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都不是大麻哈魚,三文魚有什麼資格瞧不起淡水虹鱒

2021-01-18 川匯的奇妙物語


(舒伯特的名曲裡的鱒魚 應該是歐洲鱒)




鱒魚挺好吃的,真的很好吃,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裡、查爾斯·弗雷澤的《冷山》裡都描寫過在山澗釣起閃亮的鱒魚烤著吃的片段,可饞人了。淌入清澈冷冽的河水中,在晨光熹微中拋出釣竿,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鱒魚閃亮的鱗片充滿著野性,那是鮮活生命不屈的力量。捕撈三文魚(大西洋鮭)能展現出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的場面嗎?



你們那些三文魚(大西洋鮭)有進過世界名曲嗎?有世界名著描寫你嗎?就算比吃香煎燒烤的淡水虹鱒都能秒殺三文魚(大西洋鮭)的口感。你去日本的壽司店,見到多少推崇三文魚的刺身的?口感跟肥肉一樣,價格又那麼便宜,只有平價日料才拿這種破落貨來當招牌,有腔調的都是吃金槍魚和鯛魚刺身的好嗎。淡水虹鱒吃法都比你們三文魚先進,和澳洲龍蝦、帝王蟹這些頂級食材一樣,我們可以「一魚三吃」。



三文魚(大西洋鮭)有淡水虹鱒漂亮嗎?身上就那點銀灰色,有彩虹樣的花紋嗎?連彩虹般的花紋都沒有,憑什麼買那麼貴?!你不知道我們的淡水虹鱒養殖技術成熟,科技含量高、批發價格只有什麼三文魚(大西洋鮭)的一半嗎?!


(上虹鱒,下大西洋鮭,你們自己看看這個顏值能比嗎)


你們還不知道吧,西雅圖附近海域的青口貝(處方海洛因)陽性。因為青口貝是慮食性的,而廢水處理系統不能處理人體排洩物裡的毒品。毒品隨著廢水進了大海。雖然青口不會毒品成癮,但魚類,比如三文魚,會。成癮的魚,會主動去找鴉片。而淡水養殖的虹鱒絕對不會毒品成癮的!!!我們只放蝦青素讓魚肉變紅,你吃了才能紅紅火火,你感受到我們的體貼沒有?!



顏值高、有文化積澱、養殖規範、科技含量高,可是我們這麼多年一直忍氣吞聲,因為養殖戶很苦啊,為了他們才不得不假冒什麼三文魚。而現在我們牛氣了,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是我們的淡水虹鱒。我們要對標的才不是什麼三文魚(大西洋鮭)這種低端食材,以後不要叫什麼國產三文魚了,太LOW了,要叫「橘紅金槍魚」!賣的要比藍鰭金槍魚還要貴,還要限量供應!!




你看看我們給大家直播的厚切魚片,切薄了的話,一會蘸芥末吃太辣了。這麼金貴的食材,不能浪費。


顯微鏡是貴重器材、固定資產啊,我們的淡水虹鱒脂肪飽滿,直接上在光源上弄髒了不好清理,我們光源蓋子都不用打開的。


我們淡水的虹鱒怎麼會有海水的寄生蟲呢?不要說我們不會用顯微鏡,你們要有一點幽默感,你沒看過林志穎的廣告嗎?




算了,算了,實在編不下去了。。。說正經的吧~


關於這次的真假三文魚事件,實實在在的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踐踏。明明以為買的是三文魚(大西洋鮭)卻被塞了一嘴可能會有寄生蟲的淡水虹鱒,而且還花了一倍的冤枉錢。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你就那麼優秀。我只能認為這幫賣淡水虹鱒的想錢想瘋了,看著生魚片賣那麼貴,自己只能賣凍魚,心裡不平衡了。


龍羊峽的淡水虹鱒本身營養價值就很高,刺少,味道鮮美,做熟了吃非常棒,對於當地經濟發展,扶貧都有很大幫助。而且國人吃熟食的比好那一口刺身的多了去了。好好的一個高原養殖業非要去冒充個三文魚的名湊這個生吃的熱鬧。一些奇奇怪怪的心思的媒體,張口就給質疑的人扣上不愛國的帽子,其心可誅!你要真愛國,大可以去支持在我國山東的大西洋鮭海水養殖業的發展。那麼著急的洗地,臉被打的啪啪啪的疼。



全世界所有的野生淡水魚都不能生吃,包括所謂的淡水三文魚虹鱒,吃了會得寄生蟲,最可怕的是肝吸蟲等蟲子,真被感染了,人也快涼了,對肝吸蟲等蟲子的治療,一般只能手動用鉗子鉗出來的,沒其他辦法。養殖的淡水魚生吃的風險也是很高的。順德魚生了解一下~~所有食材都能生吃,只不過有些你的命裡只能吃一次。


真的三文魚(也就是我們說的 大西洋鮭)本身也不是都能生吃,原因是它們出生和死亡都會回到同一個淡水區域,導致出生的魚自帶各種寄生蟲。遠海捕撈的沒什麼問題,洄遊的風險很高。這也是因為洄遊的可能會染上淡水裡的寄生蟲,而海水裡的寄生蟲因為滲透壓的原因不太能夠在人身上存活,危害沒有那麼大。


不用盲目的相信挪威三文魚,因為地理的特性,生吃沒問題,質量也很高這種話。養殖三文魚(大西洋鮭)靠的是人為控制而非地理因素,風險較小而不是100%沒有。而且中國很多年前就開始對挪威有嚴重的貿易制裁,所以挪威三文魚進口量現在微乎其微,很多所謂的挪威三文魚可能都是假的。但今年開始已經逐漸恢復從挪威進口了。現在主要進口的都是法羅、智利、不列顛等出產的三文魚,北歐南北美澳洲都有,養殖成長階段在海裡所以生吃問題也不大,國內山東地區已經能養出非常高品質的大西洋鮭了。


國內用虹鱒染色法(本來肉質是白色),冒充真三文魚讓人生吃已經有十幾年歷史了,養殖真三文魚(大西洋鮭)也靠飼料添加蝦青素讓肉變紅,這本身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一遍遍強調死磕的都只是要告訴大家淡水魚不要生吃。畢竟你是人,不是一頭熊。淡水虹鱒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熟食無憂。




再說了,我們經常在紀錄片裡看到的棕熊吃的那個洄遊的是「大麻哈魚」。實際上只有熊熊吃的是太平洋鮭屬的,和我們吃的三文魚(大西洋鮭)不是一個屬。嚴格來說只有熊吃那個屬才應該叫大麻哈魚。別的都叫鮭~~


國內也是有機會吃到大麻哈魚的,東北的名魚 ~ ~ 不過國內的熊熊比較慘。雖然琿春年年都要放流很多大麻哈魚很多到江裡,結果都在下遊被胖胖他們的人撈走了。哎,就算是救濟了吧。只是苦了國內的熊熊,入冬前只能吃橡子。



(想吃魚生,來和我一戰吧!)


2018暑假與川匯同行項目

最後一次招募啦!


相關焦點

  • 鮭魚、鱒魚、三文魚和大麻哈魚之間是什麼關係?
    三文魚,是英文salmon的音譯,主要指鮭屬和大麻哈魚屬的種類,有時也翻譯成鮭。大麻哈魚為大麻哈魚屬的魚類,通常指普通的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大麻哈魚性兇猛,以小型魚類為食。成魚生殖期會成群結隊由海中洄遊進入淡水中產卵,在此期間很少攝食。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等,都發現有此魚洄遊生殖。幼魚自孵出以後,在淡水中過冬,到次年春季漲水時,再順流而下進入海洋中生活。分布在我國東北的還有馬蘇大麻哈魚(O. masou)和駝背大麻哈魚(O. gorbuscha),北美還有粉紅大麻哈魚、銀大麻哈魚、紅大麻哈魚、大鱗大麻哈魚等。
  • 【大麻哈魚】終其一生只為延續香火
    大麻哈魚(Oncorhynchus.spp)也稱太平洋鮭,屬鮭科魚類,是一個擁有二十多個種類的大家族,常見種類主要有紅大麻哈魚(O. nerka)、大麻哈魚(O. keta)、銀大麻哈魚(O. kisutch)、馬蘇大麻哈魚(O. masou)、大鱗大馬哈魚(O. tshawytscha)、細鱗大麻哈魚(O. gorbuscha)虹鱒(O. mykiss)等。
  • 「淡水三文魚」電商在售:隻字不提「虹鱒」,仍推薦生吃
    因身體一側有一條清晰的彩虹樣痕跡而被稱為「虹鱒魚」。它是鮭科太平洋鮭屬的一種冷水性塘養魚類,主要生活在低溫淡水中,在自然環境下並不會發生跨鹽度的生殖遷徙,所以難以用「Salmon」來稱呼這些魚。「虹鱒是淡水魚,你叫它三文魚,再加個定語,淡水三文魚,我說就不妥當了。」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虹鱒魚和三文魚並非同類魚,虹鱒是淡水魚,形態和太平洋鮭接近。
  • 國產虹鱒被列為三文魚 虹鱒和三文魚有什麼區別
    今年5月,一則「我國青藏高原養殖三文魚已佔國內三分之一市場」的新聞引起了爭議。有人說,青藏高原養殖的是「虹鱒」,並非「三文魚」。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近日,終於有了肯定的答案。而下這個定論的,是一個協會和13家企業。
  • 「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
    三文魚刺身愛好者注意了,端上你餐桌的「三文魚」生魚片,有可能並不來自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而是產自距出海口有3000公裡的黃河上遊最大的人工水庫——龍羊峽水庫。在這380平方公裡的水庫中,約有200個周長約100米的圓形網箱,據稱每年能提供9000噸的「淡水三文魚」,佔中國「三文魚」市場的三分之一。
  • 你以為吃的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到底能不能生吃?
    原來「三文魚」有很多種,給大家做個科普:正經的三文魚來自北大西洋挪威,最初在香港開賣時音譯成了三文魚,肉嫩味美,後來一查才知道,美國加拿大那邊的大麻(馬)哈魚跟三文魚非常相似,於是被商人加進來一起當三文魚賣。
  • 民航餐裡的三文魚是「虹鱒」? 市消保委召集專家討論「三文魚」到底是條啥魚
    討論開始後,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主任碩士生導師、教授陳舜勝第一個發言,他說:鮭魚是在深海生長,到淡水裡產卵,然後再回到深海裡生活。中國和日本一般把大西洋鮭和太平洋鮭叫鮭魚,而淡水裡生長的叫鱒魚。三文魚名字是狹義的,一般指鮭魚,有些在前面加上了帝王三文魚或銀三文魚,三文魚不等於salmon,英文的salmon相漢於中文的鮭、鱒魚。
  • 神秘的大麻哈魚
    秘密一  大麻哈魚在海洋裡生長4年左右之後,會不顧路途遙遠,千裡甚至萬裡迢迢準確洄遊到它誕生的淡水江河中產卵。由於大麻哈魚數目之眾,並且它們的這一旅行是單程的(一般產卵後都死 在江河中),所以洄遊會把他們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質和能量帶回到內陸,養活了內陸許多的生物,比如北美灰熊就是一種十分依賴大麻哈魚的動物,北美的大麻哈魚洄遊區域內就有200多類物種把大麻哈魚當做賴以生存的食物,這一區域的森林裡 80%的氮是由大麻哈魚從海洋帶進來的。所以,大洄遊實現了大自然內的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 福建省水產專家為消費者解釋疑惑:虹鱒魚≠挪威三文魚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林高工在採訪中稱「三文魚」這個名詞其實就是英文是salmon的音譯,來源於90年代初期挪威出口我國的大西洋鮭的俗稱,並不是魚類分類名稱,它只是某些鮭科魚類或鮭鱒魚類的商品名稱。
  • 《生食三文魚》標準發布,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
    《生食三文魚》標準發布,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2018-08-13 23: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流加協會        瀏覽量: 3020 次 我要評論 界定三文魚定義&nbsp規範行業發展關於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有沒有寄生蟲、什麼樣的三文魚可以生食的爭論已久,為規範行業發展,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指導與支持下,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合多家企業經過深入調研後制定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
  • 3分鐘詳解「虹鱒與三文魚」的區別 | 美國超市虹鱒和三文魚如何標註?
    近日,虹鱒與三文魚爭議再起,究竟虹鱒能否生食?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
  • 虹鱒被列三文魚 寄生蟲滅殺法和海水產品一樣?
    上海市消保委還發布調研數據,對於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魚歸入三文魚類別,83.6%的消費者認為這是「指鹿為馬,誤導消費者」。73.43%的消費者認為,將虹鱒魚列入三文魚類別之後,企業會藉此誤導消費者。同樣,在南方都市報近期的「熱點站站隊」網絡民調中,97.7%的網友反對團體標準中將虹鱒列入三文魚。不少網友評論稱,「從此在中國內地再也不敢食用三文魚了」。
  • 生食虹鱒風險幾何?專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在上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8月21日召開的「三文魚」定義之爭公開討論會上,一位《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制定者聲稱,「鹹水和淡水「的寄生蟲風險是同樣的,沒有大小之分。這一旨在平息國產虹鱒消費者憂慮的發言,卻進一步引發了輿論的普遍質疑。  8月10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髮布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淡水養殖的虹鱒歸為「三文魚」。
  • 說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還有寄生蟲!
    原來,新聞來源於一條微博在這份報導中提到:在青海省共和縣龍羊峽水庫,有我國目前海拔最高,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場;現在,青藏高原上的三文魚,承包了國內三文魚市場上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我們所認知的三文魚,基本都是大西洋鮭魚,深海水魚,原來並不是!!那麼,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
  • 生食虹鱒風險幾何?寄生蟲學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在上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8月21日召開的「三文魚」定義之爭公開討論會上,一位《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制定者聲稱,「鹹水和淡水「的寄生蟲風險是同樣的,沒有大小之分。這一旨在平息國產虹鱒消費者憂慮的發言,卻進一步引發了輿論的普遍質疑。
  • 三文魚團標制定方稱海水淡水寄生蟲風險一樣:海魚不鹹人不淡
    焦點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出臺團體標準的初衷是什麼?鄭維中:我們出臺標準的初衷恰恰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出臺標準是為了告訴消費者,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所謂「三文魚」都包括哪些具體魚類。協會不能判定不同企業對「三文魚」標準的對錯。如果我們不出臺標準,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魚。
  • 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能生吃嗎?關於它的討論都在這裡了
    針對媒體和網友的懷疑,5月24日,中國漁業協會發表聲明,認為網上對「國產三文魚」有不實報導,並對四個誤解作出回應,包括「虹鱒不是三文魚」、「淡水三文魚存寄生蟲,生吃對人體有害」、「淡水中不能養殖三文魚」、」虹鱒的色澤不如大西洋鮭,使用了色素摻假」。
  • 虹鱒:為蔣介石引入,可紅燒煎蒸炸,味道鮮美,卻是病毒的攜帶者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魚都能生吃,因為許多其他的魚如果切成薄片就碎了,而虹鱒魚卻可以被切成近似透明的薄片,吃起來有脆嫩、爽滑的感覺,再加上精細的蘸料,味道就更鮮美了。說起虹鱒魚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提起它的「堂兄弟"大麻哈魚,你一定有所耳聞。虹鱒是隸屬於鮭科鮭亞科的魚類。鮭亞科是一個以盛產世界冷水性重要經濟魚類而著稱的類群,包括大麻哈魚、鮭魚、紅點鮭等,其中大麻哈魚最出名。
  • 微動物大麻哈魚悲壯的一生
    小朋友們,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偉大的。你們知道嗎?在動物世界中,有一種魚類,它們為了生育後代要經歷千辛萬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魚就是大麻哈魚。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大麻哈魚悲壯的一生吧! 大麻哈魚屬鮭科魚類,又叫鮭魚,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遊魚類。它們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卻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長大。 大麻哈魚的大半生是在海洋裡生活的。
  • 我和你都被騙的好苦!龍羊峽三文魚非我們理解的三文魚 背後是450億...
    "民以食為天,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讓我們心有餘悸,不過此前小編一直覺得和自己無關,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反正做什麼的不吃什麼,閉眼吃只管一個器官享受就是了。但最近鬧出的真假三文魚事件,真是讓小編覺得被騙的好苦,這些聰(piàn)明(zi)的商入正是中國這個時代的縮影。