患者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由我國學者發起的新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技術在腫瘤治療領域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採用南京傳奇公司CART技術治療17例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獲得顯著療效,二期上市前臨床研究已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縱觀腫瘤的治療方案發展,從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再到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治療的範式和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如今抗腫瘤的新藥研發已邁入了免疫治療時代。王結義博士曾在雅培/艾伯維工作22年,曾任美國雅培腫瘤研發首席科學家、艾伯維腫瘤免疫治療資深首席科學家,擁有豐富的抗癌新藥及腫瘤免疫研發經驗。「免疫激動劑,相當於給腫瘤免疫加『油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藥明康德全球首席醫學官Fred Hausheer博士如是說道。
  • 諾獎給了HIF,國內藥企也瘋狂
    三名獲獎者對HIF的重大基礎發現,不僅為貧血、心血管疾病、肺部、黃斑退行性病變及腫瘤等多種疾病打開了臨床治療新世界的大門,更重要的是,基於此研究誕生的全球首個低氧通路新藥——羅沙司他已在中國作為1.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無疑給中國新藥研發打了一劑「強心針」。 消息一出,業內沸騰。「HIF居然獲諾獎,太不可思議了!」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已啟動國際Ⅲ期臨床患者入組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來自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的最新消息說,中國原創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已順利完成其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
  • 這些免疫治療藥物來了!免疫治療在研臨床研究盤點
    今年ASCO上百濟神州發布了一項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紫杉類含鉑雙藥化療一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關鍵Ⅲ期臨床研究(BGB-A317-307研究),更目前首個成功的、樣本量最大的、針對中國人群的晚期一線肺鱗癌III期臨床研究,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個成功的的晚期一線肺鱗癌III期臨床研究。但是國內PD-1抑制劑前進的腳步不止於此,替雷利珠單抗仍在不斷的探索新的可能性,期望造福更多腫瘤患者。
  • 腫瘤免疫治療能否走出「圍城」—新聞—科學網
    它先是作為腫瘤治療的前沿方法備受科學和醫學界的關注,又因幾年前大學生魏則西之死被與「莆田醫院」「競價排名」等詞彙綁定在了一起;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兩位免疫學家,似乎又又把該方法從谷底拉了回來。 與所有人命關天的領域一樣,腫瘤免疫療法從來都是希望與亂象並存的。它就像一座籠罩著迷霧的圍城,其中既有埋頭苦幹的前行者,更充斥著掛羊頭賣狗肉的掮客。
  • 上海探索「免疫治療+」殺滅腫瘤 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
    上海孟超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陳靜 肖鑫)上海孟超腫瘤醫院6日在位於上海嘉定安亭的上海市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試運行,將探索開展「免疫治療+」,致力實現為腫瘤患者實施個性化精準治療。據了解,所謂免疫治療,是指恢復人體對抗和殺死腫瘤的免疫能力,而不直接作用腫瘤細胞。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眾所周知,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給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中所做出的貢獻。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在腫瘤的免疫治療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擊敗了諸多醫學科學家,榮膺此殊榮。有些民眾可能會感到迷惑,為什麼諾貝爾獎會頒發給研究腫瘤免疫治療的科學家?
  • ...抗腫瘤原創新藥西奧羅尼治療SCLC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申請(IND...
    相比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缺乏明確的腫瘤驅動基因及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臨床以放化療為主,雖有短期療效但極易復發,患者的長期生存遠差於非小細胞肺癌,臨床亟需新機制的治療藥物。西奧羅尼是微芯生物自主設計和開發的具有全球專利保護的新化學結構體,屬於多靶點多通路選擇性激酶抑制劑。
  • 小細胞肺癌患者將迎來免疫治療新藥!
    在明年第一季度結束前,FDA將做出批覆是否批准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請的適應症為先前未接受過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這將成為第二款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PD-L1抑制劑,第一款是羅氏的阿特珠單抗。 一項大型臨床試驗CASPIAN的新結果表明,免疫治療藥物durvalumab(德瓦魯單抗,Imfinzi)可以延長某些晚期小細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期。
  • 免疫治療得諾貝爾獎了,我們距離治癒腫瘤還有多遠?
    人類與腫瘤抗爭已逾百年。冷靜地說,階段性勝利並不多,免疫治療大概算一個。昨天,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布,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與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在腫瘤免疫領域的原創發現分享了該獎。
  • 「病毒獵手」張文宏解讀諾獎
    張文宏同時在電話中向記者欣喜透露:這不是人類歷史上關於病原體的重要發現首獲諾獎了,此前B肝病毒的發現、愛滋病毒的發現也獲得了諾獎。鑑於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鏖戰還在繼續,談及這個特殊時期開出的諾獎,張文宏告訴記者,「這次諾獎的頒出再度說明感染學科領域與人類進化、人類歷史的緊密關聯,或許這是一個小學科,但可能發揮影響至深的作用,也希望更多人關心這個學科的發展。」
  • 一家成立僅4年的科技企業,如何為數萬名癌症患者尋找治療方案?
    武先生(化名)是一位肺鱗癌晚期患者,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進行了一次多基因檢測,檢測顯示他的腫瘤組織中存在6個相關基因突變。與此同時,檢測報告建議了一個當時比較新穎的治療方案:免疫聯合靶向治療。經過兩個月的治療後,武先生的腫瘤縮小了30%以上。
  • 海普瑞新藥研發提速 原發卵巢癌一線治療新藥Oregovomab獲臨床重大...
    Line數據顯示積極,在最優切除的III/IV期卵巢癌中,使用Oregovomab進行計劃依賴的化療免疫治療可以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體生存期(OS),改善原發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質量。相比標準化療方案,使用Oregovomab的化學免疫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抑制卵巢癌的擴散及再生長,並激活腫瘤組織中的T細胞來抵禦癌症,也進一步論證了Oregovomab在治療卵巢癌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據專業人士介紹,Oregovomab和目前獲批的絕大部分傳統針對靶點的治療型藥物不同,Oregovomab是使原已免疫耐受的腫瘤抗原成為新的抗原,重新激活腫瘤特異的免疫反應。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
    大部分肺癌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這些病人可能會在1到2年內死亡。值得欣慰的是,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發展顯著延長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近年來以PD-(L)1單抗為代表的免疫療法更是革新了肺癌的治療理念。
  • ...舒格利單抗研究數據再傳利好,有望改寫國內肺癌一線免疫治療格局
    這項合作為基石藥業的研發管線帶來首款ADC產品,目前處於臨床前階段的LCB71是近乎全球第三的ROR1 ADC,並且有可能成為一款潛在同類最優的候選藥物,用於針對一系列癌症適應症的單藥治療或聯合療法,也加強了基石藥業在精準治療業務領域的優勢。
  •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推進腫瘤免疫雙抗藥物臨床前開發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Q-1802和Q-1801項目的臨床前開發。此前,啟愈生物在2017年5月和2018年8月分別完成了近千萬元、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A輪融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大分子生物藥的研髮型公司,公司旨在解決世界難治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疑難雜症,並積極開發治療性生物新藥。
  • 康方生物-B(09926.HK):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在中國...
    格隆匯 12 月 2日丨康方生物-B(09926.HK)發布公告,公司核心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AK104)在中國用於經標準治療後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註冊性II期臨床試驗完成患者篩選入組。
  • 石藥集團(01093)聯營一治療癌性腹水新藥獲臨床試驗批件
    公告 石藥集團(01093)聯營一治療癌性腹水新藥獲臨床試驗批件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石藥集團(01093)公布,該公司聯營公司武漢友芝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開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