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日報訊 (通訊員 劉進 張凌 全媒體記者 王世翠)在襄州,企業可以享受到保姆式服務,營商環境就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各方投資。
今年以來,襄州區始終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大力弘揚服務市場主體「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軟環境提升硬實力
招商引資不鬆勁,營商環境齊跟進。
從9月26日到29日,投資20億元的盼盼食品全系列產品精深加工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從籤約到開工僅38天時間,刷新襄州速度;北京易華錄集團計劃投資11億元,在襄州建設襄陽數據湖產業園項目,為政府、企業、市民提供數據服務,在襄陽打造「數據湖+城市大腦+智慧應用」的數字城市完整體系;華中師範大學將在襄州建設華中師範大學襄州學校……
按照省優化營商環境「30條」精神,該區推動建立「招落一體」項目服務機制,全力以赴促進項目落地、建設、達產、見效。
實行「一條龍、兩條線」管理。「一條龍」即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受理、考察、初審、上會、上報批准、籤約、註冊、供地、建設、驗收十個環節,「兩條線」即項目引進管理和項目建設管理兩條主線。新引進項目在區招商引資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通過並籤訂正式投資協議後,納入項目落地庫,按照「345」工作法進行督辦管理,實行項目招商和落地一體化管理機制。
項目註冊、供地、建設、驗收階段,區直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制訂目標計劃,跟進服務,協調督辦,在審批、建設、投產等各個環節全面提速,切實破解規劃、土地、基礎設施等影響項目落地的瓶頸問題。截至目前,已先後召開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協調督辦會7次,對全區46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進行了梳理,項目進度全部按工作路徑全力推進。
1月至9月,襄州區完成正式籤約項目98個。其中,引進投資億元以上項目85個、5億元以上項目16個,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及上市公司投資項目6個,投資億元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4個。
細緻服務解決後顧之憂
該區用貼心暖心服務為實體經濟注入加速劑,在推進政策扶持、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承擔著「店小二」的任務。
在襄陽市第三季度項目拉練中,湖北科德智能倉儲設備生產項目獲得98.59的高分。湖北科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智能化物流倉儲設備、立體停車設備、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的規劃等。
項目籤約的第二天,區招商服務中心就幫助企業辦理企業註冊,3個小時內把所有文本全部辦理完畢,助推項目實現2019年10月開工、次年投產的目標。
良好的經營條件、周到細緻的服務讓企業輕裝上陣、讓投資者後顧無憂。
嚴格實行區「四大家」領導包保、項目服務秘書制,深入實施「百名幹部進百企」活動,主動靠前服務,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企業調研、問題收集、梳理分類、交辦辦理、辦結銷號」的閉環管理,全力服務項目建設。今年以來,全區173名科級以上黨員幹部進駐146家工業企業,收集解決146家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市場銷量等方面問題500個。
各駐企工作專班深入企業,求真求實,通過「三張清單」(問題清單、督辦清單、落實清單)和幫扶情況收集表共收集全區146家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各類問題521個、工業企業反映的個性問題131個。對制約企業發展比較突出的個性困難問題,企業服務組分兩批次下發交辦清單,督促區包保領導和責任單位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落實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疫情防控期間,襄陽盛之傑紡織有限公司資金缺乏,銷售停滯,企業復工後無法正常周轉。得知此事後,區稅務局夥牌分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該公司開展「銀稅互動」政策宣傳,指導企業提交貸款申請,並積極向銀行提供企業納稅信用等信息。很快,湖北襄陽農村商業銀行批准了該公司的信用貸款,100萬元貸款到帳,幫助該公司解決了短期資金問題。「襄州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溫床。」襄陽盛之傑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說,稅務部門服務很周到,及時解讀國家相關優惠政策,讓企業真正得實惠。
該區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精準施策,打出政策組合拳,抓好穩鏈補鏈強鏈,落實中央、省、市、區出臺的各項企業復工復產政策及各項支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
該區召開支持企業達產滿產財政金融政策獎勵大會,及時兌現各項財政獎勵、補貼資金7171.56萬元。加強對防疫重點企業專項金融信貸支持。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免徵全省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徵收的增值稅。啟動2020年參保企業穩崗返還工作,首批返還405家企業178.1萬元,幫助企業穩定就業崗位8832人。第二批返還451家,涉崗4500個,補貼資金397.8萬元。
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實施,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1月至9月,襄州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預計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3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6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2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