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2016-11-08 10: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瀏覽量: 1726 次 我要評論     11月7日,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林國清教授級高工接受福建電視臺採訪,就目前市場上有商販用虹鱒魚代替進口的三文魚
-
三文魚進口暫停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
多家媒體已經報導,在該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進口三文魚因此一夜之間被推到風口浪尖。雖然不斷有專家出面解釋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人們對三文魚已開始心存芥蒂,另眼相待。日前,有外媒曝光了三文魚的故鄉挪威,在養殖三文魚方面的種種"罪惡」,稱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
反正都不是大麻哈魚,三文魚有什麼資格瞧不起淡水虹鱒
顏值高、有文化積澱、養殖規範、科技含量高,可是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忍氣吞聲,因為養殖戶很苦啊,為了他們才不得不假冒什麼三文魚。而現在我們牛氣了,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是我們的淡水虹鱒。不用盲目的相信挪威三文魚,因為地理的特性,生吃沒問題,質量也很高這種話。養殖三文魚(大西洋鮭)靠的是人為控制而非地理因素,風險較小而不是100%沒有。而且中國很多年前就開始對挪威有嚴重的貿易制裁,所以挪威三文魚進口量現在微乎其微,很多所謂的挪威三文魚可能都是假的。但今年開始已經逐漸恢復從挪威進口了。
-
中山大學(深圳)和哈工大(深圳),哪個更好?網友:看你學啥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不是分校,不是三本,不是分校,不是三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深圳每年給了大部分資金,是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哈工大深圳和哈工大本部共有所有資源,但是又相對獨立,比如哈工大的每年經費預算,你網上查不到,但是哈工大深圳的經費卻是公開的,每年也不是很多,大概在11億左右。
-
嶽衛平博士講述SSCI檢索及利用
哈工大報訊(研究生記者團 孫輝/文 譚立軍/圖)11月22日下午,由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中國辦事處嶽衛平博士主講的培訓講座《SSCI的檢索及利用》在科學園國際會議中心106室舉行。本次講座由哈工大圖書館、管理學院、TPM研究基地和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中國辦事處聯合主辦,旨在協助全體師生在科研工作中更好地了解和使用SSCI資料庫。圖書館於光副館長出席了本次活動。
-
挪威海產局否認當地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稱出口受波及
針對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有關挪威三文魚高密度養殖環境惡劣、用飼料餵養質量不高的報導,6月19日,挪威海產局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報導的說法缺乏事實依據。在新冠疫情疊加三文魚相關輿情的背景下,挪威冰鮮三文魚出口中國的物流運輸造成了一定影響,預判未來出口走勢尚為時過早。
-
今日頭條創作者三一博士:做科普應該回歸知識本身,但也別介意談錢
「移民火星,建築該用什麼材料?」……對於日常生活離基建工程、機械製造等領域較為遙遠的很多人來說,打開三一博士在今日頭條上的主頁,無異於打開一本小「百科全書」。火神山醫院為什麼10天就能建成?虎門大橋為啥會「無故」振動?在這裡你都能找到答案。這樣的「硬核」科普,累計獲得近5億次點擊量,也讓三一博士先後收穫了「知名科學領域創作者」、「2020百大人氣創作者」的官方認證。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罪惡」: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14日的調查報導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達500億歐元。在挪威北部海域,坐落著巨大的海上三文魚「農場」,每個養殖場都養著上萬條魚。
-
今日頭條創作者三一博士:做科普應該回歸知識本身,但也別介意談錢...
「移民火星,建築該用什麼材料?」……對於日常生活離基建工程、機械製造等領域較為遙遠的很多人來說,打開三一博士在今日頭條上的主頁,無異於打開一本小「百科全書」。火神山醫院為什麼10天就能建成?虎門大橋為啥會「無故」振動?在這裡你都能找到答案。這樣的「硬核」科普,累計獲得近5億次點擊量,也讓三一博士先後收穫了「知名科學領域創作者」、「2020百大人氣創作者」的官方認證。
-
三文魚或成為「挪威的森林"可怕的噩夢?
2019年中國進口了約1.5萬噸的三文魚。 專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將超過 20萬噸,甚至達到40萬噸! 而三文魚最大進口國就是——挪威。在中國所有三文魚進口中,挪威佔了45%。 在北京疫情事件爆發後,挪威對中國三文魚出口量同期比下跌了34%。
-
挪威——大西洋三文魚清澈純淨的產地
你們知道挪威三文魚是怎麼生長的嗎? 雖然挪威三文魚是一種海魚,但是它的「魚生」實際開始於陸地上的培養基。挪威三文魚養殖的專業人員利用先進技術,根據魚的特點,有效的控制其繁殖期,如此一來能夠有效的延長其生產季。在淡水中受精,受精卵在孵化前,會在恆溫狀態下保存80天。
-
挪威三文魚的二三事,你知道嗎?
太平洋三文魚和大西洋三文魚之間有很大區別,太平洋三文魚主要生活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和日本的北海道,肉質較硬,並不適合生食,另外日本人也認為海水環境並不足以飼養出無寄生蟲的三文魚,不合適作為刺身食用。而來自挪威的大西洋三文魚狀況有所不同,生長在冰冷清澈的海域,挪威三文魚肉質柔軟緊實,味道清新,而且養殖過程安全可靠。所以製造三文魚刺身的多是挪威三文魚。
-
挪威三文魚,舞蹈在舌尖上的健康美食
北國的挪威冰海都流傳著它的傳說。它就是我們陌生又熟悉的挪威三文魚。挪威養殖三文魚生長在大西洋冰冷純淨的海水裡,理想的海水、溫度,專門的設備,和養育人精心飼養出的三文魚。既可以煎的雙面焦黃,也可以烤的香味四溢,煮的健康滑嫩,也可以將新鮮魚肉切成細片,蘸上清爽的芥末醬,吃到嘴中,滿口洋溢的都是海洋的清新。
-
外媒曝光:挪威三文魚養殖條件擁擠骯髒,許多帶病魚身上布滿潰瘍
三文魚肉質鮮嫩,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媒體近日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喜愛三文魚的消費者頗感驚詫。來源:環視頻/喬炳新德法公共電視臺(ARTE)14日的調查報導稱,為弄清楚2018年全世界養殖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萬條之多的原因,該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查。
-
從過度捕撈到可持續發展,「三文魚強國」挪威的漁業轉型之路
挪威海岸線長逾10.1萬公裡,水產養殖業和捕撈業發達,是世界第二大海產品出口國。近四十年來,該國漁業走出了過度捕撈、無序經營等問題泛濫的困境,發展成為了全球海洋經濟的樣板之一。「我們很高興挪威政府給本國海洋經濟打造了一個這麼好的品牌。」
-
進博會時間|挪威海產局代表:挪威三文魚絕對安全可靠
今年挪威共有八家公司,因疫情影響,今年參展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與往年相比,挪威公司參與本屆進博會力度加大,紛紛擴大了參展面積和展出品類。海產品是挪威對中國的主要出口產品之一,挪威方面期望繼續推動這一品類在中國的出口,對於中國消費者對於新冠疫情下,進口冷凍海產品安全性的擔憂,挪威海產局方面再次強調,來自挪威的海產品絕對安全可靠。
-
35位世界知名教授哈工大兼任博導
經過哈爾濱工業大學學位委員會評審,首批35位國際知名教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從今年9月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如此大規模引進「外智」在我國高校並不多見。據哈工大外事處副處長範洪波介紹,此次引進的35位外國專家,均是來自世界著名大學的知名教授,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大學數學系及材料研究所曹文武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高級研究員周建十,美國紐奧良大學物理系唐勁科教授,英國伯明罕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納米物理研究實驗室RichardE.Palmer教授,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PeterD.McFadden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副校長下河邊明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控制與儀表系主任蘇榮才教授
-
挪威三文魚遭曝光!滿身潰瘍如巴掌大,養殖水汙濁
挪威三文魚遭曝光!滿身潰瘍如巴掌大,挪威養殖戶:問題不大#挪威三文魚最可怕的是切割三文魚用的案板中檢測出病毒,並且這些三文魚流向廣,這下在北京近期吃過三文魚的最好檢測一下吧。這次的主角是三文魚,這道在高檔餐廳裡經常出現的美食不禁有網友調侃:貧窮使我健康。雖說這次北京新冠病毒暫未有證據指出與三文魚有直接關係,但很有可能是三文魚的魚肉上沾有病毒細菌,並且殘留在切割板上。
-
「知識+短視頻」助推 「硬核」科普走向全民時代
兩院院士、動物學博士、古脊椎動物研究專家、火山地質研究專家……在抖音平臺上,這些科學領域的頂尖「大咖」正在通過生動、靈活的短視頻向公眾講述小眾且「硬核」的科普知識。 據悉,抖音平臺上粉絲過萬的泛知識類創作者有近3萬名,累計發布泛知識類內容超過644萬個。
-
2.5萬噸三文魚「漂洋過海」,挪威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而對挪威來說,想要在2020年把三文魚銷往中國顯然是一件非常緊急的大事——然而世事難料,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下,挪威海鮮的「出海」過程明顯充滿了阻力。挪威三文魚產業精打細算,為什麼非要認定中國市場?對挪威三文魚產業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塊「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